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吕世伦法学论丛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吕世伦法学论丛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8-04
版次: 1
ISBN: 9787559327710
定价: 13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7页
分类: 法律
  •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吕世伦法学论丛》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探讨“以人为本”的概念及其思想渊源。主要论述了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中国“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地位。第二部分,研究法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针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吕世伦法学论丛》从立法、执法、司法的法律实践,探求如何使社会主义法治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明确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精神、执法理念和司法原则,提出了立法、执法与司法都必须立足于对人的关怀,社会主义法治应当以彻底解放人为高宗旨。第三部分,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与“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关系和实践问题。这一部分涉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人格权、自由言论权,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等社会实践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与探索,拓展了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视野,从更广泛、更深层次上挖掘了“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通过三个部分的阐述,《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吕世伦法学论丛》确立这样几个基本的观点:一,将“以人为本”作为依法治国的价值基础;第二,“以人为本”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原则,应将其贯彻到整个立法、执法、司法的实践中;第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中国法治未来的发展走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吕世伦,193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兼任南开大学法学研究所首任所长(1984-1988年)、研究员;全国西方法律思想史学会创建人之一,任副会长;北京市优秀教师;2015年度“李步云法学奖”获得者。长期致力于法哲学、西方法律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第一部分 “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及发展历程
    第一章 中国“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
    第二章 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

    第二部分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的运行
    第四章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立法
    第五章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执法
    第六章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司法

    第三部分 “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七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
    第八章 人的主体性的法哲学思考
    第九章 “以人为本”与人格权制度的完善
    第十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言论自由
    第十一章 “以人为本”与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四部分 中西方“以人为本”法律观的比较研究
    第十三章 中西方“以人为本”法律观的比较研究
    后记
  • 内容简介: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吕世伦法学论丛》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探讨“以人为本”的概念及其思想渊源。主要论述了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中国“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地位。第二部分,研究法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针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吕世伦法学论丛》从立法、执法、司法的法律实践,探求如何使社会主义法治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明确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精神、执法理念和司法原则,提出了立法、执法与司法都必须立足于对人的关怀,社会主义法治应当以彻底解放人为高宗旨。第三部分,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与“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关系和实践问题。这一部分涉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人格权、自由言论权,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等社会实践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与探索,拓展了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视野,从更广泛、更深层次上挖掘了“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通过三个部分的阐述,《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吕世伦法学论丛》确立这样几个基本的观点:一,将“以人为本”作为依法治国的价值基础;第二,“以人为本”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原则,应将其贯彻到整个立法、执法、司法的实践中;第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中国法治未来的发展走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 作者简介:
      吕世伦,193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兼任南开大学法学研究所首任所长(1984-1988年)、研究员;全国西方法律思想史学会创建人之一,任副会长;北京市优秀教师;2015年度“李步云法学奖”获得者。长期致力于法哲学、西方法律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 目录:
    第一部分 “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及发展历程
    第一章 中国“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
    第二章 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

    第二部分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的运行
    第四章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立法
    第五章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执法
    第六章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司法

    第三部分 “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七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
    第八章 人的主体性的法哲学思考
    第九章 “以人为本”与人格权制度的完善
    第十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言论自由
    第十一章 “以人为本”与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四部分 中西方“以人为本”法律观的比较研究
    第十三章 中西方“以人为本”法律观的比较研究
    后记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