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呈现

材料呈现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3
版次: 1
ISBN: 9787564111724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6页
字数: 48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18人买过
  •   材料是建筑学的基本问题。建筑中对于材料的呈现也有不同的态度——压抑或是张扬材料的特征,并由此而至对于材料的隐匿或是显现。本书突破了以往仅从材料的结构属性或技术角度出发的研究视角,而是从材料的表面属性和空间角度来进行探讨,对于正统建构理论中对于材料结构属性的过度关注,以及由此而来的材料与空间之间的失衡状态作出了批判性的解读,以期获得空间一材料的同时性呈现并达致它们真正意义上的平衡。作者首先以“本性”和“真实性”为两个关键线索总结了西方至19和20世纪之交的材料研究,然后从材料、“面饰”与空间的关系方面集中考察了森佩尔的建筑理论思想,从而得以区别于结构理性主义,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到材料的表面属性上,建立材料和空间在知觉意义上的联系。接下来,作者分章节对材料的显现、材料的隐匿以及材料的透明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详细考察了材料的建造和空间双重属性。最后从“抽象约减”与“材料回归”两个方面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行深化并做出总结。
      本书在国内首次从理论角度阐述了材料的建造和空间意义,并梳理了西方建筑学中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森佩尔以外,还重点论述了早期现代主义时期的路斯、柯布西耶和密斯,以及卒姆托、赫尔佐格与德莫隆、安藤忠雄、坂茂、巴埃萨、帕森等当代建筑师。
      本书适于建筑设计、建筑历史以及建筑理论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同时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史永高,建筑师,博士。现任教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1971年出生于江苏淮安。 序一
    序二
    绪论:空间要素介入材料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研究展开的方式
    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四、研究框架

    第一章材料的“本”与“真”
    第一节材料的“本性”
    一、本性和属性
    二、材料的本性由人工来揭示
    三、材料的本性由实验来揭示
    四、人类学视角的材料本性

    第二节材料的“真实性”
    一、自明与模仿——三陇板中的真实性问题
    二、对于“真实性”的价值判断
    三、材料的真实性与其结构-表面二重属性
    四、材料的真实性与结构理性主义

    第二章材料、“面饰”与空间
    第一节材料观的核心地位及“彩饰法”研究
    一、森佩尔
    二、人类学视角的材料认知及其核心地位
    三、森佩尔的“面饰”概念及其“彩饰法”研究

    第二节“建筑四要素”说
    一、建筑的四个要素(动机)
    二、动机-要素-工艺
    三、围合要素的材料转换
    四、建筑四要素理论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节面饰的原则
    一、面饰的原则
    二、面饰内涵由技术到象征的转向
    三、面饰与空间

    第四节森佩尔之于现当代建筑的意义
    一、森佩尔思想的内在矛盾性
    二、森佩尔之于现当代建筑

    第三章材料的显现
    第一节路斯及其文化批判
    一、路斯
    二、“环形大道”项目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
    三、服装、时装与建筑
    四、“内”与“外”的分裂

    第二节饰面与材料
    一、“饰面的原则”与“饰面的律令”
    二、材料的原真性
    三、材料、饰面与装饰

    第三节“容积规划”的概念与实践
    一、“容积规划”的核心思想
    二、空间的具体性——Raum与Space
    三、米勒宅
    四、路斯的方式及材料显现的复杂性

    第四节材料的显现及其空间内涵
    一、空间的四维分解及色彩作为材料的特殊性——风格派
    二、材料的暗示与空间的浸润——密斯
    三、材料与空间的结构性匹配与契合——路易斯·康
    四、材料一空间的要素式匹配及其现象学呈现——卒姆托

    第四章材料的隐匿
    第一节白墙的表面属性和建造内涵
    一、白墙与早期现代建筑
    二、装饰的去除与形式的显现
    三、感官性与视觉性
    四、实体建造:表象与真实

    第二节材料的隐匿与形式的显现
    一、白墙的机器形象与气候风化之间的矛盾
    二、材料的隐匿与形式抽象性的凸显

    第三节白墙的空间内涵
    一、多米诺体系与自由平面
    二、漫步建筑的动态体验
    三、现象透明的静态沉思

    第四节材料的隐匿与空间的显现
    一、自由平面中面的连续性
    二、材质的单一性与空间的抽象性——安藤忠雄
    三、纯粹的光——巴埃萨
    四、“极少”的悖论——帕森

    第五章在隐匿中显现——材料的透明性
    第一节透明性与玻璃
    一、透明性与玻璃
    二、玻璃中透明性的变迁
    三、透明性玻璃进入建筑学

    第二节透明性的多重建筑内涵
    一、三座玻璃宅
    二、内外空间关系的彻底重塑
    三、结构关系的清晰呈现
    四、空间意向的本质阐释

    第三节有质感的透明——半透明材料
    一、玻璃砖与玻璃屋
    二、由玻璃的“延滞”到建筑的“延滞”
    三、波佩的面纱

    第四节透明性的材料转换
    一、由不透明到半透明
    二、由透明到半透明
    三、透明性转换的建筑内涵

    第六章建筑的抽象约减与材料回归
    第一节材料的空间性与材料的自主性
    一、空间优先与材料优先
    二、物质先行与形态先行

    第二节空间的抽象性与材料的具体性
    一、“九宫格”与空间抽象性
    二、材料具体陸的回归
    三、多元与抉择
    结论:隐匿与显现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人名汉译对照表
  • 内容简介:
      材料是建筑学的基本问题。建筑中对于材料的呈现也有不同的态度——压抑或是张扬材料的特征,并由此而至对于材料的隐匿或是显现。本书突破了以往仅从材料的结构属性或技术角度出发的研究视角,而是从材料的表面属性和空间角度来进行探讨,对于正统建构理论中对于材料结构属性的过度关注,以及由此而来的材料与空间之间的失衡状态作出了批判性的解读,以期获得空间一材料的同时性呈现并达致它们真正意义上的平衡。作者首先以“本性”和“真实性”为两个关键线索总结了西方至19和20世纪之交的材料研究,然后从材料、“面饰”与空间的关系方面集中考察了森佩尔的建筑理论思想,从而得以区别于结构理性主义,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到材料的表面属性上,建立材料和空间在知觉意义上的联系。接下来,作者分章节对材料的显现、材料的隐匿以及材料的透明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详细考察了材料的建造和空间双重属性。最后从“抽象约减”与“材料回归”两个方面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行深化并做出总结。
      本书在国内首次从理论角度阐述了材料的建造和空间意义,并梳理了西方建筑学中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森佩尔以外,还重点论述了早期现代主义时期的路斯、柯布西耶和密斯,以及卒姆托、赫尔佐格与德莫隆、安藤忠雄、坂茂、巴埃萨、帕森等当代建筑师。
      本书适于建筑设计、建筑历史以及建筑理论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同时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 作者简介:
      史永高,建筑师,博士。现任教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1971年出生于江苏淮安。
  •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空间要素介入材料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研究展开的方式
    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四、研究框架

    第一章材料的“本”与“真”
    第一节材料的“本性”
    一、本性和属性
    二、材料的本性由人工来揭示
    三、材料的本性由实验来揭示
    四、人类学视角的材料本性

    第二节材料的“真实性”
    一、自明与模仿——三陇板中的真实性问题
    二、对于“真实性”的价值判断
    三、材料的真实性与其结构-表面二重属性
    四、材料的真实性与结构理性主义

    第二章材料、“面饰”与空间
    第一节材料观的核心地位及“彩饰法”研究
    一、森佩尔
    二、人类学视角的材料认知及其核心地位
    三、森佩尔的“面饰”概念及其“彩饰法”研究

    第二节“建筑四要素”说
    一、建筑的四个要素(动机)
    二、动机-要素-工艺
    三、围合要素的材料转换
    四、建筑四要素理论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节面饰的原则
    一、面饰的原则
    二、面饰内涵由技术到象征的转向
    三、面饰与空间

    第四节森佩尔之于现当代建筑的意义
    一、森佩尔思想的内在矛盾性
    二、森佩尔之于现当代建筑

    第三章材料的显现
    第一节路斯及其文化批判
    一、路斯
    二、“环形大道”项目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
    三、服装、时装与建筑
    四、“内”与“外”的分裂

    第二节饰面与材料
    一、“饰面的原则”与“饰面的律令”
    二、材料的原真性
    三、材料、饰面与装饰

    第三节“容积规划”的概念与实践
    一、“容积规划”的核心思想
    二、空间的具体性——Raum与Space
    三、米勒宅
    四、路斯的方式及材料显现的复杂性

    第四节材料的显现及其空间内涵
    一、空间的四维分解及色彩作为材料的特殊性——风格派
    二、材料的暗示与空间的浸润——密斯
    三、材料与空间的结构性匹配与契合——路易斯·康
    四、材料一空间的要素式匹配及其现象学呈现——卒姆托

    第四章材料的隐匿
    第一节白墙的表面属性和建造内涵
    一、白墙与早期现代建筑
    二、装饰的去除与形式的显现
    三、感官性与视觉性
    四、实体建造:表象与真实

    第二节材料的隐匿与形式的显现
    一、白墙的机器形象与气候风化之间的矛盾
    二、材料的隐匿与形式抽象性的凸显

    第三节白墙的空间内涵
    一、多米诺体系与自由平面
    二、漫步建筑的动态体验
    三、现象透明的静态沉思

    第四节材料的隐匿与空间的显现
    一、自由平面中面的连续性
    二、材质的单一性与空间的抽象性——安藤忠雄
    三、纯粹的光——巴埃萨
    四、“极少”的悖论——帕森

    第五章在隐匿中显现——材料的透明性
    第一节透明性与玻璃
    一、透明性与玻璃
    二、玻璃中透明性的变迁
    三、透明性玻璃进入建筑学

    第二节透明性的多重建筑内涵
    一、三座玻璃宅
    二、内外空间关系的彻底重塑
    三、结构关系的清晰呈现
    四、空间意向的本质阐释

    第三节有质感的透明——半透明材料
    一、玻璃砖与玻璃屋
    二、由玻璃的“延滞”到建筑的“延滞”
    三、波佩的面纱

    第四节透明性的材料转换
    一、由不透明到半透明
    二、由透明到半透明
    三、透明性转换的建筑内涵

    第六章建筑的抽象约减与材料回归
    第一节材料的空间性与材料的自主性
    一、空间优先与材料优先
    二、物质先行与形态先行

    第二节空间的抽象性与材料的具体性
    一、“九宫格”与空间抽象性
    二、材料具体陸的回归
    三、多元与抉择
    结论:隐匿与显现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人名汉译对照表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材料呈现
材料科学实验技术(王振林)
杨显 主编;王振林;刘文君
材料呈现
材料X射线分析技术
朱和国;曾海波;兰司;尤泽升
材料呈现
材料力学
徐锋
材料呈现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学习指导
袁晓明 主编;吴勃
材料呈现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程(李红霞)
肖玲 编著;李红霞;苏小红
材料呈现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王宏宇)
张保全 主编;王宏宇
材料呈现
材料力学(II)(第四版)
苟文选;王安强
材料呈现
材料化学导论
张逢星 刘斌 李·B 刘晶晶
材料呈现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牛文娟 著;杨蕾、杨蕾、牛文娟 编
材料呈现
材料物理化学(第二版)(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新形态教材)
仝玉萍
材料呈现
材料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第3版)
杨玉林
材料呈现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孙大林)
赵婕 编著;孙大林;黄高山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