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概论

儒学概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1
版次: 1
ISBN: 9787300101224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87人买过
  • 《儒学概论》是第一部以儒学为主题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儒学概论》以儒家学派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为逻辑线索,以孔子仁学为核心,全方位地介绍了历代儒者对于儒家仁、礼、心、性等观念的阐述,以及现代新儒家在面对西方思想挑战时的回应,进而描述和阐释了儒家思想的内涵,指出了儒学在构造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模式中的意义,从儒家的宗教性、儒家与中国社会等角度,真切地体察了儒家与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了儒家在取得独尊地位之后,儒家经学的形成、孔子被神圣化和科举制度在推广儒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干春松,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动态》杂志主编,2003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一直致力于儒家思想和近现代哲学的研究,提倡“制度儒学”的研究进路。主要研究成果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什刊度儒学》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引言:儒家、儒学、儒教
    第一章儒之多面性
    第一节先秦儒家之自我定位
    第二节先秦诸子和儒家
    第三节秦汉时期对于儒家的概括
    第四节近代学术体系下的儒家面相

    第二章儒家经典与经学
    第一节经、经典与经学
    第二节经典与解释
    第三节经学的演变和解体

    第三章圣人与圣域
    第一节孔门弟子和先秦文献中的孑L子形象
    第二节先秦诸子中的孔子形象
    第三节“素王”和孔子的神化
    第四节历代尊孔记
    第五节孔庙及其陪祀、从祀制度

    第四章科举、书院与儒学
    第一节科举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权力和知识互动中的儒学
    第三节现代教育模式的引入和废除科举

    第五章儒家的宗教性
    第一节儒教与中国宗教的特色
    第二节儒家与佛教、道教和基督教
    第三节近代以来孔教会的努力
    第四节现代新儒家对儒家宗教性的讨论
    第五节儒家是否能成为公民宗教

    第六章儒学的发展:先秦儒学
    第一节“仁”和“礼”:孔子和儒家精神的确立
    第二节七十子之学和儒家学派的分化、发展
    第三节《中庸》和《易传》的宇宙观、人生论
    第四节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
    第五节荀子:性恶与礼法

    第七章儒学的发展:两汉儒学
    第一节汉初儒生群像
    第二节董仲舒
    第三节儒学独尊和通经致用
    第四节魏晋玄学的儒学主题

    第八章儒学的发展:宋明清儒学
    第一节韩愈与道统
    第二节理学和道学
    第三节北宋理学的演变:周敦颐、张载和二程
    第四节朱熹,理学之集大成者
    第五节陆王心学
    第六节明末清初的儒学议题的开掘
    第七节汉学与宋学:清代儒学

    第九章现代新儒学及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现代新儒学产生
    第二节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及新儒学的演化
    第三节现代新儒学的精神方向
    第四节大陆新儒学的形成与儒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十章儒家与中国社会
    第一节修身为本:身体与个人
    第二节家和家族
    第三节天下国家
    第四节道统、政统和学统
    第五节王道与霸道
    第六节三纲、五常、六纪:从信念到生活
    后记
  • 内容简介:
    《儒学概论》是第一部以儒学为主题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儒学概论》以儒家学派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为逻辑线索,以孔子仁学为核心,全方位地介绍了历代儒者对于儒家仁、礼、心、性等观念的阐述,以及现代新儒家在面对西方思想挑战时的回应,进而描述和阐释了儒家思想的内涵,指出了儒学在构造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模式中的意义,从儒家的宗教性、儒家与中国社会等角度,真切地体察了儒家与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了儒家在取得独尊地位之后,儒家经学的形成、孔子被神圣化和科举制度在推广儒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 作者简介:
    干春松,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动态》杂志主编,2003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一直致力于儒家思想和近现代哲学的研究,提倡“制度儒学”的研究进路。主要研究成果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什刊度儒学》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目录:
    引言:儒家、儒学、儒教
    第一章儒之多面性
    第一节先秦儒家之自我定位
    第二节先秦诸子和儒家
    第三节秦汉时期对于儒家的概括
    第四节近代学术体系下的儒家面相

    第二章儒家经典与经学
    第一节经、经典与经学
    第二节经典与解释
    第三节经学的演变和解体

    第三章圣人与圣域
    第一节孔门弟子和先秦文献中的孑L子形象
    第二节先秦诸子中的孔子形象
    第三节“素王”和孔子的神化
    第四节历代尊孔记
    第五节孔庙及其陪祀、从祀制度

    第四章科举、书院与儒学
    第一节科举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权力和知识互动中的儒学
    第三节现代教育模式的引入和废除科举

    第五章儒家的宗教性
    第一节儒教与中国宗教的特色
    第二节儒家与佛教、道教和基督教
    第三节近代以来孔教会的努力
    第四节现代新儒家对儒家宗教性的讨论
    第五节儒家是否能成为公民宗教

    第六章儒学的发展:先秦儒学
    第一节“仁”和“礼”:孔子和儒家精神的确立
    第二节七十子之学和儒家学派的分化、发展
    第三节《中庸》和《易传》的宇宙观、人生论
    第四节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
    第五节荀子:性恶与礼法

    第七章儒学的发展:两汉儒学
    第一节汉初儒生群像
    第二节董仲舒
    第三节儒学独尊和通经致用
    第四节魏晋玄学的儒学主题

    第八章儒学的发展:宋明清儒学
    第一节韩愈与道统
    第二节理学和道学
    第三节北宋理学的演变:周敦颐、张载和二程
    第四节朱熹,理学之集大成者
    第五节陆王心学
    第六节明末清初的儒学议题的开掘
    第七节汉学与宋学:清代儒学

    第九章现代新儒学及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现代新儒学产生
    第二节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及新儒学的演化
    第三节现代新儒学的精神方向
    第四节大陆新儒学的形成与儒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十章儒家与中国社会
    第一节修身为本:身体与个人
    第二节家和家族
    第三节天下国家
    第四节道统、政统和学统
    第五节王道与霸道
    第六节三纲、五常、六纪:从信念到生活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儒学概论
实用逻辑教程(第5版)
张绵厘 著
儒学概论
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2版)
刘大椿 著
儒学概论
逻辑学(第3版)/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逻辑学教研室 编
儒学概论
简明语言哲学
陈嘉映 著
儒学概论
西方哲学史
张志伟 编
儒学概论
西方伦理思想史(第2版)
宋希仁 著
儒学概论
中国现代哲学通论
宋志明 著
儒学概论
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新伦理学教程(第2版)
魏英敏 编
儒学概论
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美学导论(第3版)
张法 著
儒学概论
美学导论(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张法 著
儒学概论
逻辑学(第2版)/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逻辑学考研室 编
儒学概论
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逻辑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儒学概论
儒学视域中的书法观念与文化传承
曹建
儒学概论
儒学流变札记
解光宇主编
儒学概论
儒学与中国社会十五讲 北大哲学教授干春松作品
干春松 著
儒学概论
儒学的现代化路径
徐庆文
儒学概论
儒学门径:五子精要注评
秦敬修;秦治;秦帼英
儒学概论
儒学与古典学研究(第一辑):物论与中国古典形上学
陈畅 主编
儒学概论
儒学概论(儒学学科丛书)
干春松 著
儒学概论
儒学与儒藏(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丛书)
舒大刚
儒学概论
儒学思想(儒学学科丛书)
张茂泽 著
儒学概论
儒学与造型艺术
李希今 著;李黎;姚曦平
儒学概论
儒学思想与中国哲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丛书)
陈来
儒学概论
儒学谱系论
杨泽波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