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二仙堡墓地

丰都二仙堡墓地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6-06
版次: 1
ISBN: 9787030487698
定价: 1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4页
字数: 33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4人买过
  •   2003年11~12月和2005年10~12月,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对丰都县镇江镇杜家坝村二仙堡墓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2003年度共发掘古墓葬16座,其中土坑墓7座,砖室墓9座;2005年度共发掘墓葬19座,其中砖室墓8座,土坑墓11座。本报告全面、系统地报道了这批墓葬的发掘资料,并对墓葬出土遗物及其相对年代和文化内涵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探索丰都地区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以及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一批难得的实物资料。
      《丰都二仙堡墓地》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研究者及爱好者阅读、参考。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县域地理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及县域库区文化遗迹
    第三节  墓地概况及发掘经过
    一、墓地概况
    二、发掘经过

    第二章  墓葬资料
    第一节  地质成因及地层堆积
    第二节  墓葬形制及随葬品
    一、2003年二仙堡墓地A区(李文秀梁子)
    (一)2003FZEA区M1
    (二)2003FZEA区M2
    (三)2003FZEA区M3
    (四)2003FZEA区M4
    (五)2003FZEA区M5
    (六)2003FZEA区M6
    二、2003年二仙堡墓地B区(冉正丙梁子)
    (一)2003FZEB区M1
    (二)2003FZEB区M2
    (三)2003FZEB区M3
    (四)2003FZEB区M4
    (五)2003FZEB区M5
    (六)2003FZEB区M6
    (七)2003FZEB区M7
    (八)2003FZEB区M8
    (九)2003FZEB区M9
    (十)2003FZEB区M10
    三、2005年二仙堡墓地A区(二仙堡梁子)
    (一)2005FZEA区M1
    (二)2005FZEA区M2
    (三)2005FZEA区M3
    (四)2005FZEA区M4
    (五)2005FZEA区M5
    (六)2005FZEA区M6
    (七)2005FZEA区M7
    (八)2005FZEA区M8
    (九)2005FZEA区M9
    (十)2005FZEA区M10
    (十一)2005FZEA区M11
    (十二)2005FZEA区M12
    (十三)2005FZEA区M13
    (十四)2005FZEA区M14
    (十五)2005FZEA区M15
    四、2005年二仙堡墓地B区(深田坝子)
    (一)2005FZEB区M1
    (二)2005FZEB区M2
    (三)2005FZEB区M3
    (四)2005FZEB区M4

    第三章  墓葬整理与研究
    第一节  墓葬形制分析
    (一)土坑竖穴墓
    (二)砖室墓
    第二节  随葬品分析
    一、陶器
    二、铜器
    三、铁器
    第三节  墓葬分期与年代
    (一)西汉早中期
    (二)新莽前后
    (三)东汉中晚期
    第四节  墓主身份等级
    第五节  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第六节  墓地的选择及排列方式
    第七节  丧葬商品经济因素分析

    第四章  结语
    附表
    后记
  • 内容简介:
      2003年11~12月和2005年10~12月,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对丰都县镇江镇杜家坝村二仙堡墓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2003年度共发掘古墓葬16座,其中土坑墓7座,砖室墓9座;2005年度共发掘墓葬19座,其中砖室墓8座,土坑墓11座。本报告全面、系统地报道了这批墓葬的发掘资料,并对墓葬出土遗物及其相对年代和文化内涵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探索丰都地区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以及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一批难得的实物资料。
      《丰都二仙堡墓地》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研究者及爱好者阅读、参考。
  •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县域地理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及县域库区文化遗迹
    第三节  墓地概况及发掘经过
    一、墓地概况
    二、发掘经过

    第二章  墓葬资料
    第一节  地质成因及地层堆积
    第二节  墓葬形制及随葬品
    一、2003年二仙堡墓地A区(李文秀梁子)
    (一)2003FZEA区M1
    (二)2003FZEA区M2
    (三)2003FZEA区M3
    (四)2003FZEA区M4
    (五)2003FZEA区M5
    (六)2003FZEA区M6
    二、2003年二仙堡墓地B区(冉正丙梁子)
    (一)2003FZEB区M1
    (二)2003FZEB区M2
    (三)2003FZEB区M3
    (四)2003FZEB区M4
    (五)2003FZEB区M5
    (六)2003FZEB区M6
    (七)2003FZEB区M7
    (八)2003FZEB区M8
    (九)2003FZEB区M9
    (十)2003FZEB区M10
    三、2005年二仙堡墓地A区(二仙堡梁子)
    (一)2005FZEA区M1
    (二)2005FZEA区M2
    (三)2005FZEA区M3
    (四)2005FZEA区M4
    (五)2005FZEA区M5
    (六)2005FZEA区M6
    (七)2005FZEA区M7
    (八)2005FZEA区M8
    (九)2005FZEA区M9
    (十)2005FZEA区M10
    (十一)2005FZEA区M11
    (十二)2005FZEA区M12
    (十三)2005FZEA区M13
    (十四)2005FZEA区M14
    (十五)2005FZEA区M15
    四、2005年二仙堡墓地B区(深田坝子)
    (一)2005FZEB区M1
    (二)2005FZEB区M2
    (三)2005FZEB区M3
    (四)2005FZEB区M4

    第三章  墓葬整理与研究
    第一节  墓葬形制分析
    (一)土坑竖穴墓
    (二)砖室墓
    第二节  随葬品分析
    一、陶器
    二、铜器
    三、铁器
    第三节  墓葬分期与年代
    (一)西汉早中期
    (二)新莽前后
    (三)东汉中晚期
    第四节  墓主身份等级
    第五节  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第六节  墓地的选择及排列方式
    第七节  丧葬商品经济因素分析

    第四章  结语
    附表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丰都二仙堡墓地
丰都旅游
杨雪雁 编;廖碧森;刘程利;范毅敏;谭兴华
丰都二仙堡墓地
丰都大湾墓群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
丰都二仙堡墓地
丰都关田沟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
丰都二仙堡墓地
丰都文化通览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丰都县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编
丰都二仙堡墓地
丰都镇江汉至六朝墓群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编著
丰都二仙堡墓地
丰都禅心(丰都县佛教遗址拓碑辑录套装上下册)
道坚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丰都二仙堡墓地
丰都文化通览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丰都县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编
丰都二仙堡墓地
种猪高效繁殖技术200问/中国西南山地畜牧业实用技术大全
重庆市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编
丰都二仙堡墓地
重庆市文化遗产书系:涪陵白鹤梁(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丙种第六号)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 编
丰都二仙堡墓地
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乙种第22号):奉节白马墓地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 编
丰都二仙堡墓地
奉节宝塔坪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 编
丰都二仙堡墓地
云阳晒经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 编
丰都二仙堡墓地
忠县仙人洞与土地岩墓地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 编
丰都二仙堡墓地
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 编
丰都二仙堡墓地
万州大坪墓地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 编
丰都二仙堡墓地
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甲种第六号: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 编
丰都二仙堡墓地
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 编
丰都二仙堡墓地
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