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6
版次: 1
ISBN: 9787101128451
定价: 9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412页
字数: 42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21人买过
  • 清中叶,两淮私盐异常活跃。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各阶层——无论是灶丁、贫民,还是盐枭、会党,抑或是盐商、盐官,都无不以食盐为利薮,纷纷加入到了私盐贩卖的行列。面对日益严重的食盐走私现象,清政府想方设法予以防范和打击,然而受腐败官僚体制的影响,收效甚微。清中叶两淮私盐问题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地方社会各阶层迫于生计,或纯粹是为了高额盐利而铤而走险的一种冒险活动。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食盐走私可以说既是清中叶政治日益腐败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它又是当时政治日益腐败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吴海波,男,1972年生,汉族,江西高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007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重量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在《历史档案》《中国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中国盐业史学术研究一百年》,巴蜀书社,2010年10月出版);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 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二、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三、概念界定及本书创新与缺失

    四、学术回顾及简评

    五、行文思路及本书框架

    章 私盐泛滥与“改纲为票

    一、票盐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清代盐法概况

    (二)乾隆中衰与嘉道危局

    二、私盐泛滥与“改纲为票

    (一)吏治败坏与盐务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私盐泛滥与陶澍改革两淮盐务的实践

    (三)改纲为票的成效及票盐制的推广

    (四)改纲为票的动因与票盐制实态

    (五)余论

    三、对陶澍改革两淮盐务的合理评价

    第二章 私盐的运销方式与活动特点

    一、湖广、江西官盐的流通、运销与私盐

    (一)官盐运销路线与流通方式

    (二)官盐分销状况

    (三)私盐入侵途径及私盐成因

    二、清中叶两淮私盐及其量化分析

    (一)清中叶两淮私盐及其个案分析

    (二)私盐的地域性差异及其量化分析

    三、私盐的运销方式与活动特点

    (一)私盐的运输途径与运销方式

    (二)私盐的活动特点

    二、清中叶两淮私盐及其量化分析

    (一)清中叶两淮私盐及其个案分析

    (二)私盐的地域性差异及其量化分析

    三、私盐的运销方式与活动特点

    (一)私盐的运输途径与运销方式

    (二)私盐的活动特点

    第三章 基层民众与私盐:生产、流通领域的私盐活跃

    一、灶丁与私盐:生产领域的私盐活跃

    (一)艰难困苦的两淮灶丁

    (二)清政府对灶丁的严格管理

    (三)灶课负担及官吏、盐商对灶丁的盘剥

    (四)灶丁的无奈与场私的产生

    (五)余论

    二、贫民与私盐:流通领域的私盐勃兴

    (一)肩挑背负之民与私盐

    (二)船户水手与私盐

    (三)流民与私盐

    三、灶丁、贫民贩私:剥削与压榨体制下的无奈选择

    第四章 盐枭、会党与私盐:榷盐体制下的官私之争

    一、清中叶两淮盐枭组织与枭私来源

    (一)盐枭成份的复杂性与组织的严密性

    (二)枭私的来源

    二、盐枭走私个案剖析

    (一)淮北盐枭走私个案剖析

    (二)淮南盐枭走私个案剖析

    (三)盐枭的其他不法行为

    (四)余论

    三、盐枭与会党的合作与融合

    (一)会党及其性质

    (二)盐枭与会党的合作与融合

    第五章 盐商、盐官与私盐:地方盐业管理层的官私博弈

    一、盐商与私盐:盐商式微与商私的无奈

    (一)榷盐体制下的两淮盐业与盐商

    (二)两淮盐商的利润来源与资本流向

    (三)盐商的衰败与商私的兴起

    (四)余论:对盐商的垄断以及商私问题的再思考

    二、盐官与私盐:吏治腐败与官私的兴起

    (一)地方盐务官员与私盐

    (二)缉私兵役与私盐

    (三)余论

    三、私盐与地方政府:私盐泛滥与政府招安

    (一)私盐、盐枭与政府的博弈:进攻、退却与打击

    (二)黄玉林案的了结:盐枭的损失与政府抉择

    (三)讨论与思考

    第六章 清政府对私盐的缉私立法控制

    一、清代缉私立法的历史沿革

    (一)历代缉私沿革

    (二)清代私盐治罪法的颁行

    二、缉私立法措施的确立

    (一)加强缉私组织机构和缉私队伍建设

    (二)制定缉私奖惩条例

    (三)通过设关置卡加大缉私力度

    三、缉私组织的腐败无能和缉私效率的低下

    四、小结

    余论:对两淮私盐基于制度因素的思考与评价

    附录一:清中叶两淮私盐案例附录二:两淮盐官设置图

    附录三:湖北省河流水系图

    附录四:湖南省河流水系图

    附录五:江西省河流水系图

    附录六:两淮行盐地邻私入侵图

    附录七:清代两淮盐务大事表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清中叶,两淮私盐异常活跃。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各阶层——无论是灶丁、贫民,还是盐枭、会党,抑或是盐商、盐官,都无不以食盐为利薮,纷纷加入到了私盐贩卖的行列。面对日益严重的食盐走私现象,清政府想方设法予以防范和打击,然而受腐败官僚体制的影响,收效甚微。清中叶两淮私盐问题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地方社会各阶层迫于生计,或纯粹是为了高额盐利而铤而走险的一种冒险活动。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食盐走私可以说既是清中叶政治日益腐败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它又是当时政治日益腐败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 作者简介:
    吴海波,男,1972年生,汉族,江西高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007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重量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在《历史档案》《中国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中国盐业史学术研究一百年》,巴蜀书社,2010年10月出版);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
  • 目录:
    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二、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三、概念界定及本书创新与缺失

    四、学术回顾及简评

    五、行文思路及本书框架

    章 私盐泛滥与“改纲为票

    一、票盐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清代盐法概况

    (二)乾隆中衰与嘉道危局

    二、私盐泛滥与“改纲为票

    (一)吏治败坏与盐务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私盐泛滥与陶澍改革两淮盐务的实践

    (三)改纲为票的成效及票盐制的推广

    (四)改纲为票的动因与票盐制实态

    (五)余论

    三、对陶澍改革两淮盐务的合理评价

    第二章 私盐的运销方式与活动特点

    一、湖广、江西官盐的流通、运销与私盐

    (一)官盐运销路线与流通方式

    (二)官盐分销状况

    (三)私盐入侵途径及私盐成因

    二、清中叶两淮私盐及其量化分析

    (一)清中叶两淮私盐及其个案分析

    (二)私盐的地域性差异及其量化分析

    三、私盐的运销方式与活动特点

    (一)私盐的运输途径与运销方式

    (二)私盐的活动特点

    二、清中叶两淮私盐及其量化分析

    (一)清中叶两淮私盐及其个案分析

    (二)私盐的地域性差异及其量化分析

    三、私盐的运销方式与活动特点

    (一)私盐的运输途径与运销方式

    (二)私盐的活动特点

    第三章 基层民众与私盐:生产、流通领域的私盐活跃

    一、灶丁与私盐:生产领域的私盐活跃

    (一)艰难困苦的两淮灶丁

    (二)清政府对灶丁的严格管理

    (三)灶课负担及官吏、盐商对灶丁的盘剥

    (四)灶丁的无奈与场私的产生

    (五)余论

    二、贫民与私盐:流通领域的私盐勃兴

    (一)肩挑背负之民与私盐

    (二)船户水手与私盐

    (三)流民与私盐

    三、灶丁、贫民贩私:剥削与压榨体制下的无奈选择

    第四章 盐枭、会党与私盐:榷盐体制下的官私之争

    一、清中叶两淮盐枭组织与枭私来源

    (一)盐枭成份的复杂性与组织的严密性

    (二)枭私的来源

    二、盐枭走私个案剖析

    (一)淮北盐枭走私个案剖析

    (二)淮南盐枭走私个案剖析

    (三)盐枭的其他不法行为

    (四)余论

    三、盐枭与会党的合作与融合

    (一)会党及其性质

    (二)盐枭与会党的合作与融合

    第五章 盐商、盐官与私盐:地方盐业管理层的官私博弈

    一、盐商与私盐:盐商式微与商私的无奈

    (一)榷盐体制下的两淮盐业与盐商

    (二)两淮盐商的利润来源与资本流向

    (三)盐商的衰败与商私的兴起

    (四)余论:对盐商的垄断以及商私问题的再思考

    二、盐官与私盐:吏治腐败与官私的兴起

    (一)地方盐务官员与私盐

    (二)缉私兵役与私盐

    (三)余论

    三、私盐与地方政府:私盐泛滥与政府招安

    (一)私盐、盐枭与政府的博弈:进攻、退却与打击

    (二)黄玉林案的了结:盐枭的损失与政府抉择

    (三)讨论与思考

    第六章 清政府对私盐的缉私立法控制

    一、清代缉私立法的历史沿革

    (一)历代缉私沿革

    (二)清代私盐治罪法的颁行

    二、缉私立法措施的确立

    (一)加强缉私组织机构和缉私队伍建设

    (二)制定缉私奖惩条例

    (三)通过设关置卡加大缉私力度

    三、缉私组织的腐败无能和缉私效率的低下

    四、小结

    余论:对两淮私盐基于制度因素的思考与评价

    附录一:清中叶两淮私盐案例附录二:两淮盐官设置图

    附录三:湖北省河流水系图

    附录四:湖南省河流水系图

    附录五:江西省河流水系图

    附录六:两淮行盐地邻私入侵图

    附录七:清代两淮盐务大事表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
两淮盐运古道上的聚落与建筑
赵逵,张颖慧,张晓莉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
两淮<极>复杂水文地质类型煤矿防治水现状研究
鲁海峰、孙尚云、姚多喜 编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
两淮之风 : 两淮文化特色与形态
文杰林 编著;肖东发 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
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第2版)
吴海波,陶四海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
人工智能技术导论
吴海波 著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
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
吴海波 著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 : ABB
吴海波、刘海龙 主编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
健康保险核保与理赔
吴海波、陶四海 编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
Oracle数据库应用与开发实例教程
吴海波 主编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
ASP.NET程序设计实验实训指导
吴海波 主编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
现代绿饰花艺
吴海波 编;王路昌;张镛福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
牡丹栽培与鉴赏——花卉经典系列
吴海波 编;王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