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艺术

中国现代诗歌艺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10
版次: 1
ISBN: 9787535435552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0页
字数: 267千字
分类: 文学
26人买过
  • 本书是作者孜孜于中国现代新诗研究数年的部分成果,作者立足新诗成长时期的大量原始资料,以现代中国丰富的诗集、原始期刊、报纸副刊作为研究的基石,从诗论、批评、解诗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作者不仅重视从“史”的方面来研究这一时段新诗的艺术脉络,更从“中国现代解诗学”的角度融入自己对新诗的独特审美阐释。 孙玉石,1935年11月生,辽宁海城人,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6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与五四文化以及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著有《〈野草〉研究》、《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中国现代 题辞

    重印的话

    诗论编

      郭沫若: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艺术沉思

        一 我效法造化的精神,自由创造

        二 艺术不当是反射的而应当是创造的

        三 艺术家应该做自然的老子

        四 艺术的要求不在求得自然的一片形似

        五 美的艺术都受过一道灵魂的洗礼

        六 打破摹仿自然的恶习,朝着动的方向走

        七 艺术美是诗人创造性想象的表现

      闻一多及新月派的诗歌艺术追求

        一 感情和情绪是诗的灵魂

        二 把对生活美的感应升华为诗的激情

        三 没有真和善的美就失去了美的价值本身

        四 对艺术美和自然美关系的认识

        五 完全的想象创造完美的艺术世界

        六 由艰苦的锤炼迈向更美的目标

      穆木天——中国象征派诗歌理论的奠基者

        一 在理论贫困中崛起的美学沉思

        二 “纯诗”观念的最初构建者

        三 理论的反思与理论的命运

      朱自清与中国现代解诗学

        一 新诗现代化趋向的产物

        二 现代解诗学的诞生

        三 现代解诗学的理论内涵

        四 现代解诗学的实践原则

      李健吾诗歌批评理论的现代性

        一 自我发现:批评主体意识的强化

        二 回到内在:批评价值标准的转向

        三 隔膜与超越:两个经验世界的碰撞

    批评编

      《女神》艺术美的获得与失落

        一 艺术退坡与审美价值的整体性

        二 美的失落伴随美的获得而来

        三 艺术美失落的原因探寻

      朱湘的诗歌艺术

        一 我的前途满是荆棘

        二 死了也不死,是诗人的诗

        三 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

      李金发与中国初期象征派诗

        一 西方象征派诗在中国最初的传播

        二 中国象征诗的萌芽和产生

        三 李金发:中国象征诗的启明星

        四 李金发诗歌的艺术追求

        五 在象征派诗蓬勃的潮流中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回顾与评析

        一 稚嫩而芜杂的幼芽

        二 初期象征派诗的诞生

        三 初期象征派诗的艺术探索

        四 三十年代现代派诗的勃兴

        五 现代派诗人心态探求

        六 寻找中外诗歌艺术的融汇点

        七 现代派诗人群的审美追求

        八 现代主义诗歌的拓展与超越

        九 “中国新诗”派诗人群的超前意识

        十 在中西诗歌发展新的艺术交汇点上

      《荒原》冲击波下现代诗人们的探索

        一 未完成的美学转折

        二 现代派诗人群系的必然选择

        三 “荒原”意识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四 在审美的契合中重建新的艺术平衡

      论冯雪峰诗的人格构成及走向

        一 我们歌笑在湖畔

        二 人间的悲与爱的歌

        三 从湖畔走向高山

        四 一个光亮的灵魂

        五 我心中的爱又是怎样地燃烧着呵

        六 我被圣洁的惊颤所刺痛

        七 我们终于达到了这样的审美

    解诗编

      读李金发的诗

        夜之歌

        温柔(四)

        在淡死的灰里

      读戴望舒的诗

        雨巷

        寻梦者

        致萤火

      读卞之琳的诗

        断章

        白螺壳

        圆宝盒

      读何其芳的诗

        预言

        扇

        古城

      读林庚的诗

        夜

      读废名的诗

        妆台

        十二月十九夜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孜孜于中国现代新诗研究数年的部分成果,作者立足新诗成长时期的大量原始资料,以现代中国丰富的诗集、原始期刊、报纸副刊作为研究的基石,从诗论、批评、解诗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作者不仅重视从“史”的方面来研究这一时段新诗的艺术脉络,更从“中国现代解诗学”的角度融入自己对新诗的独特审美阐释。
  • 作者简介:
    孙玉石,1935年11月生,辽宁海城人,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6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与五四文化以及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著有《〈野草〉研究》、《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中国现代
  • 目录:
    题辞

    重印的话

    诗论编

      郭沫若: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艺术沉思

        一 我效法造化的精神,自由创造

        二 艺术不当是反射的而应当是创造的

        三 艺术家应该做自然的老子

        四 艺术的要求不在求得自然的一片形似

        五 美的艺术都受过一道灵魂的洗礼

        六 打破摹仿自然的恶习,朝着动的方向走

        七 艺术美是诗人创造性想象的表现

      闻一多及新月派的诗歌艺术追求

        一 感情和情绪是诗的灵魂

        二 把对生活美的感应升华为诗的激情

        三 没有真和善的美就失去了美的价值本身

        四 对艺术美和自然美关系的认识

        五 完全的想象创造完美的艺术世界

        六 由艰苦的锤炼迈向更美的目标

      穆木天——中国象征派诗歌理论的奠基者

        一 在理论贫困中崛起的美学沉思

        二 “纯诗”观念的最初构建者

        三 理论的反思与理论的命运

      朱自清与中国现代解诗学

        一 新诗现代化趋向的产物

        二 现代解诗学的诞生

        三 现代解诗学的理论内涵

        四 现代解诗学的实践原则

      李健吾诗歌批评理论的现代性

        一 自我发现:批评主体意识的强化

        二 回到内在:批评价值标准的转向

        三 隔膜与超越:两个经验世界的碰撞

    批评编

      《女神》艺术美的获得与失落

        一 艺术退坡与审美价值的整体性

        二 美的失落伴随美的获得而来

        三 艺术美失落的原因探寻

      朱湘的诗歌艺术

        一 我的前途满是荆棘

        二 死了也不死,是诗人的诗

        三 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

      李金发与中国初期象征派诗

        一 西方象征派诗在中国最初的传播

        二 中国象征诗的萌芽和产生

        三 李金发:中国象征诗的启明星

        四 李金发诗歌的艺术追求

        五 在象征派诗蓬勃的潮流中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回顾与评析

        一 稚嫩而芜杂的幼芽

        二 初期象征派诗的诞生

        三 初期象征派诗的艺术探索

        四 三十年代现代派诗的勃兴

        五 现代派诗人心态探求

        六 寻找中外诗歌艺术的融汇点

        七 现代派诗人群的审美追求

        八 现代主义诗歌的拓展与超越

        九 “中国新诗”派诗人群的超前意识

        十 在中西诗歌发展新的艺术交汇点上

      《荒原》冲击波下现代诗人们的探索

        一 未完成的美学转折

        二 现代派诗人群系的必然选择

        三 “荒原”意识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四 在审美的契合中重建新的艺术平衡

      论冯雪峰诗的人格构成及走向

        一 我们歌笑在湖畔

        二 人间的悲与爱的歌

        三 从湖畔走向高山

        四 一个光亮的灵魂

        五 我心中的爱又是怎样地燃烧着呵

        六 我被圣洁的惊颤所刺痛

        七 我们终于达到了这样的审美

    解诗编

      读李金发的诗

        夜之歌

        温柔(四)

        在淡死的灰里

      读戴望舒的诗

        雨巷

        寻梦者

        致萤火

      读卞之琳的诗

        断章

        白螺壳

        圆宝盒

      读何其芳的诗

        预言

        扇

        古城

      读林庚的诗

        夜

      读废名的诗

        妆台

        十二月十九夜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