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韩禹锋)

设计概论(韩禹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
2018-08
版次: 1
ISBN: 9787122325389
定价: 4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1页
9人买过
  • 全书共分为八章,通过阐述艺术设计、设计的类型、设计的本质特征和目的、设计的思维、设计师、设计批评、设计与文化、设计作品赏析等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对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和服装设计等不同专业领域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希望能使读者从宏观上全面了解艺术设计丰富的内涵和形式,开阔读者眼界,提高审美水平,陶冶艺术情操,从而具备从事专业设计的基本素养。本书为普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作为教学用书使用,亦可供对此有兴趣的爱好者参考。 第一章 艺术设计 - 1

    第一节 艺术设计概述 - 1

    一、设计的含义 - 1

    二、设计的解读 - 2

    第二节 艺术设计范畴 - 6

    一、设计的文化范畴 - 6

    二、设计的经济范畴 - 7

    三、设计的艺术范畴 - 10

    四、设计的时代技术范畴 - 11

    第三节 艺术设计原则 - 12

    一、设计的特性 - 12

    二、设计的原则 - 15

    第四节 中国艺术设计历史 - 18

    一、史前设计的萌芽 - 18

    二、土与火的赞歌——从陶器到瓷器 - 21

    三、狞厉之美——青铜设计艺术 - 26

    第五节 西方艺术设计历史 - 28

    一、现代设计的觉醒 - 28

    二、从功能主义到国际风格 - 31

    三、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 33

    第二章 设计的类型 - 37

    第一节 视觉传达设计 - 37

    一、视觉传达设计概述 - 37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 - 38

    三、视觉传达设计的类型 - 40

    第二节 产品设计 - 46

    一、产品设计概述 - 46

    二、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 48

    三、产品设计的分类 - 49

    第三节 环境设计 - 51

    一、环境设计概述 - 51

    二、环境设计原则 - 53

    三、环境设计的构成要素 - 54

    四、环境设计的领域 - 55

    第四节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57

    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述 - 57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方向 - 59

    三、数字媒体设计的工具 - 61

    第三章 设计的本质特征和目的 - 62

    第一节 设计的功能特征 - 62

    一、设计的本质 - 62

    二、功能设计 - 64

    三、设计的功能要素 - 66

    第二节 设计的审美特征 - 66

    一、设计的美学体系 - 66

    二、设计的技术美 - 69

    三、设计的艺术美 - 70

    第三节 设计的伦理特征 - 70

    一、设计伦理学 - 71

    二、人性化设计 - 73

    第四节 设计的社会属性 - 78

    一、设计的社会学属性 - 78

    二、设计的社会学意义 - 79

    三、为第三世界设计 - 80

    第四章 设计的思维 - 82

    第一节 设计思维概述 - 82

    一、设计思维的基本概念 - 82

    二、设计思维的基本特征 - 83

    三、设计思维的基本过程 - 85

    第二节 设计思维的基本类型 - 86

    一、形象思维 - 86

    二、逻辑思维 - 87

    三、发散思维 - 87

    四、收敛思维 - 87

    五、逆向思维 - 88

    六、直观性思维 - 89

    七、联想思维 - 89

    八、灵感思维 - 90

    九、直觉思维 - 91

    十、抽象性思维 - 92

    第三节 设计思维的基本特征 - 92

    一、设计思维的普遍特性 - 92

    二、新形势下艺术设计的表现特征 - 94

    三、设计的真善美特征 - 95

    第四节 设计思维的方法 - 97

    一、头脑风暴法 - 97

    二、列举法 - 98

    三、仿生学法 - 99

    四、构造法 - 100

    五、KJ法 - 101

    六、目的发想法 - 101

    第五节 设计思维的训练 - 101

    一、发散性设计思维训练 - 101

    二、同构性设计思维训练 - 102

    三、逆向性设计思维训练 - 103

    四、收敛性设计思维训练 - 104

    五、虚拟性设计思维训练 - 104

    六、柔性设计思维训练 - 105

    七、空间性设计思维训练 - 105

    八、情感化设计思维训练 - 106

    第五章 设计师 - 107

    第一节 设计师的历史发展 - 107

    一、设计师的含义 - 107

    二、中国设计师的历史发展 - 108

    三、国外设计师的历史发展 - 110

    第二节 设计师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 - 111

    一、设计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 111

    二、设计师应具备的职业技能 - 113

    第三节 设计师的分类 - 115

    一、按照工作内容分类 - 115

    二、按照从业方式分类 - 115

    三、按照设计创意驱动力分类 - 116

    第四节 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 122

    一、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 123

    二、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 - 123

    三、进行可持续设计 - 125

    第六章 设计批评 - 128

    第一节 设计批评现状 - 128

    一、设计批评相关概念界定 - 128

    二、设计批评的现状 - 129

    第二节 设计批评的对象与批评者 - 133

    一、设计批评理论 - 133

    二、设计批评的对象 - 135

    三、设计批评的主体:批评者 - 141

    第三节 设计批评的标准 - 145

    一、设计批评的标准 - 145

    二、设计批评的原则 - 148

    第四节 设计批评的方式 - 150

    一、艺术批评 - 150

    二、科学批评 - 151

    三、文化研究批评 - 152

    四、设计理论批评 - 153

    第七章 设计与文化 - 155

    第一节 设计与文化概述 - 155

    一、设计与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155

    二、文化对设计的影响 - 155

    三、设计对文化的影响 - 157

    第二节 设计与艺术文化 - 158

    一、未来主义 - 158

    二、表现主义 - 159

    三、荷兰风格派 - 160

    四、俄国构成主义 - 161

    五、装饰艺术运动 - 162

    第三节 设计与商业文化 - 163

    一、艺术设计的价值结构 - 163

    二、艺术设计、生产与消费 - 164

    三、艺术设计与市场经济 - 166

    第四节 设计与科技文化 - 168

    一、设计与科技文化概述 - 168

    二、科技与设计的互相融合 - 169

    三、科技进步对设计的推动作用 - 170

    第五节 设计与生活方式 - 172

    一、设计与生活方式的辩证统一 - 172

    二、设计的生活内涵 - 172

    三、绿色设计 - 174

    第八章 设计作品赏析 - 177

    第一节 设计作品概述 - 177

    一、艺术作品设计原则—多元化 - 177

    二、设计作品赏析原则 - 178

    第二节 中国设计作品赏析 - 182

    一、陶器 - 182

    二、瓷器 - 183

    三、青铜器 - 186

    四、服饰 - 186

    五、家具 - 190

    第三节 外国设计作品赏析 - 194

    一、雕塑设计作品 - 194

    二、建筑设计作品 - 197

    三、绘画设计作品 - 199

    四、家具设计作品 - 201

    参考文献 - 206
  •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八章,通过阐述艺术设计、设计的类型、设计的本质特征和目的、设计的思维、设计师、设计批评、设计与文化、设计作品赏析等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对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和服装设计等不同专业领域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希望能使读者从宏观上全面了解艺术设计丰富的内涵和形式,开阔读者眼界,提高审美水平,陶冶艺术情操,从而具备从事专业设计的基本素养。本书为普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作为教学用书使用,亦可供对此有兴趣的爱好者参考。
  • 目录:
    第一章 艺术设计 - 1

    第一节 艺术设计概述 - 1

    一、设计的含义 - 1

    二、设计的解读 - 2

    第二节 艺术设计范畴 - 6

    一、设计的文化范畴 - 6

    二、设计的经济范畴 - 7

    三、设计的艺术范畴 - 10

    四、设计的时代技术范畴 - 11

    第三节 艺术设计原则 - 12

    一、设计的特性 - 12

    二、设计的原则 - 15

    第四节 中国艺术设计历史 - 18

    一、史前设计的萌芽 - 18

    二、土与火的赞歌——从陶器到瓷器 - 21

    三、狞厉之美——青铜设计艺术 - 26

    第五节 西方艺术设计历史 - 28

    一、现代设计的觉醒 - 28

    二、从功能主义到国际风格 - 31

    三、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 33

    第二章 设计的类型 - 37

    第一节 视觉传达设计 - 37

    一、视觉传达设计概述 - 37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 - 38

    三、视觉传达设计的类型 - 40

    第二节 产品设计 - 46

    一、产品设计概述 - 46

    二、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 48

    三、产品设计的分类 - 49

    第三节 环境设计 - 51

    一、环境设计概述 - 51

    二、环境设计原则 - 53

    三、环境设计的构成要素 - 54

    四、环境设计的领域 - 55

    第四节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57

    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述 - 57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方向 - 59

    三、数字媒体设计的工具 - 61

    第三章 设计的本质特征和目的 - 62

    第一节 设计的功能特征 - 62

    一、设计的本质 - 62

    二、功能设计 - 64

    三、设计的功能要素 - 66

    第二节 设计的审美特征 - 66

    一、设计的美学体系 - 66

    二、设计的技术美 - 69

    三、设计的艺术美 - 70

    第三节 设计的伦理特征 - 70

    一、设计伦理学 - 71

    二、人性化设计 - 73

    第四节 设计的社会属性 - 78

    一、设计的社会学属性 - 78

    二、设计的社会学意义 - 79

    三、为第三世界设计 - 80

    第四章 设计的思维 - 82

    第一节 设计思维概述 - 82

    一、设计思维的基本概念 - 82

    二、设计思维的基本特征 - 83

    三、设计思维的基本过程 - 85

    第二节 设计思维的基本类型 - 86

    一、形象思维 - 86

    二、逻辑思维 - 87

    三、发散思维 - 87

    四、收敛思维 - 87

    五、逆向思维 - 88

    六、直观性思维 - 89

    七、联想思维 - 89

    八、灵感思维 - 90

    九、直觉思维 - 91

    十、抽象性思维 - 92

    第三节 设计思维的基本特征 - 92

    一、设计思维的普遍特性 - 92

    二、新形势下艺术设计的表现特征 - 94

    三、设计的真善美特征 - 95

    第四节 设计思维的方法 - 97

    一、头脑风暴法 - 97

    二、列举法 - 98

    三、仿生学法 - 99

    四、构造法 - 100

    五、KJ法 - 101

    六、目的发想法 - 101

    第五节 设计思维的训练 - 101

    一、发散性设计思维训练 - 101

    二、同构性设计思维训练 - 102

    三、逆向性设计思维训练 - 103

    四、收敛性设计思维训练 - 104

    五、虚拟性设计思维训练 - 104

    六、柔性设计思维训练 - 105

    七、空间性设计思维训练 - 105

    八、情感化设计思维训练 - 106

    第五章 设计师 - 107

    第一节 设计师的历史发展 - 107

    一、设计师的含义 - 107

    二、中国设计师的历史发展 - 108

    三、国外设计师的历史发展 - 110

    第二节 设计师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 - 111

    一、设计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 111

    二、设计师应具备的职业技能 - 113

    第三节 设计师的分类 - 115

    一、按照工作内容分类 - 115

    二、按照从业方式分类 - 115

    三、按照设计创意驱动力分类 - 116

    第四节 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 122

    一、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 123

    二、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 - 123

    三、进行可持续设计 - 125

    第六章 设计批评 - 128

    第一节 设计批评现状 - 128

    一、设计批评相关概念界定 - 128

    二、设计批评的现状 - 129

    第二节 设计批评的对象与批评者 - 133

    一、设计批评理论 - 133

    二、设计批评的对象 - 135

    三、设计批评的主体:批评者 - 141

    第三节 设计批评的标准 - 145

    一、设计批评的标准 - 145

    二、设计批评的原则 - 148

    第四节 设计批评的方式 - 150

    一、艺术批评 - 150

    二、科学批评 - 151

    三、文化研究批评 - 152

    四、设计理论批评 - 153

    第七章 设计与文化 - 155

    第一节 设计与文化概述 - 155

    一、设计与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155

    二、文化对设计的影响 - 155

    三、设计对文化的影响 - 157

    第二节 设计与艺术文化 - 158

    一、未来主义 - 158

    二、表现主义 - 159

    三、荷兰风格派 - 160

    四、俄国构成主义 - 161

    五、装饰艺术运动 - 162

    第三节 设计与商业文化 - 163

    一、艺术设计的价值结构 - 163

    二、艺术设计、生产与消费 - 164

    三、艺术设计与市场经济 - 166

    第四节 设计与科技文化 - 168

    一、设计与科技文化概述 - 168

    二、科技与设计的互相融合 - 169

    三、科技进步对设计的推动作用 - 170

    第五节 设计与生活方式 - 172

    一、设计与生活方式的辩证统一 - 172

    二、设计的生活内涵 - 172

    三、绿色设计 - 174

    第八章 设计作品赏析 - 177

    第一节 设计作品概述 - 177

    一、艺术作品设计原则—多元化 - 177

    二、设计作品赏析原则 - 178

    第二节 中国设计作品赏析 - 182

    一、陶器 - 182

    二、瓷器 - 183

    三、青铜器 - 186

    四、服饰 - 186

    五、家具 - 190

    第三节 外国设计作品赏析 - 194

    一、雕塑设计作品 - 194

    二、建筑设计作品 - 197

    三、绘画设计作品 - 199

    四、家具设计作品 - 201

    参考文献 - 206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