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06
版次: 1
ISBN: 9787806679920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2页
分类: 艺术
20人买过
  •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是研究中国戏曲唱腔及分析戏曲表现手法的专著。《中国戏曲“创腔”导论》一方面从历史的纵向发展,总结戏曲唱腔的衍变。另一方面对近现代声腔及有代表性的剧种唱腔进行横向比较和归纳,找出戏曲唱腔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使唱腔的曲调进行上升为系统理论——思维原则。因此,《中国戏曲“创腔”导论》既是戏曲唱腔的作曲法指导,也是系统了解、鉴赏戏曲唱腔的指南。《中国戏曲“创腔”导论》不仅为戏曲音乐工作者、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可作为音乐、师范、艺术院校的戏曲音乐教材。 孙从音,1921年生,宁波人。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音协师范基本乐科学会名誉会长。1938年参加抗日救亡歌咏活动。1941年考人重庆国立音乐院作曲系。1946年人新音乐社上海总社,兼上海中华音乐院教师。1949年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建院及教学工作。1950年兼任天津教师学院音乐系负责人。1958年调天津音乐学院任教,兼民族音乐研究室及音乐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1960年人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概论研究班”进修。1980年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2舀卷》及《中国音乐词典》的编撰工作。1982年任《民族音乐论文集》总编审,并担任天津市首届戏剧节评委、天津市戏曲音乐干部进修班教务主任。1986年后,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中国曲艺音乐学会理事。1986年开始,在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苏州铁道师范学院、苏州大学等校任客座教授。1990年应聘任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音乐教育助教进修班教务主任。已出版的主要论著有:《歌队指挥法》、《乐理基础教程》、《练耳》(据美国教材翻译)、《中国戏曲“创腔”导论》、《调式音动律》、《中国昆曲腔词格律及应用》、《戏曲唱腔和语言的关系》;主编有:《合唱艺术手册》、《器乐装饰音演奏指南》、《基本乐科教程》(三卷本)及论文等数十部(篇)。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证书暨政府特殊津贴,业绩由《人民画报》社辑人《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1995年获美国传记协会《金唱片成就奖》,同年获英国剑桥世界名人研究中心“1995—1996年度国际名人”称号。2005年荣获英国剑桥百名顶级音乐家奖。 题词
    题词
    题词

    前言
    第一章结构原则
    第一节结构划分
    (一)段、支
    (二)句
    (三)逗
    (四)腔(腔格)
    第二节结构原则
    (一)独吟
    1.单句型
    2.“反复式”双句型
    3.“对比式”双句型
    (二)呼应
    1.反复式
    2.平行武
    3.对比式
    4.分合式
    (三)增删
    1.增补
    2.删减
    (四)起承结
    (五)起展终
    (六)起承转合
    (七)环转
    第三节主腔贯穿
    第四节总体设计
    (一)递进原则
    (二)贯穿原则
    (三)对比原则

    第二章变板原则
    第一节板式形成,板眼形式
    (一)三眼板类
    (二)一眼板类
    (三)无眼板类
    (四)不上板类
    1.散板
    2.摇板
    3.滚板
    第二节变换板眼
    (一)无眼板唱腔
    (二)不上板唱腔
    第三节曲牌联套体的板眼形式
    第四节变换板式
    (一)唱完上句再转
    (二)唱完下句再转
    (三)在句的中间转
    (四)通过过门转
    (五)通过行弦转
    (六)通过念白转
    (七)通过打击乐转
    (八)直接转
    第五节成套唱腔的变板原则
    (一),变板原则
    (二)变板原则的变通
    1.省略开始或结束的散板
    2.开始和结束的散板全部省略
    3.慢板顺序的颠倒或交替
    4.在叙述性中速板式的前面加引子、后面加尾声
    5.整散交替
    第六节板眼发展,板式创新
    (一)板眼的改变与创新
    1.一眼板改成三眼板
    2.一眼板改成无眼板
    3.不上板唱腔发展成上板唱腔
    4.二眼板被广泛应用
    (二)板式的新发展
    1.京剧“西皮宽板”
    2.京剧“反二黄二六板”
    3.京剧“西皮排板”

    第三章变腔原则
    第一节移位
    (一)在本唱段结构内部之间
    (二)不同唱段之间(板式相同)
    (三)正调和反调之间
    (四)不同行当之间
    第二节扩展
    (一)用于相同板式的不同唱段的扩展手法
    a.南曲点板法
    b.北曲点板法
    (二)使用扩展手法派生出的其他板式
    第三节紧缩
    (一)用于本唱段结构内部的紧缩手法
    (二)使用紧缩手法派生出的其他板式
    第四节融化
    (一)吸收本剧种内不同行当或不同声腔的音乐素材
    (二)吸收兄弟剧种的音乐素材和音乐形式
    (三)吸收说唱音乐素材
    (四)吸收民间歌曲素材
    (五)吸收现代专业创作的音乐素材和音乐形式
    (六)吸收外国音乐素材和音乐形式

    第四章变调原则
    第一节定调法
    (一)调高
    (二)调式
    (三)音动律
    (四)三音组
    第二节调性变换
    (一)旋宫转调
    (二)紧慢转调法
    (三)借字转调法
    1.单借
    2.双借
    3.三借
    4.压字
    第三节变调原则
    (一)并列
    (二)综合
    (三)暂离
    1.调式暂离
    2.调高暂离
    (四)转调
    1.转向上五度宫音系统
    2.转向下五度宫音系统
    3.转向上、下三度宫音系统
    4.转向上、下二度宫音系统
    附录一长生殿·弹词(选自周秦《寸心书屋曲谱乙编》)
    附录二戏曲唱腔和语言的关系
  • 内容简介: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是研究中国戏曲唱腔及分析戏曲表现手法的专著。《中国戏曲“创腔”导论》一方面从历史的纵向发展,总结戏曲唱腔的衍变。另一方面对近现代声腔及有代表性的剧种唱腔进行横向比较和归纳,找出戏曲唱腔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使唱腔的曲调进行上升为系统理论——思维原则。因此,《中国戏曲“创腔”导论》既是戏曲唱腔的作曲法指导,也是系统了解、鉴赏戏曲唱腔的指南。《中国戏曲“创腔”导论》不仅为戏曲音乐工作者、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可作为音乐、师范、艺术院校的戏曲音乐教材。
  • 作者简介:
    孙从音,1921年生,宁波人。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音协师范基本乐科学会名誉会长。1938年参加抗日救亡歌咏活动。1941年考人重庆国立音乐院作曲系。1946年人新音乐社上海总社,兼上海中华音乐院教师。1949年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建院及教学工作。1950年兼任天津教师学院音乐系负责人。1958年调天津音乐学院任教,兼民族音乐研究室及音乐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1960年人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概论研究班”进修。1980年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2舀卷》及《中国音乐词典》的编撰工作。1982年任《民族音乐论文集》总编审,并担任天津市首届戏剧节评委、天津市戏曲音乐干部进修班教务主任。1986年后,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中国曲艺音乐学会理事。1986年开始,在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苏州铁道师范学院、苏州大学等校任客座教授。1990年应聘任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音乐教育助教进修班教务主任。已出版的主要论著有:《歌队指挥法》、《乐理基础教程》、《练耳》(据美国教材翻译)、《中国戏曲“创腔”导论》、《调式音动律》、《中国昆曲腔词格律及应用》、《戏曲唱腔和语言的关系》;主编有:《合唱艺术手册》、《器乐装饰音演奏指南》、《基本乐科教程》(三卷本)及论文等数十部(篇)。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证书暨政府特殊津贴,业绩由《人民画报》社辑人《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1995年获美国传记协会《金唱片成就奖》,同年获英国剑桥世界名人研究中心“1995—1996年度国际名人”称号。2005年荣获英国剑桥百名顶级音乐家奖。
  • 目录:
    题词
    题词
    题词

    前言
    第一章结构原则
    第一节结构划分
    (一)段、支
    (二)句
    (三)逗
    (四)腔(腔格)
    第二节结构原则
    (一)独吟
    1.单句型
    2.“反复式”双句型
    3.“对比式”双句型
    (二)呼应
    1.反复式
    2.平行武
    3.对比式
    4.分合式
    (三)增删
    1.增补
    2.删减
    (四)起承结
    (五)起展终
    (六)起承转合
    (七)环转
    第三节主腔贯穿
    第四节总体设计
    (一)递进原则
    (二)贯穿原则
    (三)对比原则

    第二章变板原则
    第一节板式形成,板眼形式
    (一)三眼板类
    (二)一眼板类
    (三)无眼板类
    (四)不上板类
    1.散板
    2.摇板
    3.滚板
    第二节变换板眼
    (一)无眼板唱腔
    (二)不上板唱腔
    第三节曲牌联套体的板眼形式
    第四节变换板式
    (一)唱完上句再转
    (二)唱完下句再转
    (三)在句的中间转
    (四)通过过门转
    (五)通过行弦转
    (六)通过念白转
    (七)通过打击乐转
    (八)直接转
    第五节成套唱腔的变板原则
    (一),变板原则
    (二)变板原则的变通
    1.省略开始或结束的散板
    2.开始和结束的散板全部省略
    3.慢板顺序的颠倒或交替
    4.在叙述性中速板式的前面加引子、后面加尾声
    5.整散交替
    第六节板眼发展,板式创新
    (一)板眼的改变与创新
    1.一眼板改成三眼板
    2.一眼板改成无眼板
    3.不上板唱腔发展成上板唱腔
    4.二眼板被广泛应用
    (二)板式的新发展
    1.京剧“西皮宽板”
    2.京剧“反二黄二六板”
    3.京剧“西皮排板”

    第三章变腔原则
    第一节移位
    (一)在本唱段结构内部之间
    (二)不同唱段之间(板式相同)
    (三)正调和反调之间
    (四)不同行当之间
    第二节扩展
    (一)用于相同板式的不同唱段的扩展手法
    a.南曲点板法
    b.北曲点板法
    (二)使用扩展手法派生出的其他板式
    第三节紧缩
    (一)用于本唱段结构内部的紧缩手法
    (二)使用紧缩手法派生出的其他板式
    第四节融化
    (一)吸收本剧种内不同行当或不同声腔的音乐素材
    (二)吸收兄弟剧种的音乐素材和音乐形式
    (三)吸收说唱音乐素材
    (四)吸收民间歌曲素材
    (五)吸收现代专业创作的音乐素材和音乐形式
    (六)吸收外国音乐素材和音乐形式

    第四章变调原则
    第一节定调法
    (一)调高
    (二)调式
    (三)音动律
    (四)三音组
    第二节调性变换
    (一)旋宫转调
    (二)紧慢转调法
    (三)借字转调法
    1.单借
    2.双借
    3.三借
    4.压字
    第三节变调原则
    (一)并列
    (二)综合
    (三)暂离
    1.调式暂离
    2.调高暂离
    (四)转调
    1.转向上五度宫音系统
    2.转向下五度宫音系统
    3.转向上、下三度宫音系统
    4.转向上、下二度宫音系统
    附录一长生殿·弹词(选自周秦《寸心书屋曲谱乙编》)
    附录二戏曲唱腔和语言的关系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17—2022)
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 编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中国之美
郭文斌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中国山川故事和藏在山川里的333个小秘密
恩友 文;陈亚非;冯忆南;黄冠余;侯国良;洪涛;倪绍勇;于友善;王晓明;王祖民;周翔;天舒;李一婧;陈翩翩;张心如;冷风;王学颖;邓淑贤/绘。印姗姗;邓淑贤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刘海戏金蟾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李寄斩蛇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周处除害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玄鸟生商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蚕神传说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鲧化黄龙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杜宇化鹃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伏羲画卦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乐理基础教程
孙从音 著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器乐装饰音演奏指南
孙从音、谢元 编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中国昆曲腔词格律及应用
孙从音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合唱艺术手册
孙从音 主编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读谱歌唱艺术:唱歌的技巧与方法
孙从音 著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基本乐科教程(视唱卷)
孙从音、俞平 著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基本乐科教程:练耳卷
孙从音、范建明 编
中国戏曲"创腔"导论
基本乐科教程(乐理卷)
孙从音、马东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