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1-09
版次: 1
ISBN: 9787561540305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3页
字数: 33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体育
48人买过
  •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包括绪论;从“技”至“艺”——江户时期的日本武术;从衰退到复苏——明治至昭和初期日本武道等10章内容。     郑旭旭,男,1957年2月生,福建福鼎市人。1977级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学生,毕业后留本校体育系任教。1984年考入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获教育学硕士。1987年进入福建体育学院(现并入集美大学),长期担任院散打队教师。前后两度留学开本。曾任集美大学教务处长。现为集美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武术协会委员、福建省武术协会副会长、国际级武术散打裁判员。独立编著或丰编有《格斗空手道》、《21世纪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论集》《中国武术导论》。袁镇澜,男,1949年6月生,浙江温州市人。1964年进浙江省体工大队武术队,1973年仟温州市少体校武术教练,1985年考上武汉体院研究生部,获教育学硕士。1992年到日本天理大学留学。曾培养多位全国、世界武术套路和散打冠军。1998年调入温州大学,进行武术理论研究。现任温州大学武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硕上生导师。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常务理事、温州市武术协会丰席,温州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独立编著或主编有《古越拳法》、《日本空手道》、《中日武术大观》、《散打·摔跤》、《日本剑道》、《日本合气道》等。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时间跨度
    四、主要内容与研究的视点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视点

    第二章从“技”至“艺”——江户时期的日本武术
    一、江户日本武术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热武器出现,武术功用转变
    (二)和平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三)思想、文化、艺术繁荣
    二、江户日本武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承继“尚武之风”的江户初期
    (二)兴衰起伏与对抗剑术萌芽的江户中期
    (三)武术振兴的江户后期
    三、江户日本武艺的几个特征
    (一)众多的武术流派
    (二)“形”与“乱取”成为武艺主要修炼形式
    (三)完成了从“术”至“艺”的跨越
    (四)武术作为教育手段
    四、小结

    第三章从衰退到复苏——明治至昭和初期日本武道
    一、明治初期武术的衰退
    (一)剑客的卖艺营生
    (二)京都知事禁止击剑的布告
    (三)武术进入学校课堂的艰难步履
    二、武术的复苏
    (一)警视厅武术
    (二)武道成为学校正式课目与武道名称的官方确立
    (三)武道教师的培养
    (四)大学生武道活动的兴起
    三、武道团体的多元勃兴
    (一)铳剑道
    (二)合气道的形成与发展
    (三)从冲绳走来的唐手
    (四)作为女子武道的蕹刀
    (五)弓术的演变
    四、大日本武德会
    (一)武德会的成立
    (二)武德会主要活动
    (三)武德会创立的“武道专门学校”
    五、小结

    第四章从传统到现代——嘉纳治五郎与讲道馆柔道
    一、嘉纳治五郎生平
    (一)作为现代柔道创始人的嘉纳治五郎
    (二)作为教育家的嘉纳治五郎
    (三)作为“近代日本体育之父”的嘉纳治五郎
    二、嘉纳治五郎及讲道馆柔道与中国的特殊情缘
    (一)张之洞与嘉纳治五郎
    (二)中国留日学生与弘文学院
    (三)鲁迅与讲道馆柔道
    (四)“姿三四郎”与辛亥革命
    三、嘉纳治五郎的理想柔道
    (一)理想的柔道技术与柔道教师
    (二)从“以柔克刚”到“自他共荣”
    (三)享受柔道哲学的实践者
    四、讲道馆柔道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以简约与贯通改造传统技术
    (二)以乱取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三)重视仪式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
    (四)段位制的激励作用
    (五)善于宣传与鼓动
    (六)公开演武与各级锦标赛
    (七)财团法人制和后援会、有段者会
    (八)注重培养青年学生
    (九)走向世界的先声
    五、小结

    第五章疯狂与终结——战争时期日本的武道
    一、武道振兴提案与武道振兴委员会
    二、国民学校与“体炼课”
    三、改组后的大日本武德会与“战技武道”
    四、武德会解散与武道教师的解职
    五、小结

    第六章重塑民族精神——多元并举的战后武道
    一、战败与武道被禁
    (一)战后的混乱与精神的失落
    (二)在禁止令中求生的武道各界
    二、日本经济腾飞与民族精神的复苏
    (一)麦克阿瑟“美丽的美国梦”
    (二)朝鲜战争给日本人带来的转机
    (三)新干线与东京奥运会
    三、民族独立精神唤醒与日本武道的新一轮发展
    (一)日本武道馆与武道联盟
    (二)法人武道团体的发展
    (三)社会人武道的发展
    四、小结

    第七章困境与超越——应对挑战的日本武道
    一、日本武道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武道人口减少
    (二)金牌至上的影响
    (三)保持日本武道特色与竞赛水平权威地位的问题
    (四)国外日本武道发展的冲击
    二、日本人的应对
    (一)“武道振兴大会”与文部科学省的支持
    (二)以“柔道文艺复兴”为代表的各武道联盟应对
    (三)“不变的是永远的新”——日本武道风格保留的思考
    三、小结

    第八章活力在于青少年——日本学校的武道教育
    一、普通中学课程中的“武道”
    (一)武道在中学教育课程中的地位
    (二)中学武道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二、中学的武道俱乐部
    (一)中学运动俱乐部中的武道
    (二)中学武道指导员的聘用
    三、大学的武道教育
    (一)大学武道专业
    (二)大学的学生武道俱乐部
    (三)研究生教育中的武道研究
    四、学生武道竞赛
    五、小结

    第九章永远的“武士”情结——日本武道发展的文化根源
    一、永远的情结
    (一)永远的偶像——民众心目中的武士
    (二)《末代武士》的热议——来自美国人的提示
    (三)《燃烧的剑》——政治家的武道磨炼
    (四)与武道共生——企业家对武道的期待
    (五)国家的品格在于武道精神——数学家的思考
    二、“武士道”的多元解说
    (一)历史学家笔下的武士道
    (二)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
    (三)军国主义武士道
    三、武士的代表
    (一)舞枪弄棒的并不都是真武士
    (二)孤独不败的剑客——宫本武藏
    (三)“最后的剑客”——山冈铁舟,
    (四)明治的弄潮儿——西乡隆盛
    四、武士的品格
    (一)独立而自尊
    (二)求“道”者的执著
    (三)礼的约束
    (四)禅的觉悟
    (五)“恕”的情怀
    五、小结

    第十章他山之石——留给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
    一、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武术发展
    二、根据社会变革思考武术发展
    三、将提升人的修养作为武术的目标
    四、武术发展要突出“武”的本质
    五、“打、练”不能分家,套路必须精简
    六、武术要有自己的形式与礼节
    七、武术的发展要大学生参与
    八、武术仍需要大型竞赛的提升
    九、用武术唤醒武勇豪情
    附录:近现代日本武道发展纪年表(附中国武术发展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 内容简介: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包括绪论;从“技”至“艺”——江户时期的日本武术;从衰退到复苏——明治至昭和初期日本武道等10章内容。
  • 作者简介:
        郑旭旭,男,1957年2月生,福建福鼎市人。1977级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学生,毕业后留本校体育系任教。1984年考入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获教育学硕士。1987年进入福建体育学院(现并入集美大学),长期担任院散打队教师。前后两度留学开本。曾任集美大学教务处长。现为集美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武术协会委员、福建省武术协会副会长、国际级武术散打裁判员。独立编著或丰编有《格斗空手道》、《21世纪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论集》《中国武术导论》。袁镇澜,男,1949年6月生,浙江温州市人。1964年进浙江省体工大队武术队,1973年仟温州市少体校武术教练,1985年考上武汉体院研究生部,获教育学硕士。1992年到日本天理大学留学。曾培养多位全国、世界武术套路和散打冠军。1998年调入温州大学,进行武术理论研究。现任温州大学武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硕上生导师。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常务理事、温州市武术协会丰席,温州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独立编著或主编有《古越拳法》、《日本空手道》、《中日武术大观》、《散打·摔跤》、《日本剑道》、《日本合气道》等。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时间跨度
    四、主要内容与研究的视点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视点

    第二章从“技”至“艺”——江户时期的日本武术
    一、江户日本武术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热武器出现,武术功用转变
    (二)和平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三)思想、文化、艺术繁荣
    二、江户日本武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承继“尚武之风”的江户初期
    (二)兴衰起伏与对抗剑术萌芽的江户中期
    (三)武术振兴的江户后期
    三、江户日本武艺的几个特征
    (一)众多的武术流派
    (二)“形”与“乱取”成为武艺主要修炼形式
    (三)完成了从“术”至“艺”的跨越
    (四)武术作为教育手段
    四、小结

    第三章从衰退到复苏——明治至昭和初期日本武道
    一、明治初期武术的衰退
    (一)剑客的卖艺营生
    (二)京都知事禁止击剑的布告
    (三)武术进入学校课堂的艰难步履
    二、武术的复苏
    (一)警视厅武术
    (二)武道成为学校正式课目与武道名称的官方确立
    (三)武道教师的培养
    (四)大学生武道活动的兴起
    三、武道团体的多元勃兴
    (一)铳剑道
    (二)合气道的形成与发展
    (三)从冲绳走来的唐手
    (四)作为女子武道的蕹刀
    (五)弓术的演变
    四、大日本武德会
    (一)武德会的成立
    (二)武德会主要活动
    (三)武德会创立的“武道专门学校”
    五、小结

    第四章从传统到现代——嘉纳治五郎与讲道馆柔道
    一、嘉纳治五郎生平
    (一)作为现代柔道创始人的嘉纳治五郎
    (二)作为教育家的嘉纳治五郎
    (三)作为“近代日本体育之父”的嘉纳治五郎
    二、嘉纳治五郎及讲道馆柔道与中国的特殊情缘
    (一)张之洞与嘉纳治五郎
    (二)中国留日学生与弘文学院
    (三)鲁迅与讲道馆柔道
    (四)“姿三四郎”与辛亥革命
    三、嘉纳治五郎的理想柔道
    (一)理想的柔道技术与柔道教师
    (二)从“以柔克刚”到“自他共荣”
    (三)享受柔道哲学的实践者
    四、讲道馆柔道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以简约与贯通改造传统技术
    (二)以乱取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三)重视仪式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
    (四)段位制的激励作用
    (五)善于宣传与鼓动
    (六)公开演武与各级锦标赛
    (七)财团法人制和后援会、有段者会
    (八)注重培养青年学生
    (九)走向世界的先声
    五、小结

    第五章疯狂与终结——战争时期日本的武道
    一、武道振兴提案与武道振兴委员会
    二、国民学校与“体炼课”
    三、改组后的大日本武德会与“战技武道”
    四、武德会解散与武道教师的解职
    五、小结

    第六章重塑民族精神——多元并举的战后武道
    一、战败与武道被禁
    (一)战后的混乱与精神的失落
    (二)在禁止令中求生的武道各界
    二、日本经济腾飞与民族精神的复苏
    (一)麦克阿瑟“美丽的美国梦”
    (二)朝鲜战争给日本人带来的转机
    (三)新干线与东京奥运会
    三、民族独立精神唤醒与日本武道的新一轮发展
    (一)日本武道馆与武道联盟
    (二)法人武道团体的发展
    (三)社会人武道的发展
    四、小结

    第七章困境与超越——应对挑战的日本武道
    一、日本武道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武道人口减少
    (二)金牌至上的影响
    (三)保持日本武道特色与竞赛水平权威地位的问题
    (四)国外日本武道发展的冲击
    二、日本人的应对
    (一)“武道振兴大会”与文部科学省的支持
    (二)以“柔道文艺复兴”为代表的各武道联盟应对
    (三)“不变的是永远的新”——日本武道风格保留的思考
    三、小结

    第八章活力在于青少年——日本学校的武道教育
    一、普通中学课程中的“武道”
    (一)武道在中学教育课程中的地位
    (二)中学武道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二、中学的武道俱乐部
    (一)中学运动俱乐部中的武道
    (二)中学武道指导员的聘用
    三、大学的武道教育
    (一)大学武道专业
    (二)大学的学生武道俱乐部
    (三)研究生教育中的武道研究
    四、学生武道竞赛
    五、小结

    第九章永远的“武士”情结——日本武道发展的文化根源
    一、永远的情结
    (一)永远的偶像——民众心目中的武士
    (二)《末代武士》的热议——来自美国人的提示
    (三)《燃烧的剑》——政治家的武道磨炼
    (四)与武道共生——企业家对武道的期待
    (五)国家的品格在于武道精神——数学家的思考
    二、“武士道”的多元解说
    (一)历史学家笔下的武士道
    (二)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
    (三)军国主义武士道
    三、武士的代表
    (一)舞枪弄棒的并不都是真武士
    (二)孤独不败的剑客——宫本武藏
    (三)“最后的剑客”——山冈铁舟,
    (四)明治的弄潮儿——西乡隆盛
    四、武士的品格
    (一)独立而自尊
    (二)求“道”者的执著
    (三)礼的约束
    (四)禅的觉悟
    (五)“恕”的情怀
    五、小结

    第十章他山之石——留给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
    一、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武术发展
    二、根据社会变革思考武术发展
    三、将提升人的修养作为武术的目标
    四、武术发展要突出“武”的本质
    五、“打、练”不能分家,套路必须精简
    六、武术要有自己的形式与礼节
    七、武术的发展要大学生参与
    八、武术仍需要大型竞赛的提升
    九、用武术唤醒武勇豪情
    附录:近现代日本武道发展纪年表(附中国武术发展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
张新颖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影子母亲:保姆、换工与育儿中的微观政治(薄荷实验)
[美]卡梅隆·林·麦克唐纳 著;杨可 译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富马利中国见闻录
[美]富马利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石上众生:巴蜀石窟与古代供养人
萧易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杨素秋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经纬度丛书·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
谌旭彬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城的中国史(许宏新作品 考古大家写小书)
许宏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我们为什么会抑郁:哀悼、忧郁与精神分析
达里安·利德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被遗忘的大流行:西班牙流感在美国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著;李玮璐 译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疯狂的尿酸
[美]戴维·珀尔马特 著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从昨日醒来 : 帕蒂·史密斯的影像日记
[美]帕蒂·史密斯 著;董楠 译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阿勒泰的角落
李娟 著;新经典 出品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溯源逐流——从福建拳法到空手道
郑旭旭、袁镇澜 著
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
民族傳統體育發展論集
郑旭旭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