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扰动区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

地震扰动区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12
版次: 1
ISBN: 9787511153999
定价: 80.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字数: 350.000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1人买过
  •   自“5·12”地震发生以来,龙门山地震扰动区的地震灾害及其相关地质灾害开始备受大众关注。这十余年来,震后地质灾害的防治思路历经“点一线一面一综合”的变革,从初的应急排危、就点治点,转变为对重要交通要道、河流的沿线防治,再到对流域或重点区域的面上防治,目前正在向更加关注入文(如人居环境)的区域综合防治转变。

      在这种背景与思路下,《地震扰动区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对地震扰动区的地质灾害理论知识进行了梳理与介绍,并结合作者的一线实践,就龙门山地震扰动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教学实践等案例进行了分享。 篇 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理论

    第1章 地质灾害相关概念与内涵

    1.1 地质灾害相关概念

    1.2 地质灾害类型与等级划分

    1.3 我国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1.4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概述

    第2章 崩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2.1 崩塌相关概念

    2.2 崩塌类型划分

    2,3崩塌要素及特征

    2.4 崩塌成因

    2.5 崩塌防治方法

    第3章 滑坡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3.1 滑坡相关概念及特征

    3.2 滑坡要素及识别

    3.3 滑坡成因机制

    3.4 滑坡防治方法

    第4章 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4.1 泥石流相关概念及特征

    4.2 泥石流类型划分

    4.3 泥石流形成条件

    4.4 泥石流灾害链

    4.5 泥石流防治方法

    第5章 地震与地质灾害

    5.1 地震与地震灾害

    5.2 地震扰动区

    5.3 地震扰动区的地质灾害特征

    第6章 地质灾害与人居环境

    6.1 关于人居环境

    6.2 地质灾害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6.3 地质灾害防治思路的演变

    ……

    第二篇 地震扰动区地质灾害防治实践

    第三篇 地震扰动区人居环境研究

    第四篇 地质灾害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自“5·12”地震发生以来,龙门山地震扰动区的地震灾害及其相关地质灾害开始备受大众关注。这十余年来,震后地质灾害的防治思路历经“点一线一面一综合”的变革,从初的应急排危、就点治点,转变为对重要交通要道、河流的沿线防治,再到对流域或重点区域的面上防治,目前正在向更加关注入文(如人居环境)的区域综合防治转变。

      在这种背景与思路下,《地震扰动区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对地震扰动区的地质灾害理论知识进行了梳理与介绍,并结合作者的一线实践,就龙门山地震扰动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教学实践等案例进行了分享。
  • 目录:
    篇 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理论

    第1章 地质灾害相关概念与内涵

    1.1 地质灾害相关概念

    1.2 地质灾害类型与等级划分

    1.3 我国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1.4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概述

    第2章 崩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2.1 崩塌相关概念

    2.2 崩塌类型划分

    2,3崩塌要素及特征

    2.4 崩塌成因

    2.5 崩塌防治方法

    第3章 滑坡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3.1 滑坡相关概念及特征

    3.2 滑坡要素及识别

    3.3 滑坡成因机制

    3.4 滑坡防治方法

    第4章 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4.1 泥石流相关概念及特征

    4.2 泥石流类型划分

    4.3 泥石流形成条件

    4.4 泥石流灾害链

    4.5 泥石流防治方法

    第5章 地震与地质灾害

    5.1 地震与地震灾害

    5.2 地震扰动区

    5.3 地震扰动区的地质灾害特征

    第6章 地质灾害与人居环境

    6.1 关于人居环境

    6.2 地质灾害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6.3 地质灾害防治思路的演变

    ……

    第二篇 地震扰动区地质灾害防治实践

    第三篇 地震扰动区人居环境研究

    第四篇 地质灾害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