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1
版次: 1
ISBN: 9787533449018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7页
字数: 32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医药卫生
48人买过
  •   参与式观察是质的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之一,而参与式观察常常与访谈法相结合使用。现代精神分析治疗要求,治疗师除了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无防御式的访谈,可以是开放的,也可以是结构或半结构式访谈,但主要是非结构性、非指导性的访谈)的方法进行收集资料之外,还特别强调以自己的心灵感受(反移情)为收集资料的工具,通过对反移情的观察去洞悉病人的内心世界活动。质的研究对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经常要求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三者交叉进行,这不同于量的研究所遵循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这样一种线性的研究程式。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尤其是在长程的精神分析的治疗中,病人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所提供的资料经常是相互矛盾的,这就要求治疗师在整理病人的资料中,要边收集,边整理,边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病人的人格组织及病理机制。
      本书就是以质的研究方法论为指导,采取目的性抽样(个案研究),对主动寻求治疗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进行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按照克恩伯格及其他精神分析学者发展出的精神分析治疗学原理,进行参与式观察,在治疗的过程中循环式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以减轻患者的病情为目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收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信息资料,深入了解我国文化背景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病理特征、病因、人格组织的特点,以验证克恩伯格所创立的移情焦点心理治疗方法在治疗我国文化背景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的适用性,进而探讨文化差异对边缘性人格患者接受心理治疗的影响。   林万贵,男,1963年出生于河南信阳。现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教授,博士。中德精神分析培训班学员,我国首批精神分析师之一。从事心理治疗的临床和教学工作18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理论修养。擅长治疗各类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医学心理学教材四部;主译健康心理学教材一部。2001年获南京市政府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 第一章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概念演变及其多学科研究
    第一节对边缘性人格的早期认识
    第二节心理测验对边缘性人格的研究
    第三节描述性精神病学对边缘性人格的研究
    第四节实证和认知心理学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
    第五节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亚型
    第六节DSM、ICD-10中的边缘性人格障碍
    第二章精神分析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
    第一节传统精神分析学家的贡献
    第二节现代客体关系理论家的贡献
    第三章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
    第一节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
    一、精神分析运动的内部演变
    二、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克恩伯格的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客体和客体关系
    二、自体一客体发展的机制
    第三节克恩伯格对情感、驱力和客体关系的整合
    一、自体与自我的诞生
    二、驱力诞生于带有情感投注的客体关系之中
    三、情感及其在驱力及客体关系形成中的作用
    四、小结:客体关系、情感及驱力三者的关系
    第四节克恩伯格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正常“自闭”或原始未分化阶段
    二、原始的自体一客体表象未分化阶段
    三、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的分化
    四、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的整合和内部心理结构的发展
    五、超我的整固和自我的整合
    第五节克恩伯格与科赫特的分歧与争论
    第四章克恩伯格的边缘性人格组织理论
    第一节三种结构化的人格组织
    第二节边缘性人格组织的“假定性”诊断
    第三节对边缘性人格的结构性分析
    一、边缘性人格的自我功能分析
    二、边缘性结构中的伊底和超我
    第四节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发生动力学分析
    第五章克恩伯格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学
    第一节精神分析治疗学的基本原理
    一、治疗过程
    二、治疗技术
    三、治疗师的作用
    四、治疗过程的心理动力学
    五、技术的修正
    六、治疗结果
    第二节从表达性心理治疗到移情焦点治疗
    一、克恩伯格治疗方法的演变
    二、移情焦点治疗
    第三节克恩伯格的移情焦点治疗案例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第六章移情焦点治疗方法在我国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对一例女大学生患者的移情焦点治疗
    一、一般情况和现病史
    二、成长史
    三、诊断评估与治疗合同签订
    四、治疗过程
    五、小结
    第二节对一例离异女患者的移情焦点治疗
    一、一般情况和现病史
    二、成长史
    三、诊断
    四、心理结构性分析
    五、治疗过程
    六、小结
    第三节对移情焦点治疗方法的本土化反思
    第七章对克恩伯格理论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理论贡献
    第二节理论局限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参与式观察是质的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之一,而参与式观察常常与访谈法相结合使用。现代精神分析治疗要求,治疗师除了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无防御式的访谈,可以是开放的,也可以是结构或半结构式访谈,但主要是非结构性、非指导性的访谈)的方法进行收集资料之外,还特别强调以自己的心灵感受(反移情)为收集资料的工具,通过对反移情的观察去洞悉病人的内心世界活动。质的研究对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经常要求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三者交叉进行,这不同于量的研究所遵循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这样一种线性的研究程式。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尤其是在长程的精神分析的治疗中,病人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所提供的资料经常是相互矛盾的,这就要求治疗师在整理病人的资料中,要边收集,边整理,边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病人的人格组织及病理机制。
      本书就是以质的研究方法论为指导,采取目的性抽样(个案研究),对主动寻求治疗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进行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按照克恩伯格及其他精神分析学者发展出的精神分析治疗学原理,进行参与式观察,在治疗的过程中循环式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以减轻患者的病情为目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收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信息资料,深入了解我国文化背景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病理特征、病因、人格组织的特点,以验证克恩伯格所创立的移情焦点心理治疗方法在治疗我国文化背景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的适用性,进而探讨文化差异对边缘性人格患者接受心理治疗的影响。
  • 作者简介:
      林万贵,男,1963年出生于河南信阳。现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教授,博士。中德精神分析培训班学员,我国首批精神分析师之一。从事心理治疗的临床和教学工作18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理论修养。擅长治疗各类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医学心理学教材四部;主译健康心理学教材一部。2001年获南京市政府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
  • 目录:
    第一章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概念演变及其多学科研究
    第一节对边缘性人格的早期认识
    第二节心理测验对边缘性人格的研究
    第三节描述性精神病学对边缘性人格的研究
    第四节实证和认知心理学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
    第五节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亚型
    第六节DSM、ICD-10中的边缘性人格障碍
    第二章精神分析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
    第一节传统精神分析学家的贡献
    第二节现代客体关系理论家的贡献
    第三章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
    第一节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
    一、精神分析运动的内部演变
    二、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克恩伯格的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客体和客体关系
    二、自体一客体发展的机制
    第三节克恩伯格对情感、驱力和客体关系的整合
    一、自体与自我的诞生
    二、驱力诞生于带有情感投注的客体关系之中
    三、情感及其在驱力及客体关系形成中的作用
    四、小结:客体关系、情感及驱力三者的关系
    第四节克恩伯格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正常“自闭”或原始未分化阶段
    二、原始的自体一客体表象未分化阶段
    三、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的分化
    四、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的整合和内部心理结构的发展
    五、超我的整固和自我的整合
    第五节克恩伯格与科赫特的分歧与争论
    第四章克恩伯格的边缘性人格组织理论
    第一节三种结构化的人格组织
    第二节边缘性人格组织的“假定性”诊断
    第三节对边缘性人格的结构性分析
    一、边缘性人格的自我功能分析
    二、边缘性结构中的伊底和超我
    第四节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发生动力学分析
    第五章克恩伯格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学
    第一节精神分析治疗学的基本原理
    一、治疗过程
    二、治疗技术
    三、治疗师的作用
    四、治疗过程的心理动力学
    五、技术的修正
    六、治疗结果
    第二节从表达性心理治疗到移情焦点治疗
    一、克恩伯格治疗方法的演变
    二、移情焦点治疗
    第三节克恩伯格的移情焦点治疗案例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第六章移情焦点治疗方法在我国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对一例女大学生患者的移情焦点治疗
    一、一般情况和现病史
    二、成长史
    三、诊断评估与治疗合同签订
    四、治疗过程
    五、小结
    第二节对一例离异女患者的移情焦点治疗
    一、一般情况和现病史
    二、成长史
    三、诊断
    四、心理结构性分析
    五、治疗过程
    六、小结
    第三节对移情焦点治疗方法的本土化反思
    第七章对克恩伯格理论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理论贡献
    第二节理论局限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存在精神病学:莱因研究
王蕾、郭本禹 著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古典精神分析学的早期理论转向:亚伯拉罕、费伦茨和兰克研究
王健、司群英、郭本禹 著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从精神分析到存在分析:鲍斯研究
孙平、郭本禹 著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温尼科特研究
郗浩丽 著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费尔贝恩、巴林特研究
徐萍萍、王艳萍 著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自身心理学:科赫特研究
蔡飞 著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主体的在世之在
任其平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入门
陈碧霞、杨成、深圳市龙岗区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编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精神分裂症:你尚未知晓的事实
[日]冈田尊司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精神的力量.雷锋故事美绘本 共六册
柯渔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精神病患者的艺术作品(西方思想文化译丛)
[法]法比安娜·于 拉克 著;郝淑芬 译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精神病预后档案:从遗弃中诞生
穆戈 著;博集天卷 出品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精神分析的生态之维
杨文臣 著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精神分析研究(第九辑)
霍大同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精神疾病啮齿类动物模型及行为学实验
崔东红 徐林 主编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精神科护理学(新形态一体化系列教材)
周丽、张明娥、王香妮 编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精神心理疾病临床诊治与康复护理
赵娜,吴铮,王晓红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精神科护理教学案例分析
许冬梅王绍礼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精神科医生破案笔记2:青山医院之谜《心灵法医》原著作者朱明川 系列长篇第2部 内有8幅原创脑洞向插画
朱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