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2018 2018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李佳行政法攻略·讲义卷

司法考试2018 2018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李佳行政法攻略·讲义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4
版次: 1
ISBN: 9787509390627
定价: 6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41人买过
  •   ★知识全面覆盖,详略得当。

      用官方教材、法律通说、历年考查情况和命题人的观点态度指导本书写作。该细节分析的时候,*一丝不落;该精简讲述的时候,绝不拖泥带水。对于非考试化、纯粹学理讨论的知识点,尽量做到以精炼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注重体系建构。

      每一章均有本章基本框架介绍,在章与章之间也注重知识点的循序渐进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回环呼应。

      ★注重应试技巧。

      既注重知识本身的讲授,也重视纯粹应试技巧的点拨。并举例或结合真题做针对性讲解。

      ★注重形象记忆。

      行政法的内容远离大部分考生的生活经验,内容较为抽象、陌生,形象记忆法就是把抽象的行政法原理用生动的生活逻辑、用具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其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注重归纳总结。

      对重要知识点以图表形式归纳整理,并重视关联考点的总结与对比。每章结尾部分设有“命题规律”和“真题分布情况”,让命题规律指导考生的复习,合理安排复习的详略和顺序,真正做到“像命题人一样去思考”,实现有的放矢的有效复习。

      本书配有李佳老师的配套视频音频讲解(登陆指南针指定网址观看或下载)。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1

      第一节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及体系/ 1

      一、行政的概念/ 1

      二、行政法控权的方式/ 3

      第二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7

      一、合法行政原则/ 7

      二、合理行政原则/ 8

      三、程序正当原则/ 10

      四、高效便民原则/ 11

      五、诚实守信原则/ 11

      六、权责统一原则/ 12

      第二章 行政主体/ 14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 14

      二、行政机关/ 15

      三、开展行政活动的其他组织/ 19

      四、行政主体的判定/ 20

      五、行政主体的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22

      第三章 公务员法/ 30

      一、公务员的基本要素/ 30

      二、公务员的进、转、出制度/ 32

      三、公务员的管理制度/ 37

      四、申诉/ 43

      第四章 抽象行政行为/ 45

      第一节 抽象行政行为概述/ 45

      第二节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 46

      一、制定权限/ 46

      二、制定程序/ 46

      第三节 行政规章的制定程序/ 54

      一、规章制定机关/ 54

      二、规章制定程序/ 56

      三、规章监督程序/ 59

      四、规章清理和立法后评估程序/ 60

      第五章 具体行政行为概述/ 61

      第一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 62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和构成/ 62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 70

      第二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 72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 72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 73

      三、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要素/ 74

      四、具体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 75

      第三节 常见的具体行政行为概述/ 80

      一、行政许可/ 80

      二、行政处罚/ 80

      三、行政强制/ 81

      四、行政裁决/ 81

      五、行政给付/ 82

      六、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 83

      七、行政确认/ 84

      八、行政不作为/ 84

      第六章 行政许可/ 86

      第一节 行政许可的概述/ 86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 86

      二、行政许可的特征/ 87

      三、行政许可和相关概念的区别/ 88

      四、行政许可类型/ 89

      第二节 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具体规定/ 92

      一、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具体规定概述/ 92

      二、行政许可设定的事项范围/ 92

      三、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具体规定的权限范围/ 93

      四、行政许可的设定程序/ 94

      第三节 行政许可的实施/ 95

      一、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 95

      二、行政许可实施的一般程序/ 98

      三、行政许可实施的听证程序/ 100

      第四节 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102

      一、监督检查的手段/ 102

      二、监督检查的后果/ 102

      三、许可实施与监督检查的收费/ 106

      第七章 行政处罚/ 107

      第一节 行政处罚概述/ 107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 107

      二、行政处罚的基本特征/ 108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 109

      第二节 行政处罚的设定与具体规定/ 111

      一、行政处罚的设定与具体规定概述/ 111

      二、行政处罚的设定/ 112

      三、行政处罚的具体规定/ 113

      第三节 行政处罚的实施/ 114

      一、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 114

      二、管辖规则/ 116

      三、行政处罚的实施程序/ 117

      四、行政处罚的一般实施规则/ 121

      第四节 治安管理处罚的实施/ 124

      一、治安管理处罚的实施主体/ 124

      二、治安管理处罚的实施程序/ 124

      三、治安管理处罚的实体规则/ 126

      第五节 行政处罚的执行/ 127

      一、罚款的执行/ 127

      二、拘留的执行/ 128

      第八章 行政强制/ 131

      第一节 行政强制概述/ 132

      一、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和特征/ 132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特征/ 133

      三、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差别/ 134

      四、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的区别/ 135

      第二节 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136

      一、行政强制的种类/ 136

      二、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具体规定/ 138

      第三节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 140

      一、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 140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 142

      三、査封、扣押的程序/ 143

      四、冻结的程序/ 146

      第四节 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 147

      一、间接强制执行/ 147

      二、直接强制执行主体/ 149

      三、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的程序规则/ 151

      四、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规则/ 154

      第九章 政府信息公开/ 160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概述/ 160

      二、信息公开的体制/ 160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162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 163

      五、监督和保障/ 166

      第十章 行政争议法总论/ 168

      一、行政争议法概述/ 168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联系/ 169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程序衔接关系/ 170

      第十一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176

      第一节 行政诉讼被告/ 177

      一、被告的概念/ 177

      二、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后,被告资格的确认/ 177

      三、经过复议后再起诉,被告的确定/ 183

      第二节 行政诉讼原告/ 187

      一、原告的概念/ 187

      二、原告资格的判断(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判断)/ 188

      三、组织的原告资格问题/ 192

      四、原告资格的转移/ 195

      第三节 行政诉讼第三人/ 196

      一、第三人的概念/ 196

      二、第三人的确认/ 196

      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程序/ 199

      第四节 共同诉讼、诉讼代表人与诉讼代理人/ 201

      一、共同诉讼/ 201

      二、诉讼代表人/ 201

      三、诉讼代理人/ 202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的管辖/ 204

      第一节 管辖的一般原理/ 204

      一、管辖的概念/ 204

      二、级别管辖/ 205

      三、地域管辖/ 207

      四、管辖恒定原则/ 211

      五、跨区域管辖/ 211

      六、共同管辖/ 212

      第二节 裁定管辖/ 212

      一、移送管辖/ 212

      二、指定管辖和移转管辖/ 212

      三、管辖权异议/ 214

      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215

      第一节 受案范围概述/ 215

      一、受案范围的概念/ 215

      二、受案范围的确定标准/ 215

      第二节 具体行政行为可受案/ 216

      一、应予受理的案件/ 216

      二、不予受案的范围/ 219

      第三节 行政合同可受案/ 225

      一、行政合同可受案/ 225

      二、行政合同受案范围外的考点/ 227

      第四节 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可附带性受案/ 228

      一、审查方式/ 228

      二、审查对象/ 229

      三、申请审查时间/ 229

      四、审查程序和实体要求/ 229

      五、申请审查结果/ 230

      六、对于法院审查权的监督制度/ 231

      第十四章 行政诉讼程序/ 233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234

      一、起诉/ 234

      二、受理/ 240

      第二节 行政诉讼审理程序/ 243

      一、行政诉讼一审程序/ 243

      二、行政诉讼二审程序/ 248

      三、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248

      第三节 行政诉讼审理中的特殊制度/ 249

      一、撤诉制度/ 249

      二、缺席判决制度/ 251

      三、行政首长出庭制/ 252

      四、调解制度/ 253

      五、诉讼保全与先予执行制度/ 254

      六、行政行为的停止执行问题/ 257

      七、延期审理、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制度/ 257

      八、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排除制度/ 259

      九、回避制度/ 260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与其他诉讼交叉案件/ 260

      一、行政与刑事交叉案件的处理/ 260

      二、行政与民事交叉案件的处理/ 261

      第十五章 行政诉讼证据/ 269

      一、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特点/ 269

      二、证据的概念和要求/ 270

      三、证据种类/ 270

      四、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272

      五、证据补充/ 277

      六、证据调取和责令提交证据/ 277

      七、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 279

      八、证据的审核认定/ 280

      第十六章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284

      一、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含义/ 284

      二、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规则/ 284

      三、主动性法律适用与被动性法律适用的区别/ 286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的裁判与执行/ 288

      第一节 一审判决/ 288

      一、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时的判决形式/ 289

      二、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的判决形式/ 289

      三、几种类型判决的特别说明/ 298

      四、宣判制度/ 304

      第二节 二审判决/ 304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裁定和决定/ 305

      一、行政诉讼裁定/ 305

      二、行政诉讼决定/ 306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执行/ 307

      一、执行机关/ 307

      二、执行措施/ 307

      三、执行程序/ 307

      第十八章 行政公益诉讼/ 309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309

      二、管辖法院/ 309

      三、诉讼程序/ 309

      四、证据制度/ 310

      五、一审判决和执行/ 310

      第十九章 行政复议制度/ 313

      第一节 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313

      第二节 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 313

      一、行政复议申请人/ 313

      二、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314

      三、行政复议第三人/ 314

      四、行政复议机关/ 315

      五、复议代理人和代表人/ 318

      第三节 行政复议程序/ 319

      一、行政复议的一般程序/ 319

      二、行政复议的特别程序/ 322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证据和法律适用制度/ 326

      一、行政复议证据制度/ 326

      二、行政复议法律适用制度/ 326

      第五节 行政复议的决定/ 327

      一、行政复议的决定/ 327

      二、对于抽象行政行为附带性审查的复议决定/ 330

      三、行政复议的执行/ 331

      四、行政复议指导和监督/ 331

      第二十章 国家赔偿/ 334

      第一节 国家赔偿总论/ 334

      一、国家赔偿的概念/ 334

      二、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335

      三、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 336

      第二节 行政赔偿/ 337

      一、行政赔偿的概念/ 337

      二、行政赔偿范围/ 338

      三、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340

      四、行政赔偿程序概述/ 342

      五、行政追偿的概念和条件/ 344

      第三节 司法赔偿/ 345

      一、司法赔偿的概念/ 345

      二、司法赔偿范围/ 345

      三、司法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352

      四、司法赔偿程序/ 354

      五、赔偿委员会重新处理程序/ 357

      六、司法追偿程序/ 358

      第四节 国家赔偿方式、标准和费用/ 358

      一、国家赔偿方式和标准的含义/ 358

      二、侵犯人身的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358

      三、侵犯财产的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360

      四、国家赔偿费用的支付/ 361
  • 内容简介:
      ★知识全面覆盖,详略得当。

      用官方教材、法律通说、历年考查情况和命题人的观点态度指导本书写作。该细节分析的时候,*一丝不落;该精简讲述的时候,绝不拖泥带水。对于非考试化、纯粹学理讨论的知识点,尽量做到以精炼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注重体系建构。

      每一章均有本章基本框架介绍,在章与章之间也注重知识点的循序渐进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回环呼应。

      ★注重应试技巧。

      既注重知识本身的讲授,也重视纯粹应试技巧的点拨。并举例或结合真题做针对性讲解。

      ★注重形象记忆。

      行政法的内容远离大部分考生的生活经验,内容较为抽象、陌生,形象记忆法就是把抽象的行政法原理用生动的生活逻辑、用具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其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注重归纳总结。

      对重要知识点以图表形式归纳整理,并重视关联考点的总结与对比。每章结尾部分设有“命题规律”和“真题分布情况”,让命题规律指导考生的复习,合理安排复习的详略和顺序,真正做到“像命题人一样去思考”,实现有的放矢的有效复习。

      本书配有李佳老师的配套视频音频讲解(登陆指南针指定网址观看或下载)。
  • 目录: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1

      第一节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及体系/ 1

      一、行政的概念/ 1

      二、行政法控权的方式/ 3

      第二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7

      一、合法行政原则/ 7

      二、合理行政原则/ 8

      三、程序正当原则/ 10

      四、高效便民原则/ 11

      五、诚实守信原则/ 11

      六、权责统一原则/ 12

      第二章 行政主体/ 14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 14

      二、行政机关/ 15

      三、开展行政活动的其他组织/ 19

      四、行政主体的判定/ 20

      五、行政主体的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22

      第三章 公务员法/ 30

      一、公务员的基本要素/ 30

      二、公务员的进、转、出制度/ 32

      三、公务员的管理制度/ 37

      四、申诉/ 43

      第四章 抽象行政行为/ 45

      第一节 抽象行政行为概述/ 45

      第二节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 46

      一、制定权限/ 46

      二、制定程序/ 46

      第三节 行政规章的制定程序/ 54

      一、规章制定机关/ 54

      二、规章制定程序/ 56

      三、规章监督程序/ 59

      四、规章清理和立法后评估程序/ 60

      第五章 具体行政行为概述/ 61

      第一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 62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和构成/ 62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 70

      第二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 72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 72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 73

      三、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要素/ 74

      四、具体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 75

      第三节 常见的具体行政行为概述/ 80

      一、行政许可/ 80

      二、行政处罚/ 80

      三、行政强制/ 81

      四、行政裁决/ 81

      五、行政给付/ 82

      六、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 83

      七、行政确认/ 84

      八、行政不作为/ 84

      第六章 行政许可/ 86

      第一节 行政许可的概述/ 86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 86

      二、行政许可的特征/ 87

      三、行政许可和相关概念的区别/ 88

      四、行政许可类型/ 89

      第二节 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具体规定/ 92

      一、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具体规定概述/ 92

      二、行政许可设定的事项范围/ 92

      三、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具体规定的权限范围/ 93

      四、行政许可的设定程序/ 94

      第三节 行政许可的实施/ 95

      一、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 95

      二、行政许可实施的一般程序/ 98

      三、行政许可实施的听证程序/ 100

      第四节 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102

      一、监督检查的手段/ 102

      二、监督检查的后果/ 102

      三、许可实施与监督检查的收费/ 106

      第七章 行政处罚/ 107

      第一节 行政处罚概述/ 107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 107

      二、行政处罚的基本特征/ 108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 109

      第二节 行政处罚的设定与具体规定/ 111

      一、行政处罚的设定与具体规定概述/ 111

      二、行政处罚的设定/ 112

      三、行政处罚的具体规定/ 113

      第三节 行政处罚的实施/ 114

      一、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 114

      二、管辖规则/ 116

      三、行政处罚的实施程序/ 117

      四、行政处罚的一般实施规则/ 121

      第四节 治安管理处罚的实施/ 124

      一、治安管理处罚的实施主体/ 124

      二、治安管理处罚的实施程序/ 124

      三、治安管理处罚的实体规则/ 126

      第五节 行政处罚的执行/ 127

      一、罚款的执行/ 127

      二、拘留的执行/ 128

      第八章 行政强制/ 131

      第一节 行政强制概述/ 132

      一、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和特征/ 132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特征/ 133

      三、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差别/ 134

      四、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的区别/ 135

      第二节 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136

      一、行政强制的种类/ 136

      二、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具体规定/ 138

      第三节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 140

      一、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 140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 142

      三、査封、扣押的程序/ 143

      四、冻结的程序/ 146

      第四节 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 147

      一、间接强制执行/ 147

      二、直接强制执行主体/ 149

      三、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的程序规则/ 151

      四、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规则/ 154

      第九章 政府信息公开/ 160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概述/ 160

      二、信息公开的体制/ 160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162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 163

      五、监督和保障/ 166

      第十章 行政争议法总论/ 168

      一、行政争议法概述/ 168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联系/ 169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程序衔接关系/ 170

      第十一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176

      第一节 行政诉讼被告/ 177

      一、被告的概念/ 177

      二、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后,被告资格的确认/ 177

      三、经过复议后再起诉,被告的确定/ 183

      第二节 行政诉讼原告/ 187

      一、原告的概念/ 187

      二、原告资格的判断(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判断)/ 188

      三、组织的原告资格问题/ 192

      四、原告资格的转移/ 195

      第三节 行政诉讼第三人/ 196

      一、第三人的概念/ 196

      二、第三人的确认/ 196

      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程序/ 199

      第四节 共同诉讼、诉讼代表人与诉讼代理人/ 201

      一、共同诉讼/ 201

      二、诉讼代表人/ 201

      三、诉讼代理人/ 202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的管辖/ 204

      第一节 管辖的一般原理/ 204

      一、管辖的概念/ 204

      二、级别管辖/ 205

      三、地域管辖/ 207

      四、管辖恒定原则/ 211

      五、跨区域管辖/ 211

      六、共同管辖/ 212

      第二节 裁定管辖/ 212

      一、移送管辖/ 212

      二、指定管辖和移转管辖/ 212

      三、管辖权异议/ 214

      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215

      第一节 受案范围概述/ 215

      一、受案范围的概念/ 215

      二、受案范围的确定标准/ 215

      第二节 具体行政行为可受案/ 216

      一、应予受理的案件/ 216

      二、不予受案的范围/ 219

      第三节 行政合同可受案/ 225

      一、行政合同可受案/ 225

      二、行政合同受案范围外的考点/ 227

      第四节 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可附带性受案/ 228

      一、审查方式/ 228

      二、审查对象/ 229

      三、申请审查时间/ 229

      四、审查程序和实体要求/ 229

      五、申请审查结果/ 230

      六、对于法院审查权的监督制度/ 231

      第十四章 行政诉讼程序/ 233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234

      一、起诉/ 234

      二、受理/ 240

      第二节 行政诉讼审理程序/ 243

      一、行政诉讼一审程序/ 243

      二、行政诉讼二审程序/ 248

      三、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248

      第三节 行政诉讼审理中的特殊制度/ 249

      一、撤诉制度/ 249

      二、缺席判决制度/ 251

      三、行政首长出庭制/ 252

      四、调解制度/ 253

      五、诉讼保全与先予执行制度/ 254

      六、行政行为的停止执行问题/ 257

      七、延期审理、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制度/ 257

      八、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排除制度/ 259

      九、回避制度/ 260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与其他诉讼交叉案件/ 260

      一、行政与刑事交叉案件的处理/ 260

      二、行政与民事交叉案件的处理/ 261

      第十五章 行政诉讼证据/ 269

      一、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特点/ 269

      二、证据的概念和要求/ 270

      三、证据种类/ 270

      四、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272

      五、证据补充/ 277

      六、证据调取和责令提交证据/ 277

      七、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 279

      八、证据的审核认定/ 280

      第十六章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284

      一、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含义/ 284

      二、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规则/ 284

      三、主动性法律适用与被动性法律适用的区别/ 286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的裁判与执行/ 288

      第一节 一审判决/ 288

      一、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时的判决形式/ 289

      二、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的判决形式/ 289

      三、几种类型判决的特别说明/ 298

      四、宣判制度/ 304

      第二节 二审判决/ 304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裁定和决定/ 305

      一、行政诉讼裁定/ 305

      二、行政诉讼决定/ 306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执行/ 307

      一、执行机关/ 307

      二、执行措施/ 307

      三、执行程序/ 307

      第十八章 行政公益诉讼/ 309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309

      二、管辖法院/ 309

      三、诉讼程序/ 309

      四、证据制度/ 310

      五、一审判决和执行/ 310

      第十九章 行政复议制度/ 313

      第一节 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313

      第二节 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 313

      一、行政复议申请人/ 313

      二、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314

      三、行政复议第三人/ 314

      四、行政复议机关/ 315

      五、复议代理人和代表人/ 318

      第三节 行政复议程序/ 319

      一、行政复议的一般程序/ 319

      二、行政复议的特别程序/ 322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证据和法律适用制度/ 326

      一、行政复议证据制度/ 326

      二、行政复议法律适用制度/ 326

      第五节 行政复议的决定/ 327

      一、行政复议的决定/ 327

      二、对于抽象行政行为附带性审查的复议决定/ 330

      三、行政复议的执行/ 331

      四、行政复议指导和监督/ 331

      第二十章 国家赔偿/ 334

      第一节 国家赔偿总论/ 334

      一、国家赔偿的概念/ 334

      二、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335

      三、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 336

      第二节 行政赔偿/ 337

      一、行政赔偿的概念/ 337

      二、行政赔偿范围/ 338

      三、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340

      四、行政赔偿程序概述/ 342

      五、行政追偿的概念和条件/ 344

      第三节 司法赔偿/ 345

      一、司法赔偿的概念/ 345

      二、司法赔偿范围/ 345

      三、司法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352

      四、司法赔偿程序/ 354

      五、赔偿委员会重新处理程序/ 357

      六、司法追偿程序/ 358

      第四节 国家赔偿方式、标准和费用/ 358

      一、国家赔偿方式和标准的含义/ 358

      二、侵犯人身的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358

      三、侵犯财产的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360

      四、国家赔偿费用的支付/ 361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