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海外汉学论丛

凿壁借光:海外汉学论丛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23-04
版次: 1
ISBN: 9787100208284
定价: 126.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4页
字数: 30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3人买过
  • 本书是作者海外汉学研究近三十年的积累。作者认为,海外汉学作为一种学术史文献,也是中国学者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源。书中的论文,不仅涉及早期法国汉学史,而且下迄二十一世纪的欧美中国文学研究;既有对著名汉学家及其学术著作的专题研究,也有对海外汉学著作翻译和英文本中国文学史著作等的专题探讨。
      本书以《凿壁借光》为题,意在提倡面向国际、面向海外,借鉴国外学术的理论与方法,以开拓中国传统文史研究之新境界。这对古典文学研究的深入,当有启示意义。 壹 想象异邦与文化利用:“红毛国”与大清朝——前汉学时代的一次中英接触 

    一、1743 年前中英之间的非正式接触

    二、安逊舰队事件的两种不同记述

    三、想象异邦与文化利用

    贰 《望厦条约》前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文化知识——读亨特《旧中国杂记》和《广州“番鬼”录》

    一、从三个典型事例讲起

    二、获取中国文化知识的途径或媒介

    三、亨特所知见的中国文化典籍

    叁  早期法国汉学研究四题

    一、雷慕沙与《汉文启蒙》

    二、儒莲与《景德镇陶录》

    三、德理文与法译《离骚章句》

    四、方殿华与《南京今昔》及其他

    肆 欧美汉学与中国文学的西传 

    一、西方传教士东来与中国文学作品的西传

    二、中国文学艺术在启蒙时代的欧洲

    三、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

    四、海外汉学研究视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

    伍  1936 —1996 年美国中国文学研究一瞥——《哈佛亚洲学报》前五十六卷读后

    一、创始阶段

    二、初二十年(1936 —1957)

    三、收获的十七年(1958 —1974)

    四、近二十年(1975 —1996)

    五、几点感想

    陆  欧美六朝文学研究管窥

    一、Early Medieval China

    二、美国六朝文学研究

    三、欧洲六朝文学研究

    四、结语

    柒  欧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综述(2004 —2005)

    一、先秦两汉文学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

    三、唐宋文学

    四、元明清文学

    五、其他

    捌  拓本聚瑛——芝加哥富地博物馆藏中国石刻拓本述论

    一、劳费尔的生平经历

    二、《拓本聚瑛》与劳费尔的拓本收藏

    三、劳费尔收藏拓本的文献价值

    玖  哑行者的混合语——读蒋彝《湖区画记》

    一、《湖区画记》:哑行者之语

    二、从仲雅到重哑:失语的哑行者

    三、缄默:避嚣好静的哑行者

    四、古诗:哑行者的独特话语

    五、诗书画:哑行者的混合语

    拾  四裔、名物、宗教与历史想象——美国汉学家薛爱华及其唐研究

    一、薛爱华的生平与学术经历

    二、薛爱华的学术成果

    三、薛爱华的治学特点及贡献

    拾壹  马瑞志《世说新语》英译商榷

    一、前言

    二、译文商榷

    拾贰  论霍克思教授的《楚辞》翻译

    一、霍克思的生平经历

    二、霍译《楚辞》的贡献及特点

    拾叁  普林斯顿大学版《唐史研究手册》评介

    一、卷

    二、第二卷

    拾肆  千古惊知己——法国汉学家侯思孟的阮籍嵇康研究

    一、引言

    二、侯思孟的汉学道路

    三、侯思孟的阮籍嵇康研究

    四、余论

    拾伍  《柳毅传》的构成及其经典化——杜德桥及其《柳毅传》研究

    一、杜德桥的学术经历与背景

    二、《柳毅传》的既有研究基础

    三、杜德桥的方法与观点

    四、几点延伸思考

    拾陆  欧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著十种提要

    一、《早期中国文学》,[美]华滋生 著

    二、《楚辞:南方之歌》,[英]霍克思 译著

    三、《诗歌与政治:阮籍生平与作品》,[法]侯思孟 著

    四、《嵇康及其〈琴赋〉》,[荷兰]高罗佩 著

    五、《嵇康生平与思想》,[法]侯思孟 著

    六、《哀江南赋》,[美]葛兰 译

    七、《中国中古前期文学与文化史研究——马瑞志侯思孟纪念论文集》,[美]柯睿、康达维 编

    八、《唐代中国的宗教体验与世俗社会:戴孚〈广异记〉研读》, 英]杜德桥 著

    九、《晚唐诗歌》,[英]葛瑞汉 译著

    十、《妙善传说》,[英]杜德桥 著

    拾柒  五种英文本中国文学史著作评述——兼谈中国文学史的编撰问题

    一、五种英文本中国文学史著作评述

    二、五书异同及其分析

    三、对中国文学史编撰问题的思考

     

    拾捌  学术翻译的软肋——对欧美汉学论著中译诸问题的思考

    一、选目极不平衡

    二、译文不准确

    三、专名翻译错误

    四、中文文献未还原

    五、版本选择、译注及其他问题

    拾玖  作为学术文献资源的欧美汉学研究

    一、欧美汉学研究是一种学术文献资源

    二、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

    贰拾  汉学主义、中国学主义与国学主义

    一、汉学主义与汉学历史

    二、汉学主义与国学主义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海外汉学研究近三十年的积累。作者认为,海外汉学作为一种学术史文献,也是中国学者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源。书中的论文,不仅涉及早期法国汉学史,而且下迄二十一世纪的欧美中国文学研究;既有对著名汉学家及其学术著作的专题研究,也有对海外汉学著作翻译和英文本中国文学史著作等的专题探讨。
      本书以《凿壁借光》为题,意在提倡面向国际、面向海外,借鉴国外学术的理论与方法,以开拓中国传统文史研究之新境界。这对古典文学研究的深入,当有启示意义。
  • 目录:
    壹 想象异邦与文化利用:“红毛国”与大清朝——前汉学时代的一次中英接触 

    一、1743 年前中英之间的非正式接触

    二、安逊舰队事件的两种不同记述

    三、想象异邦与文化利用

    贰 《望厦条约》前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文化知识——读亨特《旧中国杂记》和《广州“番鬼”录》

    一、从三个典型事例讲起

    二、获取中国文化知识的途径或媒介

    三、亨特所知见的中国文化典籍

    叁  早期法国汉学研究四题

    一、雷慕沙与《汉文启蒙》

    二、儒莲与《景德镇陶录》

    三、德理文与法译《离骚章句》

    四、方殿华与《南京今昔》及其他

    肆 欧美汉学与中国文学的西传 

    一、西方传教士东来与中国文学作品的西传

    二、中国文学艺术在启蒙时代的欧洲

    三、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

    四、海外汉学研究视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

    伍  1936 —1996 年美国中国文学研究一瞥——《哈佛亚洲学报》前五十六卷读后

    一、创始阶段

    二、初二十年(1936 —1957)

    三、收获的十七年(1958 —1974)

    四、近二十年(1975 —1996)

    五、几点感想

    陆  欧美六朝文学研究管窥

    一、Early Medieval China

    二、美国六朝文学研究

    三、欧洲六朝文学研究

    四、结语

    柒  欧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综述(2004 —2005)

    一、先秦两汉文学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

    三、唐宋文学

    四、元明清文学

    五、其他

    捌  拓本聚瑛——芝加哥富地博物馆藏中国石刻拓本述论

    一、劳费尔的生平经历

    二、《拓本聚瑛》与劳费尔的拓本收藏

    三、劳费尔收藏拓本的文献价值

    玖  哑行者的混合语——读蒋彝《湖区画记》

    一、《湖区画记》:哑行者之语

    二、从仲雅到重哑:失语的哑行者

    三、缄默:避嚣好静的哑行者

    四、古诗:哑行者的独特话语

    五、诗书画:哑行者的混合语

    拾  四裔、名物、宗教与历史想象——美国汉学家薛爱华及其唐研究

    一、薛爱华的生平与学术经历

    二、薛爱华的学术成果

    三、薛爱华的治学特点及贡献

    拾壹  马瑞志《世说新语》英译商榷

    一、前言

    二、译文商榷

    拾贰  论霍克思教授的《楚辞》翻译

    一、霍克思的生平经历

    二、霍译《楚辞》的贡献及特点

    拾叁  普林斯顿大学版《唐史研究手册》评介

    一、卷

    二、第二卷

    拾肆  千古惊知己——法国汉学家侯思孟的阮籍嵇康研究

    一、引言

    二、侯思孟的汉学道路

    三、侯思孟的阮籍嵇康研究

    四、余论

    拾伍  《柳毅传》的构成及其经典化——杜德桥及其《柳毅传》研究

    一、杜德桥的学术经历与背景

    二、《柳毅传》的既有研究基础

    三、杜德桥的方法与观点

    四、几点延伸思考

    拾陆  欧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著十种提要

    一、《早期中国文学》,[美]华滋生 著

    二、《楚辞:南方之歌》,[英]霍克思 译著

    三、《诗歌与政治:阮籍生平与作品》,[法]侯思孟 著

    四、《嵇康及其〈琴赋〉》,[荷兰]高罗佩 著

    五、《嵇康生平与思想》,[法]侯思孟 著

    六、《哀江南赋》,[美]葛兰 译

    七、《中国中古前期文学与文化史研究——马瑞志侯思孟纪念论文集》,[美]柯睿、康达维 编

    八、《唐代中国的宗教体验与世俗社会:戴孚〈广异记〉研读》, 英]杜德桥 著

    九、《晚唐诗歌》,[英]葛瑞汉 译著

    十、《妙善传说》,[英]杜德桥 著

    拾柒  五种英文本中国文学史著作评述——兼谈中国文学史的编撰问题

    一、五种英文本中国文学史著作评述

    二、五书异同及其分析

    三、对中国文学史编撰问题的思考

     

    拾捌  学术翻译的软肋——对欧美汉学论著中译诸问题的思考

    一、选目极不平衡

    二、译文不准确

    三、专名翻译错误

    四、中文文献未还原

    五、版本选择、译注及其他问题

    拾玖  作为学术文献资源的欧美汉学研究

    一、欧美汉学研究是一种学术文献资源

    二、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

    贰拾  汉学主义、中国学主义与国学主义

    一、汉学主义与汉学历史

    二、汉学主义与国学主义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