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儒学嬗变与魏晋文风建构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儒学嬗变与魏晋文风建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8
版次: 1
ISBN: 9787020104796
定价: 7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76页
字数: 510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1人买过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儒学嬗变与魏晋文风建构》主要分析了魏晋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以及它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阐述魏晋时期官方的儒学建设,中编分别以徐幹、王肃、何晏、薛综等人为中心作精细的个案研究,论述儒学对具体作家的影响,下编则分析本时段批评理论受儒学影响的情形。
      孙宝,1980年生,山东淄博人。2008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11年至2013年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按期出站。自2008年至今,在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该院副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整理点校古籍2部。 序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综述
    第二节 魏晋儒学对文学的影响及表现
    上编 魏晋儒运兴替与士风建构 
    第一章 汉末儒风转换与建安文坛
    第二章 三国儒学建设及对文学发展的促动
    第一节 曹魏儒学建设与皇室文学的儒学特质
    第二节 孙吴儒学建设与对文事活动的推动
    第三节 蜀汉儒学建设及对文事活动的推动
    第三章 西晋儒学建设与崇儒文风
    第一节 魏、吴、蜀易代之际的儒风与文风 
    第二节 西晋的儒学发展与士人心态 
    第四章 东晋儒学混融与文风演进
    第一节 东晋儒学文化型态与士风
    第二节 儒学融通与东晋文运的演进
    中编 魏晋文士儒学思想特质及其文格建构
    第一章 三国文士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第一节 《中论》与徐幹儒化文风
    第二节 王肃儒学文艺观与曹魏文坛
    第三节 何晏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第四节 儒玄嬗进与阮籍赋风沉郁睿哲的内蕴
    第五节 经韵儒趣与嵇康“清峻”文风的形成
    第六节 薛综儒学文艺思想与家族文学创作
    第七节 秦宓、卻正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第二章 西晋文士儒学文艺思想与文学创作
    第一节 杜预的儒家文艺观及其文学实践与影响
    第二节 陆机的儒风旨趣及其繁缛风格的形成
    第三节 傅玄儒学文艺观的内涵及其表现
    第四节 傅咸家风与魏晋文风流变
    第五节 “左思风力”的儒学意蕴及其审美构成
    第六节 潘尼、“三张”、挚虞的儒学思想意趣与创作
    第三章 东晋儒学文艺思想与文人创作
    第一节 葛洪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第二节 范宁及家族后进成员的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第三节 陶渊明的“六经”观及其文风建构
    下编 儒家文艺批评思想在魏晋文坛的应用和发展 
    第一章 儒家情性说对魏晋情、物交感论的影响
    第二章 儒家诗教观与魏晋诗风递变
    第三章 《周易》与魏晋诗风演进
    第四章 儒家自然观与魏晋田园、山水诗
    第一节 魏晋田园意识与田园诗创作
    第二节 儒家山水自然观与魏晋山水诗的演进
    第五章 魏晋赋颂创作及其儒学意蕴
    第一节 儒运迁转与汉晋骚体赋体式演进
    第二节 魏晋颂的诗化与诗教顺美意识的固化
    第三节 儒家政教文艺观与魏晋赋格建构
    第六章 魏晋应用文体创作与其儒学内涵
    第一节 魏晋政治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意蕴
    第二节 魏晋军事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意蕴
    第三节 魏晋学术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意蕴
    第四节 魏晋日常生活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意蕴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儒学嬗变与魏晋文风建构》主要分析了魏晋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以及它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阐述魏晋时期官方的儒学建设,中编分别以徐幹、王肃、何晏、薛综等人为中心作精细的个案研究,论述儒学对具体作家的影响,下编则分析本时段批评理论受儒学影响的情形。
  • 作者简介:
      孙宝,1980年生,山东淄博人。2008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11年至2013年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按期出站。自2008年至今,在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该院副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整理点校古籍2部。
  •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综述
    第二节 魏晋儒学对文学的影响及表现
    上编 魏晋儒运兴替与士风建构 
    第一章 汉末儒风转换与建安文坛
    第二章 三国儒学建设及对文学发展的促动
    第一节 曹魏儒学建设与皇室文学的儒学特质
    第二节 孙吴儒学建设与对文事活动的推动
    第三节 蜀汉儒学建设及对文事活动的推动
    第三章 西晋儒学建设与崇儒文风
    第一节 魏、吴、蜀易代之际的儒风与文风 
    第二节 西晋的儒学发展与士人心态 
    第四章 东晋儒学混融与文风演进
    第一节 东晋儒学文化型态与士风
    第二节 儒学融通与东晋文运的演进
    中编 魏晋文士儒学思想特质及其文格建构
    第一章 三国文士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第一节 《中论》与徐幹儒化文风
    第二节 王肃儒学文艺观与曹魏文坛
    第三节 何晏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第四节 儒玄嬗进与阮籍赋风沉郁睿哲的内蕴
    第五节 经韵儒趣与嵇康“清峻”文风的形成
    第六节 薛综儒学文艺思想与家族文学创作
    第七节 秦宓、卻正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第二章 西晋文士儒学文艺思想与文学创作
    第一节 杜预的儒家文艺观及其文学实践与影响
    第二节 陆机的儒风旨趣及其繁缛风格的形成
    第三节 傅玄儒学文艺观的内涵及其表现
    第四节 傅咸家风与魏晋文风流变
    第五节 “左思风力”的儒学意蕴及其审美构成
    第六节 潘尼、“三张”、挚虞的儒学思想意趣与创作
    第三章 东晋儒学文艺思想与文人创作
    第一节 葛洪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第二节 范宁及家族后进成员的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第三节 陶渊明的“六经”观及其文风建构
    下编 儒家文艺批评思想在魏晋文坛的应用和发展 
    第一章 儒家情性说对魏晋情、物交感论的影响
    第二章 儒家诗教观与魏晋诗风递变
    第三章 《周易》与魏晋诗风演进
    第四章 儒家自然观与魏晋田园、山水诗
    第一节 魏晋田园意识与田园诗创作
    第二节 儒家山水自然观与魏晋山水诗的演进
    第五章 魏晋赋颂创作及其儒学意蕴
    第一节 儒运迁转与汉晋骚体赋体式演进
    第二节 魏晋颂的诗化与诗教顺美意识的固化
    第三节 儒家政教文艺观与魏晋赋格建构
    第六章 魏晋应用文体创作与其儒学内涵
    第一节 魏晋政治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意蕴
    第二节 魏晋军事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意蕴
    第三节 魏晋学术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意蕴
    第四节 魏晋日常生活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意蕴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