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9
版次: 1
ISBN: 9787563519279
定价: 4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4页
字数: 45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21人买过
  •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数字鸿沟”测度相关组织、模型与方法的系统总结,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建立了一套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测度“数字鸿沟”的方法体系,并根据权威统计数据,对中国各地区的“数字鸿沟”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了中国跨越“数字鸿沟”的思路与对策。书中建立的“数字鸿沟”测度方法体系不仅对缩小“数字鸿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方法和理论的综合运用也具有普适性和较强的可借鉴性。 张彬,博士,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电信政策。电信网络和业务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化等方面。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数字通信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5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管理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10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硕士毕业后一直任教于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近期主讲课程包括“电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经济管理”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几十篇学术论文。完成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于2003—2004学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信息政策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一年。1996年7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作为“电信服务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主要项目研究者于1997年8月获得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几年出版的著作包括《现代电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通信经济管理》等,出版译著《亚太信息技术园——地区性数字鸿沟之启示》。
    RichardD.TaVlor(理查德·泰勒),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信研究帕默(Palmer)基金主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通信学院教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加盟教授,该校信息政策研究所(主要研究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强调信息技术在完善民主、社会责任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潜能)的创建者之一。现任所长。主导了众多信息技术应用与投资方面(尤其是亚太地区)重点项目的研究。并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相关著作和文章。
    李潇,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读博士,师从张彬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信运营管理、信息产业政策以及数字鸿沟的测度与预测。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作为主研人参与了多项部级和企业科研项目。 1绪论
    1.1难点:对“信息”、“数字鸿沟”及其他的测量
    1.1.1什么是“信息”
    1.1.2英语中的“信息”
    1.1.3测量“信息”的方法
    1.1.4早期对信息社会的测量
    1.1.5概念上的挑战
    1.1.6关于测量“信息”的假设
    1.2信息学中信息的作用
    1.2.1信息的异构性
    1.2.2信息的无损性
    1.2.3信息的认知性
    1.2.4信息的环境性
    1.2.5信息的整体性
    1.2.6信息的累积性
    1.2.7信息的瞬时性
    1.2.8信息的易漏性
    1.2.9信息的捆绑性
    1.2.10信息比资金更重要
    1.2.11信息需要(或倾向于)免费提供
    1.2.12信息是一种“经验商品”
    1.2.13信息是“公共”用品
    1.2.14信息的多样性
    1.3国际信息度量项目
    1.3.1国家对信息度量技术的支持
    1.3.2信息社会指标的现行研究
    1.4信息测量研究的限制因素
    1.4.1方法的优缺点
    1.4.2数字鸿沟(电子化社会)/电子化准备程度的测量
    1.5对数字鸿沟测量方法的评论
    1.5.1综合指标和主观指标
    1.5.2信息测度研究的方法分类比较
    1.5.3机遇:WSIS呼吁信息测量的进一步发展
    1.5.4整合:向通用模型发展
    1.6发掘新的模型
    1.6.1数据问题
    1.6.2统计方法
    1.6.3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2国际组织在测度数字鸿沟方面的贡献
    2.1国际电信联盟
    2.1.1国际电信联盟简介
    2.1.2与数字鸿沟相关的国际活动
    2.2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2.2.1简介
    2.2.2与数字鸿沟相关的测度研究
    2.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2.3.1简介
    2.3.2与ICT测度有关的活动
    2.3.3ICT发展指数与ICT扩散指数
    2.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4.1简介
    2.4.2UNDP与数字鸿沟
    2.5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
    2.5.1简介
    2.5.2UNESC0与数字鸿沟
    2.5.3知识鸿沟与数字鸿沟
    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2.6.1简介
    2.6.2相关国际会议与活动
    2.6.3OECD与数字鸿沟
    2.7世界经济论坛
    2.7.1简介
    2.7.2WEF数字鸿沟
    2.8经济学人信息部
    2.8.1简介
    2.8.2EIU亏数字鸿沟
    2.9测度ICT促进发展伙伴关系联盟
    2.9.1简介
    2.9.2伙伴关系与数字鸿沟
    2.1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10.1简介
    2.10.2APEC与数字鸿沟
    2.11世界银行
    2.11.1简介
    2.11.2世界银行与数字鸿沟

    3国际著名数字鸿沟测度模型介绍
    3.1电子化准备度
    3.1.1CSPP的网络化世界准备度指南
    3.1.2CID的网络化世界准备度指标体系
    3.1.3APEC的电子商务准备程度指标体系
    3.1.4USAID的ICT和ICT支持产品和服务输出潜能指标体系
    3.1.5InfoDev的ICT接人与接入实现指标体系
    3.1.6SIDA的ICT统计指标
    3.1.7ASEAN的e-ASEAN准备指标体系
    3.1.8MI的电子化准备度测度指标体系
    3.1.9WITSA的电子商务影响因素
    3.1.10Crenshaw和Robinson的ICT发展影响因素
    3.1.11CIDCM的谈判网模型指标体系
    3.1.12世界银行的知识经济评价指标
    3.1.13IDC的信息社会指数
    3.1.14全球化指数
    3.2EIU的电子化准备度指标体系
    3.2.1简介
    3.2.22003年电子化准备度排名
    3.2.32008年电子化准备度排名
    3.3sIBIS的电子欧洲指标体系
    3.3.1简介
    3.3.2电子欧洲指标体系
    3.4Bridges.org对E-readiness的总结
    3.5INSEAD和wEF的网络化准备指数
    3.5.1NRI背景介绍
    3.5.2NRI的结构
    3.5.3NRI的应用
    3.5.4NRI评价
    3.6世界银行的at-a-glance指标体系
    3.6.1简介
    3.6.2一瞥(at-a-glance)指标体系
    3.7OECD的信息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和IcT影响指标体系
    3.7.1简介
    3.7.2信息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3.8UNcTAD的ICT发展指数和ICT扩散指标体系
    3.8.1简介
    3.8.2ICT发展指标体系
    3.8.3IcT扩散指标体系
    3.9Partnership/ITU的1CT核心指标体系和全球IcT指标体系
    3.9.1简介
    3.9.2ICT核心指标体系
    3.9.3全球ICT指标体系
    3.9.4改进的IcT核心指标体系
    3.10ITU的数字接入指数
    3.10.1DAI产生背景
    3.10.2DAI的概念框架
    3.10.3测度指标体系
    3.11Orbicom的Inlostate指数
    ……

    4数字鸿沟测算方法介绍
    5国内现有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6我国数字鸿沟测度实证研究
    7基于基尼系数法则度数字鸿沟的实证研究
    8基于信息量测度数字鸿沟
    9数字鸿沟测度结构模型研究
    10主成分及主因子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1层次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2离散地分析法测度数字鸿沟的实证研究
    13层次聚类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4时间距离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5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6研究发现与总结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数字鸿沟”测度相关组织、模型与方法的系统总结,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建立了一套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测度“数字鸿沟”的方法体系,并根据权威统计数据,对中国各地区的“数字鸿沟”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了中国跨越“数字鸿沟”的思路与对策。书中建立的“数字鸿沟”测度方法体系不仅对缩小“数字鸿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方法和理论的综合运用也具有普适性和较强的可借鉴性。
  • 作者简介:
    张彬,博士,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电信政策。电信网络和业务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化等方面。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数字通信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5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管理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10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硕士毕业后一直任教于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近期主讲课程包括“电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经济管理”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几十篇学术论文。完成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于2003—2004学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信息政策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一年。1996年7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作为“电信服务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主要项目研究者于1997年8月获得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几年出版的著作包括《现代电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通信经济管理》等,出版译著《亚太信息技术园——地区性数字鸿沟之启示》。
    RichardD.TaVlor(理查德·泰勒),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信研究帕默(Palmer)基金主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通信学院教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加盟教授,该校信息政策研究所(主要研究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强调信息技术在完善民主、社会责任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潜能)的创建者之一。现任所长。主导了众多信息技术应用与投资方面(尤其是亚太地区)重点项目的研究。并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相关著作和文章。
    李潇,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读博士,师从张彬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信运营管理、信息产业政策以及数字鸿沟的测度与预测。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作为主研人参与了多项部级和企业科研项目。
  • 目录:
    1绪论
    1.1难点:对“信息”、“数字鸿沟”及其他的测量
    1.1.1什么是“信息”
    1.1.2英语中的“信息”
    1.1.3测量“信息”的方法
    1.1.4早期对信息社会的测量
    1.1.5概念上的挑战
    1.1.6关于测量“信息”的假设
    1.2信息学中信息的作用
    1.2.1信息的异构性
    1.2.2信息的无损性
    1.2.3信息的认知性
    1.2.4信息的环境性
    1.2.5信息的整体性
    1.2.6信息的累积性
    1.2.7信息的瞬时性
    1.2.8信息的易漏性
    1.2.9信息的捆绑性
    1.2.10信息比资金更重要
    1.2.11信息需要(或倾向于)免费提供
    1.2.12信息是一种“经验商品”
    1.2.13信息是“公共”用品
    1.2.14信息的多样性
    1.3国际信息度量项目
    1.3.1国家对信息度量技术的支持
    1.3.2信息社会指标的现行研究
    1.4信息测量研究的限制因素
    1.4.1方法的优缺点
    1.4.2数字鸿沟(电子化社会)/电子化准备程度的测量
    1.5对数字鸿沟测量方法的评论
    1.5.1综合指标和主观指标
    1.5.2信息测度研究的方法分类比较
    1.5.3机遇:WSIS呼吁信息测量的进一步发展
    1.5.4整合:向通用模型发展
    1.6发掘新的模型
    1.6.1数据问题
    1.6.2统计方法
    1.6.3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2国际组织在测度数字鸿沟方面的贡献
    2.1国际电信联盟
    2.1.1国际电信联盟简介
    2.1.2与数字鸿沟相关的国际活动
    2.2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2.2.1简介
    2.2.2与数字鸿沟相关的测度研究
    2.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2.3.1简介
    2.3.2与ICT测度有关的活动
    2.3.3ICT发展指数与ICT扩散指数
    2.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4.1简介
    2.4.2UNDP与数字鸿沟
    2.5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
    2.5.1简介
    2.5.2UNESC0与数字鸿沟
    2.5.3知识鸿沟与数字鸿沟
    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2.6.1简介
    2.6.2相关国际会议与活动
    2.6.3OECD与数字鸿沟
    2.7世界经济论坛
    2.7.1简介
    2.7.2WEF数字鸿沟
    2.8经济学人信息部
    2.8.1简介
    2.8.2EIU亏数字鸿沟
    2.9测度ICT促进发展伙伴关系联盟
    2.9.1简介
    2.9.2伙伴关系与数字鸿沟
    2.1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10.1简介
    2.10.2APEC与数字鸿沟
    2.11世界银行
    2.11.1简介
    2.11.2世界银行与数字鸿沟

    3国际著名数字鸿沟测度模型介绍
    3.1电子化准备度
    3.1.1CSPP的网络化世界准备度指南
    3.1.2CID的网络化世界准备度指标体系
    3.1.3APEC的电子商务准备程度指标体系
    3.1.4USAID的ICT和ICT支持产品和服务输出潜能指标体系
    3.1.5InfoDev的ICT接人与接入实现指标体系
    3.1.6SIDA的ICT统计指标
    3.1.7ASEAN的e-ASEAN准备指标体系
    3.1.8MI的电子化准备度测度指标体系
    3.1.9WITSA的电子商务影响因素
    3.1.10Crenshaw和Robinson的ICT发展影响因素
    3.1.11CIDCM的谈判网模型指标体系
    3.1.12世界银行的知识经济评价指标
    3.1.13IDC的信息社会指数
    3.1.14全球化指数
    3.2EIU的电子化准备度指标体系
    3.2.1简介
    3.2.22003年电子化准备度排名
    3.2.32008年电子化准备度排名
    3.3sIBIS的电子欧洲指标体系
    3.3.1简介
    3.3.2电子欧洲指标体系
    3.4Bridges.org对E-readiness的总结
    3.5INSEAD和wEF的网络化准备指数
    3.5.1NRI背景介绍
    3.5.2NRI的结构
    3.5.3NRI的应用
    3.5.4NRI评价
    3.6世界银行的at-a-glance指标体系
    3.6.1简介
    3.6.2一瞥(at-a-glance)指标体系
    3.7OECD的信息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和IcT影响指标体系
    3.7.1简介
    3.7.2信息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3.8UNcTAD的ICT发展指数和ICT扩散指标体系
    3.8.1简介
    3.8.2ICT发展指标体系
    3.8.3IcT扩散指标体系
    3.9Partnership/ITU的1CT核心指标体系和全球IcT指标体系
    3.9.1简介
    3.9.2ICT核心指标体系
    3.9.3全球ICT指标体系
    3.9.4改进的IcT核心指标体系
    3.10ITU的数字接入指数
    3.10.1DAI产生背景
    3.10.2DAI的概念框架
    3.10.3测度指标体系
    3.11Orbicom的Inlostate指数
    ……

    4数字鸿沟测算方法介绍
    5国内现有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6我国数字鸿沟测度实证研究
    7基于基尼系数法则度数字鸿沟的实证研究
    8基于信息量测度数字鸿沟
    9数字鸿沟测度结构模型研究
    10主成分及主因子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1层次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2离散地分析法测度数字鸿沟的实证研究
    13层次聚类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4时间距离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5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6研究发现与总结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现代信息经济与产业规制
忻展红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颌骨修复技术与材料
张彬 编著;刘凤珍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数字经济测评与管理
张彬 刘宇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北京红色设计/红色文化丛书·北京文化书系
张彬 著;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果园山地散养土鸡 修订版
张彬 ;何俊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程(第2版)
张彬 著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数学(3下人教全彩版)/小学题帮
张彬 编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数学(3上新课标人全彩版)/小学题帮
张彬 著;刘义国 编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人类史的图像阅读与福建文化
张彬 著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博文全本经典名著系列传世经典完美珍藏:一千零一夜(全译本)
张彬 译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软硬兼施:硬盘固件维修及数据恢复实战
张彬 著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信息通信专业教材系列:网络管理实验
张彬 著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张彬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