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10
版次: 1
ISBN: 9787504359339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1页
字数: 200千字
分类: 文学
6人买过
  • 本书以红色经典作品《青春之歌》为研究对象,把这部作品放入整个当代中国文学史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中加以审视,试图更加深入地把握红色经典的文本张力及其在主流、精英、市场、大众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生产过程,进而挖掘红色经典现象的深层社会文化动因及其文化内涵.本书拒绝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研究方法,而是采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的历史性、文本性、当代性,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力图还原历史文化语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看法.总之,这是一部在红色经典研究方面不乏创新的作品。 周春霞,女,山东人,现就职于北京联合大学,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和当代文化思潮、电影评论等,发表论文数十篇。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童庆炳

    序  程正民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多重动机和文本张力:《青春之歌》的创作

      一、《青春之歌》创作与“写工农兵”

        1.《讲话》及“写工农兵”

        2.讨论与批判:“知识分子”题材的当代境遇

        3.个体写作困境

     二、碰撞与整合:《青春之歌》创作动机谈

        1.动机簇现象及作家动机多重性

        2.三种动机间的碰撞与整合

        3.社会角色与创作动机的转化生成

      三、动机游移下的文本张力

        1.爱情与革命间的张力叙事

        2.个人与历史间的张力叙事

     四、社会组织下的个人生产:徘徊在“信”与“思”间的个人写作

        1.意识形态“询唤”与作家之“信”  

        2.作家的自我经历与“思”

        3.徘徊在“信”与“思”问的个人写作

        小结

    第二章 主流规约与编辑身份矛盾:《青春之歌》的出版

     一、出版制度与《青春之歌》的出版

        1.出版制度的规范化

        2.《青春之歌》的出版

     二、审读意见中的矛盾与张力

        1.“现实性”与“可能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塑造

        2.个人与历史:两种叙事视角

        3.“增加”与“删除”:艺术表现

     三、出与不出之间:编辑身份及其矛盾

        1.编辑作为“把关人”

        2.编辑作为“受众的代言人”

        3.编辑作为“个人”

        4.出与不出之间

     小结

    第三章  两种批评、文学观念的交锋:《青春之歌》的论争

     一、《青春之歌》论争意图初探

        1.从十七年批评看论争

        2.从杂志定位看论争

        3.从“编者按”看论争

     二、丽种批评观念、文学观念的碰撞

        1.原则与现实

        2.政治与艺术    

     三、多种批评声音交织下的红色经典生产

        1.民众的政治无意识及其多样性

        2.精英的复杂性及其介入生产的方式

        3.“收缩”的个人叙事

     小结    

    第四章 组织生产与文本缝合:《青春之歌》的电影改编

     一、组织生产与电影《青春之歌》改编 

        1.个人生产的困境

        2.组织生产的强势

     二、困境与突围:电影《青春之歌》的改编

    ……

    第五章 多种社会力量的冲突与合谋:《青春之歌》的再生产

    结语:文本张力·生产机制·文学观念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以红色经典作品《青春之歌》为研究对象,把这部作品放入整个当代中国文学史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中加以审视,试图更加深入地把握红色经典的文本张力及其在主流、精英、市场、大众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生产过程,进而挖掘红色经典现象的深层社会文化动因及其文化内涵.本书拒绝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研究方法,而是采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的历史性、文本性、当代性,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力图还原历史文化语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看法.总之,这是一部在红色经典研究方面不乏创新的作品。
  • 作者简介:
    周春霞,女,山东人,现就职于北京联合大学,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和当代文化思潮、电影评论等,发表论文数十篇。
  • 目录: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童庆炳

    序  程正民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多重动机和文本张力:《青春之歌》的创作

      一、《青春之歌》创作与“写工农兵”

        1.《讲话》及“写工农兵”

        2.讨论与批判:“知识分子”题材的当代境遇

        3.个体写作困境

     二、碰撞与整合:《青春之歌》创作动机谈

        1.动机簇现象及作家动机多重性

        2.三种动机间的碰撞与整合

        3.社会角色与创作动机的转化生成

      三、动机游移下的文本张力

        1.爱情与革命间的张力叙事

        2.个人与历史间的张力叙事

     四、社会组织下的个人生产:徘徊在“信”与“思”间的个人写作

        1.意识形态“询唤”与作家之“信”  

        2.作家的自我经历与“思”

        3.徘徊在“信”与“思”问的个人写作

        小结

    第二章 主流规约与编辑身份矛盾:《青春之歌》的出版

     一、出版制度与《青春之歌》的出版

        1.出版制度的规范化

        2.《青春之歌》的出版

     二、审读意见中的矛盾与张力

        1.“现实性”与“可能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塑造

        2.个人与历史:两种叙事视角

        3.“增加”与“删除”:艺术表现

     三、出与不出之间:编辑身份及其矛盾

        1.编辑作为“把关人”

        2.编辑作为“受众的代言人”

        3.编辑作为“个人”

        4.出与不出之间

     小结

    第三章  两种批评、文学观念的交锋:《青春之歌》的论争

     一、《青春之歌》论争意图初探

        1.从十七年批评看论争

        2.从杂志定位看论争

        3.从“编者按”看论争

     二、丽种批评观念、文学观念的碰撞

        1.原则与现实

        2.政治与艺术    

     三、多种批评声音交织下的红色经典生产

        1.民众的政治无意识及其多样性

        2.精英的复杂性及其介入生产的方式

        3.“收缩”的个人叙事

     小结    

    第四章 组织生产与文本缝合:《青春之歌》的电影改编

     一、组织生产与电影《青春之歌》改编 

        1.个人生产的困境

        2.组织生产的强势

     二、困境与突围:电影《青春之歌》的改编

    ……

    第五章 多种社会力量的冲突与合谋:《青春之歌》的再生产

    结语:文本张力·生产机制·文学观念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含指导性案例)·知识产权卷(第七版)
人民法院出版社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解读艺术:拉康
[美]史蒂夫·Z. 莱文(Steven Z.Levine)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含指导性案例)行政·国家赔偿卷(第七版)
人民法院出版社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解读博物馆:知情者说
(美)史蒂文·米勒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解读艺术:巴赫金
[英]戴博拉·海恩斯(Daborah Haynes)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解读发展中经济体协同发展机制:全球双环流视角
张辉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解读MACD指标:短线操盘技术与分析实战
刘文杰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解读中国之治:全面小康 全面解码(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中心《档案》栏目组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解读艺术:海德格尔
[澳]芭芭拉·波尔特(Barbara Bolt) 著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解读新质生产力
本书编写组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解读乔伊斯的艺术
[美]约瑟夫·坎贝尔 著;杨娅雯 译;湛庐 出品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解读爨龙颜碑
王洪斌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初声读日语日语故事精选日汉对照
周春霞 著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日语句式研究
周春霞 孙海英
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
农民婚姻家庭法律知识
周春霞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