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Franklin Perkins)
2013-06
版次: 1
ISBN: 9787301223208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32人买过
  •   莱布尼茨是欧洲哲学大师中,极少有的一直力挺中国文化的人,当黑格尔说孔子太肤浅的时候,莱布尼茨一直宣扬,孔子的学说让整个欧洲感到羞愧。莱布尼茨为什么在欧洲独树一帜,盛赞中国文化呢,《海外中国哲学丛书·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就给出了最完整的答案。
      莱布尼茨的解答就是,所有文化都是对“绝对真理”的不同认识,就好像从不同的窗户眺望同一个风景。位置不同,各有优势,中国文化的长处是道德伦理,欧洲的长处是宗教信仰。   方岚生(FranklinPerkins)美国芝加哥德宝大学哲学教授,研究领域为欧洲近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和比较哲学。
      ◆译者简介
      曾小五,1965年生,曾用笔名金木苏,湖南耒阳人,哲学博士、博士后。2004年至2012年在湖南大学工作,现在衡水学院法政学院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主要从事道德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等的研究。著有《道德赏罚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并在多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王蓉蓉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LoyolaMarymountUniversity)哲学教授。 中译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欧洲相遇世界
    欧洲和其他文化
    中国背景
    对中国接纳与拒斥
    普遍性、宽容与文化的多样性
    莱布尼茨与文化交流

    第二章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秩序和多样性
    秩序、多样性与多元论
    神的秩序
    创世
    两种真理——一个意识
    先天的问题
    真理的表达
    相互的限制
    感性知识

    第三章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莱布尼茨与中国
    光的交流
    外交前沿
    渴望的知识
    语言与通用字符
    自然宗教与伦理学

    第四章诠释中国
    诠释学
    争论
    共同的基础——自然神论
    诠释与接纳
    莱布尼茨作为诠释者

    第五章莱布尼兹与文化交流
    附录一:缩略词表
    附录二:插图
    附录三:人名翻译对照
    后记
  • 内容简介:
      莱布尼茨是欧洲哲学大师中,极少有的一直力挺中国文化的人,当黑格尔说孔子太肤浅的时候,莱布尼茨一直宣扬,孔子的学说让整个欧洲感到羞愧。莱布尼茨为什么在欧洲独树一帜,盛赞中国文化呢,《海外中国哲学丛书·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就给出了最完整的答案。
      莱布尼茨的解答就是,所有文化都是对“绝对真理”的不同认识,就好像从不同的窗户眺望同一个风景。位置不同,各有优势,中国文化的长处是道德伦理,欧洲的长处是宗教信仰。
  • 作者简介:
      方岚生(FranklinPerkins)美国芝加哥德宝大学哲学教授,研究领域为欧洲近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和比较哲学。
      ◆译者简介
      曾小五,1965年生,曾用笔名金木苏,湖南耒阳人,哲学博士、博士后。2004年至2012年在湖南大学工作,现在衡水学院法政学院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主要从事道德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等的研究。著有《道德赏罚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并在多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王蓉蓉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LoyolaMarymountUniversity)哲学教授。
  • 目录:
    中译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欧洲相遇世界
    欧洲和其他文化
    中国背景
    对中国接纳与拒斥
    普遍性、宽容与文化的多样性
    莱布尼茨与文化交流

    第二章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秩序和多样性
    秩序、多样性与多元论
    神的秩序
    创世
    两种真理——一个意识
    先天的问题
    真理的表达
    相互的限制
    感性知识

    第三章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莱布尼茨与中国
    光的交流
    外交前沿
    渴望的知识
    语言与通用字符
    自然宗教与伦理学

    第四章诠释中国
    诠释学
    争论
    共同的基础——自然神论
    诠释与接纳
    莱布尼茨作为诠释者

    第五章莱布尼兹与文化交流
    附录一:缩略词表
    附录二:插图
    附录三:人名翻译对照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
[美]芮沃寿 著;常蕾 译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儒家的困境:The Trouble with Confucianism
[美]狄百瑞(Bary W.T) 著;黄水婴 译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中国思想之渊源:Intellectual Foundations of China
[美]牟复礼(Mote F.W) 著;王立刚 译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美,这奇特的理念
[法]弗朗索瓦·朱利安 著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和而不同:中西哲学的会通
[美]安乐哲 著;温海明 译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早期中国“人”的观念
[美]孟旦 著;丁栋、张兴东 译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论普世
[法]朱利安 著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进入思想之门:思维的多元性
[法]朱利安(Fransois Jullien) 著;卓立 译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生民之本:《孝经》的哲学诠释及英译
[美]罗思文、安乐哲 著;何金俐 译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论“时间”:生活哲学的要素
[法]朱利安(Fransois Jullien)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杨素秋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经纬度丛书·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
谌旭彬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我们为什么会抑郁:哀悼、忧郁与精神分析
达里安·利德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被遗忘的大流行:西班牙流感在美国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著;李玮璐 译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疯狂的尿酸
[美]戴维·珀尔马特 著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中国妆束:宋时天气宋时衣
左丘萌 末春
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
阿勒泰的角落
李娟 著;新经典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