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3
版次: 1
ISBN: 9787518810031
定价: 2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754页
分类: 历史
59人买过
  • 地论学派历经北魏至隋唐,以洛阳佛教为源头,以邺城、长安为中心,是北朝佛教**影响力的学派。本书突破“南北二道”的叙事模式,通过经典判释、师资“法统”与区域分布重现地论学派的发展史;遵循“五门”的思想架构,借助佛性、心识、修道、缘集、圆融的观念体系梳理敦煌遗书和净影慧远著作,重探地论学派丰富、繁杂的思想体系。地论学派以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所译经论为主,经过慧光、道宠等人的弘扬,在洛阳、邺城、长安等中国北方地区,经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末唐初等朝代,成为北方佛学的主要流派,对隋唐宗派佛教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圣凯,1972年生,浙江省苍南县人,世界佛教论坛多次由圣凯教授团队执行。现为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执行副所长、日本大谷大学特别研究员,普陀山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广东尼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兼任《佛学研究》执行主编、《真如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主编、《宝庆丛书》(宗教文化出版社)副主编、《真如因明丛书》(中华书局)副主编、《禅学研究》编委。出版成果有《中国汉传佛教礼仪》《善导大师的忏悔思想与礼赞仪》《喜怒哀乐――佛教情绪观》《四大净土比较研究》《中国佛教忏法研究》《无悔人生――佛教忏悔观》《摄论学派研究》《晋唐弥陀净土的思想与信仰》《禅心无语》(散文集)《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及其他卷的部分章节等。 序论
      一、从地论学派“南北二道”到敦煌文献的发现
      二、语言文献、历史考证与思想脉络
      三、回归“五门”的地论学派思想史
    第一章  《十地经论》翻译与北朝经论注疏
      第一节  南北朝经论翻译与编辑抄纂
        一、南北朝经论翻译与学派的形成
        二、南北朝经论广略与会译抄纂
      第二节  《十地经论》翻译与合译、别译
        一、《十地经》与《十地经论》
        二、《十住毗婆沙论》与《十地经论》
        三、《十地经论》与合译、别译
      第三节  洛阳、邺城与长安:敦煌遗书地论学派文献的区域性特征
        一、第一期文献(508―538):洛阳时代
        二、第二期文献(534―580):法上、道凭与宇文泰
        三、第三期文献(577―605):灵裕、净影慧远与重视《大集经》一系
        四、第四期文献(605―632):《大法师行记碑》
        五、金泽文库本《华严经旨归两卷》
        六、地论学派文献年表
      第四节  北朝佛教“转疏为论”与“义章”的出现
        一、敦煌遗书中相关“实相论”
        二、地论学派“转疏为论”现象的特点
        三、“转疏为论”的印度释经传统
        四、“转疏为论”现象与“义章”的出现
      结语  地论学派对中国佛教释经传统的影响
    第二章  地论学派与洛阳、邺城佛教
      第一节  勒那摩提、菩提流支与洛阳佛教
        一、佛陀禅师与勒那摩提
        二、菩提流支与瑜伽行派
      第二节  慧光、法上与邺城佛教
        一、慧光墓志与生平
        二、昙遵→昙迁一系
        三、昙衍→灵斡一系
        四、慧光的其他弟子
      第三节  法上《大乘义章》与安阳修定寺
        一、法上的生平与著作
        二、法上与安阳修定寺塔
        三、达摩郁多罗引文与法上的思想
      第四节  道凭、灵裕与大留、大住石窟
        一、道凭与大留圣窟
        二、灵裕与大住石窟
      第五节  僧贤与地论学派
        一、《僧贤墓志》与僧贤生平
        二、僧贤与邺城佛教寺院
        三、僧贤与地论学派
      第六节  道宠与道场
        一、道宠的生平
        二、道宠与道场
      ……
    第三章  地论学派“南北二道”与北朝、隋初长安佛教
    第四章  判教思想与大乘佛教意识的建构
    第五章  真如佛性与本始当现
    第六章  阿梨耶识依持与真如依持
    第七章  法界缘起与圆融量智
    第八章  《四分律》弘扬与禅观实践
    结论  从经典解释到法统建构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地论学派历经北魏至隋唐,以洛阳佛教为源头,以邺城、长安为中心,是北朝佛教**影响力的学派。本书突破“南北二道”的叙事模式,通过经典判释、师资“法统”与区域分布重现地论学派的发展史;遵循“五门”的思想架构,借助佛性、心识、修道、缘集、圆融的观念体系梳理敦煌遗书和净影慧远著作,重探地论学派丰富、繁杂的思想体系。地论学派以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所译经论为主,经过慧光、道宠等人的弘扬,在洛阳、邺城、长安等中国北方地区,经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末唐初等朝代,成为北方佛学的主要流派,对隋唐宗派佛教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 作者简介:
    圣凯,1972年生,浙江省苍南县人,世界佛教论坛多次由圣凯教授团队执行。现为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执行副所长、日本大谷大学特别研究员,普陀山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广东尼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兼任《佛学研究》执行主编、《真如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主编、《宝庆丛书》(宗教文化出版社)副主编、《真如因明丛书》(中华书局)副主编、《禅学研究》编委。出版成果有《中国汉传佛教礼仪》《善导大师的忏悔思想与礼赞仪》《喜怒哀乐――佛教情绪观》《四大净土比较研究》《中国佛教忏法研究》《无悔人生――佛教忏悔观》《摄论学派研究》《晋唐弥陀净土的思想与信仰》《禅心无语》(散文集)《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及其他卷的部分章节等。
  • 目录:
    序论
      一、从地论学派“南北二道”到敦煌文献的发现
      二、语言文献、历史考证与思想脉络
      三、回归“五门”的地论学派思想史
    第一章  《十地经论》翻译与北朝经论注疏
      第一节  南北朝经论翻译与编辑抄纂
        一、南北朝经论翻译与学派的形成
        二、南北朝经论广略与会译抄纂
      第二节  《十地经论》翻译与合译、别译
        一、《十地经》与《十地经论》
        二、《十住毗婆沙论》与《十地经论》
        三、《十地经论》与合译、别译
      第三节  洛阳、邺城与长安:敦煌遗书地论学派文献的区域性特征
        一、第一期文献(508―538):洛阳时代
        二、第二期文献(534―580):法上、道凭与宇文泰
        三、第三期文献(577―605):灵裕、净影慧远与重视《大集经》一系
        四、第四期文献(605―632):《大法师行记碑》
        五、金泽文库本《华严经旨归两卷》
        六、地论学派文献年表
      第四节  北朝佛教“转疏为论”与“义章”的出现
        一、敦煌遗书中相关“实相论”
        二、地论学派“转疏为论”现象的特点
        三、“转疏为论”的印度释经传统
        四、“转疏为论”现象与“义章”的出现
      结语  地论学派对中国佛教释经传统的影响
    第二章  地论学派与洛阳、邺城佛教
      第一节  勒那摩提、菩提流支与洛阳佛教
        一、佛陀禅师与勒那摩提
        二、菩提流支与瑜伽行派
      第二节  慧光、法上与邺城佛教
        一、慧光墓志与生平
        二、昙遵→昙迁一系
        三、昙衍→灵斡一系
        四、慧光的其他弟子
      第三节  法上《大乘义章》与安阳修定寺
        一、法上的生平与著作
        二、法上与安阳修定寺塔
        三、达摩郁多罗引文与法上的思想
      第四节  道凭、灵裕与大留、大住石窟
        一、道凭与大留圣窟
        二、灵裕与大住石窟
      第五节  僧贤与地论学派
        一、《僧贤墓志》与僧贤生平
        二、僧贤与邺城佛教寺院
        三、僧贤与地论学派
      第六节  道宠与道场
        一、道宠的生平
        二、道宠与道场
      ……
    第三章  地论学派“南北二道”与北朝、隋初长安佛教
    第四章  判教思想与大乘佛教意识的建构
    第五章  真如佛性与本始当现
    第六章  阿梨耶识依持与真如依持
    第七章  法界缘起与圆融量智
    第八章  《四分律》弘扬与禅观实践
    结论  从经典解释到法统建构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南北极后,还有远方吗?
[美]成燕 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南北英雄志 冯小怜
梅毅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南北曲衍变中的天启戏曲选本研究
李将将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南北朝选官制度与文运兴变(全2册)
孙宝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南北通途
张炜炜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南北乡土社会
陶自祥 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南北风味
王稼句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南北鱼羊 : 美食历史的探寻
高维生 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南北望:明代中越文学交往研究(精)
张欢 著;冯小禄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南北朝墓葬礼制研究
韦正 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南北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
崔明德 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南北朝隋唐宋方言学史料考论
刘旭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知识社会史视域下的汉传佛教百科全书传统研究/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研究丛书
圣凯 著;范文丽 编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慧心
圣凯 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人间潮音(图像史与观念史视域中的太虚)
圣凯 著;邵佳德、怡藏 编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中国佛教信仰与生活史
圣凯 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精进心
圣凯 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
圣凯 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普隐心语·2013:念心
圣凯 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佛教情绪观
圣凯 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晋唐弥陀净土的思想与信仰
圣凯 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无悔人生:佛教忏悔观
圣凯 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禅心无语:圣凯随笔
圣凯 著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南北朝佛教学派研究系列
喜怒哀乐:佛教情绪观
圣凯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