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3-12
版次: 1
ISBN: 9787301232743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9人买过
  •   《博雅文学论丛·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收入了200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主持召开的“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部分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分为文本阐释和专题研究(包括女性研究、戏剧电影和通俗文学)两大部分,作者多为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集中所收论文对“五四”这一主题做了充分的学理上的阐发,并体现出了诸位学者不同的学术眼光和研究思路。 序 
    文本阐释 
    白话散文与传统的再发明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与五四的激进诠释学 
    张旭东 
    五四文学与乡土叙事 
    陈继会 
    许地山的“五四精神”与“台湾渊源” 
    ——以《读〈芝兰与茉莉〉因而想及我底祖母》为例 
    赖芳伶 
    从北大到台大 
    ——台湾大学的新文学传承与转化 
    梅家玲 
    小说教育与现代中国小说史学的兴起 
    ——以北京大学为中心 
    鲍国华 
    写作时间与文学史现场 
    许子东 
    “人”脉绝续 
    ——1950年代“革命历史小说”的五四资源 
    姚丹 
    五四文学的启蒙指归与当代的“底层”写作 
    赵学勇 
    近二十年中国文学症候分析 
    李俊国 
    专题研究 
    女性研究 
    女性视界中的晚清诗学 
    ——薛绍徽及晚清闽派女诗人对闽诗派的历史建构 
    钱南秀 
    从发刊词与征文广告看小说女作者的存在位置 
    ——以清末民初小说杂志为观察中心 
    黄锦珠 
    五四离婚思潮与欧阳予倩《回家以后》“本事”考论 
    杨联芬 
    戏剧电影 
    五四运动与现代戏剧理论的诞生 
    费南山(Natascha Gentz) 
    家破国碎思家国 
    ——四十年代的上海话剧与五四精神 
    邵迎建 
    巴金《家》与香港电影 
    ——五四现代主义的重现 
    山口守 
    通俗文学 
    1921—1923:中国雅俗文坛的“分道扬镳”与“各得其所” 
    范伯群 
    另类五四青年与章回体罗曼史 
    ——张恨水的北京叙事 
    宋伟杰 
    五四新文学与“鸳鸯蝴蝶派”文学究竟是什么关系 
    汤哲声 
    大众文化对“民间遗产”的继承与改造 
    徐国源
  • 内容简介:
      《博雅文学论丛·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收入了200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主持召开的“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部分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分为文本阐释和专题研究(包括女性研究、戏剧电影和通俗文学)两大部分,作者多为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集中所收论文对“五四”这一主题做了充分的学理上的阐发,并体现出了诸位学者不同的学术眼光和研究思路。
  • 目录:
    序 
    文本阐释 
    白话散文与传统的再发明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与五四的激进诠释学 
    张旭东 
    五四文学与乡土叙事 
    陈继会 
    许地山的“五四精神”与“台湾渊源” 
    ——以《读〈芝兰与茉莉〉因而想及我底祖母》为例 
    赖芳伶 
    从北大到台大 
    ——台湾大学的新文学传承与转化 
    梅家玲 
    小说教育与现代中国小说史学的兴起 
    ——以北京大学为中心 
    鲍国华 
    写作时间与文学史现场 
    许子东 
    “人”脉绝续 
    ——1950年代“革命历史小说”的五四资源 
    姚丹 
    五四文学的启蒙指归与当代的“底层”写作 
    赵学勇 
    近二十年中国文学症候分析 
    李俊国 
    专题研究 
    女性研究 
    女性视界中的晚清诗学 
    ——薛绍徽及晚清闽派女诗人对闽诗派的历史建构 
    钱南秀 
    从发刊词与征文广告看小说女作者的存在位置 
    ——以清末民初小说杂志为观察中心 
    黄锦珠 
    五四离婚思潮与欧阳予倩《回家以后》“本事”考论 
    杨联芬 
    戏剧电影 
    五四运动与现代戏剧理论的诞生 
    费南山(Natascha Gentz) 
    家破国碎思家国 
    ——四十年代的上海话剧与五四精神 
    邵迎建 
    巴金《家》与香港电影 
    ——五四现代主义的重现 
    山口守 
    通俗文学 
    1921—1923:中国雅俗文坛的“分道扬镳”与“各得其所” 
    范伯群 
    另类五四青年与章回体罗曼史 
    ——张恨水的北京叙事 
    宋伟杰 
    五四新文学与“鸳鸯蝴蝶派”文学究竟是什么关系 
    汤哲声 
    大众文化对“民间遗产”的继承与改造 
    徐国源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含指导性案例)·知识产权卷(第七版)
人民法院出版社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读艺术:拉康
[美]史蒂夫·Z. 莱文(Steven Z.Levine)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含指导性案例)行政·国家赔偿卷(第七版)
人民法院出版社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读博物馆:知情者说
(美)史蒂文·米勒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读艺术:巴赫金
[英]戴博拉·海恩斯(Daborah Haynes)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读发展中经济体协同发展机制:全球双环流视角
张辉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读MACD指标:短线操盘技术与分析实战
刘文杰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读中国之治:全面小康 全面解码(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中心《档案》栏目组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读艺术:海德格尔
[澳]芭芭拉·波尔特(Barbara Bolt) 著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读新质生产力
本书编写组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读乔伊斯的艺术
[美]约瑟夫·坎贝尔 著;杨娅雯 译;湛庐 出品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解读爨龙颜碑
王洪斌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对话历史: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王风、蒋朗朗、王娟 编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二十五史365 : 秋季卷
王风、王蔚、千里、方亚东 编写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重回现场: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王风、蒋朗朗、王娟 编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左翼文学的时代:日本“中国三十年代文学研究会”论文选
王风、[日]白井重范 编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我们的师长
王风、邵永海、杨海峥 编
解读文本: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化中国游:梦里云之端
王风、张燕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