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根文录

郭根文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三晋出版社
2013-02
版次: 1
ISBN: 9787545706871
定价: 1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18人买过
  •   《郭根文录》为作者的通讯特写,即抗战后撰写的通讯特写《烽烟万里》,当年曾风行一时(曾被国民党查禁),其中记录了由北到南全国的抗战局面,揭示了民族抗争的伟大画面;另外的《北平三年》,则是作者担任《文汇报》驻华北特派员和主编《真理晚报》、《知识与生活》并兼任北平《益世报》总编、山西“正中通讯社”负责人期间撰写的,这是作者的代表作,内容是反映解放前夕北平城内沧桑变迁的历程,刻画了不同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场景,也堪为生动的历史文献和文字遗存。   散木,原名郭汾阳,著名报人邵飘萍外孙,1956年出生,山西定襄人。1977年考入山西大学历史系,曾在博物馆、文物局等处工作。1985年调人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系从事中国革命史等课程的教学,现在浙江大学法学院任教。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现代文学史、地方史、中共党史等研究,先后在国内众多报刊上撰文,如《读书》、《鲁迅研究月刊》、《博览群书》、《书屋》、《文史精华》、《书评周刊》、《文汇读书周报》、《社会科学论坛》、《老照片》、台北《山西文献》等。著有《鲁迅与山西》、《书局旧踪》、《报馆旧踪》、《女界旧踪》、《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与文网》等。 前言/散木
    烽烟万里——由塞北到孤岛
    前记
    一 卢沟桥一星火
    二 绥远,当旗开得胜的时候
    三 偷过大同
    四 夜渡雁门关
    五 奔向太原
    六 太原变动了
    七 同蒲沿线
    八 潼关到长沙
    九 湖南是前方的后方、后方的前方
    十 赋予了新使命的武汉
    十一 郑州在前线
    十二 坐镇武胜关前的信阳
    十三 粤汉道中
    十四 地狱与天堂
    十五 踏上孤岛

    北平三年——从惨胜到解放的一段旅程  
    前记
    上集
    身经“二次七七事变”的文化界
    秋风秋雨中的军调部
    平津“清查剧”的尾声
    北平城里的民意
    沉默的古城说话了——记北平城里一个小小的集会
    古城里的洋窑子
    清华园和清华人
    招魂与永生——记西南联大九周年校庆    
    司徒和燕园的儿女们    
    一只疲倦了的骆驼——梁漱溟抵平会见记  
    政治攻势到北平——张东荪快刀斩乱麻记  
    故都政治攻势中——梁秋水慷慨悲歌
    故都二次政治攻势中——再写梁秋水老人  
    古城的怒吼——记北平学生万人大游行    
    最可耻的“黄河之战”  
    战争与和平——听三方面人士谈和战前途    
    五月的气息  
    下集  
    北平新闻界的苦难——以最低的物质生活挑着最沉重的精神负担
    奄奄一息的北平报界  
    哀话北平报人  
    石家庄易手后的华北局势  
    “水上漂”漂到故都  
    桃花扇底看新陪都
    新陪都政坛小风波——记副市长夫人一脚踢死司机案  
    “新路”摸索到北方来了  
    此路不通的“新路”  
    北平在学潮激荡下  
    战火扑近北平城下
    从北平看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仲夏夜的噩梦
    李宗仁在平与和谣
    北方在突变中
    张申府其人
    附录:记徐铸成——我所知道的一个报人  
    罢课(小说)
    郭根年谱
  • 内容简介:
      《郭根文录》为作者的通讯特写,即抗战后撰写的通讯特写《烽烟万里》,当年曾风行一时(曾被国民党查禁),其中记录了由北到南全国的抗战局面,揭示了民族抗争的伟大画面;另外的《北平三年》,则是作者担任《文汇报》驻华北特派员和主编《真理晚报》、《知识与生活》并兼任北平《益世报》总编、山西“正中通讯社”负责人期间撰写的,这是作者的代表作,内容是反映解放前夕北平城内沧桑变迁的历程,刻画了不同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场景,也堪为生动的历史文献和文字遗存。
  • 作者简介:
      散木,原名郭汾阳,著名报人邵飘萍外孙,1956年出生,山西定襄人。1977年考入山西大学历史系,曾在博物馆、文物局等处工作。1985年调人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系从事中国革命史等课程的教学,现在浙江大学法学院任教。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现代文学史、地方史、中共党史等研究,先后在国内众多报刊上撰文,如《读书》、《鲁迅研究月刊》、《博览群书》、《书屋》、《文史精华》、《书评周刊》、《文汇读书周报》、《社会科学论坛》、《老照片》、台北《山西文献》等。著有《鲁迅与山西》、《书局旧踪》、《报馆旧踪》、《女界旧踪》、《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与文网》等。
  • 目录:
    前言/散木
    烽烟万里——由塞北到孤岛
    前记
    一 卢沟桥一星火
    二 绥远,当旗开得胜的时候
    三 偷过大同
    四 夜渡雁门关
    五 奔向太原
    六 太原变动了
    七 同蒲沿线
    八 潼关到长沙
    九 湖南是前方的后方、后方的前方
    十 赋予了新使命的武汉
    十一 郑州在前线
    十二 坐镇武胜关前的信阳
    十三 粤汉道中
    十四 地狱与天堂
    十五 踏上孤岛

    北平三年——从惨胜到解放的一段旅程  
    前记
    上集
    身经“二次七七事变”的文化界
    秋风秋雨中的军调部
    平津“清查剧”的尾声
    北平城里的民意
    沉默的古城说话了——记北平城里一个小小的集会
    古城里的洋窑子
    清华园和清华人
    招魂与永生——记西南联大九周年校庆    
    司徒和燕园的儿女们    
    一只疲倦了的骆驼——梁漱溟抵平会见记  
    政治攻势到北平——张东荪快刀斩乱麻记  
    故都政治攻势中——梁秋水慷慨悲歌
    故都二次政治攻势中——再写梁秋水老人  
    古城的怒吼——记北平学生万人大游行    
    最可耻的“黄河之战”  
    战争与和平——听三方面人士谈和战前途    
    五月的气息  
    下集  
    北平新闻界的苦难——以最低的物质生活挑着最沉重的精神负担
    奄奄一息的北平报界  
    哀话北平报人  
    石家庄易手后的华北局势  
    “水上漂”漂到故都  
    桃花扇底看新陪都
    新陪都政坛小风波——记副市长夫人一脚踢死司机案  
    “新路”摸索到北方来了  
    此路不通的“新路”  
    北平在学潮激荡下  
    战火扑近北平城下
    从北平看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仲夏夜的噩梦
    李宗仁在平与和谣
    北方在突变中
    张申府其人
    附录:记徐铸成——我所知道的一个报人  
    罢课(小说)
    郭根年谱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郭根文录
郭根日记
散木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郭根文录
郭根日记
散木 著
郭根文录
现代学人谜案
散木 著
郭根文录
乱世飘萍:邵飘萍和他的时代
散木 著
郭根文录
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与文网
散木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