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台治理到治理平台:平台自我规制的风险与问责分析

从平台治理到治理平台:平台自我规制的风险与问责分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4-03
版次: 1
ISBN: 9787576408119
定价: 85.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法律
  • 互联网平台正经历着迅速崛起与超速发展,以席卷之势侵入每个个体的日常生活场景。这些平台企业兼具企业与市场的双重属性,具有用网络效应吸引交易量、以高效的搜索匹配能力降低交易成本等特点。互联网平台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其自我规制机制,平台企业通过结构化的交易撤销机制、信用评价机制以及系统性的算法治理建构了规范闭环,对于进入平台交易的主体均有规制效力。这也与法律多元主义的核心命题相互契合,对平台自我规制的研究有助于解社会自治的结构、机理,实现法律回应性的迭代与升级。
      平台的自生性治理本是为了降低规制成本、消弭风险带来的偏在性,却催生了新的中心,引发了规制风险与决策风险。通过深入分析平台规制风险的原因,探究平台时代新型“权力--权利”结构的生成,可以实现从制度构建到制度完善层面对平台的有效问责。
      本书的特色是通过详实的法社会学分析研究平台权力的生成样态,对平台的创新治理机制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不仅满足于对社会现实的切实回应,还试图找寻到技术与文明碰撞中的理论命题,如量化自我与评分社会的冲突,数字时代人权保护的薄弱与主体性的丧失等等,最终从法律规范与社会治理的双重角度为平台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建议。
  • 内容简介:
    互联网平台正经历着迅速崛起与超速发展,以席卷之势侵入每个个体的日常生活场景。这些平台企业兼具企业与市场的双重属性,具有用网络效应吸引交易量、以高效的搜索匹配能力降低交易成本等特点。互联网平台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其自我规制机制,平台企业通过结构化的交易撤销机制、信用评价机制以及系统性的算法治理建构了规范闭环,对于进入平台交易的主体均有规制效力。这也与法律多元主义的核心命题相互契合,对平台自我规制的研究有助于解社会自治的结构、机理,实现法律回应性的迭代与升级。
      平台的自生性治理本是为了降低规制成本、消弭风险带来的偏在性,却催生了新的中心,引发了规制风险与决策风险。通过深入分析平台规制风险的原因,探究平台时代新型“权力--权利”结构的生成,可以实现从制度构建到制度完善层面对平台的有效问责。
      本书的特色是通过详实的法社会学分析研究平台权力的生成样态,对平台的创新治理机制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不仅满足于对社会现实的切实回应,还试图找寻到技术与文明碰撞中的理论命题,如量化自我与评分社会的冲突,数字时代人权保护的薄弱与主体性的丧失等等,最终从法律规范与社会治理的双重角度为平台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建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