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
2007-03
版次: 1
ISBN: 9787214045423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40页
字数: 49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86人买过
  •   康有为的名字,既象征着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又包孕着亟待发掘的丰富内涵。他忧患多思的情怀,使之在实践层面上居为疾呼改革的活动家;他超迈磅礴的才气,又使之在精神向度上成为富于创意的思想家。上述双重因素构成了有机的张力,激励他既在儒家价值范式之导引下渴望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以期当今世界能走向变法图强的中国,更在外缘文化的刺激下憧憬儒家思想的自我递进,以期其命维新的中国能走向未来的世界。然而,无论在国内学术界,还是在国际汉学界,对于康有为的研究成果,似都难与其显要的地位相称。正因此,萧公权先生晚年的这部平心之作,才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萧先生在大批的康氏未刊手稿的支持下,以同情的了解和细密的笔触,既凸显了这位“南海圣人”特重人际关系的问题意识,也还原了他纵笔代圣贤立言的畅想过程。由是,《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就通过对一位“儒家修正主义者”的追述,提示了一种激发古代思想生机的哲学式态度,和一条活泼的传承文化资源的创造性思路。   萧公权(Kung-chuanHsiao,1897-1981),现代著名政治学家。字恭甫,号迹园,笔名巴人、石沤、君衡。江西省泰和人,幼年就读于私塾。1915年入上海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中学学习。1918年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五四运动中曾参与创办《民钟日报》。1920年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密苏里大学、康奈尔大学,主修政治哲学,1926年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至1948年,历任或兼任南方、国民、南开、东北、燕京、清华、北京、四川等大学教授,讲授中外政治思想史等课程。是“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8年秋赴台,任台湾大学教授。1949年9月离台赴美,任华盛顿大学远东和苏联研究所客座教授,直到1968年退休。著述甚丰,除本书外,还有《政治多元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乡村:十九世纪的帝国控制》等,现已编成《萧公权全集》。其学术路向是,立足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之变局,然后深入西方学术领域,在中西新旧各种学问之间加以折中调和、锤铸涵融,自成一家之言。从学术立场看,其毕生关注的问题,是中国历史的变与常,并以此为基点,来从事对中西文化的折中与融汇。 序言
    第一编家世与生平
    第一章家世
    第二章生平
    第二编哲学思想
    第三章儒学新诂
    第四章以儒变法与以儒为教
    第五章哲学的整合
    第三编变法蓝图
    第六章政治改革
    第七章行政改革
    第八章经济改革
    第九章教育改革
    第四编大同理想
    第十章到大同之路
    第十一章到工业社会的迂回路
    跋:现代中国与新世界
    引用书目
    附录:萧公权先生学术次第(汪荣祖)
    译后记
  • 内容简介:
      康有为的名字,既象征着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又包孕着亟待发掘的丰富内涵。他忧患多思的情怀,使之在实践层面上居为疾呼改革的活动家;他超迈磅礴的才气,又使之在精神向度上成为富于创意的思想家。上述双重因素构成了有机的张力,激励他既在儒家价值范式之导引下渴望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以期当今世界能走向变法图强的中国,更在外缘文化的刺激下憧憬儒家思想的自我递进,以期其命维新的中国能走向未来的世界。然而,无论在国内学术界,还是在国际汉学界,对于康有为的研究成果,似都难与其显要的地位相称。正因此,萧公权先生晚年的这部平心之作,才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萧先生在大批的康氏未刊手稿的支持下,以同情的了解和细密的笔触,既凸显了这位“南海圣人”特重人际关系的问题意识,也还原了他纵笔代圣贤立言的畅想过程。由是,《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就通过对一位“儒家修正主义者”的追述,提示了一种激发古代思想生机的哲学式态度,和一条活泼的传承文化资源的创造性思路。
  • 作者简介:
      萧公权(Kung-chuanHsiao,1897-1981),现代著名政治学家。字恭甫,号迹园,笔名巴人、石沤、君衡。江西省泰和人,幼年就读于私塾。1915年入上海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中学学习。1918年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五四运动中曾参与创办《民钟日报》。1920年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密苏里大学、康奈尔大学,主修政治哲学,1926年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至1948年,历任或兼任南方、国民、南开、东北、燕京、清华、北京、四川等大学教授,讲授中外政治思想史等课程。是“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8年秋赴台,任台湾大学教授。1949年9月离台赴美,任华盛顿大学远东和苏联研究所客座教授,直到1968年退休。著述甚丰,除本书外,还有《政治多元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乡村:十九世纪的帝国控制》等,现已编成《萧公权全集》。其学术路向是,立足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之变局,然后深入西方学术领域,在中西新旧各种学问之间加以折中调和、锤铸涵融,自成一家之言。从学术立场看,其毕生关注的问题,是中国历史的变与常,并以此为基点,来从事对中西文化的折中与融汇。
  • 目录:
    序言
    第一编家世与生平
    第一章家世
    第二章生平
    第二编哲学思想
    第三章儒学新诂
    第四章以儒变法与以儒为教
    第五章哲学的整合
    第三编变法蓝图
    第六章政治改革
    第七章行政改革
    第八章经济改革
    第九章教育改革
    第四编大同理想
    第十章到大同之路
    第十一章到工业社会的迂回路
    跋:现代中国与新世界
    引用书目
    附录:萧公权先生学术次第(汪荣祖)
    译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
[美]王国斌 著;李伯重、连玲玲 译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
[美]杜赞奇 著;王福明 译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
[美]孔飞力 著;李明欢 译;黄鸣奋 校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
[美]贾志扬 著;赵冬梅 译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
[加]朱爱岚 著;胡玉坤 译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内藤湖南:汉学与政治
[美]傅佛果 著;陶德民、何英莺 译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
[美]易劳逸 著;王建朗、王贤知、贾维 译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
罗森塔尔 著;周琳 译;张萌 审校;[美]王国斌;王国斌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儒教与道教
[德]马克斯·韦伯 著;洪天富 译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
[美]萧邦奇 著;周武彪 译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
[英]伊懋可 著;梅雪芹、毛利霞、王玉山 译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汉帝国的日常生活: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
[英]鲁惟一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明信片(《断背山》作者又一力作,荣获福克纳文学奖,49张明信片背后是100种离奇人生)
[美]安妮·普鲁 著;黄宜思 译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欲望行星:人类时代的地球
[美]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 著;侯深 译;汉唐阳光 出品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设计:从图分割到时序收敛(原书第2版) [美国]安德·B.卡恩
[美]安德·B.卡恩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海外中国研究·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美]杜赞奇 著;王福明 译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了不起的建筑师扎哈 传奇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绘本传记 4-9岁
[美]维多利亚·滕特勒-克 雷洛夫 著绘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全新正版图书 改变世界的6种力亨利·波卓斯基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73910929
[美] 亨利·波卓斯基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守望者·传记)身体的疯狂朝圣:田纳西·威廉斯传
[美]约翰·拉尔 著;张敏 凌建娥 译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哥白尼
[美]欧文·金格里奇(Owen Gingerich)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加缪
[美]奥利弗·格洛格(Oliver Gloag)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数学侦探 珠宝行里的X劫匪
[美]丹尼尔·肯尼 艾米丽·博艾尔 著 刘玙婧、王婧 译;小博集出品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十大经济学家
[美]约瑟夫·熊彼特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闲散一些也无可厚非
[美]艾莉森·孙 著;李昂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