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法学

刑事证据法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6
版次: 1
ISBN: 9787301208175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0页
字数: 42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71人买过
  • 《学术教科书:刑事证据法学》是一部以刑事证据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法学教科书。本书以2010年“两个证据规定”和2012年《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证据规则为基本线索,全面阐述了刑事证据法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证据制度。本书既可以作为法学本科生、研究生的证据法学教材,也可以作为律师、法官、检察官、警察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学习和研究刑事证据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分“导论”、“证据”、“司法证明”和“证据规则”四个部分,不仅全面讨论了证据的概念、理论分类、法定形式、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推定等基本证据法问题,还系统总结了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瑕疵证据的补正规则、实物证据的鉴真规则、新法定证据主义的立法理念、证据相互印证规则、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据规则、量刑程序中的证据规则等前沿性证据理论问题。本书遵循“从中国法制经验出发,总结中国法学理论”的学术宗旨,试图对中国刑事证据制度作出理论上的提炼,以帮助读者对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并对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未来发展作出一些理论上的预测和评论。
    考虑到中国已经有了越来越复杂而专业化的刑事证据规则,而很多规则也与同样取得巨大发展的民事证据规则渐行渐远,因此,本书没有以一般意义上的《证据法学》命名,而是选取了《刑事证据法学》这一标题。但愿这不仅仅意味着教科书名称的变化,而更是对未来的证据法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兴趣是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司法制度和程序法理学。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中外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代表作主要有:
    《刑事审判原理论》(1997,2003);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2000,2005);
    《看得见的正义》(2000);
    《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2003,2008);
    《程序性制裁理论》(2004,2010);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2008);
    《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2008,2010);
    《论法学研究方法》(2009);
    《比较刑事诉讼法》(2010);
    《程序正义理论》(2010);
    《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2010)。
    2004年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2010年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资格。
    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少年审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公安部执法监督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维权委员会顾问。同时还担任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兼职教授。 第一部分导论
    第一章刑事证据法的体系和功能
    一、从“证据学”走向“证据法学”
    二、刑事证据法的体系
    三、刑事证据法的功能
    四、两个理论问题
    第二章刑事证据法的渊源
    一、刑事证据法的主要法律渊源
    二、2012年《刑事诉讼法》
    三、《司法鉴定管理规定》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五、《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
    六、刑事证据法的渊源与证据法理论
    第三章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一、证据裁判原则
    二、实质真实原则
    三、无罪推定原则
    四、证据合法原则
    五、直接和言词原则
    六、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七、中国刑事证据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第二部分证据
    第四章证据的概念
    一、“证据事实”与“证据载体”
    二、“事实说”的缺陷
    三、“材料说”的确立
    四、证据的定义
    第五章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一、证据转化为定案根据的条件
    二、英美法中的可采性与相关性
    三、大陆法中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四、对“可采性”与“证据能力”的比较
    五、中国法中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六、证明力
    七、证据能力
    第六章证据的理论分类
    一、证据理论分类概述
    二、实物证据与言词证据
    三、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五、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
    第七章证据的法定形式
    一、物证与书证
    二、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
    三、鉴定意见
    四、笔录证据
    五、证人证言与被害人陈述
    六、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

    第三部分司法证明
    参考文献
    索引
  • 内容简介:
    《学术教科书:刑事证据法学》是一部以刑事证据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法学教科书。本书以2010年“两个证据规定”和2012年《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证据规则为基本线索,全面阐述了刑事证据法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证据制度。本书既可以作为法学本科生、研究生的证据法学教材,也可以作为律师、法官、检察官、警察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学习和研究刑事证据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分“导论”、“证据”、“司法证明”和“证据规则”四个部分,不仅全面讨论了证据的概念、理论分类、法定形式、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推定等基本证据法问题,还系统总结了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瑕疵证据的补正规则、实物证据的鉴真规则、新法定证据主义的立法理念、证据相互印证规则、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据规则、量刑程序中的证据规则等前沿性证据理论问题。本书遵循“从中国法制经验出发,总结中国法学理论”的学术宗旨,试图对中国刑事证据制度作出理论上的提炼,以帮助读者对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并对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未来发展作出一些理论上的预测和评论。
    考虑到中国已经有了越来越复杂而专业化的刑事证据规则,而很多规则也与同样取得巨大发展的民事证据规则渐行渐远,因此,本书没有以一般意义上的《证据法学》命名,而是选取了《刑事证据法学》这一标题。但愿这不仅仅意味着教科书名称的变化,而更是对未来的证据法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 作者简介:
    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兴趣是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司法制度和程序法理学。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中外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代表作主要有:
    《刑事审判原理论》(1997,2003);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2000,2005);
    《看得见的正义》(2000);
    《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2003,2008);
    《程序性制裁理论》(2004,2010);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2008);
    《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2008,2010);
    《论法学研究方法》(2009);
    《比较刑事诉讼法》(2010);
    《程序正义理论》(2010);
    《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2010)。
    2004年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2010年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资格。
    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少年审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公安部执法监督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维权委员会顾问。同时还担任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兼职教授。
  • 目录:
    第一部分导论
    第一章刑事证据法的体系和功能
    一、从“证据学”走向“证据法学”
    二、刑事证据法的体系
    三、刑事证据法的功能
    四、两个理论问题
    第二章刑事证据法的渊源
    一、刑事证据法的主要法律渊源
    二、2012年《刑事诉讼法》
    三、《司法鉴定管理规定》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五、《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
    六、刑事证据法的渊源与证据法理论
    第三章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一、证据裁判原则
    二、实质真实原则
    三、无罪推定原则
    四、证据合法原则
    五、直接和言词原则
    六、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七、中国刑事证据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第二部分证据
    第四章证据的概念
    一、“证据事实”与“证据载体”
    二、“事实说”的缺陷
    三、“材料说”的确立
    四、证据的定义
    第五章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一、证据转化为定案根据的条件
    二、英美法中的可采性与相关性
    三、大陆法中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四、对“可采性”与“证据能力”的比较
    五、中国法中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六、证明力
    七、证据能力
    第六章证据的理论分类
    一、证据理论分类概述
    二、实物证据与言词证据
    三、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五、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
    第七章证据的法定形式
    一、物证与书证
    二、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
    三、鉴定意见
    四、笔录证据
    五、证人证言与被害人陈述
    六、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

    第三部分司法证明
    参考文献
    索引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刑事证据法学
企业合规基本理论(第三版)
陈瑞华 著
刑事证据法学
刑事辩护的理念(第二版)
陈瑞华 著
刑事证据法学
企业合规基本理论(第二版)
陈瑞华 著
刑事证据法学
比较刑事诉讼法(第二版)
陈瑞华 著
刑事证据法学
企业合规基本理论
陈瑞华 著
刑事证据法学
天下·刑事审判原理论(第三版)
陈瑞华 著
刑事证据法学
看得见的正义(第三版)
陈瑞华 著
刑事证据法学
天下·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第三版)
陈瑞华 著
刑事证据法学
天下·法学新经典 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第二版)
陈瑞华 著
刑事证据法学
天下·司法体制改革导论
陈瑞华 著
刑事证据法学
刑事辩护的艺术
陈瑞华 著
刑事证据法学
论法学研究方法
陈瑞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