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文化

季羡林谈文化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2
版次: 1
ISBN: 9787511502513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2页
字数: 22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59人买过
  •   《季羡林谈文化》收录了季羡林先生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中国传统道德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这话完全正确。因为从世界各国来看,像中国这样几千年如一日重视伦理道德的还没有第二个国家。什么叫中国传统道德?或者说中国传统道德有哪些内容呢?这个问题很复杂,每个人的回答都可能不一样。

      《季羡林谈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东西文化碰撞、文化漫谈、中华民族精神、大师真情建言五个角度为我们再现了一代大师的思想足迹,再次领略到大师的风采。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中国传统文化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中国文化的内涵

    “天人合一”新解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论书院

    东西文化碰撞

    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

    东方文化

    谈东方文学

    谈西学东传

    东学西渐与“东化”

    文化漫谈

    谈中国的“学统”

    谈中国书法

    谈佛论道

    漫谈皇帝

    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

    中国姓氏文化

    中国楹联

    东方风俗文化

    雅文化与俗文化

    精华与糟粕

    哲学的用处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中餐与西餐

    思想家与哲学家

    汉语与外语

    成语和典故

    作诗与参禅

    《论语》与《孙子兵法》

    漫谈散文

    我和东坡词

    漫谈古书今译

    谈文学交流

    中华民族精神

    谈中国精神

    中国的民族性

    漫谈伦理道德

    尊师重道

    谈礼貌

    谈孝

    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

    大师真情建言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

    真理愈辨愈明吗

    研究中国文化应该把宗教考虑进来

    多读一点中外文学作品

    中国古史应当重写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

    季羡林年谱
  • 内容简介:
      《季羡林谈文化》收录了季羡林先生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中国传统道德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这话完全正确。因为从世界各国来看,像中国这样几千年如一日重视伦理道德的还没有第二个国家。什么叫中国传统道德?或者说中国传统道德有哪些内容呢?这个问题很复杂,每个人的回答都可能不一样。

      《季羡林谈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东西文化碰撞、文化漫谈、中华民族精神、大师真情建言五个角度为我们再现了一代大师的思想足迹,再次领略到大师的风采。
  • 作者简介: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 目录:
    中国传统文化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中国文化的内涵

    “天人合一”新解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论书院

    东西文化碰撞

    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

    东方文化

    谈东方文学

    谈西学东传

    东学西渐与“东化”

    文化漫谈

    谈中国的“学统”

    谈中国书法

    谈佛论道

    漫谈皇帝

    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

    中国姓氏文化

    中国楹联

    东方风俗文化

    雅文化与俗文化

    精华与糟粕

    哲学的用处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中餐与西餐

    思想家与哲学家

    汉语与外语

    成语和典故

    作诗与参禅

    《论语》与《孙子兵法》

    漫谈散文

    我和东坡词

    漫谈古书今译

    谈文学交流

    中华民族精神

    谈中国精神

    中国的民族性

    漫谈伦理道德

    尊师重道

    谈礼貌

    谈孝

    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

    大师真情建言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

    真理愈辨愈明吗

    研究中国文化应该把宗教考虑进来

    多读一点中外文学作品

    中国古史应当重写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

    季羡林年谱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季羡林谈文化
民国那些先生
季羡林 著
季羡林谈文化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沉思录/季羡林沉思录
季羡林 著
季羡林谈文化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 著
季羡林谈文化
季羡林谈智慧人生(套装共4册)
季羡林 著
季羡林谈文化
不喜亦不惧/中华国学大系·季羡林
季羡林 著
季羡林谈文化
季羡林谈中国人
季羡林 著
季羡林谈文化
季羡林谈公德
季羡林 著
季羡林谈文化
阅世心语:季羡林经典散文新结集
季羡林 著
季羡林谈文化
病榻杂记
季羡林 著
季羡林谈文化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 著
季羡林谈文化
季羡林学术精粹(第1卷):中国思想与跨文化卷
季羡林 著
季羡林谈文化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季羡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