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与对话

访谈与对话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11
版次: 1
ISBN: 9787301316801
定价: 65.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0页
分类: 文学
18人买过
  • 《访谈与对话》收入洪子诚教授近年来的访谈、对话和若干篇随笔性文章。内容涉及对个人生活经历和学术道路的回顾,文学史写作与时代、与学科史问题的关系,文学阅读对情感经验形成的重要性,以及在论文和专著中未充分展开的观察与思考。相对于严谨的研究论文和系统的文学史论著,书中的文字有更强的可读性,蕴含更多的个人经验、趣味和性情。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 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材料与注释》《我的阅读史》《读作品记》等。 序……3

    访 谈……1

    “文学史”这个“世纪迷思”的病症——答《深圳商报》魏沛娜问……3

    当代人如何写好当代文学史——答《凤凰周刊》张丹丹问……10

    有点消极,不怎么浪漫——答《南方人物周刊》郑莹问……20

    谈中国当代文学史——答《上海书评》丁雄飞问……33

    重审当代文学中的“制度”与“人”——答李浴洋、李静问……47

    “微弱的叙述”与“不确定”的力量——答杨宸问……68

    当代文学史料的整理、研究及问题——答王贺问……85

    朝向现实与未来的文学史——答李静问……98

    对 话…… 117 

    80 年代人们做梦,到了90 年代连梦也找不到 ——与戴锦华的对话......119 

    清华园里谈读书 ——与解志熙的对话......142 

    与王风就“样板戏”的“样板”一词的通信......163 

    当代中国人的情感结构与文学经典 ——以阅读为中心的对话......177 

    文本?情感结构?跨媒介 ——关于《我在哪儿错过了你》一书的对话......203 

    访谈、对话之外…… 231 

    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233 

    致敬文学经典的翻译家......238 

    仍有稳定和值得信赖的事物 ——“与20 世纪同行:现代文学与当代中国”会议上的发言......244 

    亲近音乐的方式:《CD 流浪记》......250 

    保尔· 艾吕雅的《宵禁》及其他......258?
  • 内容简介:
    《访谈与对话》收入洪子诚教授近年来的访谈、对话和若干篇随笔性文章。内容涉及对个人生活经历和学术道路的回顾,文学史写作与时代、与学科史问题的关系,文学阅读对情感经验形成的重要性,以及在论文和专著中未充分展开的观察与思考。相对于严谨的研究论文和系统的文学史论著,书中的文字有更强的可读性,蕴含更多的个人经验、趣味和性情。
  • 作者简介: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 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材料与注释》《我的阅读史》《读作品记》等。
  • 目录:
    序……3

    访 谈……1

    “文学史”这个“世纪迷思”的病症——答《深圳商报》魏沛娜问……3

    当代人如何写好当代文学史——答《凤凰周刊》张丹丹问……10

    有点消极,不怎么浪漫——答《南方人物周刊》郑莹问……20

    谈中国当代文学史——答《上海书评》丁雄飞问……33

    重审当代文学中的“制度”与“人”——答李浴洋、李静问……47

    “微弱的叙述”与“不确定”的力量——答杨宸问……68

    当代文学史料的整理、研究及问题——答王贺问……85

    朝向现实与未来的文学史——答李静问……98

    对 话…… 117 

    80 年代人们做梦,到了90 年代连梦也找不到 ——与戴锦华的对话......119 

    清华园里谈读书 ——与解志熙的对话......142 

    与王风就“样板戏”的“样板”一词的通信......163 

    当代中国人的情感结构与文学经典 ——以阅读为中心的对话......177 

    文本?情感结构?跨媒介 ——关于《我在哪儿错过了你》一书的对话......203 

    访谈、对话之外…… 231 

    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233 

    致敬文学经典的翻译家......238 

    仍有稳定和值得信赖的事物 ——“与20 世纪同行:现代文学与当代中国”会议上的发言......244 

    亲近音乐的方式:《CD 流浪记》......250 

    保尔· 艾吕雅的《宵禁》及其他......258?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访谈与对话
访谈与探究:说说“桂林旅游”:了解“追梦者”的作为
李志刚
访谈与对话
访谈式萃取技术
王兴权 著
访谈与对话
访谈凤凰人
王昊灵 著
访谈与对话
访谈与杂谈:说说“桂林旅游”——聚焦“奋进者”的脚步和思索
李志刚 著
访谈与对话
访谈与回忆:说说“桂林旅游”——来自“深耕者”的经历和思考
李志刚 著
访谈与对话
访谈:原理与实践(第14版)
[美]查尔斯·BJ.斯图尔特 威廉·BB.凯什 著;张建敏 译
访谈与对话
访谈的艺术
斯图尔特、龙耘 著
访谈与对话
访谈与陈述:名刊名编的年代表情(国内一线著名文学期刊负责人谈话录)
何凯旋
访谈与对话
访谈类节目经典案例:曹可凡与《可凡倾听》
沈萌萌 主编;王嘉钰
访谈与对话
访谈节目编导教程
张启忠 著
访谈与对话
访谈录/陈应松文集
陈应松 著
访谈与对话
访谈(第二版)
曲鑫 著;斯文·布林克曼、斯泰纳尔·克韦尔、曲鑫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