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碎思

教育碎思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4-10
版次: 1
ISBN: 9787561740057
定价: 1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6页
字数: 190千字
61人买过
  •   “苏联的教育学是处方式的教育学,而美国的教育学则是药理式的教育学。一张处方,无论多么灵验,也不能包医百病,只有熟谙处方背后的药理,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是郑金洲在其新著《教育碎思》中《教育学本土化的追求》一文中的一个比喻。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教授的书,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种教育学的熏陶。
      对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学是枯燥的,然而《教育碎思》却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教育理论不能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不能被一线教师接受,在郑金洲看来,主要是因为教育“理论本身还不够成熟,还没有能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一定的平衡机制。”因此,“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
      郑金洲便是这么做的。《教育碎思》谈了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其中不乏教育学理论,但讨论更多的是教育实践、教育现象。诸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园暴力”、“师生交往”、“案例教学”、“课程改革”、“教学科研”等等,都是广大中小学教师耳熟能详的话题。作为一名年轻的师范大学的博导,郑金洲坚持到中小学去听课,既显示了一种做学问的方法,更表明了一种做学问的态度。难怪在短短的几年内,他便迅速成为一位在教育理论界著述颇丰、影响颇广的年轻理论家。
      教育理论家看待教育问题的视角自然与普通教师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同样是听课,在《听课中的观察与记录》一文中,就不啻成了一门学问。“听课者一般要提前几分钟进课堂”,然后要“观察学生的状态”,“与任课教师攀谈”,“与学生攀谈”,“选择自己要坐的位置”,并“画出几幅教室课桌椅排列的草图,以备使用”;上课铃声响过之后,听课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员特性”、“言语交互作用”、“非言语行为”、“活动”、“管理”、“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认知水平”、“社会方面”、“情感水平”、“教学材料的使用”以及“时间”等上面;至于课堂纪录,也是有技巧的,可以选择“实录式”、“叙述式”、“分类系统式”、“图式记录”等多种方式;下课铃响了,不要急着离开,因为“在课后仍然可以观察到一些有益的信息,对你理解和认识这堂课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北师大的石中英教授曾经大力呼吁教师要懂一点“教育哲学”。确实,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只能在经验的层次徘徊,而永远只是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碎思》中有很多文章涉及对基本教育概念的分析和阐释,如《何谓“教育观念”》、《何谓“案例”》、《“素质教育”提法的思索》、《“创新教育”的说法成立吗》、《“校本”是什么》、《“教育口号”辨析》、《教育现代化的正与悖》等,这些文章不仅让我们知道如何正确科学地理解这些名词,更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
      在教育理论者努力要跟实践相结合的时候,教育实践者更要积极向理论学习,这样,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   郑金洲,男,1965年生,河北泊头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副主任。先后从事过基础教育、军事教育、干部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出版著作十余部。 第一辑 寻绎基本概念

      1.何谓“教育观念”

      2.何谓“案例”

      3.“素质教育”提法的思索

      4.“创新教育”的说法成立吗

      5.“校本”是什么

      6.“校本”不是什么

      7.“校本培训”的意蕴

      8.“教育口号”辨析

    第二辑 追问前提问题

      1.“创新教育”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2.“WTO与中国教育”研究中的元问题

      3.重新诠释课堂

      4.教育观念的演化

      5.教育学术家园的嬗变

      6.教育隐喻探源

      7.深思教育目的

    第三辑 透析教育现象

      1.诺贝尔奖与我们无缘的教育思考

      2.不可忽视的“校园暴力”

      3.“失重”的课堂

      4.师生交往有效性的匮乏

      5.怎样的教学才是创新精神培养所需要的

      6.“上课插嘴”引起的思才一

      7.教育现代化的正与悖

    第四辑 聚焦教育实践

    ……

    第五辑 反思教育理论

    第六辑 改进教育研究方法记
  • 内容简介:
      “苏联的教育学是处方式的教育学,而美国的教育学则是药理式的教育学。一张处方,无论多么灵验,也不能包医百病,只有熟谙处方背后的药理,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是郑金洲在其新著《教育碎思》中《教育学本土化的追求》一文中的一个比喻。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教授的书,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种教育学的熏陶。
      对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学是枯燥的,然而《教育碎思》却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教育理论不能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不能被一线教师接受,在郑金洲看来,主要是因为教育“理论本身还不够成熟,还没有能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一定的平衡机制。”因此,“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
      郑金洲便是这么做的。《教育碎思》谈了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其中不乏教育学理论,但讨论更多的是教育实践、教育现象。诸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园暴力”、“师生交往”、“案例教学”、“课程改革”、“教学科研”等等,都是广大中小学教师耳熟能详的话题。作为一名年轻的师范大学的博导,郑金洲坚持到中小学去听课,既显示了一种做学问的方法,更表明了一种做学问的态度。难怪在短短的几年内,他便迅速成为一位在教育理论界著述颇丰、影响颇广的年轻理论家。
      教育理论家看待教育问题的视角自然与普通教师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同样是听课,在《听课中的观察与记录》一文中,就不啻成了一门学问。“听课者一般要提前几分钟进课堂”,然后要“观察学生的状态”,“与任课教师攀谈”,“与学生攀谈”,“选择自己要坐的位置”,并“画出几幅教室课桌椅排列的草图,以备使用”;上课铃声响过之后,听课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员特性”、“言语交互作用”、“非言语行为”、“活动”、“管理”、“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认知水平”、“社会方面”、“情感水平”、“教学材料的使用”以及“时间”等上面;至于课堂纪录,也是有技巧的,可以选择“实录式”、“叙述式”、“分类系统式”、“图式记录”等多种方式;下课铃响了,不要急着离开,因为“在课后仍然可以观察到一些有益的信息,对你理解和认识这堂课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北师大的石中英教授曾经大力呼吁教师要懂一点“教育哲学”。确实,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只能在经验的层次徘徊,而永远只是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碎思》中有很多文章涉及对基本教育概念的分析和阐释,如《何谓“教育观念”》、《何谓“案例”》、《“素质教育”提法的思索》、《“创新教育”的说法成立吗》、《“校本”是什么》、《“教育口号”辨析》、《教育现代化的正与悖》等,这些文章不仅让我们知道如何正确科学地理解这些名词,更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
      在教育理论者努力要跟实践相结合的时候,教育实践者更要积极向理论学习,这样,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
  • 作者简介:
      郑金洲,男,1965年生,河北泊头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副主任。先后从事过基础教育、军事教育、干部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出版著作十余部。
  • 目录:
    第一辑 寻绎基本概念

      1.何谓“教育观念”

      2.何谓“案例”

      3.“素质教育”提法的思索

      4.“创新教育”的说法成立吗

      5.“校本”是什么

      6.“校本”不是什么

      7.“校本培训”的意蕴

      8.“教育口号”辨析

    第二辑 追问前提问题

      1.“创新教育”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2.“WTO与中国教育”研究中的元问题

      3.重新诠释课堂

      4.教育观念的演化

      5.教育学术家园的嬗变

      6.教育隐喻探源

      7.深思教育目的

    第三辑 透析教育现象

      1.诺贝尔奖与我们无缘的教育思考

      2.不可忽视的“校园暴力”

      3.“失重”的课堂

      4.师生交往有效性的匮乏

      5.怎样的教学才是创新精神培养所需要的

      6.“上课插嘴”引起的思才一

      7.教育现代化的正与悖

    第四辑 聚焦教育实践

    ……

    第五辑 反思教育理论

    第六辑 改进教育研究方法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教育碎思
守望教育
刘铁芳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教育碎思
教育法学(第3版)
李晓燕
教育碎思
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
牟智佳
教育碎思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发展探究
庞超波 著
教育碎思
教育在反思中发现
李占峰 著
教育碎思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全真题库 教师招考 新华正版
作者
教育碎思
教育者的认知升级(源创图书)
万玮
教育碎思
教育专书解读
郭翠菊 编
教育碎思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组编
教育碎思
教育与工作的目的:对工作和学习的新哲思
[英]约翰·怀特(John White) 著;迟艳杰 译
教育碎思
教育与强制视角下教育自由界限研究
郑霁鹏 著
教育碎思
教育行政首案评注与扩展思考
饶亚东
教育碎思
教育前沿:"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英语教育研究 教学方法及理论 林艳琼 新华正版
林艳琼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