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终极关怀

朱熹的终极关怀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4-10
版次: 1
ISBN: 9787561739389
定价: 24.8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0页
字数: 337千字
37人买过
  • 就朱熹而言,终极关怀不仅仅是一个不需要做特别事情的纯粹的精神境界的问题(如冯友兰先生所说),而且是一个必须有特别行动的道德生命内在的源源不绝不可遏止的终极力量源泉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普泛的一般的道德力量的终极源头的问题(如牟宗三先生所说),更是一个具有明确价值指向的儒家式担当天下的生命行动的终极力量源头的问题。
      
      
      研究朱熹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但无论用哪种方法,都不应歪曲朱熹的原意。完全做到这一点也许不可能,因为任何解释都会多少加进后人的意思。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努力避免孤立地局限于某些特殊范畴或思想片断来图解朱熹,并尝试把他全部的思想资料放回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之中,然后从整体上把握他本人而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进而追究他的——同时也是与我们的精神生命相通的——终极关怀。本书便试图运用这一方法,重新审视朱熹。 导论

    第一章 儒者关怀的宏观定位——对佛老之学的批判反思

     第一节 走出佛老的迷宫

       一 一贯忠恕之辩

       二 杂学异端之辨

     第二节 辟佛(老)心态之变化

       一 思想形成时期

       二 初遇陆学时期

       三 反击浙学时期

       四 思想成熟时期

       五 庆元党禁时期

     第三节 排拒佛老之旨归

       一 佛(道)教之挑战

       二 儒家之回应

       三 三教之定位

    第二章 个体生命的意义安置——修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功夫体系的形成

       一 从理会分殊到格物精义

       二 丙戌之悟与察识端倪

       三 己丑之悟与庄敬涵养

       四 知先行后与知行并进

     第二节 功夫体系的矛盾与特点

       一 格物致知与知行矛盾

       二 修养功夫的总特点

     第三节 修道目标与圣贤境界

       一 《仁说》与仁

       二 孔颜乐处与曾点气象

    第三章 社会理想的执著追求——改造现实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隆兴和议前后

       一 壬午封事:剖析利害

       二 癸未奏对:严辨义利

       三 沉痛反思:格君心之非

     第二节 南康浙东任上

       一 斥佞幸而指君心

       二 抑贪霸以护民本

     第三节 刳沥肺肝的执著

       一 武夷山中论王霸

       二 延和殿上绎旧闻

       三 戊申封事竭愚诚

     第四节 帝王之师的悲剧

       一 知漳州:革弊政而正经界

       二 帅湖南:申教令而严武备

       三 入经筵:辅君德而预朝政

       四 陷党禁:辨义利而守归宿

    附录:儒者经世致用的两难选择——朱陈义利王霸之辩解读

       一 王与霸

       二 三代与汉唐

       三 成人与德

       四 道与道德

       五 担当与失落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就朱熹而言,终极关怀不仅仅是一个不需要做特别事情的纯粹的精神境界的问题(如冯友兰先生所说),而且是一个必须有特别行动的道德生命内在的源源不绝不可遏止的终极力量源泉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普泛的一般的道德力量的终极源头的问题(如牟宗三先生所说),更是一个具有明确价值指向的儒家式担当天下的生命行动的终极力量源头的问题。
      
      
      研究朱熹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但无论用哪种方法,都不应歪曲朱熹的原意。完全做到这一点也许不可能,因为任何解释都会多少加进后人的意思。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努力避免孤立地局限于某些特殊范畴或思想片断来图解朱熹,并尝试把他全部的思想资料放回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之中,然后从整体上把握他本人而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进而追究他的——同时也是与我们的精神生命相通的——终极关怀。本书便试图运用这一方法,重新审视朱熹。
  •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儒者关怀的宏观定位——对佛老之学的批判反思

     第一节 走出佛老的迷宫

       一 一贯忠恕之辩

       二 杂学异端之辨

     第二节 辟佛(老)心态之变化

       一 思想形成时期

       二 初遇陆学时期

       三 反击浙学时期

       四 思想成熟时期

       五 庆元党禁时期

     第三节 排拒佛老之旨归

       一 佛(道)教之挑战

       二 儒家之回应

       三 三教之定位

    第二章 个体生命的意义安置——修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功夫体系的形成

       一 从理会分殊到格物精义

       二 丙戌之悟与察识端倪

       三 己丑之悟与庄敬涵养

       四 知先行后与知行并进

     第二节 功夫体系的矛盾与特点

       一 格物致知与知行矛盾

       二 修养功夫的总特点

     第三节 修道目标与圣贤境界

       一 《仁说》与仁

       二 孔颜乐处与曾点气象

    第三章 社会理想的执著追求——改造现实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隆兴和议前后

       一 壬午封事:剖析利害

       二 癸未奏对:严辨义利

       三 沉痛反思:格君心之非

     第二节 南康浙东任上

       一 斥佞幸而指君心

       二 抑贪霸以护民本

     第三节 刳沥肺肝的执著

       一 武夷山中论王霸

       二 延和殿上绎旧闻

       三 戊申封事竭愚诚

     第四节 帝王之师的悲剧

       一 知漳州:革弊政而正经界

       二 帅湖南:申教令而严武备

       三 入经筵:辅君德而预朝政

       四 陷党禁:辨义利而守归宿

    附录:儒者经世致用的两难选择——朱陈义利王霸之辩解读

       一 王与霸

       二 三代与汉唐

       三 成人与德

       四 道与道德

       五 担当与失落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