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法] ,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2014-10
版次: 1
ISBN: 9787544749985
定价: 44.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237页
字数: 12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汉译经典
分类: 哲学心理学
52人买过
  •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出版于1932年,是柏格森最后一本重要着作。他认为生命的冲动起源于超意识,这就不可避免地陷于神秘主义和接近了基督教。他在1937年的遗嘱中曾表示:如果不是在纳粹迫害期间他不愿与犹太伙伴分离,他或许会成为天主教徒。在《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中,他认为体现爱的上帝和体现上帝造物的进化会得到爱的回报,并把这一观念与特定的道德和社会类型联系起来。在他看来,一个开放的社会是多样化的、实验性的、进步的、创造性的和充满精神气息的,它的道德标准变通地体现本能,动态的宗教兔除了理性的教条,这样的社会里居住的是英雄人物、创造者、圣者和神秘主义者。而封闭的社会则是机械的、刻板的、保守的和独裁主义的,其道德标准是静态的和专制的,其宗教则是仪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这种把道德义务和社会强制联系起来的观点可以用来为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服务,因而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亨利·柏格森,1859年出生于巴黎,父母均为犹太人。他从中学时代起便对哲学、心理学、生物学发生浓厚兴趣,尤其酷爱文学,1914年当选为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年度主席和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迈的柏格森反对纳粹政权对犹太人的迫害,拒绝与侵法德军合作。1941年1月4日,他因病在巴黎逝世,享年82岁。柏格森以“创化论”之说,强调创造与进化并不相斥,因为宇宙是一个“生命冲力”在运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对科学上的机械论,心理学上的决定论与理想主义。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他对道德与宗教的看法,亦主张超过僵化的形式与教条,走向主体的生命活力与普遍之爱。 1927年,“为了表彰其丰富而生气勃勃的思想和表述的卓越技巧”,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在柏格森有生之年,他的哲学影响了整个世界,在二十世纪二、三年代,中国知识界就对他相当重视,梁漱溟、梁启超、蔡元培、杜威、胡适、熊十力、贺麟、艾思奇等都曾研究或评论过柏格森哲学。柏格森的主要著作有:《直觉意识的研究》(1888)、《时间与自由意识》(1889)、《物质与记忆:身心关系论》(1896)、《笑的研究》(1900)、《形而上学导论》(1903)、《创造的进化》(1907)、《生命与意识》(1911)、《精神的力量》(1919)、《绵延性和时间性》(1922)、《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1932)、《思想和运动》(1934)等。
      王作虹,翻译家,教授,原成都大学教学名师、美国西雅图埃德蒙兹学院交换学者,曾赴海湾为中国建筑总公司担任项目首席口译。在三联书店、译林出版社、台湾远流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北京知识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译著十余部。 
      成穷,翻译家,译作有《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荣格著)、《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柏格森著)、《最后的事情》(魏宁格著)等。
    译者序
    第一章 道德义务
    第二章 静态宗教
    第三章 动态宗教
    第四章 结语:机械设置与神秘主义
  • 内容简介: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出版于1932年,是柏格森最后一本重要着作。他认为生命的冲动起源于超意识,这就不可避免地陷于神秘主义和接近了基督教。他在1937年的遗嘱中曾表示:如果不是在纳粹迫害期间他不愿与犹太伙伴分离,他或许会成为天主教徒。在《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中,他认为体现爱的上帝和体现上帝造物的进化会得到爱的回报,并把这一观念与特定的道德和社会类型联系起来。在他看来,一个开放的社会是多样化的、实验性的、进步的、创造性的和充满精神气息的,它的道德标准变通地体现本能,动态的宗教兔除了理性的教条,这样的社会里居住的是英雄人物、创造者、圣者和神秘主义者。而封闭的社会则是机械的、刻板的、保守的和独裁主义的,其道德标准是静态的和专制的,其宗教则是仪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这种把道德义务和社会强制联系起来的观点可以用来为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服务,因而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 作者简介:
      亨利·柏格森,1859年出生于巴黎,父母均为犹太人。他从中学时代起便对哲学、心理学、生物学发生浓厚兴趣,尤其酷爱文学,1914年当选为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年度主席和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迈的柏格森反对纳粹政权对犹太人的迫害,拒绝与侵法德军合作。1941年1月4日,他因病在巴黎逝世,享年82岁。柏格森以“创化论”之说,强调创造与进化并不相斥,因为宇宙是一个“生命冲力”在运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对科学上的机械论,心理学上的决定论与理想主义。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他对道德与宗教的看法,亦主张超过僵化的形式与教条,走向主体的生命活力与普遍之爱。 1927年,“为了表彰其丰富而生气勃勃的思想和表述的卓越技巧”,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在柏格森有生之年,他的哲学影响了整个世界,在二十世纪二、三年代,中国知识界就对他相当重视,梁漱溟、梁启超、蔡元培、杜威、胡适、熊十力、贺麟、艾思奇等都曾研究或评论过柏格森哲学。柏格森的主要著作有:《直觉意识的研究》(1888)、《时间与自由意识》(1889)、《物质与记忆:身心关系论》(1896)、《笑的研究》(1900)、《形而上学导论》(1903)、《创造的进化》(1907)、《生命与意识》(1911)、《精神的力量》(1919)、《绵延性和时间性》(1922)、《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1932)、《思想和运动》(1934)等。
      王作虹,翻译家,教授,原成都大学教学名师、美国西雅图埃德蒙兹学院交换学者,曾赴海湾为中国建筑总公司担任项目首席口译。在三联书店、译林出版社、台湾远流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北京知识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译著十余部。 
      成穷,翻译家,译作有《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荣格著)、《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柏格森著)、《最后的事情》(魏宁格著)等。
  • 目录:
    译者序
    第一章 道德义务
    第二章 静态宗教
    第三章 动态宗教
    第四章 结语:机械设置与神秘主义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菊与刀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 著;北塔 译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英]凯恩斯(Keynes J.M) 著;徐毓(木丹) 译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汉译经典: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现代社会结构研究
[德]卡尔·曼海姆 著;张旅平 译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汉译经典: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英]约翰·梅娜德·凯恩斯 著;徐毓枬 译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汉译经典:论自由
[英]约翰·穆勒(Mill J.S.) 著;严复 译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汉译经典:沉思录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著;李娟、杨志 译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汉译经典:心灵、自我和社会
[美]乔治·赫伯特·米德 著;霍桂桓 译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汉译经典:艺术的意味
[德]莫里茨·盖格尔 著;艾彦 译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自由与权力:汉译经典030
[英]阿克顿 著;侯健、范亚峰 译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我们内心的冲突
[美]卡伦·霍尼 著;王作虹 译;陈维正 校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忏悔录
[法]卢梭 著;陈筱卿 译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美]卡伦·霍尼(Horney K.) 编;冯川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我不想保持正确--拉图尔对塞尔的五次访谈(新行思)
[法]米歇尔·塞尔 [法]布鲁诺·拉图尔 著 顾晓燕 译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小王子(克里斯·里德尔插图珍藏本)80周年
[法]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著 [英]克里斯·里德尔 绘 黄荭 译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灵感·上海
[法]高大伟 主编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语言、基因和考古--以甘青地区为中心的跨学科探索
[法]徐丹 主编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棕熊巴纳比套装逗笑小孩 治愈大人 松弛身心 法国出版四十余年经典漫画(全5册)当当定制版
[法]菲利普·柯德雷/著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作家榜名著:小王子(全新大开本典藏版《小王子》!译者荣获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读《小王子》认准作家榜!)
[法]圣-埃克苏佩里、作家榜经典名 著;树才 译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高老头: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基石,雨果、毛姆推崇的经典 一句顶一万句用笔征服世界的文学大师!
[法]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笛卡尔:哲学原理 方法论-崇文学术译丛·西方哲学02
[法]笛卡尔 著,关文运 译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童话、博物学与维多利亚文化 (邂逅仙灵精怪 漫步童话王国 品读自然文学 感受博物浪漫)
[法]劳伦斯·塔拉拉赫-维尔玛斯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看不见的陪伴:与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
[法]马克-安德烈·瑟罗斯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光的探索: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奇异量子世界
[法]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
列那狐的故事 快乐读书吧 五年级上册推荐阅读(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丛书)无障碍阅读 彩插励志版 96000多名读者热评!
[法]玛特 艾 季罗夫人(Mme Mad H.-Gira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