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

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6
版次: 1
ISBN: 9787550410855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6页
字数: 19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人买过
  •   《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的卫生服务可及性等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考察1997-2006年间我国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健康不平等的关系。《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分析健康,从供方和需方两个角度考察卫生服务可及性,在对我国健康、健康不平等、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采用Grossman模型建立《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利用随机截距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卫生服务可及性各变量对健康的作用途径和作用大小,比较需方可及性和供方可及性的作用力度,分析主观与客观模型结果的异同。由于患病农村居民的患病行为可以反映出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需要,体现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公平程度,揭示健康不平等的状况,因此在卫生服务公平性的理论指导下,对患病农村居民的患病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村卫生室的发展轨迹和改革困境,介绍国际上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建设的经验。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通过对四周患病率和健康不良率、疾病构成、常见疾病别患病率、疾病严重程度等几方面的考察,研究发现:1997-2006年,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下降,农村居民的患病严重程度增加。第二,通过极差法、差异指数、不平等斜率指数和集中指数法测算1997-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程度,从不同侧面反映健康不平等的状况。第三,本书度量1997-2006年间的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结果发现:家庭人均收入增长、去卫生室时间减少、看病等待时间减少、村卫生室提供所需药品的能力增强,但是医疗保险的拥有率较低、医疗服务价格偏高且上升速度较快。第四,采用随机截距逻辑回归模型,实证分析1997-2006年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第五,通过对患病农民患病行为的分析,可以发现1997-2006年就诊率、住院率上升。
      第六,通过纵向比较我国村级卫生服务发展辉煌时期与衰落时期的发展状况,横向对比印度、古巴和巴西等国家的基层卫生服务状况,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筹资责任,要立足于基层卫生服务建设,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七,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和卫生服务可及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供我国医疗管理主管机关参考的相关政策建议。 1导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思路与研究结构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结构
    1.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3.1数据来源
    1.3.2研究方法
    1.4可能的创新
    1.4.1本书系统研究了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健康不平等的关系
    1.4.2对中国农村健康不平等及卫生服务可及性进行动态考察
    1.4.3本书利用分层线性模型,动态地考察了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

    2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与度量
    2.1.1农村居民的概念
    2.1.2健康的概念与度量
    2.1.3健康不平等的概念与度量
    2.1.4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与度量
    2.2影响健康及健康不平等的因素分析
    2.2.1一般因素
    2.2.2教育因素
    2.2.3收入因素
    2.2.4卫生服务可及性因素
    2.3简要评述

    3农村居民的健康及健康不平等
    3.1农村居民健康状况
    3.1.1定义
    3.1.2健康状况
    3.2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3.3农村居民健康及健康不平等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3.1主要问题
    3.3.2原因分析

    4卫生服务可及性
    4.1指标说明
    4.2卫生服务可及性的现状及变化过程分析
    4.2.1需方可及性
    4.2.2供方可及性
    4.3可及性障碍分析
    4.3.1医疗保险的拥有率较低
    4.3.2医疗服务价格偏高
    ……
    5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健康不平等的关系: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
    6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农村居民健康影响的实证分析
    7患病农村居民的患病行为分析
    8村卫生室发展的问题分析与经验探讨
    9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的卫生服务可及性等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考察1997-2006年间我国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健康不平等的关系。《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分析健康,从供方和需方两个角度考察卫生服务可及性,在对我国健康、健康不平等、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采用Grossman模型建立《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利用随机截距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卫生服务可及性各变量对健康的作用途径和作用大小,比较需方可及性和供方可及性的作用力度,分析主观与客观模型结果的异同。由于患病农村居民的患病行为可以反映出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需要,体现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公平程度,揭示健康不平等的状况,因此在卫生服务公平性的理论指导下,对患病农村居民的患病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村卫生室的发展轨迹和改革困境,介绍国际上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建设的经验。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通过对四周患病率和健康不良率、疾病构成、常见疾病别患病率、疾病严重程度等几方面的考察,研究发现:1997-2006年,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下降,农村居民的患病严重程度增加。第二,通过极差法、差异指数、不平等斜率指数和集中指数法测算1997-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程度,从不同侧面反映健康不平等的状况。第三,本书度量1997-2006年间的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结果发现:家庭人均收入增长、去卫生室时间减少、看病等待时间减少、村卫生室提供所需药品的能力增强,但是医疗保险的拥有率较低、医疗服务价格偏高且上升速度较快。第四,采用随机截距逻辑回归模型,实证分析1997-2006年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第五,通过对患病农民患病行为的分析,可以发现1997-2006年就诊率、住院率上升。
      第六,通过纵向比较我国村级卫生服务发展辉煌时期与衰落时期的发展状况,横向对比印度、古巴和巴西等国家的基层卫生服务状况,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筹资责任,要立足于基层卫生服务建设,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七,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和卫生服务可及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供我国医疗管理主管机关参考的相关政策建议。
  • 目录:
    1导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思路与研究结构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结构
    1.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3.1数据来源
    1.3.2研究方法
    1.4可能的创新
    1.4.1本书系统研究了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健康不平等的关系
    1.4.2对中国农村健康不平等及卫生服务可及性进行动态考察
    1.4.3本书利用分层线性模型,动态地考察了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

    2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与度量
    2.1.1农村居民的概念
    2.1.2健康的概念与度量
    2.1.3健康不平等的概念与度量
    2.1.4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与度量
    2.2影响健康及健康不平等的因素分析
    2.2.1一般因素
    2.2.2教育因素
    2.2.3收入因素
    2.2.4卫生服务可及性因素
    2.3简要评述

    3农村居民的健康及健康不平等
    3.1农村居民健康状况
    3.1.1定义
    3.1.2健康状况
    3.2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3.3农村居民健康及健康不平等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3.1主要问题
    3.3.2原因分析

    4卫生服务可及性
    4.1指标说明
    4.2卫生服务可及性的现状及变化过程分析
    4.2.1需方可及性
    4.2.2供方可及性
    4.3可及性障碍分析
    4.3.1医疗保险的拥有率较低
    4.3.2医疗服务价格偏高
    ……
    5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健康不平等的关系: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
    6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农村居民健康影响的实证分析
    7患病农村居民的患病行为分析
    8村卫生室发展的问题分析与经验探讨
    9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
寻欢作乐
辛怡 译
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
消失的地平线
辛怡 译
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辛怡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