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2016-08
版次: 1
ISBN: 9787508663890
定价: 4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20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46人买过
  •   当前,“中国债务”和“杠杆率过高”是世界关注的命题,也是国内经济学界的“世纪之辩”。“去杠杆”已被列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五大核心任务之一。如何“去杠杆”才能让中国经济平稳过渡到新常态,是关系到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大问题。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由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作序,由国家金融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女士,以及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中金公司原董事长李剑阁先生提供系统论述,全景解读了中国债务问题,在国际经验和中国现实的基础上,从发展中做强经济实力与偿债能力、变债务融资为股权融资、优化减轻债务负担等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剖析了中国经济去杠杆之道。全书包括四篇内容:第一篇,将中国的杠杆和债务状况进行分析和国际比较,并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去杠杆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第二篇,以发展中去杠杆为主线,针对增长中股权去杠杆、长钱去杠杆等进行阐述;第三篇,从债务优化角度出发,针对贷转债和债转优先股进行阐述;第四篇,对去杠杆的供给侧改革基础和去杠杆的度的问题进行分析。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对中国高杠杆问题的剖析和探索,能够为中国债务避免高杠杆陷阱起到系统性的启示作用,从而引发更多专家和决策者进行思考和实践,为中国经济应对新常态的新挑战发挥时代的意义。 

      姚余栋,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并任中国金融会计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财税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研究(包括互联网金融)。出版或编著过《共享金融》等多部著作。 

     
      金海年,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MBA、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现任诺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MBA企业导师。曾就职于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中信集团、中科院、Sapiens、九城集团等机构,挂职于统计局。在经济、金融、财政、互联网及信息科技等领域积累了20多年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财政研究》等知名媒体发表过多项研究成果和专业文献,出版过《制度红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影响》等多部著作。 

    序言 杨凯生 
    前言 姚余栋 金海年 
    权威论述 
    去杠杆的路径与方法 李扬 
    用市场化思维和手段去杠杆 吴晓灵 
    债转股的历史经验 李剑阁 
    第一篇 杠杆问题的国际比较 
    1.中国高杠杆时期的全球经济背景 
    新常态中国经济雏形初现 
    美国货币政策两难处境加深 
    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分化严重 
    日本“宽货币”持续加码 
    2.中国债务与杠杆问题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债务状况 
    金融危机后杠杆率陡峭上行 
    企业去杠杆刻不容缓 
    地方政府杠杆率高企 
    居民杠杆率低位抬升 
    金融部门杠杆率逐年稳步上升 
    3.中国杠杆问题的国际比较 
    中国实体经济杠杆率处于国际中游水平 
    发达国家和地区去杠杆之路及其经验教训 
    第二篇 去杠杆应在发展中实现 
    4.新供给创造新增长是去杠杆的根本 
    避免企业债务陷阱需要果断“空中加油” 
    经济增长来源于供给一侧 
    5.大力发展各类股权融资是去杠杆的积极之路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 
    长钱:第三支柱养老资金去杠杆 
    第三篇 通过债务优化助力去杠杆 
    6.企业信贷债务置换 
    促进企业通过债券融资利国利民 
    以企业信贷债务置换实现去杠杆 
    7.贷转优先股 
    发展优先股的重要战略意义 
    利用优先股进行“空中加油” 
    优先股是企业去杠杆的重要“砝码” 
    应尽快推出优先股交易 
    公司债转股的法律问题 
    第四篇 推动供给侧改革,防止明斯基时刻 
    8.配合供给侧改革去杠杆 
    债转股的正确实施应配合供给侧改革 
    警惕明斯基时刻 
    9.积极稳妥实施去杠杆 
    去杠杆不能过度使用凯恩斯主义刺激政策 
    不宜过度压制杠杆率的自然上升 
    突破去杠杆的思维局限 

  • 内容简介:
      当前,“中国债务”和“杠杆率过高”是世界关注的命题,也是国内经济学界的“世纪之辩”。“去杠杆”已被列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五大核心任务之一。如何“去杠杆”才能让中国经济平稳过渡到新常态,是关系到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大问题。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由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作序,由国家金融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女士,以及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中金公司原董事长李剑阁先生提供系统论述,全景解读了中国债务问题,在国际经验和中国现实的基础上,从发展中做强经济实力与偿债能力、变债务融资为股权融资、优化减轻债务负担等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剖析了中国经济去杠杆之道。全书包括四篇内容:第一篇,将中国的杠杆和债务状况进行分析和国际比较,并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去杠杆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第二篇,以发展中去杠杆为主线,针对增长中股权去杠杆、长钱去杠杆等进行阐述;第三篇,从债务优化角度出发,针对贷转债和债转优先股进行阐述;第四篇,对去杠杆的供给侧改革基础和去杠杆的度的问题进行分析。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对中国高杠杆问题的剖析和探索,能够为中国债务避免高杠杆陷阱起到系统性的启示作用,从而引发更多专家和决策者进行思考和实践,为中国经济应对新常态的新挑战发挥时代的意义。 

  • 作者简介:
      姚余栋,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并任中国金融会计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财税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研究(包括互联网金融)。出版或编著过《共享金融》等多部著作。 

     
      金海年,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MBA、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现任诺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MBA企业导师。曾就职于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中信集团、中科院、Sapiens、九城集团等机构,挂职于统计局。在经济、金融、财政、互联网及信息科技等领域积累了20多年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财政研究》等知名媒体发表过多项研究成果和专业文献,出版过《制度红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影响》等多部著作。 

  • 目录:
    序言 杨凯生 
    前言 姚余栋 金海年 
    权威论述 
    去杠杆的路径与方法 李扬 
    用市场化思维和手段去杠杆 吴晓灵 
    债转股的历史经验 李剑阁 
    第一篇 杠杆问题的国际比较 
    1.中国高杠杆时期的全球经济背景 
    新常态中国经济雏形初现 
    美国货币政策两难处境加深 
    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分化严重 
    日本“宽货币”持续加码 
    2.中国债务与杠杆问题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债务状况 
    金融危机后杠杆率陡峭上行 
    企业去杠杆刻不容缓 
    地方政府杠杆率高企 
    居民杠杆率低位抬升 
    金融部门杠杆率逐年稳步上升 
    3.中国杠杆问题的国际比较 
    中国实体经济杠杆率处于国际中游水平 
    发达国家和地区去杠杆之路及其经验教训 
    第二篇 去杠杆应在发展中实现 
    4.新供给创造新增长是去杠杆的根本 
    避免企业债务陷阱需要果断“空中加油” 
    经济增长来源于供给一侧 
    5.大力发展各类股权融资是去杠杆的积极之路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 
    长钱:第三支柱养老资金去杠杆 
    第三篇 通过债务优化助力去杠杆 
    6.企业信贷债务置换 
    促进企业通过债券融资利国利民 
    以企业信贷债务置换实现去杠杆 
    7.贷转优先股 
    发展优先股的重要战略意义 
    利用优先股进行“空中加油” 
    优先股是企业去杠杆的重要“砝码” 
    应尽快推出优先股交易 
    公司债转股的法律问题 
    第四篇 推动供给侧改革,防止明斯基时刻 
    8.配合供给侧改革去杠杆 
    债转股的正确实施应配合供给侧改革 
    警惕明斯基时刻 
    9.积极稳妥实施去杠杆 
    去杠杆不能过度使用凯恩斯主义刺激政策 
    不宜过度压制杠杆率的自然上升 
    突破去杠杆的思维局限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
养老金融蓝皮书: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1)
姚余栋 著;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董克用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
中国金融养老之路的战略研究:从“十三五”到2049
姚余栋 董克用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
梅花与牡丹
姚余栋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
共享金融:金融新业态
姚余栋 著;姚余栋、杨涛 编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姚余栋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
梅花与牡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消费崛起
姚余栋、李宏瑾 著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
梅花与牡丹 中华文化模式
姚余栋 著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书系:通胀预期与货币政策
姚余栋、谭海鸣 著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
重燃中国梦想
姚余栋 著
中国债务:如何走出高杠杆陷阱
学习经济
姚余栋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