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本)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本)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7
版次: 1
ISBN: 9787303255344
定价: 9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小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8页
分类: 经济
99人买过
  • 本书从清代档案中搜集了数万个18世纪的广东米价数据,并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分析了当时广东米粮的地区差价、季节差价、米价的不规则变动和米价变动的长期趋势,从而描述了一个以广州、佛山为中心,联结广东、广西两省和湘、赣、闽三省部分地区的区域性米粮市场的具体运作情形,讨论了中国传统社会晚期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附录收入作者后续研究的数篇力作,呈现出较为完整的学术风貌。 陈春声,广东省揭西县人,1959年出生于广东省澄海县。1989年在厦门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明清史、中国社会经济史和历史人类学的教学与研究。主持过多项有关华南族群与区域文化、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传统乡村社会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曾获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两项广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第一章 导言1 
      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1 
      第二节 本书的基本研究构想9 
      第三节 本书的材料与方法13 
    第二章 米粮地区差价与米粮市场的运作16 
      第一节 广东与省外的米粮贸易16 
      第二节 广东省内的粮食贸易52 
      第三节 市场中心与米粮贸易76 
      第四节 米粮市场上的商人92 
    第三章 米价变化的动态分析103 
      第一节 18世纪广东米粮的季节差价103 
      第二节 关于市场整合的数理分析119 
      第三节 18世纪广东米价变动的长期趋势126 
    第四章 粮食问题与基层社会162 
      第一节 政府、士绅与粮食流通164 
      第二节 赈灾和救济175 
      第三节 粮食仓储与社会控制190 
    第五章 结语――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230 
    附录一 清代的粮价奏报制度241 
      一、清代粮价奏报制度的基本情况241 
      二、粮价单的可比性问题244 
      三、粮价单的可靠性问题247 
    附录二 康熙四十六年至雍正十三年(1707―1735)广东米价252 
    附录三 乾隆元年至嘉庆五年(1736―1800)广东米价数据的 
      资料来源266 
    附录四 地方志和其他文献中有关18世纪广东粮价的记载272 
    附录五 从“倭乱”到“迁海” 
      ――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284 
      一、引言284 
      二、地方动乱与“民”“盗”界限的模糊286 
      三、安插“抚民”与“抚贼”问题之呈现293 
      四、筑城建寨与乡村聚落形态的变化306 
      五、“乡兵”之组织与乡村军事化317 
      六、清初政局混乱与乡民之“自保”329 
      七、结语341 
    附录六 地域认同与族群分类 
      ――1640―1940年韩江流域民众“客家观念”的演变345 
      一、问题的提出345 
      二、“九军之乱”所见之“语音不类”问题346 
      三、“迁海”与“复界”对族类关系的影响351 
      四、族谱纂修与祖先来源“历史记忆”的塑造355 
      五、近代城市生活与“族群”意识的自觉361 
      六、《岭东日报》与教科书问题的争论366 
      七、《客家研究导论》的意义374 
    附录七 走向历史现场 
        ――“历史·田野丛书”总序379 
    初版后记391 
    再版后记395 

  • 内容简介:
    本书从清代档案中搜集了数万个18世纪的广东米价数据,并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分析了当时广东米粮的地区差价、季节差价、米价的不规则变动和米价变动的长期趋势,从而描述了一个以广州、佛山为中心,联结广东、广西两省和湘、赣、闽三省部分地区的区域性米粮市场的具体运作情形,讨论了中国传统社会晚期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附录收入作者后续研究的数篇力作,呈现出较为完整的学术风貌。
  • 作者简介:
    陈春声,广东省揭西县人,1959年出生于广东省澄海县。1989年在厦门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明清史、中国社会经济史和历史人类学的教学与研究。主持过多项有关华南族群与区域文化、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传统乡村社会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曾获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两项广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 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1 
      第二节 本书的基本研究构想9 
      第三节 本书的材料与方法13 
    第二章 米粮地区差价与米粮市场的运作16 
      第一节 广东与省外的米粮贸易16 
      第二节 广东省内的粮食贸易52 
      第三节 市场中心与米粮贸易76 
      第四节 米粮市场上的商人92 
    第三章 米价变化的动态分析103 
      第一节 18世纪广东米粮的季节差价103 
      第二节 关于市场整合的数理分析119 
      第三节 18世纪广东米价变动的长期趋势126 
    第四章 粮食问题与基层社会162 
      第一节 政府、士绅与粮食流通164 
      第二节 赈灾和救济175 
      第三节 粮食仓储与社会控制190 
    第五章 结语――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230 
    附录一 清代的粮价奏报制度241 
      一、清代粮价奏报制度的基本情况241 
      二、粮价单的可比性问题244 
      三、粮价单的可靠性问题247 
    附录二 康熙四十六年至雍正十三年(1707―1735)广东米价252 
    附录三 乾隆元年至嘉庆五年(1736―1800)广东米价数据的 
      资料来源266 
    附录四 地方志和其他文献中有关18世纪广东粮价的记载272 
    附录五 从“倭乱”到“迁海” 
      ――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284 
      一、引言284 
      二、地方动乱与“民”“盗”界限的模糊286 
      三、安插“抚民”与“抚贼”问题之呈现293 
      四、筑城建寨与乡村聚落形态的变化306 
      五、“乡兵”之组织与乡村军事化317 
      六、清初政局混乱与乡民之“自保”329 
      七、结语341 
    附录六 地域认同与族群分类 
      ――1640―1940年韩江流域民众“客家观念”的演变345 
      一、问题的提出345 
      二、“九军之乱”所见之“语音不类”问题346 
      三、“迁海”与“复界”对族类关系的影响351 
      四、族谱纂修与祖先来源“历史记忆”的塑造355 
      五、近代城市生活与“族群”意识的自觉361 
      六、《岭东日报》与教科书问题的争论366 
      七、《客家研究导论》的意义374 
    附录七 走向历史现场 
        ――“历史·田野丛书”总序379 
    初版后记391 
    再版后记395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本)
市场营销策划(第三版)
马秀文 著;马春和、刘晓钢、马春和、刘晓钢、马秀文 编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本)
市场营销创新管理
王良燕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本)
市场分隔条件下中国企业横向整合战略选择、管理模式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罗芳 著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本)
市场营销学
杨佳利,肖华茂主编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本)
市场营销与管理研究
杨菁倩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本)
市场营销理论与哲学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哲学范式比较视阈中的市场营销导论
郑林源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本)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2版)
蒋志华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本)
市场营销理论与策略
何军 著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本)
市场调查与分析(第二版)
宋文光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本)
市场结构与企业绩效分析
刘春季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本)
市场设计手册(上海证券交易所金融创新文库)
[英]尼尔·武尔肯 埃尔文·E.罗斯 兹维卡·尼曼 主编;上海证券交易所创新产品部 译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增订本)
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案例
马永斌;张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