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旦之华

光旦之华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09
版次: 1
ISBN: 9787535433657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47页
字数: 123千字
丛书: 背影丛书
分类: 文学
24人买过
  • 《光旦之华》是从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一位中英文及国学西学俱臻胜境并具独到见解和高尚人格魅力与人文情怀的学者形象。他上大学时即不幸右腿截肢,靠拐杖走路,58岁时被错划为右派,遭受沉重打击,在国难面前能始终保持乐观、幽默、豁达;他刻苦汲取中国古典文化的蕴涵和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精髓,在生物学、优生学方面的造诣深厚,并在社会学研究方面另辟蹊径,为探索中华民族的强盛繁荣之道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其治学思路、教育理念、优生观念以及社会学研究策略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仍然具有持久的魅力。他以生物学眼光来盘诘人类社会,寻求富国强民之道的实践也能给我们以反思和启迪。
    《光旦之华》要言不繁,图片丰富,潘光旦先生和他那一代人的长长背影生动的投射在今日读者面前。 潘光旦,字中昂,江苏宝山县人。1899年8月13日生于宝山县罗店镇,1967年6月10日逝世于北京。1913年至1922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攻读生物学,研习遗传学、优生学,获学士、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至1934年,先后在上海光华、复旦等大学任教。1934年至1952年间任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1952年调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授。 引言
    1从宝山到清华
    到父亲创办的洋学堂上学
    从小学得礼让
    “不要妄议古人”
    把六大册《性心理研究实录》读一遍
    刻苦自修国学典籍
    成长在开放、自由的氛围里
    用弗洛伊德学说分析冯小青
    得到梁启超赏识
    跌伤左腿,终身残废
    “潘光旦不能出洋,谁能出洋”
    2美国四年
    广泛涉猎各门学科
    架拐走路,不肯人后
    拜莫尔根、达文波特为师
    与闻一多等发起组织大江学会
    科学对待中西文化
    3驰骋上海滩
    十二条观念与思考
    摒弃坏潮流,选择好潮流
    胡圣潘仙活跃一时
    游刃于自然、人文、社会诸学科之间
    4从清华到西南联大
    人才鼎盛的清华社会系
    爱书藏书:最大的乐趣
    给梁实秋深刻印象的书房细节
    “飘零且觅藏书洞,慷慨休听出塞歌”
    “中国人应该多多旅行”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民族健康与民主政治互为因果
    丰富清华图书馆藏
    5对中国民族问题的研究
    从开封的犹太人看兼容并蓄才有融合与和谐
    扎根传统土壤吸收现代科学精华
    确认土家族是单一民族
    关注中华民族形成的动态过程
    重读《二十五史》,摘抄民族史料
    6新人文思想
    探索中华民族繁衍强盛的可行之路
    用生物学眼光盘诘人类社会
    梭子形公式
    思想分派弊多于利
    从古人文思想到新人文思想
    7关于优生学
    “民种图强之大旨”
    非常重视人的作用
    促进优秀分子的增加
    健全社会不可忽视的“两纲六目”
    重新认识遗传学、优生学
    8中和位育
    9对儒家思想的重新阐释
    10教育思想:通才教育,人的教育
    11信、达、雅的翻译
    12注重实际的平民哲学
    13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14学者之死
    潘光旦年谱
    潘光旦主要著作
  • 内容简介:
    《光旦之华》是从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一位中英文及国学西学俱臻胜境并具独到见解和高尚人格魅力与人文情怀的学者形象。他上大学时即不幸右腿截肢,靠拐杖走路,58岁时被错划为右派,遭受沉重打击,在国难面前能始终保持乐观、幽默、豁达;他刻苦汲取中国古典文化的蕴涵和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精髓,在生物学、优生学方面的造诣深厚,并在社会学研究方面另辟蹊径,为探索中华民族的强盛繁荣之道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其治学思路、教育理念、优生观念以及社会学研究策略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仍然具有持久的魅力。他以生物学眼光来盘诘人类社会,寻求富国强民之道的实践也能给我们以反思和启迪。
    《光旦之华》要言不繁,图片丰富,潘光旦先生和他那一代人的长长背影生动的投射在今日读者面前。
  • 作者简介:
    潘光旦,字中昂,江苏宝山县人。1899年8月13日生于宝山县罗店镇,1967年6月10日逝世于北京。1913年至1922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攻读生物学,研习遗传学、优生学,获学士、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至1934年,先后在上海光华、复旦等大学任教。1934年至1952年间任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1952年调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授。
  • 目录:
    引言
    1从宝山到清华
    到父亲创办的洋学堂上学
    从小学得礼让
    “不要妄议古人”
    把六大册《性心理研究实录》读一遍
    刻苦自修国学典籍
    成长在开放、自由的氛围里
    用弗洛伊德学说分析冯小青
    得到梁启超赏识
    跌伤左腿,终身残废
    “潘光旦不能出洋,谁能出洋”
    2美国四年
    广泛涉猎各门学科
    架拐走路,不肯人后
    拜莫尔根、达文波特为师
    与闻一多等发起组织大江学会
    科学对待中西文化
    3驰骋上海滩
    十二条观念与思考
    摒弃坏潮流,选择好潮流
    胡圣潘仙活跃一时
    游刃于自然、人文、社会诸学科之间
    4从清华到西南联大
    人才鼎盛的清华社会系
    爱书藏书:最大的乐趣
    给梁实秋深刻印象的书房细节
    “飘零且觅藏书洞,慷慨休听出塞歌”
    “中国人应该多多旅行”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民族健康与民主政治互为因果
    丰富清华图书馆藏
    5对中国民族问题的研究
    从开封的犹太人看兼容并蓄才有融合与和谐
    扎根传统土壤吸收现代科学精华
    确认土家族是单一民族
    关注中华民族形成的动态过程
    重读《二十五史》,摘抄民族史料
    6新人文思想
    探索中华民族繁衍强盛的可行之路
    用生物学眼光盘诘人类社会
    梭子形公式
    思想分派弊多于利
    从古人文思想到新人文思想
    7关于优生学
    “民种图强之大旨”
    非常重视人的作用
    促进优秀分子的增加
    健全社会不可忽视的“两纲六目”
    重新认识遗传学、优生学
    8中和位育
    9对儒家思想的重新阐释
    10教育思想:通才教育,人的教育
    11信、达、雅的翻译
    12注重实际的平民哲学
    13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14学者之死
    潘光旦年谱
    潘光旦主要著作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