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10
版次: 1
ISBN: 9787532136261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33人买过
  •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以“镜子”这一富哲学深意的比喻在中西文化中所体现的差异,引出中西人格的比较,着眼点放在中国人的人格之上。作者将这一比较置于六组中西文学名著中人物形象的讨论语境里,在天马行空却又有的放矢的想象和论述中,以“品格”与“性格”、“情”与“爱”、“辩白”与“追求”等关键词为导引,藉由分析关云长与阿喀琉斯、贾宝玉与唐璜、屈原与浮土德等对位人物的人格结构,反思中西文化传统所造成的“自我意识”。   邓晓芒,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湖南江永县插队落户,10年后返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取武汉大学西方哲学研究生,师从陈修斋、杨祖陶先生,1982年留校任教,历任讲师(1987)、副教授(1988)、教授(1989),博士生导师(1993)。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代表作有专著:《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译著有康德“三大批判”等。 镜子的故事(代前言)
    上篇:人格之镜
    第一章品格号性格:关云长与阿喀琉斯的比较
    第二章赤诚与虔诚:唐三藏与早期基督徒的比较
    第三章情与爱:贾宝玉与唐璜的比较

    下篇:人生之镜
    第四章命运与罪感:《封神演义》与《麦克白》的比较
    第五章卑贱意识与高贵意识:《水浒传》与《失乐园》的比较
    第六章辩白与追求:屈原与浮士德的比较
    结束语
  • 内容简介: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以“镜子”这一富哲学深意的比喻在中西文化中所体现的差异,引出中西人格的比较,着眼点放在中国人的人格之上。作者将这一比较置于六组中西文学名著中人物形象的讨论语境里,在天马行空却又有的放矢的想象和论述中,以“品格”与“性格”、“情”与“爱”、“辩白”与“追求”等关键词为导引,藉由分析关云长与阿喀琉斯、贾宝玉与唐璜、屈原与浮土德等对位人物的人格结构,反思中西文化传统所造成的“自我意识”。
  •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湖南江永县插队落户,10年后返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取武汉大学西方哲学研究生,师从陈修斋、杨祖陶先生,1982年留校任教,历任讲师(1987)、副教授(1988)、教授(1989),博士生导师(1993)。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代表作有专著:《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译著有康德“三大批判”等。
  • 目录:
    镜子的故事(代前言)
    上篇:人格之镜
    第一章品格号性格:关云长与阿喀琉斯的比较
    第二章赤诚与虔诚:唐三藏与早期基督徒的比较
    第三章情与爱:贾宝玉与唐璜的比较

    下篇:人生之镜
    第四章命运与罪感:《封神演义》与《麦克白》的比较
    第五章卑贱意识与高贵意识:《水浒传》与《失乐园》的比较
    第六章辩白与追求:屈原与浮士德的比较
    结束语
查看详情
其他版本 / 全部 (1)
系列丛书 / 更多
相关图书 / 更多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人之由来 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第6辑
周国兴 著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人之彼岸
郝景芳 著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人之神圣性
高桦 译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人之殇 : 全景透视下的拐卖人口犯罪
刘伟 著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人之历史
鲁迅 著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人之由来中小学语文教材同步科普分级阅读
周国兴 著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人之为人:教育之理性思考
丁俊锋 著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人之追问:来自史前考古学的思考
陈胜前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人之城(文化与政治译丛)
皮埃尔.马内特(Pierre Manent) 著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人之初:0—3岁观察笔记
芳心 著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人之初
张炎禹 著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
人之初:人类的史前史.进化与文化(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
[法]伦默莱 著;李国强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