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玉辨伪

中国古玉辨伪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9
版次: 1
ISBN: 9787533929152
定价: 20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28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35人买过
  •   这是一部集大成之作。作者以开放的姿态,传授了多年研究古玉辨伪之独门秘籍。作者长期从事古玉研究,丰富的工作阅历使他更有可能正确把握古玉辨伪方法这一重要命题。在《中国古玉辨伪》,作者从宏观篇、微观篇、技能篇三方落墨,从中国玉器发展史着眼,潜心解读古人文献,总结辨伪经验,举一反三,温故知新,以期解开古玉辨伪混沌多年之命门。
      在书中,作者将精心收集的九十九件不同时期的赝古活化石和盘托出,逐一揭露作伪伎俩,与其他近两百件各朝代标准器相对应,相信读者在享受视觉盛宴、掌握辨伪方法之后,能够从容淡定面对“捡漏”的诱惑,走上科学辨伪之路;减少经济损失。   杨伯达,1927年出生于辽宁省旅顺市,研究员。1948年华北大学美术系毕业。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大学考古系玉器鉴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前言
    温故知新,科学辨伪/1
    宏观篇
    古玉辨伪是独立的经验辨证系统
    第一章中国玉文化学/005
    中国玉文化基因/005
    中国玉文化史论/006

    第二章中国玉器艺术方法/01o
    神秘的象征手法/010
    象征主义艺术方法/011
    现实主义艺术方法/013
    拟古主义艺术方法/014

    第三章中国玉器时代风格/015
    史前玉器风格——稚拙神秘/015
    夏代玉器风格——锋锐凶悍/015
    商殷玉器风格——庄严敦厚/016
    西周玉器风格——轻盈清新/017
    春秋玉器风格——细密繁缛/017
    战国玉器风格——精致流畅/018
    秦、西汉玉器风格——雄伟豪放/019
    东汉、南北朝玉器风格——纤巧简洁/020
    隋、唐、五代玉器风格——刚健华贵/021
    宋、辽、金、元玉器风格——洗练生动/021
    明代玉器风格——粗俗狂放/025
    清代玉器风格——精细秀雅/026

    微观篇
    仿古玉和伪古玉辨证
    第一章宋代伪古玉辨证/034
    宋玉做工特色/034
    宋内廷传国玺之辨/037
    宋瑞玉之辨/040

    第二章元代伪古玉辨证/042
    传国玺之辨证/043

    第三章明代古玉辨证/045
    明初《格古要论》辨伪思想/045
    明中晚期陆子刚款辨伪及伪古玉九例/051
    明末高濂《遵生八笺》辨伪思想/068
    明代古玉辨伪七例/073

    第四章清代古玉辨证/082
    清康熙御制文《玉杯记》研究及辨伪活化石
    三例/082
    雍正朝黑漆古伪器辨伪二例/091
    清中期乾隆玉器观及影响/096
    千字文编号仿古玉玩辨伪八例/103
    乾隆帝御题诗玉器辨伪活化石五例/120
    乾嘉年制御赏仿占玉玩五例/130
    清中期传世古玉辨伪十例/140
    晚清古玉辨伪思想研究/188
    晚清金齿藏玉辨伪六例/195

    第五章民国时期民间古玉辨证/207
    民国时期古玉辨伪专著研究/207
    民国早期伪古辨伪五例/217
    西安古玩市场流通古玉辨伪七例/225

    技能篇
    古玉辨伪理念与技能
    第一章古玉辨伪从玉材入手/236
    殉玎琪/239
    瑶琨/242
    球琳/242
    璎/248
    鬼玉/248
    翡翠/248

    第二章古玉辨伪从沁人手_/250
    血玉/253
    老提油/253
    新提油/254
    血竭染玉/254
    琥珀烫/255
    伪铁锈沁/256
    动物染玉法/256
    伪鸡骨白/256
    伪水坑古/257
    人工牛毛纹(沁)/257
    伪生坑古/257
    油炸侩/258

    第三章古玉辨伪从刀工人手/259
    玉器工艺方法/259
    玉器工艺发展/265
    刀工之辨证/272

    第四章古玉辨伪从形纹人手/275

    第五章古玉辨伪从铭款人手/280
    结语
  •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集大成之作。作者以开放的姿态,传授了多年研究古玉辨伪之独门秘籍。作者长期从事古玉研究,丰富的工作阅历使他更有可能正确把握古玉辨伪方法这一重要命题。在《中国古玉辨伪》,作者从宏观篇、微观篇、技能篇三方落墨,从中国玉器发展史着眼,潜心解读古人文献,总结辨伪经验,举一反三,温故知新,以期解开古玉辨伪混沌多年之命门。
      在书中,作者将精心收集的九十九件不同时期的赝古活化石和盘托出,逐一揭露作伪伎俩,与其他近两百件各朝代标准器相对应,相信读者在享受视觉盛宴、掌握辨伪方法之后,能够从容淡定面对“捡漏”的诱惑,走上科学辨伪之路;减少经济损失。
  • 作者简介:
      杨伯达,1927年出生于辽宁省旅顺市,研究员。1948年华北大学美术系毕业。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大学考古系玉器鉴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目录:
    前言
    温故知新,科学辨伪/1
    宏观篇
    古玉辨伪是独立的经验辨证系统
    第一章中国玉文化学/005
    中国玉文化基因/005
    中国玉文化史论/006

    第二章中国玉器艺术方法/01o
    神秘的象征手法/010
    象征主义艺术方法/011
    现实主义艺术方法/013
    拟古主义艺术方法/014

    第三章中国玉器时代风格/015
    史前玉器风格——稚拙神秘/015
    夏代玉器风格——锋锐凶悍/015
    商殷玉器风格——庄严敦厚/016
    西周玉器风格——轻盈清新/017
    春秋玉器风格——细密繁缛/017
    战国玉器风格——精致流畅/018
    秦、西汉玉器风格——雄伟豪放/019
    东汉、南北朝玉器风格——纤巧简洁/020
    隋、唐、五代玉器风格——刚健华贵/021
    宋、辽、金、元玉器风格——洗练生动/021
    明代玉器风格——粗俗狂放/025
    清代玉器风格——精细秀雅/026

    微观篇
    仿古玉和伪古玉辨证
    第一章宋代伪古玉辨证/034
    宋玉做工特色/034
    宋内廷传国玺之辨/037
    宋瑞玉之辨/040

    第二章元代伪古玉辨证/042
    传国玺之辨证/043

    第三章明代古玉辨证/045
    明初《格古要论》辨伪思想/045
    明中晚期陆子刚款辨伪及伪古玉九例/051
    明末高濂《遵生八笺》辨伪思想/068
    明代古玉辨伪七例/073

    第四章清代古玉辨证/082
    清康熙御制文《玉杯记》研究及辨伪活化石
    三例/082
    雍正朝黑漆古伪器辨伪二例/091
    清中期乾隆玉器观及影响/096
    千字文编号仿古玉玩辨伪八例/103
    乾隆帝御题诗玉器辨伪活化石五例/120
    乾嘉年制御赏仿占玉玩五例/130
    清中期传世古玉辨伪十例/140
    晚清古玉辨伪思想研究/188
    晚清金齿藏玉辨伪六例/195

    第五章民国时期民间古玉辨证/207
    民国时期古玉辨伪专著研究/207
    民国早期伪古辨伪五例/217
    西安古玩市场流通古玉辨伪七例/225

    技能篇
    古玉辨伪理念与技能
    第一章古玉辨伪从玉材入手/236
    殉玎琪/239
    瑶琨/242
    球琳/242
    璎/248
    鬼玉/248
    翡翠/248

    第二章古玉辨伪从沁人手_/250
    血玉/253
    老提油/253
    新提油/254
    血竭染玉/254
    琥珀烫/255
    伪铁锈沁/256
    动物染玉法/256
    伪鸡骨白/256
    伪水坑古/257
    人工牛毛纹(沁)/257
    伪生坑古/257
    油炸侩/258

    第三章古玉辨伪从刀工人手/259
    玉器工艺方法/259
    玉器工艺发展/265
    刀工之辨证/272

    第四章古玉辨伪从形纹人手/275

    第五章古玉辨伪从铭款人手/280
    结语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古玉辨伪
中国史前玉巫教探秘
杨伯达 著
中国古玉辨伪
中国古玉辨伪(修订本)
杨伯达 著
中国古玉辨伪
中国玉器全集(1-6)(套装共6册)
杨伯达 著
中国古玉辨伪
巫玉之光
杨伯达 著
中国古玉辨伪
大师说器:杨伯达说玉器
杨伯达 著
中国古玉辨伪
辉煌十年继往开来:1999-2008中国玉文化玉学学术成果精粹
杨伯达、曾卫胜 编
中国古玉辨伪
杨伯达说翡翠
杨伯达 著
中国古玉辨伪
古玉鉴定:隋唐至明清
杨伯达 著
中国古玉辨伪
巫玉之光
杨伯达
中国古玉辨伪
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上下册)
杨伯达 主编
中国古玉辨伪
古玉史论
杨伯达
中国古玉辨伪
清代院画
杨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