三国志(全五册)

三国志(全五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晋] , [宋]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07-05
版次: 2
ISBN: 9787101003079
定价: 12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510页
字数: 100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1038人买过
  •   三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色的历史时期,即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的历史大致经过了九十年,也就是说从公元190年军阀混战始至公元280年晋灭吴统一南方止。但也有不少史学家以曹丕称帝的公元220年算起。如果仔细考察三国的历史,还是以公元190年算起更为科学,因为在魏、蜀、吴三国形成之前,确有一段形成过程。
      三国是东汉王朝的继续。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土地兼并异常激烈,宦官、外戚两个集团的交相干政和互相倾轧,更加造成了政治的极端黑暗和朝廷腐败,再加上对羌族的连年用兵和自然灾害的不断袭击,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终于激起了公元184年的黄巾军起义。起义军在张角、张宝、张梁等人领导下,迅速发展起来,其规模声势严重威胁着东汉王朝的统治。汉灵帝为之恐慌,先后派兵围剿黄巾军,首先以何皇后的哥哥何进为大将军,率军屯驻洛阳近郊,派卢植赴河北讨伐张角,派皇甫嵩、朱携赴颍川(今河南禹县)讨伐以波才为领袖的另一支黄巾军。
      在颍川战场上,波才领导的黄巾军英勇奋战,拼杀顽强,朱携和皇甫嵩屡遭失败。后来皇甫嵩利用火攻,借大风天气,搅乱了农民军的队伍,致使农民军几万人牺牲,波才最后战死。
      在河北战场上,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和卢植的军队战斗了相当一段时间,相持不下,汉灵帝以卢植无能,又唯恐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打洛阳,便先后派董卓、皇甫嵩替换卢植,大规模地向张角进行攻击。皇甫嵩用计麻痹农民军,在深夜进行突然袭击。由于农民军缺乏战斗经验,没有足够的防备,致使起义军一下子牺牲了八万余人。农民军无奈退至下曲阳(今河北省晋县西),继续与皇甫嵩作战,由于双方各方面条件的悬殊,农民军十多万人壮烈牺牲。张角、张梁和张宝先后阵亡、病死。
      黄巾军的主力部队,经历了九个月的激烈战斗,虽然被朝廷军队剿灭了,主要领导人也牺牲了,但并没有彻底失败,不少黄巾军的余部仍在不同地区坚持战斗,一直到公元192年,青州(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北)的黄巾军还有三十多万。公元205年,黄巾的友军黑山军尚有十余万人。总共四十多万农民军,后来还坚持斗争了很长时间。黄巾军大起义失败了,但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秩序,使它陷入苟延残喘的境地,加速了它早日崩溃。
      公元189年,灵帝死,少帝立。当时因宦官的权势太大,大将军何进为控制宦官的权势发展,召引盘据在河东(今山西西南部)的董卓进京,加强外戚的权势。但事情泄露,何进反被宦官所害。袁绍带兵报复,宦官两千多人被杀。不久,董卓进入洛阳,废了少帝,令汉献帝即位。董卓对人民更为残暴,把汉朝群臣完全不放在眼里,大有取代汉朝之势。对此有不少政治野心家以讨董卓为名,纷纷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公元196年,曹操迎献帝迁都于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随时用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以适应自己的需要。汉朝从此名存实亡,三国时期从此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曹操急于早日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但袁绍在北方占据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幽州(今河北北部、北京市及辽宁大部)一带,势力强大,严重阻碍了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的设想。公元200年,曹、袁两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展开了战略性决战。最后,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消除了一大障碍。在此后的二、三年中,曹操彻底肃清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实现了黄河中下游流域的统一。
      在官渡之战前后,孙权在南方,继承父兄开创的基业,独霸了长江下游地区。自称汉家宗亲的刘备,这期间也没有等闲视之,而是积极策划,准备力量,待机行动。暂寄身于荆州(今湖北湖南两省的大部分及河南西南部)牧刘表。
      公元208年,也就是在官渡大战之后,曹操雄心勃勃,亲自率军南下,攻打荆州,追击刘备。并威胁孙权,开始实现他统一全国的计划。刘备和孙权采纳了鲁肃和诸葛亮的建议,联合作战,一致抗曹。担任吴军主将的周瑜,在赤壁(今湖北省蒲圻县境)长江南岸火烧曹军战船数十艘,孙、刘联军乘曹军混乱不堪之际,分头发动猛烈进攻,以总数不足五万人的兵力,战胜了拥有二十余万人的曹军,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致使曹操被迫退回北方。战后,孙权在江南的地位得到稳固,刘备也乘机占据了荆州的部分地区,又往西取得了益州(今四川省等),到此三分天下的形势大致已定。
      公元220年,曹操死,儿子曹丕继位,废了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建都洛阳。公元221年,刘备也自称汉帝,建都成都,历史上称蜀国或蜀汉。公元222年,孙权也正式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至此,三国政权鼎足而立的局面正式形成。魏、蜀、吴三国正式建立之后,大规模的战争相对减少,各自集中精力在自己的政治区域内进行不同程度的政治、经济改革,削平本地区内零散的分裂割据势力,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魏国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前,就开始了经济上的改革,着手于农业,在许昌一带办屯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后来称霸一方战胜对手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曹丕称帝后,发挥曹操的兴农思想,扩大屯田的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开辟了水稻田,使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在政治上,曹操“唯才是举”,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曹丕也吸收了一些德才兼备的人物,在三国人才云集的时代,曹家人才最多。
      孙权统治的吴国也在江淮一带大规模屯田,在今浙江省境内广泛兴修水利,还从北方引进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大促进了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不仅如此,孙权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以促使吴国的兴盛和发展。
      刘备建立的蜀国,任诸葛亮为丞相,在四川积极发展生产,派得力人员管理都江堰,还新修了一些水利工程。他为了安定后方,努力改善了跟今贵州省、云南省等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从而加强了汉族跟西南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
      魏、蜀、吴三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其文化、外交上发展都是很不平衡的。就其总体来说,魏强于蜀、吴,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吴、蜀联合,对抗曹操。但是到了后来,吴、蜀为了争夺荆州,发生了矛盾。公元220年,吴利用关羽对魏作战的机会,突然进行袭击,奇取了荆州,杀了关羽。为此,刘备于公元222年亲自率兵讨伐吴国。蜀吴两国军队在夷陵(今湖北宜都北面)展开了大规模的战争。夷陵决战,以吴国胜,蜀军败而告终。公元223年,刘备在永安(今四川奉节)积劳成疾,生病而死。诸葛亮依照先主之命辅佐刘备之子刘禅即位,继续推行联吴抗魏的原则,一心想要北上奇取中原,重振汉家大业。但是他多次北伐都没有成功。公元234年,蜀军又一次北伐,魏派大将司马懿前去应战,两军在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展开了智勇相兼的历史大战,战争进行到相持阶段,胜负难断之际,蜀军军师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无力再战,无奈只好撤军。
      从此,蜀国的势力日渐衰落,而魏国大权慢慢控制在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架空了皇帝。公元263年,蜀国终于被魏国所灭。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掉魏帝,建立了晋朝,后称晋武帝,建都于洛阳。公元280年,司马炎调集重兵攻打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又灭了吴国。从此结束了东汉以来几十年分裂割据的局面。西晋的建立,代替了三国鼎足的历史,出现了短期的中国统一。
      三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在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不仅涌现了大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涌现出了大批的哲学家、文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致使三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曹操可谓是三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杰出代表。在三国尚未形成之前,军阀混战之中就显露出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他利用各方面的条件,消除了不少军阀势力,改革东汉以来不适应自己政治需要的弊端,吸收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参加政权的谋划,网络人才,抑制豪强,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坚持统一,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雄厚坚实的基础。
      在军事上,诸葛亮可谓是三国时代的典型,在蜀国形成前后,他是一位能够决定成败胜负的关键性的军事家。他在著名的隆中对策、联孙抗曹、帮助刘备雄霸一方、建立汉蜀、辅佐刘禅治理蜀国、“七擒孟获”、“五出祁山”中,都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他的军事思想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哲学上,以魏国最为发展,开了清淡玄学的风气。《老子》、《庄子》和《周易》号称“三玄”,是当时玄
      学家的经典。王弼(226~249年)字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人,是玄学的创始人。他在《老子注》、《周
      易注》、《周易略例》等著作中,极力宣扬“贵无”的理论,以非物质性的“无”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是一种客观唯心论者。从现实意义来说,主张任其“自然”的“无为”,把封建的道德规范压低到次要地位,这便为
      当时封建上层的贪欲制造了理论根据,也可以说是某利颓废生活在意识上的反映。尽管如此,他的著作和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艺术领域,更应首推曹氏父子。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散文家。他的代表作,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自明本志令》等,在中国诗史和散文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产生过很大的影响,鲁迅曾评价曹操是一代文风改革的大师。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专著。曹植的五言诗给中国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曹氏父子的影响下,还有“建安七子”,他们也为当时的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另外在科学和医学上,也不乏人才,张仲景、华佗就是当时著名的医学大师,还有机械制造家马钧等。他们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总之,三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流传下来为后人所继承。
      魏、蜀、吴三国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其时间来说,长短不一。孙权建立的吴国时间最长,从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至公元280年孙皓降西晋,共经历了五十九年。其次是曹魏,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掉魏元帝曹奂建立了西晋,共计四十五年。蜀汉国生存时间最短,从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至公元263年刘禅亡于曹魏,共计四十三年。
      魏、蜀、吴三国历史发展的复杂过程,为后来的史学家进行研究造成了很多困难,加之史学家的地位、立场、观点的不同,产生过谁是“正统”之说。有的扬魏抑蜀,以魏为正统;有的扬蜀抑魏,以蜀为正统。诚然,事实上魏、蜀之间确实有过彼此图谋吞并对方的过程,但由于种种原因,虽然经过几次战争,谁都未能吃掉对方。吴国在彼此吞并的过程中,表现得不那么突出,“正统”之说没有涉及它。其实,三国之间的战争目的,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夺得全国的统一领导权,不必要有什么“正统”之说。三国历史错综复杂,杰出人物风起云涌,事件众多。《三国志》便是记录三国历史全过程的一部史书。
      《三国志》记载了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军阀混战起,前后共计九十年的历史。《三国志》继《史记》、《汉书》而作,成书则在《后汉书》以前。司马迁的《史记》是通史体,班固的《汉书》是断代史体,《三国志》把三国分成三书,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在断代史中别创一格。《三国志》全书叙事脉络分明,文字简约明畅,写人写事,时见文采。
      《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生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一年(233年),卒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他做过蜀国观阁令史,入晋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官职。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晋王沈著的《魏书》,魏鱼豢著的《魏略》;吴韦昭著的《吴书》。陈寿根据当时的历史典籍,撰《魏书》三十卷、《吴书》二十卷。由于他是蜀人,又是史学家谯周的弟子,从小即注意研读史书,留心蜀国史实的搜集整理工作,最后又写成《蜀书》十五卷。这六十五卷三国史,合为一书称为《三国志》。
      陈寿是晋臣,奉命修史,自然以魏为正统,称魏的君主为帝,叙人“纪”中,而对蜀、吴的君主,只是立为“传”,而且对晋的统治者难免有隐恶溢美之辞。这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统治者的讽刺与揭露的态度相比,显然略逊一筹。这是因为他们的地位、处境不同所决定的,也是一种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所致。《三国志》以文笔简洁著称,但因叙述过简,在史实和人物的具体描写上,就比不上《史记》、《汉书》那样传神、形象、生动。因此,清人李慈铭在《越漫堂日记》云:承祚固称良史,然其意务简洁,故裁制有余,文采不足;当时人物,不减秦汉之际,乃子长作《史记》,声色百倍,承祚此书,暗然无华,范蔚宗《后汉书》较为胜矣。”应该说李氏从史学比较研究的角度所作的评论是客观的。在陈寿死后一百三十余年,南朝刘宋时期的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
      裴松之生于公元372年,卒于公元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到刘宋时期为中书侍郎,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他是奉宋文帝的命令,为《三国志》作注的。他打破了传统的作注格局,不在训诂、制度及名物等方面作解释,而是重在纠正谬误,补缺史料。他前后引据了汉魏到刘宋的著作约一百四十余种,文字超过原书三倍,引书首尾完整。更可贵的是其中大部分原著已亡佚,由于裴松之的博引,保存下来,使后人可以从中窥见原书的面貌。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描写的《赤壁之战》就是综合了陈寿的《三国志》中各有关人物传记和裴注所引的史料加工而成的。因此,我们说陈寿的《三国志》是后人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著作,裴松之为其所作的注也是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另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陈寿也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如牵涉到司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写,只好舍弃了。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但是,唐朝房玄龄等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在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时,又认为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说“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晋书·陈寿传》关于陈寿索米的这条史料,只有少数几位史学家如北周的柳虬、唐朝的刘知几等相信,而多数的史学家则认为这条史料不合事实,是假的。清朝的潘眉在《三国志考证》中指出:“丁仪、丁廙,官不过右刺奸掾及黄门侍郎,外无摧锋接刃之功,内无升堂庙胜之效,党于陈思王,冀摇冢嗣,启衅骨肉,事既不成,刑戮随之,斯实魏朝罪人,不得立传明矣。《晋书》谓索米不得不为立传,此最无识之言。”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也指出:《晋书》谓“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被髡,故寿为《亮传》,谓将略非所长。此真无识之论也。亮之不可及处,原不必以用兵见长。观寿校定《诸葛集》,表言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至今梁、益之民,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过也。又《亮传》后评曰:亮之为治也,开诚心,布公道,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恶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其颂孔明可谓独见其大矣。”由此可见,《晋书》贬陈寿之说,实为不实之词,不可尽信。
      然而,《三国志》也有其不足之处,不可不注意。在叙事时,除了在某些人的纪和传中有矛盾之处外,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曹魏和司马氏多有回护、溢美之词,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批评。另外,全书只有纪和传,而无志和表,这是一大缺欠。
      《三国志》成书之后,由于叙事过于简要,到了南朝宋文帝时,著名史学家裴松之便为其作注,又增补了大量材料。
      魏、蜀、吴三书,原是各自为书,一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
      陈寿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书,整理编辑过《诸葛亮集》,可惜这些书后来都亡佚了。
      当1700年前的南充人陈寿挥笔写下这三个字的时候,他或许不会想到,这部耗费了他毕生精力创作出来的史书会跨越时间的阻隔,影响着之后历朝历代的中国社会,直至1700年后衍变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对于今天的多数人来说,了解“三国文化”多是通过明代罗贯中所写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那么,这两部相距数百年的著作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三国志》是史书,《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在我们都统称《三国演义》,演义就是小说的作者他可以根据《三国志》去即兴发挥。”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后世史学家尊称为“中华史学名著前四史”,历代史学家对《三国志》都有着极高的评价。据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认为:陈寿的《三国志》是时至今日已经形成的“三国文化”的源头。
      早在唐代,在陈寿的故乡南充,陈寿的父老乡亲就在他少年读书的地方建起了万卷楼,以示纪念。南充,也由此成为“三国文化”的发源地。1992年,财政并不富裕的南充市政府拨款一千多万元,重新建起了这规模宏大的万卷楼,在南充人的心中,前人留下的这笔文化的财富显然要比很多事情都要重要。从那之后,无数人来到万卷楼,寻找他们向往的三国文化。
      《三国志》中的故事已被世人所熟知,在这部经典史书的背后、在陈寿的故乡又隐藏着一些怎样的历史故事和人物的命运呢?
      南充在三国时叫巴西郡安汉县,是蜀国领地。陈寿出生于蜀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也就是刘备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后的第十一年,三国争霸已进入尾声。
      陈寿少年时就聪慧好学,从小就对历史著作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他先通读了最为古老的《尚书》和《春秋》,更精细地研习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和东汉班固的《汉书》,熟悉了写作史书的方法。同时,他所写的文章又富艳动人,深得长辈们的赞许。陈寿小时候就在家中读书,时时受到父亲的关注和督促。
      “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失街亭以后,陈寿的父亲和马谡一样受到处罚,马谡被诸葛亮投进大狱,死在狱中,陈寿的父亲受到困刑的处罚,就是削发,剃去头发,是种污辱性的处罚,然后逐出军营,这个时候陈寿的父亲才回到家乡,几年之后结婚生子,得了陈寿,陈寿的父亲把他在失街亭当中满腔的义愤和不得志寄予他儿子陈寿的身上,从小对陈寿要求非常严格。”
       1992年,在修建万卷楼时,在陈寿的故居中出土了这样一块汉砖,经仔细辨认,确定汉砖的内容是教子图,这使得陈寿的父亲的形象更加清晰起来,正是在这样的教学之中,陈寿与父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后来,陈寿的父亲病故,陈寿匆忙赶回家中,守孝三年。而在其后来编撰而成的《三国志》中,对于因卷入失街亭一战而受牵连的老父却只字未提,对于惩罚父亲的诸葛亮却大加颂扬,足见陈寿对待历史的客观公正的态度。也因此,陈寿的父亲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后人常有提及,只能称其为陈寿父。
       陈寿在大约在18岁时进入了蜀国都城成都的太学学习,遇到了影响他的人生的第二个人物——同是南充人的谯周。在谯周门下学习时,陈寿进一步刻苦攻读史学,在南充的民间至今流传许多陈寿刻苦读书的故事。
       谯周作为三国后期的重要人物或许不被今天的人们所熟知。陈寿在他的《三国志》中专门为这位同乡的老师写了一篇传记。谯周语言幽默,传记中说诸葛亮都被他幽默的话语逗乐。就是这样一个诙谐幽默的人,最终却左右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三国后期,魏国逐渐强大。蜀、吴均无力与魏国抗衡。魏国伐蜀时,兵至阴平。危急关头,谯周力劝后主刘禅降魏。并打消刘禅顾虑,说如果降魏后魏国不封你为王,我愿冒险去魏国说理,刘禅听从了谯周的意见,投降魏国。三国鼎立的格局被打破。
      “这样又能够保证后主刘禅不至于身败名裂,另一方面又能使全蜀老百姓不至于生灵涂炭。”
      陈寿在《三国志》中也是如此评价他的老师的,然而,在那个忠义为本的封建社会中,谯周的所作所为在很多人看来无疑是违背忠义之道的,在当世和后世的人对于谯周都有着诸多的非议。
      南充人宽容地接纳了这位颇具争议的老乡。蜀国降魏后,谯周数次拒绝了魏王封赏给他的高官厚禄。七年后,谯周在家乡于纷扰中离开了人世,誓死不肯穿魏王赐给他的寿衣。这其中的是非曲直,只能任由后世评说了。今天的谯周墓坐落在一处颇为热闹的市民小区中,人们在茶余饭后不知是否会偶尔想起这位用名节换来这一方平安的老乡。
      之后形式的演变,果然如同谯周所预料的那样,蜀国在归入魏国两年后,魏国的晋王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以受禅让之名取代魏国建立晋朝,也就是历史上的西晋,公元280年,晋朝消灭吴国,至此,长达84年分裂割据的局面终于结束。
      蜀汉灭亡那一年,陈寿31岁,渐入中年。他留在了故乡南充,闲居家中,埋头读书数年,造诣日深。外面世界所发生的一切他也都看在眼中,《三国志》的构思也许从那几年就开始了。
      公元268年,36岁的陈寿离开故乡南充赶赴晋都城洛阳,担任西晋著作郎,专门负责编撰史书,从此人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天下一统的政治环境使得陈寿编撰《三国志》的设想成为可能。从小就在蜀国成长起来的陈寿早已积累了大量蜀国的资料,后又补充魏,吴两国资料,一部长达65卷的宏篇史学巨著终能编撰而成。
      在《三国志》完成那一刻起就在当世引起了轰动。晋惠帝在看过《三国志》后当即下诏,命令全国百姓每家每户都要抄写《三国志》,这也使得《三国志》中的故事很快就在民间普及,到唐朝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说书,又进一步推动了三国故事在民间的普及。
      《三国志》中的人物及故事以说书的形式在民间流传了一千多年,至今,我们在南充的老茶馆中仍可听到许多关于三国故事的评书。流传中,人们对《三国志》中记载的历史故事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行取舍演义,后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便是根据说书人的记载完成的。
      在南充的民间剪纸艺术中,有大量的体裁取自于三国的故事和人物,《三国志》中记载的多是历史事实,关于人物形象的描述很少,这就给了后人很多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关于人物形象和故事也便有了许多不同的版本。
      汉恒候张飞曾在南充阆中驻守了七年,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张飞的传说。时光流转,当地的们对于张飞固有的爆头环眼形象也产生了怀疑。
      “那么张飞到底长什么样呢?我们这有尊像,这尊像就是张飞的长子张苞的儿子张遵的像,你看这尊像,它做的面目很清秀,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同时这尊像它是一直在张飞庙里就做成这样的。它是有依据的,如此说来,按现代的遗传说的观点来看,那么,要是倒退的话,他的爷爷张飞也不会太丑陋。这算是一个证明吧!证明之二呢,就是,据史料记载,张飞的两个女儿,一个被后主刘禅立为皇后,还有一个呢,后来他成为刘禅的妃子,相继的两姐妹都被喜欢美色的刘禅看上了,你想想,那么她们的父亲张飞会是什么形象呢?不会太丑吧?”
      《三国志》中记载,猛将张飞死在阆中,被其手下范强与张达所害,但却没有说明范强、张达为何要杀张飞。在南充地区流传着一种张飞之死的传说,也被当地人改编成川北皮影戏,详细解说了其中的原因。
      张飞在阆中所说二哥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国军队所害,异常悲愤,命手下范强、张达赶制盔甲要讨伐吴国为二哥报仇。
      范强、张达心想完不成任务也是死,便心生杀机,杀害了酒后沉睡中的张飞,提着张飞首级投奔东吴而去。却在路上将张飞头颅扔在了四川云阳。因此在南充民间至今仍有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的说法。
      后来刘备为替两个弟弟报仇,贸然讨伐东吴,失利后病死于白帝城。“桃原三结义”的情景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无穷的回味空间。刘备,关羽,张飞虽未能同年同月同日死,却也为了相互间的情义而相继死去。此种情义成为了三国故事中最为华彩的段落。陈寿在《三国志》中树立起的刘、关、张三人之间“君贤臣忠”的关系也成为了此后封建社会中君臣关系的典范,备受推崇。南充人为表达对张飞的崇敬为他雕塑了皇帝的金身,却也不忘他和刘备的君臣关系,让他持笏称臣。《三国志》的故事便以这样的方式在民间流传着。
      陈寿因《三国志》而备受赞誉,却也因为秉笔直书而得罪了很多当世的权贵,晚年屡次被贬,在仕途中始终郁郁而不得志。公元297年,65岁的陈寿没能赶回老家南充便病死在都城洛阳。然而他一定不会想到,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摘取下来的这段历史在1700年后不仅被中国人奉为经典,更进而影响着这个世界,《三国志》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与谋略现今被世界各国的人们广泛应用在政治、军事、商业等各个领域。并被改编成小说、戏剧、电影甚至漫画与电子游戏在这个世界更为广泛的传播着。人们说,《三国志》是展现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最壮美的篇章。
      0回答者: pkq_kitty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10-14 18:42
      我来评论>> 相关内容
      ?  陈寿的《三国志》最符合历史吗?
      ?  陈寿的三国志为什么作为正史的依据?
      ?  为什么陈寿(三国志作者)没有罗贯中(三国演义作者...
      ?  陈寿
      ?  关于陈寿评价三国
      更多关于陈寿简介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陈寿 简介
      其他回答    共 2 条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 第一册



      卷一 魏书一 武帝操



      卷二 魏书二 文帝丕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睿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



        齐王芳



        高贵乡公髦



        陈留王奂



      卷五 魏书五 后妃



        武宣卞皇后



        文昭甄皇后



        文德郭皇后



        明悼毛皇后



        明元郭皇后



      卷六 魏书六 董卓



        袁绍



        袁术



        刘表



      卷七 魏书七 吕布



        臧洪



      卷八 魏书八 公孙瓒



        陶谦



        张杨



        公孙度



        张燕



        张肃



        张鲁



      卷九 魏书九 夏侯恼



      ……



    三国志 第二册



    三国志 第三册



    三国志 第四册



    三国志 第五册
  • 内容简介:
      三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色的历史时期,即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的历史大致经过了九十年,也就是说从公元190年军阀混战始至公元280年晋灭吴统一南方止。但也有不少史学家以曹丕称帝的公元220年算起。如果仔细考察三国的历史,还是以公元190年算起更为科学,因为在魏、蜀、吴三国形成之前,确有一段形成过程。
      三国是东汉王朝的继续。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土地兼并异常激烈,宦官、外戚两个集团的交相干政和互相倾轧,更加造成了政治的极端黑暗和朝廷腐败,再加上对羌族的连年用兵和自然灾害的不断袭击,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终于激起了公元184年的黄巾军起义。起义军在张角、张宝、张梁等人领导下,迅速发展起来,其规模声势严重威胁着东汉王朝的统治。汉灵帝为之恐慌,先后派兵围剿黄巾军,首先以何皇后的哥哥何进为大将军,率军屯驻洛阳近郊,派卢植赴河北讨伐张角,派皇甫嵩、朱携赴颍川(今河南禹县)讨伐以波才为领袖的另一支黄巾军。
      在颍川战场上,波才领导的黄巾军英勇奋战,拼杀顽强,朱携和皇甫嵩屡遭失败。后来皇甫嵩利用火攻,借大风天气,搅乱了农民军的队伍,致使农民军几万人牺牲,波才最后战死。
      在河北战场上,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和卢植的军队战斗了相当一段时间,相持不下,汉灵帝以卢植无能,又唯恐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打洛阳,便先后派董卓、皇甫嵩替换卢植,大规模地向张角进行攻击。皇甫嵩用计麻痹农民军,在深夜进行突然袭击。由于农民军缺乏战斗经验,没有足够的防备,致使起义军一下子牺牲了八万余人。农民军无奈退至下曲阳(今河北省晋县西),继续与皇甫嵩作战,由于双方各方面条件的悬殊,农民军十多万人壮烈牺牲。张角、张梁和张宝先后阵亡、病死。
      黄巾军的主力部队,经历了九个月的激烈战斗,虽然被朝廷军队剿灭了,主要领导人也牺牲了,但并没有彻底失败,不少黄巾军的余部仍在不同地区坚持战斗,一直到公元192年,青州(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北)的黄巾军还有三十多万。公元205年,黄巾的友军黑山军尚有十余万人。总共四十多万农民军,后来还坚持斗争了很长时间。黄巾军大起义失败了,但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秩序,使它陷入苟延残喘的境地,加速了它早日崩溃。
      公元189年,灵帝死,少帝立。当时因宦官的权势太大,大将军何进为控制宦官的权势发展,召引盘据在河东(今山西西南部)的董卓进京,加强外戚的权势。但事情泄露,何进反被宦官所害。袁绍带兵报复,宦官两千多人被杀。不久,董卓进入洛阳,废了少帝,令汉献帝即位。董卓对人民更为残暴,把汉朝群臣完全不放在眼里,大有取代汉朝之势。对此有不少政治野心家以讨董卓为名,纷纷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公元196年,曹操迎献帝迁都于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随时用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以适应自己的需要。汉朝从此名存实亡,三国时期从此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曹操急于早日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但袁绍在北方占据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幽州(今河北北部、北京市及辽宁大部)一带,势力强大,严重阻碍了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的设想。公元200年,曹、袁两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展开了战略性决战。最后,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消除了一大障碍。在此后的二、三年中,曹操彻底肃清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实现了黄河中下游流域的统一。
      在官渡之战前后,孙权在南方,继承父兄开创的基业,独霸了长江下游地区。自称汉家宗亲的刘备,这期间也没有等闲视之,而是积极策划,准备力量,待机行动。暂寄身于荆州(今湖北湖南两省的大部分及河南西南部)牧刘表。
      公元208年,也就是在官渡大战之后,曹操雄心勃勃,亲自率军南下,攻打荆州,追击刘备。并威胁孙权,开始实现他统一全国的计划。刘备和孙权采纳了鲁肃和诸葛亮的建议,联合作战,一致抗曹。担任吴军主将的周瑜,在赤壁(今湖北省蒲圻县境)长江南岸火烧曹军战船数十艘,孙、刘联军乘曹军混乱不堪之际,分头发动猛烈进攻,以总数不足五万人的兵力,战胜了拥有二十余万人的曹军,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致使曹操被迫退回北方。战后,孙权在江南的地位得到稳固,刘备也乘机占据了荆州的部分地区,又往西取得了益州(今四川省等),到此三分天下的形势大致已定。
      公元220年,曹操死,儿子曹丕继位,废了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建都洛阳。公元221年,刘备也自称汉帝,建都成都,历史上称蜀国或蜀汉。公元222年,孙权也正式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至此,三国政权鼎足而立的局面正式形成。魏、蜀、吴三国正式建立之后,大规模的战争相对减少,各自集中精力在自己的政治区域内进行不同程度的政治、经济改革,削平本地区内零散的分裂割据势力,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魏国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前,就开始了经济上的改革,着手于农业,在许昌一带办屯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后来称霸一方战胜对手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曹丕称帝后,发挥曹操的兴农思想,扩大屯田的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开辟了水稻田,使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在政治上,曹操“唯才是举”,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曹丕也吸收了一些德才兼备的人物,在三国人才云集的时代,曹家人才最多。
      孙权统治的吴国也在江淮一带大规模屯田,在今浙江省境内广泛兴修水利,还从北方引进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大促进了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不仅如此,孙权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以促使吴国的兴盛和发展。
      刘备建立的蜀国,任诸葛亮为丞相,在四川积极发展生产,派得力人员管理都江堰,还新修了一些水利工程。他为了安定后方,努力改善了跟今贵州省、云南省等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从而加强了汉族跟西南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
      魏、蜀、吴三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其文化、外交上发展都是很不平衡的。就其总体来说,魏强于蜀、吴,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吴、蜀联合,对抗曹操。但是到了后来,吴、蜀为了争夺荆州,发生了矛盾。公元220年,吴利用关羽对魏作战的机会,突然进行袭击,奇取了荆州,杀了关羽。为此,刘备于公元222年亲自率兵讨伐吴国。蜀吴两国军队在夷陵(今湖北宜都北面)展开了大规模的战争。夷陵决战,以吴国胜,蜀军败而告终。公元223年,刘备在永安(今四川奉节)积劳成疾,生病而死。诸葛亮依照先主之命辅佐刘备之子刘禅即位,继续推行联吴抗魏的原则,一心想要北上奇取中原,重振汉家大业。但是他多次北伐都没有成功。公元234年,蜀军又一次北伐,魏派大将司马懿前去应战,两军在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展开了智勇相兼的历史大战,战争进行到相持阶段,胜负难断之际,蜀军军师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无力再战,无奈只好撤军。
      从此,蜀国的势力日渐衰落,而魏国大权慢慢控制在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架空了皇帝。公元263年,蜀国终于被魏国所灭。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掉魏帝,建立了晋朝,后称晋武帝,建都于洛阳。公元280年,司马炎调集重兵攻打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又灭了吴国。从此结束了东汉以来几十年分裂割据的局面。西晋的建立,代替了三国鼎足的历史,出现了短期的中国统一。
      三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在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不仅涌现了大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涌现出了大批的哲学家、文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致使三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曹操可谓是三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杰出代表。在三国尚未形成之前,军阀混战之中就显露出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他利用各方面的条件,消除了不少军阀势力,改革东汉以来不适应自己政治需要的弊端,吸收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参加政权的谋划,网络人才,抑制豪强,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坚持统一,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雄厚坚实的基础。
      在军事上,诸葛亮可谓是三国时代的典型,在蜀国形成前后,他是一位能够决定成败胜负的关键性的军事家。他在著名的隆中对策、联孙抗曹、帮助刘备雄霸一方、建立汉蜀、辅佐刘禅治理蜀国、“七擒孟获”、“五出祁山”中,都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他的军事思想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哲学上,以魏国最为发展,开了清淡玄学的风气。《老子》、《庄子》和《周易》号称“三玄”,是当时玄
      学家的经典。王弼(226~249年)字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人,是玄学的创始人。他在《老子注》、《周
      易注》、《周易略例》等著作中,极力宣扬“贵无”的理论,以非物质性的“无”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是一种客观唯心论者。从现实意义来说,主张任其“自然”的“无为”,把封建的道德规范压低到次要地位,这便为
      当时封建上层的贪欲制造了理论根据,也可以说是某利颓废生活在意识上的反映。尽管如此,他的著作和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艺术领域,更应首推曹氏父子。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散文家。他的代表作,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自明本志令》等,在中国诗史和散文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产生过很大的影响,鲁迅曾评价曹操是一代文风改革的大师。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专著。曹植的五言诗给中国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曹氏父子的影响下,还有“建安七子”,他们也为当时的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另外在科学和医学上,也不乏人才,张仲景、华佗就是当时著名的医学大师,还有机械制造家马钧等。他们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总之,三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流传下来为后人所继承。
      魏、蜀、吴三国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其时间来说,长短不一。孙权建立的吴国时间最长,从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至公元280年孙皓降西晋,共经历了五十九年。其次是曹魏,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掉魏元帝曹奂建立了西晋,共计四十五年。蜀汉国生存时间最短,从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至公元263年刘禅亡于曹魏,共计四十三年。
      魏、蜀、吴三国历史发展的复杂过程,为后来的史学家进行研究造成了很多困难,加之史学家的地位、立场、观点的不同,产生过谁是“正统”之说。有的扬魏抑蜀,以魏为正统;有的扬蜀抑魏,以蜀为正统。诚然,事实上魏、蜀之间确实有过彼此图谋吞并对方的过程,但由于种种原因,虽然经过几次战争,谁都未能吃掉对方。吴国在彼此吞并的过程中,表现得不那么突出,“正统”之说没有涉及它。其实,三国之间的战争目的,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夺得全国的统一领导权,不必要有什么“正统”之说。三国历史错综复杂,杰出人物风起云涌,事件众多。《三国志》便是记录三国历史全过程的一部史书。
      《三国志》记载了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军阀混战起,前后共计九十年的历史。《三国志》继《史记》、《汉书》而作,成书则在《后汉书》以前。司马迁的《史记》是通史体,班固的《汉书》是断代史体,《三国志》把三国分成三书,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在断代史中别创一格。《三国志》全书叙事脉络分明,文字简约明畅,写人写事,时见文采。
      《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生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一年(233年),卒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他做过蜀国观阁令史,入晋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官职。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晋王沈著的《魏书》,魏鱼豢著的《魏略》;吴韦昭著的《吴书》。陈寿根据当时的历史典籍,撰《魏书》三十卷、《吴书》二十卷。由于他是蜀人,又是史学家谯周的弟子,从小即注意研读史书,留心蜀国史实的搜集整理工作,最后又写成《蜀书》十五卷。这六十五卷三国史,合为一书称为《三国志》。
      陈寿是晋臣,奉命修史,自然以魏为正统,称魏的君主为帝,叙人“纪”中,而对蜀、吴的君主,只是立为“传”,而且对晋的统治者难免有隐恶溢美之辞。这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统治者的讽刺与揭露的态度相比,显然略逊一筹。这是因为他们的地位、处境不同所决定的,也是一种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所致。《三国志》以文笔简洁著称,但因叙述过简,在史实和人物的具体描写上,就比不上《史记》、《汉书》那样传神、形象、生动。因此,清人李慈铭在《越漫堂日记》云:承祚固称良史,然其意务简洁,故裁制有余,文采不足;当时人物,不减秦汉之际,乃子长作《史记》,声色百倍,承祚此书,暗然无华,范蔚宗《后汉书》较为胜矣。”应该说李氏从史学比较研究的角度所作的评论是客观的。在陈寿死后一百三十余年,南朝刘宋时期的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
      裴松之生于公元372年,卒于公元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到刘宋时期为中书侍郎,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他是奉宋文帝的命令,为《三国志》作注的。他打破了传统的作注格局,不在训诂、制度及名物等方面作解释,而是重在纠正谬误,补缺史料。他前后引据了汉魏到刘宋的著作约一百四十余种,文字超过原书三倍,引书首尾完整。更可贵的是其中大部分原著已亡佚,由于裴松之的博引,保存下来,使后人可以从中窥见原书的面貌。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描写的《赤壁之战》就是综合了陈寿的《三国志》中各有关人物传记和裴注所引的史料加工而成的。因此,我们说陈寿的《三国志》是后人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著作,裴松之为其所作的注也是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 作者简介: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另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陈寿也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如牵涉到司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写,只好舍弃了。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但是,唐朝房玄龄等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在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时,又认为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说“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晋书·陈寿传》关于陈寿索米的这条史料,只有少数几位史学家如北周的柳虬、唐朝的刘知几等相信,而多数的史学家则认为这条史料不合事实,是假的。清朝的潘眉在《三国志考证》中指出:“丁仪、丁廙,官不过右刺奸掾及黄门侍郎,外无摧锋接刃之功,内无升堂庙胜之效,党于陈思王,冀摇冢嗣,启衅骨肉,事既不成,刑戮随之,斯实魏朝罪人,不得立传明矣。《晋书》谓索米不得不为立传,此最无识之言。”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也指出:《晋书》谓“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被髡,故寿为《亮传》,谓将略非所长。此真无识之论也。亮之不可及处,原不必以用兵见长。观寿校定《诸葛集》,表言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至今梁、益之民,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过也。又《亮传》后评曰:亮之为治也,开诚心,布公道,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恶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其颂孔明可谓独见其大矣。”由此可见,《晋书》贬陈寿之说,实为不实之词,不可尽信。
      然而,《三国志》也有其不足之处,不可不注意。在叙事时,除了在某些人的纪和传中有矛盾之处外,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曹魏和司马氏多有回护、溢美之词,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批评。另外,全书只有纪和传,而无志和表,这是一大缺欠。
      《三国志》成书之后,由于叙事过于简要,到了南朝宋文帝时,著名史学家裴松之便为其作注,又增补了大量材料。
      魏、蜀、吴三书,原是各自为书,一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
      陈寿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书,整理编辑过《诸葛亮集》,可惜这些书后来都亡佚了。
      当1700年前的南充人陈寿挥笔写下这三个字的时候,他或许不会想到,这部耗费了他毕生精力创作出来的史书会跨越时间的阻隔,影响着之后历朝历代的中国社会,直至1700年后衍变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对于今天的多数人来说,了解“三国文化”多是通过明代罗贯中所写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那么,这两部相距数百年的著作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三国志》是史书,《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在我们都统称《三国演义》,演义就是小说的作者他可以根据《三国志》去即兴发挥。”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后世史学家尊称为“中华史学名著前四史”,历代史学家对《三国志》都有着极高的评价。据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认为:陈寿的《三国志》是时至今日已经形成的“三国文化”的源头。
      早在唐代,在陈寿的故乡南充,陈寿的父老乡亲就在他少年读书的地方建起了万卷楼,以示纪念。南充,也由此成为“三国文化”的发源地。1992年,财政并不富裕的南充市政府拨款一千多万元,重新建起了这规模宏大的万卷楼,在南充人的心中,前人留下的这笔文化的财富显然要比很多事情都要重要。从那之后,无数人来到万卷楼,寻找他们向往的三国文化。
      《三国志》中的故事已被世人所熟知,在这部经典史书的背后、在陈寿的故乡又隐藏着一些怎样的历史故事和人物的命运呢?
      南充在三国时叫巴西郡安汉县,是蜀国领地。陈寿出生于蜀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也就是刘备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后的第十一年,三国争霸已进入尾声。
      陈寿少年时就聪慧好学,从小就对历史著作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他先通读了最为古老的《尚书》和《春秋》,更精细地研习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和东汉班固的《汉书》,熟悉了写作史书的方法。同时,他所写的文章又富艳动人,深得长辈们的赞许。陈寿小时候就在家中读书,时时受到父亲的关注和督促。
      “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失街亭以后,陈寿的父亲和马谡一样受到处罚,马谡被诸葛亮投进大狱,死在狱中,陈寿的父亲受到困刑的处罚,就是削发,剃去头发,是种污辱性的处罚,然后逐出军营,这个时候陈寿的父亲才回到家乡,几年之后结婚生子,得了陈寿,陈寿的父亲把他在失街亭当中满腔的义愤和不得志寄予他儿子陈寿的身上,从小对陈寿要求非常严格。”
       1992年,在修建万卷楼时,在陈寿的故居中出土了这样一块汉砖,经仔细辨认,确定汉砖的内容是教子图,这使得陈寿的父亲的形象更加清晰起来,正是在这样的教学之中,陈寿与父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后来,陈寿的父亲病故,陈寿匆忙赶回家中,守孝三年。而在其后来编撰而成的《三国志》中,对于因卷入失街亭一战而受牵连的老父却只字未提,对于惩罚父亲的诸葛亮却大加颂扬,足见陈寿对待历史的客观公正的态度。也因此,陈寿的父亲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后人常有提及,只能称其为陈寿父。
       陈寿在大约在18岁时进入了蜀国都城成都的太学学习,遇到了影响他的人生的第二个人物——同是南充人的谯周。在谯周门下学习时,陈寿进一步刻苦攻读史学,在南充的民间至今流传许多陈寿刻苦读书的故事。
       谯周作为三国后期的重要人物或许不被今天的人们所熟知。陈寿在他的《三国志》中专门为这位同乡的老师写了一篇传记。谯周语言幽默,传记中说诸葛亮都被他幽默的话语逗乐。就是这样一个诙谐幽默的人,最终却左右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三国后期,魏国逐渐强大。蜀、吴均无力与魏国抗衡。魏国伐蜀时,兵至阴平。危急关头,谯周力劝后主刘禅降魏。并打消刘禅顾虑,说如果降魏后魏国不封你为王,我愿冒险去魏国说理,刘禅听从了谯周的意见,投降魏国。三国鼎立的格局被打破。
      “这样又能够保证后主刘禅不至于身败名裂,另一方面又能使全蜀老百姓不至于生灵涂炭。”
      陈寿在《三国志》中也是如此评价他的老师的,然而,在那个忠义为本的封建社会中,谯周的所作所为在很多人看来无疑是违背忠义之道的,在当世和后世的人对于谯周都有着诸多的非议。
      南充人宽容地接纳了这位颇具争议的老乡。蜀国降魏后,谯周数次拒绝了魏王封赏给他的高官厚禄。七年后,谯周在家乡于纷扰中离开了人世,誓死不肯穿魏王赐给他的寿衣。这其中的是非曲直,只能任由后世评说了。今天的谯周墓坐落在一处颇为热闹的市民小区中,人们在茶余饭后不知是否会偶尔想起这位用名节换来这一方平安的老乡。
      之后形式的演变,果然如同谯周所预料的那样,蜀国在归入魏国两年后,魏国的晋王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以受禅让之名取代魏国建立晋朝,也就是历史上的西晋,公元280年,晋朝消灭吴国,至此,长达84年分裂割据的局面终于结束。
      蜀汉灭亡那一年,陈寿31岁,渐入中年。他留在了故乡南充,闲居家中,埋头读书数年,造诣日深。外面世界所发生的一切他也都看在眼中,《三国志》的构思也许从那几年就开始了。
      公元268年,36岁的陈寿离开故乡南充赶赴晋都城洛阳,担任西晋著作郎,专门负责编撰史书,从此人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天下一统的政治环境使得陈寿编撰《三国志》的设想成为可能。从小就在蜀国成长起来的陈寿早已积累了大量蜀国的资料,后又补充魏,吴两国资料,一部长达65卷的宏篇史学巨著终能编撰而成。
      在《三国志》完成那一刻起就在当世引起了轰动。晋惠帝在看过《三国志》后当即下诏,命令全国百姓每家每户都要抄写《三国志》,这也使得《三国志》中的故事很快就在民间普及,到唐朝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说书,又进一步推动了三国故事在民间的普及。
      《三国志》中的人物及故事以说书的形式在民间流传了一千多年,至今,我们在南充的老茶馆中仍可听到许多关于三国故事的评书。流传中,人们对《三国志》中记载的历史故事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行取舍演义,后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便是根据说书人的记载完成的。
      在南充的民间剪纸艺术中,有大量的体裁取自于三国的故事和人物,《三国志》中记载的多是历史事实,关于人物形象的描述很少,这就给了后人很多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关于人物形象和故事也便有了许多不同的版本。
      汉恒候张飞曾在南充阆中驻守了七年,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张飞的传说。时光流转,当地的们对于张飞固有的爆头环眼形象也产生了怀疑。
      “那么张飞到底长什么样呢?我们这有尊像,这尊像就是张飞的长子张苞的儿子张遵的像,你看这尊像,它做的面目很清秀,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同时这尊像它是一直在张飞庙里就做成这样的。它是有依据的,如此说来,按现代的遗传说的观点来看,那么,要是倒退的话,他的爷爷张飞也不会太丑陋。这算是一个证明吧!证明之二呢,就是,据史料记载,张飞的两个女儿,一个被后主刘禅立为皇后,还有一个呢,后来他成为刘禅的妃子,相继的两姐妹都被喜欢美色的刘禅看上了,你想想,那么她们的父亲张飞会是什么形象呢?不会太丑吧?”
      《三国志》中记载,猛将张飞死在阆中,被其手下范强与张达所害,但却没有说明范强、张达为何要杀张飞。在南充地区流传着一种张飞之死的传说,也被当地人改编成川北皮影戏,详细解说了其中的原因。
      张飞在阆中所说二哥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国军队所害,异常悲愤,命手下范强、张达赶制盔甲要讨伐吴国为二哥报仇。
      范强、张达心想完不成任务也是死,便心生杀机,杀害了酒后沉睡中的张飞,提着张飞首级投奔东吴而去。却在路上将张飞头颅扔在了四川云阳。因此在南充民间至今仍有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的说法。
      后来刘备为替两个弟弟报仇,贸然讨伐东吴,失利后病死于白帝城。“桃原三结义”的情景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无穷的回味空间。刘备,关羽,张飞虽未能同年同月同日死,却也为了相互间的情义而相继死去。此种情义成为了三国故事中最为华彩的段落。陈寿在《三国志》中树立起的刘、关、张三人之间“君贤臣忠”的关系也成为了此后封建社会中君臣关系的典范,备受推崇。南充人为表达对张飞的崇敬为他雕塑了皇帝的金身,却也不忘他和刘备的君臣关系,让他持笏称臣。《三国志》的故事便以这样的方式在民间流传着。
      陈寿因《三国志》而备受赞誉,却也因为秉笔直书而得罪了很多当世的权贵,晚年屡次被贬,在仕途中始终郁郁而不得志。公元297年,65岁的陈寿没能赶回老家南充便病死在都城洛阳。然而他一定不会想到,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摘取下来的这段历史在1700年后不仅被中国人奉为经典,更进而影响着这个世界,《三国志》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与谋略现今被世界各国的人们广泛应用在政治、军事、商业等各个领域。并被改编成小说、戏剧、电影甚至漫画与电子游戏在这个世界更为广泛的传播着。人们说,《三国志》是展现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最壮美的篇章。
      0回答者: pkq_kitty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10-14 18:42
      我来评论>> 相关内容
      ?  陈寿的《三国志》最符合历史吗?
      ?  陈寿的三国志为什么作为正史的依据?
      ?  为什么陈寿(三国志作者)没有罗贯中(三国演义作者...
      ?  陈寿
      ?  关于陈寿评价三国
      更多关于陈寿简介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陈寿 简介
      其他回答    共 2 条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 目录:
    三国志 第一册



      卷一 魏书一 武帝操



      卷二 魏书二 文帝丕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睿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



        齐王芳



        高贵乡公髦



        陈留王奂



      卷五 魏书五 后妃



        武宣卞皇后



        文昭甄皇后



        文德郭皇后



        明悼毛皇后



        明元郭皇后



      卷六 魏书六 董卓



        袁绍



        袁术



        刘表



      卷七 魏书七 吕布



        臧洪



      卷八 魏书八 公孙瓒



        陶谦



        张杨



        公孙度



        张燕



        张肃



        张鲁



      卷九 魏书九 夏侯恼



      ……



    三国志 第二册



    三国志 第三册



    三国志 第四册



    三国志 第五册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三国志(全五册)
针灸甲乙经
[晋]皇甫谧 编集
三国志(全五册)
三国志精粹 甄选《三国志》中经典篇章,通俗化注释,近百幅精美手绘插图,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晋]陈寿 杨占军注解 凤凰含章 出品
三国志(全五册)
武英殿仿相台岳氏本五经·春秋经传集解(全五册)
[晋]杜预;[唐]陆德明 音义
三国志(全五册)
南方草木状新编
[晋]嵇含 著;陈莹莹 编译;耿雪 绘图
三国志(全五册)
(崇宁藏)佛国记:(永乐北藏)佛国记:(永乐南藏)佛国记
[晋]法显撰 著
三国志(全五册)
针灸甲乙经(中医经典掌中宝)
[晋]皇甫谧 著;方义洁 整理
三国志(全五册)
曾子注释 子华子(子海精华编)
[晋]程本 撰著;宁登国 校点;[清]阮元;陈锦春
三国志(全五册)
三国志译注(全三册)(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晋]陈寿 著;[南朝宋]裴松之 注;方北辰 译注
三国志(全五册)
春秋释例(全二册)
[晋]杜预
三国志(全五册)
金陵全书—肘后备急方
[晋]葛洪 撰
三国志(全五册)
金陵全书—佛国记·弘明集(全两册)
[晋]法显 撰;[南朝梁]僧祐 辑
三国志(全五册)
三国志
[晋]陈寿 著;[宋]裴松之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