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万青现象:黄埔江边的中国社会(上海草根社群志愿活动案例研究)

柏万青现象:黄埔江边的中国社会(上海草根社群志愿活动案例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6-03
版次: 1
ISBN: 9787208136045
定价: 5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8页
字数: 30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5人买过
  •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上海社联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面向基层社区、社会民众、志愿者等“柏万青志愿者工作室”的团体性调研,对黄浦江边的中国社会成长案例――“柏万青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全面解释在市场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上海特大城市中基层社会成长的基础、条件、规律、问题和趋势等,更加真实地解读社会发展现状。   徐中振,现任上海社科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等,编撰著作《社区发展与现代文明》《志愿服务与社会发展》《体制转型与行业协会》等。杨雄,现任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和上海市社会调查中心主任。社会学博士,心理学硕士。潜心研究青少年发展20余年,成就卓著。策划七届“为了孩子”国际论坛。著有《高起点上做父母》,《青春期教育概论》、《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和《青年文化:回溯与思考》等青少年发展专著。兼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青年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评委、上海市委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成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年社会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第一章导论草根社群成长与中国社会转型1
    一、 “柏万青”何以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4
    二、 柏万青之谜:“体制外”的社会集体行动10
    三、 个体、群体、社会与国家:中国社会转型的路径考量15

    第二章柏万青现象:从国家干部到草根社会活动家28
    一、 农村广阔天地的人生起步:学生、知青、副县长30
    二、 街道机关的公务员:把社区学校办得红红火火34
    三、 社区老年协会的秘书长:草根社群组织的新天地38
    四、 进入公众视野的“老娘舅”:媒体空间与社会认同43
    五、 两个文明办主任:党政体制与社会机制的互动张力57

    第三章柏万青事业:“孵化”草根社群与社会共同体66
    一、 包罗万象的社会事务:八大功能领域和网络型组织架构67
    二、 来自各方的社群骨干:“孵化”交往关系与“伦理共同体”72
    三、 规模庞大的志愿者队伍:“粉丝群”的认同魅力与追随活力79第四章超常规模旅游沙龙:“需求对象”与“供给主体”86
    一、 独具魅力的“社群性”旅游沙龙88
    二、 “车长”、“桌长”们的组织资源与社会功能93
    三、 从“需求对象”到“供给主体”97

    第五章单身交友沙龙:营造缘分的公益自助港湾102
    一、 热心破解转型社会的婚恋困惑103
    二、 中老年交友沙龙:“梯田式”互动结构106
    三、 青年交流沙龙:志愿活动中相识相爱114

    第六章徐根宝足球拉拉队:难得一见的“公益”球迷队伍121
    一、 凝聚拉拉队的别样理念:丰富市民生活、弘扬城市精神122
    二、 群众性、社会化的动员机制:草根社群资源的神奇能量124
    三、 公益精神无处不在:关怀特殊群体的衍生社会功能128

    第七章静安公园志愿者:自益性社群走向公共性领域132
    一、 失范失序的自发性与社群组织的整合功能133
    二、 志愿者活动是个体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135
    三、 社群团队组织化的社会和经济效应138

    第八章千人帮百家:日常生活世界的邻里情、互助爱142
    一、 关爱老人的四个必访和一日三访143
    二、 老年志愿者是个宝:开发社区资源与社会资本148
    三、 “爱心走进老人家”成为各方支持的社会公益行动151

    第九章千家万户的小娘舅:社会秩序的亲情“守望者”155
    一、 一个老娘舅孵化出一批社区小娘舅156
    二、 老年协会的社区伙伴成为德高望重的调解志愿者158
    三、 熟人加真情就是话语权和信服力160

    第十章公益艺术团:拓展艺术家的社会舞台164
    一、 公益新视野:转型社会的“边缘”空间166
    二、 敬老院的文化关怀:艺术家的另一个舞台168
    三、 爱心进大墙:社会帮教的责任与创意170

    第十一章异地帮教志愿者:乡音乡情的社会博爱行动176
    一、 “爱的黄丝带”:社会资源的丰富多样与吸纳机制177
    二、 “送温情”与“解实困”:乡音乡情的帮教志愿者179
    三、 思想感化与行为改造:形成回归社会的支持系统184

    第十二章导医导路志愿者:管“闲事”、做好事不分天南海北189
    一、 问题导向与路径引导:草根社群的自组织活力190
    二、 志愿服务的志趣魅力:多样化功能与情感化关怀192
    三、 社会的正能量与志愿者的成就感194

    第十三章伙伴成长项目:倾注心血关爱大学生和中学生200
    一、 社会关怀情结: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健康成长201
    二、 “助学、助惑、助困”:学习做人与学习社会化202
    三、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志愿精神的丰富实践209

    第十四章“公益新天地”:受感召的民营企业家爱心联盟212
    一、 公益慈善:一个新兴的社会行动领域213
    二、 从做生意到做公益:被感召的公益力量215
    三、 心理契约和互动结构:公益行动的基础221

    第十五章仗义执言的激情“老娘舅”:民间道义与社会关怀225
    一、 难得一见的民间调解体系:三大平台七类途径226
    二、 信任与认同何以形成:热情、真诚与负责任231
    三、 “公道”的草根社群体验:情理之中的道义价值235

    第十六章柏万青魅力: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路径与社群张力243
    一、 社群成长的空间与逻辑:中国社会转型的四大领域244
    二、 社群参与的活力与魅力:社会主体再造与社会组织发展246
    三、 社群生活的社会张力:国家认同与政党合法性249

    第十七章柏万青启示:中国群体社会的再造与浮现254
    一、 超常规群体现象257
    二、 大型社会互动的组织基础260
    三、 新型社群社会的呈现274
    四、 迈向一种公共社群主义?279

    后记283

    附录一:柏万青与静安寺街道社区学校案例调研报告摘要(2000)
    288
    附录二:柏万青与静安寺街道老年协会案例调研报告摘要(2006)

  • 内容简介: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上海社联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面向基层社区、社会民众、志愿者等“柏万青志愿者工作室”的团体性调研,对黄浦江边的中国社会成长案例――“柏万青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全面解释在市场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上海特大城市中基层社会成长的基础、条件、规律、问题和趋势等,更加真实地解读社会发展现状。
  • 作者简介:
      徐中振,现任上海社科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等,编撰著作《社区发展与现代文明》《志愿服务与社会发展》《体制转型与行业协会》等。杨雄,现任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和上海市社会调查中心主任。社会学博士,心理学硕士。潜心研究青少年发展20余年,成就卓著。策划七届“为了孩子”国际论坛。著有《高起点上做父母》,《青春期教育概论》、《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和《青年文化:回溯与思考》等青少年发展专著。兼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青年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评委、上海市委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成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年社会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 目录:
    第一章导论草根社群成长与中国社会转型1
    一、 “柏万青”何以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4
    二、 柏万青之谜:“体制外”的社会集体行动10
    三、 个体、群体、社会与国家:中国社会转型的路径考量15

    第二章柏万青现象:从国家干部到草根社会活动家28
    一、 农村广阔天地的人生起步:学生、知青、副县长30
    二、 街道机关的公务员:把社区学校办得红红火火34
    三、 社区老年协会的秘书长:草根社群组织的新天地38
    四、 进入公众视野的“老娘舅”:媒体空间与社会认同43
    五、 两个文明办主任:党政体制与社会机制的互动张力57

    第三章柏万青事业:“孵化”草根社群与社会共同体66
    一、 包罗万象的社会事务:八大功能领域和网络型组织架构67
    二、 来自各方的社群骨干:“孵化”交往关系与“伦理共同体”72
    三、 规模庞大的志愿者队伍:“粉丝群”的认同魅力与追随活力79第四章超常规模旅游沙龙:“需求对象”与“供给主体”86
    一、 独具魅力的“社群性”旅游沙龙88
    二、 “车长”、“桌长”们的组织资源与社会功能93
    三、 从“需求对象”到“供给主体”97

    第五章单身交友沙龙:营造缘分的公益自助港湾102
    一、 热心破解转型社会的婚恋困惑103
    二、 中老年交友沙龙:“梯田式”互动结构106
    三、 青年交流沙龙:志愿活动中相识相爱114

    第六章徐根宝足球拉拉队:难得一见的“公益”球迷队伍121
    一、 凝聚拉拉队的别样理念:丰富市民生活、弘扬城市精神122
    二、 群众性、社会化的动员机制:草根社群资源的神奇能量124
    三、 公益精神无处不在:关怀特殊群体的衍生社会功能128

    第七章静安公园志愿者:自益性社群走向公共性领域132
    一、 失范失序的自发性与社群组织的整合功能133
    二、 志愿者活动是个体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135
    三、 社群团队组织化的社会和经济效应138

    第八章千人帮百家:日常生活世界的邻里情、互助爱142
    一、 关爱老人的四个必访和一日三访143
    二、 老年志愿者是个宝:开发社区资源与社会资本148
    三、 “爱心走进老人家”成为各方支持的社会公益行动151

    第九章千家万户的小娘舅:社会秩序的亲情“守望者”155
    一、 一个老娘舅孵化出一批社区小娘舅156
    二、 老年协会的社区伙伴成为德高望重的调解志愿者158
    三、 熟人加真情就是话语权和信服力160

    第十章公益艺术团:拓展艺术家的社会舞台164
    一、 公益新视野:转型社会的“边缘”空间166
    二、 敬老院的文化关怀:艺术家的另一个舞台168
    三、 爱心进大墙:社会帮教的责任与创意170

    第十一章异地帮教志愿者:乡音乡情的社会博爱行动176
    一、 “爱的黄丝带”:社会资源的丰富多样与吸纳机制177
    二、 “送温情”与“解实困”:乡音乡情的帮教志愿者179
    三、 思想感化与行为改造:形成回归社会的支持系统184

    第十二章导医导路志愿者:管“闲事”、做好事不分天南海北189
    一、 问题导向与路径引导:草根社群的自组织活力190
    二、 志愿服务的志趣魅力:多样化功能与情感化关怀192
    三、 社会的正能量与志愿者的成就感194

    第十三章伙伴成长项目:倾注心血关爱大学生和中学生200
    一、 社会关怀情结: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健康成长201
    二、 “助学、助惑、助困”:学习做人与学习社会化202
    三、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志愿精神的丰富实践209

    第十四章“公益新天地”:受感召的民营企业家爱心联盟212
    一、 公益慈善:一个新兴的社会行动领域213
    二、 从做生意到做公益:被感召的公益力量215
    三、 心理契约和互动结构:公益行动的基础221

    第十五章仗义执言的激情“老娘舅”:民间道义与社会关怀225
    一、 难得一见的民间调解体系:三大平台七类途径226
    二、 信任与认同何以形成:热情、真诚与负责任231
    三、 “公道”的草根社群体验:情理之中的道义价值235

    第十六章柏万青魅力: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路径与社群张力243
    一、 社群成长的空间与逻辑:中国社会转型的四大领域244
    二、 社群参与的活力与魅力:社会主体再造与社会组织发展246
    三、 社群生活的社会张力:国家认同与政党合法性249

    第十七章柏万青启示:中国群体社会的再造与浮现254
    一、 超常规群体现象257
    二、 大型社会互动的组织基础260
    三、 新型社群社会的呈现274
    四、 迈向一种公共社群主义?279

    后记283

    附录一:柏万青与静安寺街道社区学校案例调研报告摘要(2000)
    288
    附录二:柏万青与静安寺街道老年协会案例调研报告摘要(2006)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柏万青现象:黄埔江边的中国社会(上海草根社群志愿活动案例研究)
柏万青话调解
孙中柱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柏万青现象:黄埔江边的中国社会(上海草根社群志愿活动案例研究)
上海改革开放40年大事研究·卷八·社会进步
徐中振
柏万青现象:黄埔江边的中国社会(上海草根社群志愿活动案例研究)
时代精神与精彩人生
徐中振、黄晓春 著;上海世博会志愿者部、上海市志愿者协会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