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基础与超越

民法基础与超越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1
版次: 1
ISBN: 9787301157817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2页
字数: 42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22人买过
  • 《民法基础与超越》是由作者自己从曾经发表过的基础型论文中,挑选其中具有关联者,按照主题分类,通过适当修订和加工,汇集而成。从研究风格来说,《民法基础与超越》大抵属于民法学的基础研究范畴。《民法基础与超越》在综合的意义上,从历史探寻和当下对策两个论域,试图对每个研究论题予以发掘和运思,作出处理和权衡,因此既有历史的探测和实证,亦兼有当下的分析和凝思,是历史清理与现实超越的结合。
    全书由主体和附录构成。主体部分包括民法的观念基础、民法发展、主体理论、物权法理论和债法理论5个主题,共16个研究论题;附录部分则收录了与基础研究旨趣有关联的一篇法理学论文,涉及法律实在性或日客观性问题的讨论。 龙卫球,1968年生,江西人。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江西大学法学学士(1985--1989),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91--1993),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1994—1998),美国富布莱特学者(1998--1999)。1993年12月至_2007年9月,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民法研究所副所长、《比较法研究》常务副主编等职务。著有《民法总论》(中法制出版社2001年初版、2002年第2版)、《法政学思:从撤退开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出版)、《法学的日常思维》(法律出版社2009年出版)等。 第一部分观念基础
    壹公法和私法的关系
    一、认真对待公法和私法的区分关系
    二、公法和私法区分的源起
    三、公法和私法区分的界标
    四、公法和私法关系的发展
    五、我国当前应如何处理公法和私法的关系

    贰民事救济权制度简论
    一、导言:民事权利的可救济性及自主化定式
    二、民事救济权的特点和基本分类
    三、民事救济权的行使期间问题
    四、民事救济权和民事责任
    五、民事救济权竞合与民事救济程序
    六、结语:深化民法的自我实现功能

    叁罗马法的传统性和法律方法——兼论中国民法新传统
    一、罗马法的传统性重述
    二、罗马法的主要创造:成熟的法治传统
    三、罗马法时代创造的法律方法
    四、中国民法新传统

    肆民法典体系问题探讨
    一、当下探讨民法典体系问题的意义
    二、历史遗产中的民法体系知识
    三、德国现代法学的民法体系观
    四、制定中的中国民法典体系思考

    第二部分民法发展
    伍法治进程中的中国民法——纪念《民法通则》施行20周年
    一、“法治”的两个层面:形式的和实质的
    二、20年来中国的民事立法
    三、20年民事立法对法治进程的意义
    四、中国民法的前景与展望

    陆中国市场经济法30年:规则嬗变与市场经济
    一、30年来中国市场经济法的发展及其特点
    二、30年来构建的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三、30年中国市场经济法的观念和实践
    四、WTO、全球化与中国市场经济法
    五、中国市场经济法的完善与展望

    第三部分主体理论
    柒法律主体概念的基础性分析——兼论民法主体预定问题
    一、导言
    二、法律的二重性:规范性和概念性
    三、法律基础概念传统理论之分歧:义务概念理论与权利概念理论
    四、权利概念背后:法律主体性
    五、民事主体立法政策的历史分析

    捌民法秩序的主体性基础及其超越
    一、“民法主体预设论”的方法基础和论证过程
    二、认识民法主体性结构的特殊意义
    三、对传统民法的主体性结构基础的超越

    玖自然人人格权及其当代进路考察——兼论民法实证主义与宪法秩序
    一、前言
    二、自然人人格权的两种立法体例
    三、自然人人格权制度的当代发展
    四、我国自然人人格权制度及其发展
    五、自然人死后人格保护问题
    六、自然人人格权保护的限制
    七、简单总结

    拾法人[主体性]本质及其基本构造研究——兼为拟制说的一点辩护
    一、导言:法人主体是虚构的吗?
    二、法人主体性的规范实证辨析
    三、法人主体性的确立基础
    有关拟制说方法论价值的一些讨论
    四、法人内部构造与代表制技术
    五、结语

    拾壹法人的主体性质再探讨
    一、法人主体的法律性质问题的背景
    二、学说上的对立:拟制说与实在说
    三、德国制定法的态度:理论分歧的调和
    四、法人主体性质问题再讨论

    拾贰合伙的多种形式和合伙立法
    一、导言:合伙范畴和形式的差异性
    二、合伙形式差异性的形成
    三、不同合伙形式的比较:主要以大陆法系民事合伙与商事合伙为比较
    四、我国《民法通则》起草时的一个动向
    五、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合伙立法的展望
    六、一点小结

    第四部分物权法理论
    拾叁物权法政策之辨:市场经济体的法权基础——略评《物权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
    一、《物权法草案》讨论的意义和基点
    二、《物权法》的应取政策:市场经济的法权基础
    三、对《物权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的简略述评

    拾肆物权立法的合宪性问题——评物权平等保护原则违宪之争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二、讨论关于“物权法案案违宪”批评的三个前提
    三、认真讨论关于“物权法草案违宪”批评的三个意义
    四、有关回应及其不足
    五、我针对“物权法草案违宪”置疑的两个回应
    六、一点补充:物权立法应在何种意义上尊重宪法?
    七、几点结论:《物权法》起草的走向

    拾伍中国物权法制的变迁与展望——以立法检讨为视角
    一、前言
    二、《物权法》的框架特色与观念基础
    三、《物权法》的主要创制及其简略评析
    四、未来的展望:代结语

    第五部分债法理论
    拾陆债的本质研究:以债务人关系为起点
    一、引言:澄清债的更为本质的知识
    二、有关债的两种看似对立的界定方式
    三、债的语词形式与内在规范
    四、萨维尼有关债的本质认识及其论证基础
    五、对《德国民法典》第二编的系统解读
    六、代结语:债务人关系作为起点的意义
    附录

    拾柒法律实在性讨论——兼为概念法学辩护
    一、问题的提出:从对法律实在论的挑战说起
    二、法律现实主义对司法客观性的否定
    三、法学传统阵营对法律现实主义的各种回应
    四、法律现实主义者的两个反诘
    五、转换角度再回应——从“逻辑实证”到“客观实证
    六、法律实在论的哲学辩护
    七、余论:兼为概念法学辩护
    主题词索引
  • 内容简介:
    《民法基础与超越》是由作者自己从曾经发表过的基础型论文中,挑选其中具有关联者,按照主题分类,通过适当修订和加工,汇集而成。从研究风格来说,《民法基础与超越》大抵属于民法学的基础研究范畴。《民法基础与超越》在综合的意义上,从历史探寻和当下对策两个论域,试图对每个研究论题予以发掘和运思,作出处理和权衡,因此既有历史的探测和实证,亦兼有当下的分析和凝思,是历史清理与现实超越的结合。
    全书由主体和附录构成。主体部分包括民法的观念基础、民法发展、主体理论、物权法理论和债法理论5个主题,共16个研究论题;附录部分则收录了与基础研究旨趣有关联的一篇法理学论文,涉及法律实在性或日客观性问题的讨论。
  • 作者简介:
    龙卫球,1968年生,江西人。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江西大学法学学士(1985--1989),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91--1993),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1994—1998),美国富布莱特学者(1998--1999)。1993年12月至_2007年9月,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民法研究所副所长、《比较法研究》常务副主编等职务。著有《民法总论》(中法制出版社2001年初版、2002年第2版)、《法政学思:从撤退开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出版)、《法学的日常思维》(法律出版社2009年出版)等。
  • 目录:
    第一部分观念基础
    壹公法和私法的关系
    一、认真对待公法和私法的区分关系
    二、公法和私法区分的源起
    三、公法和私法区分的界标
    四、公法和私法关系的发展
    五、我国当前应如何处理公法和私法的关系

    贰民事救济权制度简论
    一、导言:民事权利的可救济性及自主化定式
    二、民事救济权的特点和基本分类
    三、民事救济权的行使期间问题
    四、民事救济权和民事责任
    五、民事救济权竞合与民事救济程序
    六、结语:深化民法的自我实现功能

    叁罗马法的传统性和法律方法——兼论中国民法新传统
    一、罗马法的传统性重述
    二、罗马法的主要创造:成熟的法治传统
    三、罗马法时代创造的法律方法
    四、中国民法新传统

    肆民法典体系问题探讨
    一、当下探讨民法典体系问题的意义
    二、历史遗产中的民法体系知识
    三、德国现代法学的民法体系观
    四、制定中的中国民法典体系思考

    第二部分民法发展
    伍法治进程中的中国民法——纪念《民法通则》施行20周年
    一、“法治”的两个层面:形式的和实质的
    二、20年来中国的民事立法
    三、20年民事立法对法治进程的意义
    四、中国民法的前景与展望

    陆中国市场经济法30年:规则嬗变与市场经济
    一、30年来中国市场经济法的发展及其特点
    二、30年来构建的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三、30年中国市场经济法的观念和实践
    四、WTO、全球化与中国市场经济法
    五、中国市场经济法的完善与展望

    第三部分主体理论
    柒法律主体概念的基础性分析——兼论民法主体预定问题
    一、导言
    二、法律的二重性:规范性和概念性
    三、法律基础概念传统理论之分歧:义务概念理论与权利概念理论
    四、权利概念背后:法律主体性
    五、民事主体立法政策的历史分析

    捌民法秩序的主体性基础及其超越
    一、“民法主体预设论”的方法基础和论证过程
    二、认识民法主体性结构的特殊意义
    三、对传统民法的主体性结构基础的超越

    玖自然人人格权及其当代进路考察——兼论民法实证主义与宪法秩序
    一、前言
    二、自然人人格权的两种立法体例
    三、自然人人格权制度的当代发展
    四、我国自然人人格权制度及其发展
    五、自然人死后人格保护问题
    六、自然人人格权保护的限制
    七、简单总结

    拾法人[主体性]本质及其基本构造研究——兼为拟制说的一点辩护
    一、导言:法人主体是虚构的吗?
    二、法人主体性的规范实证辨析
    三、法人主体性的确立基础
    有关拟制说方法论价值的一些讨论
    四、法人内部构造与代表制技术
    五、结语

    拾壹法人的主体性质再探讨
    一、法人主体的法律性质问题的背景
    二、学说上的对立:拟制说与实在说
    三、德国制定法的态度:理论分歧的调和
    四、法人主体性质问题再讨论

    拾贰合伙的多种形式和合伙立法
    一、导言:合伙范畴和形式的差异性
    二、合伙形式差异性的形成
    三、不同合伙形式的比较:主要以大陆法系民事合伙与商事合伙为比较
    四、我国《民法通则》起草时的一个动向
    五、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合伙立法的展望
    六、一点小结

    第四部分物权法理论
    拾叁物权法政策之辨:市场经济体的法权基础——略评《物权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
    一、《物权法草案》讨论的意义和基点
    二、《物权法》的应取政策:市场经济的法权基础
    三、对《物权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的简略述评

    拾肆物权立法的合宪性问题——评物权平等保护原则违宪之争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二、讨论关于“物权法案案违宪”批评的三个前提
    三、认真讨论关于“物权法草案违宪”批评的三个意义
    四、有关回应及其不足
    五、我针对“物权法草案违宪”置疑的两个回应
    六、一点补充:物权立法应在何种意义上尊重宪法?
    七、几点结论:《物权法》起草的走向

    拾伍中国物权法制的变迁与展望——以立法检讨为视角
    一、前言
    二、《物权法》的框架特色与观念基础
    三、《物权法》的主要创制及其简略评析
    四、未来的展望:代结语

    第五部分债法理论
    拾陆债的本质研究:以债务人关系为起点
    一、引言:澄清债的更为本质的知识
    二、有关债的两种看似对立的界定方式
    三、债的语词形式与内在规范
    四、萨维尼有关债的本质认识及其论证基础
    五、对《德国民法典》第二编的系统解读
    六、代结语:债务人关系作为起点的意义
    附录

    拾柒法律实在性讨论——兼为概念法学辩护
    一、问题的提出:从对法律实在论的挑战说起
    二、法律现实主义对司法客观性的否定
    三、法学传统阵营对法律现实主义的各种回应
    四、法律现实主义者的两个反诘
    五、转换角度再回应——从“逻辑实证”到“客观实证
    六、法律实在论的哲学辩护
    七、余论:兼为概念法学辩护
    主题词索引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