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允斌二十四节气顺时饮食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全四册)迄今为止一套讲的ZUI全面、透彻、更有针对性的二十四节气顺时生活多媒体健康书。

陈允斌二十四节气顺时饮食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全四册)迄今为止一套讲的ZUI全面、透彻、更有针对性的二十四节气顺时生活多媒体健康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品
2020-12
版次: 1
ISBN: 9787518970728
定价: 29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生活
250人买过
  •   ★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序,家常食材便是补药

      无论您生活在哪里,若能跟随节气顺时生活,则养命有天助、身体日日新。本书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间节序,教我们怎样让身体顺应自然的节奏,利用家常食材来养生。

      ★与同系列图书的区别:

      比《吃法决定活法》更透彻

      《吃法决定活法》也是一本按照二十四节气利用家常食材来养生的书,然而《吃法决定活法》只讲了每个节气的大的饮食原则及节气食方,而本书二十四节气饮食原则更具体,还给了106个节气食方,每个食方的细节都讲得更透彻,比如过了三伏以后什么人可以继续喝姜枣茶,该如何调整等,更方便读者操作。

      比《顺时生活》日历更详细

      《顺时生活》系列日历是根据每年的气候变化来指导读者顺时生活的图书,一年365天,每天一句健康提示。本书在《顺时生活》的基础上,更加详细地讲了食材如何挑选,食方该如何吃功效更好,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应怎样配伍等。

      比《回家吃饭的智慧》更广泛

      《回家吃饭的智慧》分为三本,*本讲的是四代中医传下来的养生救急食方,第二本讲的是把蔬菜、瓜果、蛋的*营养吃出来,第三本讲的是如何善用调味品、食用油和泡菜。本书比《回家吃饭的智慧》内容更广泛,不仅讲了食方该如何吃,还讲了食物的来历及传播,讲了跟食方、药方相关的天文、地理、农业知识。让读者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理解顺时生活的智慧。

      ★全彩多媒体健康书

      专业摄影团队历时90天实景拍摄,从上万张高清图中精选500幅精品彩图。食方的原料、做法、成品,每个细节逐一真实呈现,提供详尽周到的操作指引和赏心悦目的视觉体验。

      ★精选数百万读者使用本书食方后的经验分享和允斌解惑   陈允斌

      出身中医世家,公共营养师,简易食疗、顺时养生的倡导践行者。

      其外曾祖父是二十世纪早期的地方名医,乐善好施。因有感于当时的穷人看不起病,更无钱抓药,以致小病延误成大病,遂潜心研究简便低廉的食疗方,数十年救人无数。

      已出版备受读者欢迎的《陈允斌抗病毒应急食方》《茶包小偏方,喝出大健康》《吃法决定活法》《顺时生活》健康日历、《回家吃饭的智慧》《外公家书》等居家必备好书。

      微博:@陈允斌

      微信公众号:允斌顺时生活(chen_yunbin)

      喜马拉雅应用:陈允斌教你24节气饮食法

      抖音应用:陈允斌

      第一章立春

    立春:肝木先动_ 003

    春天为什么要吃春饼、春盘?_ 003

    立春:进补不宜,清味为主_ 008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_ 012

    立春开始,养生偏向于饮_ 016

    一个节气是管十五天的_ 016

    立春有三候,每一候有五天_ 018

    立春节气,宜喝“排浊抗霾茶”_ 020

    您会吃元宵和汤圆吗? _ 025

    大年初一,吃一碗团圆美满的汤圆_ 025

    如何在家做好吃又健康的汤圆?_ 028

    怎样吃汤圆不伤脾胃?_ 031

    人日(大年初七),喝碗七菜羹_ 037

    “只从元日(初一)到人日,便觉新年胜故年”_ 037

    挑选七菜羹所需要的蔬菜,有三点讲究_ 041

    元宵节里的养生密码_ 045

    元宵节,中国古代的狂欢节_ 045

    春天养生,调节情绪(气)非常重要_ 047

    第二章雨水

    雨水节气,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050

    雨水寓意着什么?_ 050

    雨水节气,吃韭菜最能减寒_ 053

    韭菜怎么吃?_ 061

    春天为什么易流行禽流感、流感等传染病? _ 065

    什么是禽流感?_ 065

    禽流感和流感、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_ 067

    如何预防春天的传染病? _ 068

    常喝防感护生汤_ 068

    春天喝防感护生汤有什么功效呢?_ 073

    如何挑选防感护生汤的原料?_ 074

    春天喝防感护生汤是否有禁忌?_ 076

    二月二为什么“龙抬头”?在哪里可以看到“龙抬头”? _ 078

    春天的时候,要多吃米、面等甘味的食物_ 078

    平时容易脱发,可以用侧柏叶加生姜调理_ 079

    “龙抬头”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民俗_ 083

    跟龙有关的中医名方:青龙汤_ 087

    祝您二月二龙抬头,鸿运当头_ 089

    在春天,不上火的活法_ 091

    春天是容易上火的季节_ 091

    不管喝什么茶,只要喝后舒服就可以继续喝_ 095

    补钙,要特别讲究方法_ 097

    最好是通过食物来补钙_ 097

    萝卜缨,边角余料有妙用_ 099

    如何找到更多的萝卜缨?_ 102

    萝卜缨小食方_ 104

    第三章惊蛰

    惊蛰,喝黄豆萝卜汤补身体_ 112

    惊蛰节气,我们的身体要动养_ 112

    惊蛰节气前后,喝黄豆萝卜汤_ 114

    惊蛰期间,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125

    惊蛰节气,喝桑菊茶可以预防外感_ 125

    感冒了,桑菊茶加减来调理_ 127

    桑菊茶里的原料各有什么神奇?_ 130

    喝桑菊茶的宜忌_ 132

    春天要少吃酸味的食物_ 133

    食物分酸、苦、甘、辛、咸五味_ 133

    酸味的食物有哪些?_ 136

    春天要多吃甘味的食物_ 138

    “春吃甘,脾平安”_ 138

    甘味的食物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_ 140

    不是纯粹甘味的食物,春天适不适合吃呢?_ 146

    第四章春分

    春分时节,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154

    春分,花香养肝_ 154

    一年有四时八节,春分是八节中的一个_ 163

    春分期间,重点养肝_ 165

    上巳节,养生要做三件事_ 168

    上巳节,有甚深的养生智慧_ 168

    吃上巳菜,祛除冬天留存在体内的陈寒_ 173

    荠菜,菜中之甘草_ 173

    上巳节,春天的雅集_ 183

    “ 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_ 188

    寒食节对我们养生有什么启示?_ 188

    寒食节,吃冷食的节日_ 193

    第五章清明

    清明时节,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200

    清明时节,纯净澄澈为清,日月照空为明_ 200

    清明时节,离不开清明菜_ 202

    春季宜养肝,但每月各有侧重_ 206

    初春、仲春、孟春的养生重点_ 206

    养生要分重点,不贪多,更不能求快_ 209

    “春去秋来心自在”:不抑郁的生活_ 210

    “一起来聊聊抑郁症”_ 210

    抑郁症如何识别、防范?_ 210

    抑郁的人,用什么来调理?_ 213

    春夏之交,警惕春困_ 221

    春困就是亚健康_ 221

    春困的不同表现,代表身体的不同问题_ 223

    春夏之交,如何过得神清气爽?_ 225

    春天,吃“陈皮牛肉”胜过黄芪_ 231

    春天不生病:第一靠清,第二要补_ 231

    自制美味的陈皮牛肉_ 233

    春天,让呼吸系统不生病的吃法_ 237

    春夏之交长期咳嗽,吃什么调?_ 237

    警惕百日咳_ 241

    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因及调理方法_ 247

    第六章谷雨

    谷雨时节,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254

    谷雨期间,有哪些风物当前?_ 254

    谷雨时节,身体容易出现哪些问题?_ 258

    病逢谷雨喜分茶_ 260

    有咽炎的朋友,要喝槐花蜜配的绿茶_ 264

    春天,香味是一种疗愈_ 268

    春天,我们要与香味为伴_ 268

    香椿怎么保存才能保证食用的时间长?_ 276

    香椿浑身都是宝_ 282

    春将去,养生勿忘查漏补缺_ 292

    夏日将临,春季养生的功课没做好怎么办?_ 292

    春去有来时,愿春长见君_ 297

    第一章立夏

    立夏到三伏,每日姜枣茶_ 002

    喝神仙姜枣茶,夏天会过得很舒服 _ 002

    为什么医圣的药方有近三分之一用到了姜、枣? _ 003

    神仙姜枣茶的三种做法 _ 005

    姜的选择 _ 006

    干姜暖胃的作用更强,鲜姜相对温和 _ 007

    哪些小孩需要喝姜枣茶? _ 007

    儿童喝姜枣茶的搭配 _ 009

    喝姜枣茶,怎样调味更好喝又增加功效? _ 010

    喝姜枣茶如果上火怎么办? _ 011

    喝神仙姜枣茶要注意什么? _ 013

    有这些情况,其他季节也可以喝姜枣茶,好处多多 _ 017

    姜枣茶加上这些食材,还可以调理妇科问题、腹泻、胃炎 _ 018

    春去夏来,活法顺时而变 _ 020

    立夏来临,好好送春 _ 020

    在夏天,我们要好好地长一长 _ 021

    立夏时节,要吃温和补气的“核桃壳煮鸡蛋” _ 023

    核桃壳神奇在哪? _ 028

    肾虚分肾气虚、肾精虚、肾阴虚、肾阳虚 _ 029

    “漂白”食品能吃吗? _ 031

    母亲节:愿持此日意,永报一春晖 _ 036

    萱草花,中国人的母亲花 _ 036

    母亲节只有一天,但对妈妈的感恩却是永远 _ 038

    第二章小满

    小满节气,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044

    万物生长到小满,正好“小得盈满” _ 044

    小满期间,正是我们长筋骨、长精力的好时候 _ 047

    为什么只有小满,没有大满? _ 048

    初夏开始,“吃梅续命” _ 050

    初夏时候,恰逢“梅子黄时雨” _ 050

    梅子应该怎么吃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_ 054

    黄梅的吃法 _ 064

    高考、中考时,怎么让孩子吃好、睡好? _ 070

    高考、中考时的配餐原则 _ 070

    考试期间的早餐应该怎么配? _ 072

    考试期间的午餐应该怎么配? _ 077

    考试期间的晚餐应该怎么配? _ 083

    高考、中考时,怎么让孩子睡好? _ 084

    给孩子考场提神的好方法 _ 091

    女生在考试的时候,遇上了生理期怎么办? _ 095

    端午节,古代的全民卫生节 _ 101

    端午期间的养生之道,整个仲夏都适合 _ 101

    第一件事:家悬艾蒲,辟邪、杀菌、防虫 _ 103

    第二件事:兰汤药浴,祛湿、解毒 _ 106

    第三件事:胸佩香包,预防流行性传染病 _ 113

    第四件事:吃新蒜煮蛋,提高身体免疫力 _ 118

    第五件事:外用雄黄酒,防治疱疹和疥、癣 _ 121

    第六件事:吃咸鸭蛋,滋养肾阴,清肺热 _ 124

    第七件事:吃糯米香粽,补益肾气,清血热 _ 125

    第三章芒种

    芒种节气,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130

    芒种也是一个节,花事了,收获开始 _ 130

    仲夏之月,正是人体生长的高峰期 _ 131

    吃麦饭有什么好处? _ 133

    仲夏长出的一切,莫不带着满满的阳气 _ 136

    浮小麦,有大用 _ 137

    “墙根新笋看成竹,青梅老尽樱桃熟” _ 139

    樱桃,心之果 _ 139

    樱桃分三类:大樱桃、小樱桃、毛樱桃 _ 141

    樱桃核有毒吗? _ 143

    樱桃里面有虫,不能吃吗? _ 146

    仲夏时节,吃樱桃可以自然调节睡眠时间 _ 147

    樱桃,春果第一枝 _ 154

    “夏打盹”好不好? _ 160

    夏天为什么爱打盹? _ 160

    中午没有时间小憩,可以静坐来养心 _ 162

    芒种,是结束也是开始 _ 163

    父亲节的礼物:二子延寿茶 _ 166

    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 _ 166

    我把二子延寿茶作为父亲节礼物的原因 _ 171

    第四章夏至

    夏至节气,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176

    夏至节气,阳气将到达顶点,阴气将开始起来 _ 176

    如何吃桑葚,才能长期发挥补肾的功效? _ 178

    夏至之美 _ 182

    夏至有三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 _ 182

    夏至:“亢龙有悔” _ 184

    夏至时节,一年中两个极端的节气之一 _ 186

    夏至时节,正是自己察病的好时机 _ 186

    夏至节气的万物特点 _ 189

    您还在坚持喝姜枣茶吗? _ 190

    夏至后,数到第三个庚日才是三伏第一天 _ 190

    从立夏到三伏的前一天,是喝姜枣茶的最佳时机 _ 191

    不同人群喝姜枣茶有什么讲究? _ 193

    怎样不靠空调清凉度夏?喝一清一补两杯茶汤 _ 196

    夏天为什么要喝酸梅汤? _ 196

    夏天,特别要防肠道病 _ 198

    为什么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_ 198

    马齿苋为什么能防治肠道病? _ 200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_ 204

    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的调理食方 _ 207

    会吃蜂蜜的人不会老 _ 209

    花的品种不同,蜂蜜的功效就有差别 _ 209

    夏天身上起红疹怎么办? _ 214

    皮肤起红疹是身体内有血毒的表现 _ 214

    自制松花蛋红苋汤 _ 216

    夏日炎炎,谨防光毒伤人 _ 220

    夏天的阳光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坏处? _ 220

    夏天如何避免光敏反应? _ 222

    第五章小暑

    小暑时节,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226

    小暑时节,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临 _ 226

    一个人健康与否,要看身体排毒通道是否畅通 _ 228

    温风至——小暑节气第一候 _ 230

    小暑时节的顺时食方:松花蛋红苋汤 _ 233

    三伏,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_ 237

    三伏是怎么算的? _ 237

    三伏天要补气、排毒 _ 239

    家庭三伏贴完整指南 _ 244

    贴三伏贴出现这些反应,是亚健康的信号,如何调理? _ 251

    贴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_ 256

    三伏期间,全家人怎么保养? _ 259

    怎样让黄芪粥的滋补效果更大? _ 264

    夏吃辛,清肺金 _ 266

    辛味包括麻味、辣味、辛香味等 _ 266

    辛味食物分辛温食物、辛凉食物两种 _ 267

    夏季如何选用辛温食物和辛凉食物? _ 269

    第六章大暑

    大暑时节,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274

    暑不离湿——大暑节气,小心湿气伤人 _ 274

    暑气伤人分三个等级:冒暑、伤暑、中暑 _ 275

    有时候, 从冒暑就可以直接发展到中暑 _ 278

    伤暑的危害可以延续到秋天、冬天 _ 281

    夏打盹说明人身体有什么问题? _ 284

    大暑节气,宜饮银花甘草茶,宜食甜杏仁拌茴香 _ 287

    从夏到秋,晚上睡不好,醒得早,喝五味子凉茶 _ 297

    “服之十六年,面色如玉女”——古方的重点是什么? _ 297

    第一章立秋

    立秋:“群龙无首”,宜补精气,忌喝凉水 _ 002

    为什么立秋能见“群龙无首”? _ 002

    为什么立秋要贴秋膘? _ 003

    为什么立秋不许小孩喝凉水? _ 003

    立秋后的活法 _ 004

    立秋代表着秋天的开始,但并不意味着夏天的终止 _ 004

    立秋第一候;“凉风至” _ 005

    秋行夏令,就会拉肚子、咳嗽、发胖、秋乏等 _ 005

    立秋后,饮食上要进行三个调整 _ 007

    立秋后,为什么会经常拉肚子? _ 009

    夏天吃了过多生冷的东西,秋天就会经常拉肚子 _ 009

    要想不在秋天闹肚子,立夏就要开始喝姜枣茶 _ 012

    进入秋天之后,容易发生肠道问题 _ 013

    肠道有问题,就要好好来健脾、补脾 _ 013

    祛湿要喝黄芪粥、荷叶茶或者荷叶粥 _ 013

    立秋后最补的一道食方——十全大补酒糟鸡 _ 019

    立秋后,身体最容易出现肺气不足的症状 _ 019

    肺气不足,宜吃十全大补酒糟鸡 _ 019

    大便时干时稀,怎么调理? _ 023

    “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_ 028

    七夕:女性养颜正当时 _ 030

    “金风玉露一相逢”,用七夕节迎秋 _ 030

    秋天,柏叶洗发防脱发 _ 030

    七夕“ 女儿节”与女性生命周期的关系 _ 031

    七夕的巧果有什么养生作用? _ 034

    中元节,民俗与养生 _ 036

    中元节,与“面”有关的养生 _ 036

    中元节,与“阴”有关的养生 _ 037

    中元节,与“水”有关的养生 _ 038

    脾胃湿气重,喝荷叶扁豆粥 _ 039

    湿气——现代人亚健康的罪魁祸首 _ 044

    百病生于湿 _ 044

    造成人体湿气的原因 _ 047

    湿气对男性、女性都有哪些影响? _ 049

    女性是一个很容易产生湿气的群体 _ 049

    女性如何调理湿气? _ 050

    湿气重的男性更容易得脂肪肝、高脂血症 _ 052

    老年人如何防范湿气? _ 055

    小孩子如何避免湿气的伤害? _ 058

    第二章处暑

    处暑节气的排湿汤——出伏送暑汤 _ 062

    出伏送暑汤里的原料有何神奇? _ 065

    出伏后的养生食方 _ 067

    出伏以后,三伏期间的黄芪粥还可以喝吗? _ 067

    出伏之后,喝一碗相思长生粥 _ 068

    话说相思长生粥的原料 _ 072

    处暑期间,饮食有哪些调整? _ 080

    处暑开始,我们就会慢慢地真正感受到秋天了 _ 080

    处暑开始,饮食、起居上要做哪些调整? _ 081

    秋夜,要提前一小时睡觉 _ 085

    吃空心菜,最应夏秋时节 _ 086

    吃空心菜可以解三种毒,还能排湿 _ 086

    空心菜怎么吃最好? _ 087

    9月温差大,要防内火和外寒 _ 091

    如何防身体内的火和外部的寒? _ 091

    吃对丝瓜,祛内热的效果才好 _ 092

    痛风发作了,请用连皮带籽的老丝瓜络调理 _ 096

    初秋吃丝瓜正当时 _ 096

    老丝瓜的丝瓜络是一味非常好的药材 _ 096

    连皮带籽的老丝瓜络煮水喝,防治痛风是一绝 _ 100

    第三章白露

    秋风渐起,宜食红酒炖梨 _ 102

    白露节气的顺时食方——红酒炖梨 _ 102

    关于红酒炖梨原料的选择 _ 104

    什么样的人宜食红酒炖梨? _ 105

    如何吃梨最好? _ 107

    除了内热特别重,大多数人都不适合吃生梨 _ 107

    吃熟梨有什么好处? _ 108

    教师节;送给教师朋友们的一道食方——无花果炖梨 _ 110

    “ 葡萄美酒夜光杯”——自酿葡萄酒的好处 _ 114

    自酿葡萄酒,能更好地保留葡萄的特殊营养 _ 114

    爱和时间发酵的魅力 _ 115

    湿土之令,终于白露 _ 120

    白露时节,珍惜天降甘露 _ 120

    一到白露,早晚的温差就开始变大 _ 121

    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节,到白露节气结束 _ 122

    秋天,我们的身体最容易上燥下湿 _ 123

    秋季如何补“好水”? _ 125

    及时调理当季的问题,就不会积少成多,变成下一季的顽疾 _ 127

    第四章秋分

    说话过多的人秋天如何养肺?要分阶段 _ 132

    三伏天养肺,多用黄芪 _ 132

    仲秋(白露到秋分)吃无花果炖梨,养肺还养肾 _ 132

    秋天易出现的两种亚健康现象:秋乏和悲秋 _ 134

    秋乏和悲秋说明什么? _ 134

    仲秋补气,重点补的是肺气 _ 136

    秋分:星沉、龙潜、人安 _ 139

    春夏养得好不好,从秋分开始会逐渐反映出来 _ 139

    秋分;天下大丰收,开始进入收藏阶段 _ 140

    秋分;阴阳相争,注意换季病 _ 141

    金气秋分,一年的养生要大转弯了 _ 144

    秋分的第一个“分”;分昼夜 _ 144

    秋分的第二个“分”;分寒暑 _ 146

    秋分的第三个“分”;分年 _ 147

    中秋时节,月亮对人体的影响 _ 149

    “月乃水之精,秋乃金之气” _ 149

    仲秋之月,我们调理的重点要落在“水”上 _ 151

    中秋节,怎样健康吃月饼? _ 153

    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_ 153

    为什么秋季养生要养肺? _ 154

    中秋吃月饼,如何不升糖? _ 155

    过好中秋节,就做好了仲秋的养生功课 _ 158

    中秋节要做的五件事 _ 158

    为什么中秋节要拜月神? _ 158

    为什么要“偷冬瓜”? _ 159

    中秋时节,来煲一道送子蟹汤 _ 162

    中秋节全家团圆饭吃什么? _ 168

    秋分到立春,吃银耳的黄金一百天 _ 173

    一年四季全家都可以吃银耳 _ 173

    秋分到立春,银耳要排在每日进补的第一位 _ 174

    平民的燕窝——银耳 _ 175

    什么是上燥下湿? _ 176

    什么样的情况要多吃银耳? _ 178

    第五章寒露

    深秋,养肝血的关键期 _ 184

    一到深秋,我们为什么睡不着? _ 184

    血虚有两种;心血虚和肝血虚 _ 185

    心血虚时,身体会出现哪些报警信号? _ 186

    肝血虚时,身体会出现哪些报警信号? _ 186

    调理肝血虚,喝桂子暖香茶和桂花银耳羹 _ 187

    寒露时节,小心秋风带来的凉燥 _ 193

    深秋之风是怎么伤人的? _ 193

    深秋时节,正常人受寒会上火 _ 195

    从寒露开始的秋冬季,是保养眼睛的关键期 _ 198

    眼睛的保养第一是“保”,第二是“养” _ 198

    外养眼睛法 _ 200

    第六章霜降

    霜降时节,身体何以将息? _ 204

    “履霜,坚冰至”,从现在开始避寒就温 _ 204

    深秋肝血易亏虚,喝双莲墨鱼汤 _ 205

    重阳节,宜亲近茱萸、登高望远、饮菊花 _ 211

    重阳节,“宜于长久” _ 211

    每日亲近茱萸,可祛寒湿 _ 215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望远? _ 219

    顺时养生,遇到闰月怎么办? _ 222

    当我们跟随时节的转换来顺时生活,最准的是节气 _ 222

    为什么农历要设置闰月呢? _ 223

    未来十年的闰月对养生的影响是什么? _ 223

    您会外养吗? _ 225

    选择最简单、最容易坚持的外养方法 _ 225

    最主要的外养方法有哪些? _ 226

    第一章立冬

    立冬之后,应该这么补肾 _ 002

    立冬了,想一想这一年有没有亏待过自己的身体 _ 002

    吃羊肉补肾阳,一定要放胡椒粉 _ 002

    吃素的朋友怎么补肾阳呢?吃茴香菜,喝红香茶 _ 004

    喝白果墨鱼汤就能补肾阴,让自己舒舒服服地过冬 _ 010

    冬天如何防治感冒? _ 018

    冬天如何不得感冒? _ 018

    发热后,急于退热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_ 022

    我家几代人都在用的退高热食方—蚕沙竹茹陈皮水 _ 028

    第二章小雪

    小雪节气,阴阳不通、天地闭藏的日子开始 _ 044

    每年的11 月22 日或23 日,进入小雪节气 _ 044

    冬天闭藏,要喝补肾养藏汤 _ 045

    冬季,每天都应该吃一点红薯 _ 051

    不要把红薯变成最熟悉的陌生食物 _ 051

    红薯:粮食中的蔬菜,蔬菜中的粮食 _ 062

    吃红薯比吃蔬菜、水果好在哪? _ 067

    红薯一定要带皮吃 _ 072

    紫薯富含花青素,您可能误会了它 _ 075

    第三章大雪

    从大雪开始,身体进入最需要补养的时候_ 086

    冬天的第二个月,一定要封藏好精神和身体 _ 086

    仲冬(冬天的第二个月),一年中最适合大补 _ 086

    仲冬,五脏要同补,重点是大补心和肾_ 090

    仲冬前半个月要补肾精,后半个月要养心阳 _ 090

    针对冬天不同症状的大补养藏汤搭配法 _ 093

    大雪节气,有没有雪都要补养_ 097

    节气的补养重点、防病方法,不分南北对大部分中国人可以

    通用 _ 097

    大雪之日,鹖(hé)鸟不鸣 _ 098

    大雪不下雪,同样要按节气来养生 _ 099

    大雪时节,“风”病肆虐_ 100

    “虎始交”时,从感冒到中风频繁暴发 _ 100

    祛风祛湿的伟大古方 _ 103

    青龙汤、乌龙汤、白龙汤、伏龙汤、龙化丹、白虎汤、虎潜

    丸有什么用? _ 103

    虎潜丸,又叫健步强身丸 _ 105

    仲冬时节,喝大补养藏汤有何好处? _ 108

    喝大补养藏汤,不爱起夜了 _ 108

    家里老年人爱起夜,可以在大补养藏汤里加上糯米粉一起煮 _ 109

    脚后跟死皮多、冬天裂血口子、走路时脚后跟会痛,喝大补养

    藏汤 _ 111

    如何调配大补养藏汤的味道? _ 111

    冬天的第二月,警惕突发心肌梗死和上消化道出血_ 113

    仲冬这个月,正是心脏功能最为脆弱的时候 _ 113

    大雪节气,小心上消化道出血 _ 117

    第四章冬至

    善养生者,必养冬至_ 126

    冬至前三天,应该提前做好哪些事? _ 126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 _ 129

    冬至进补,有平时三倍的功效 _ 135

    冬至节气,我们要特别预防肺心病 _ 144

    冬至期间,出现睡眠差、腰膝酸软等情况怎么办? _ 149

    冬至后七日,一阳来复 _ 151

    第五章小寒

    腊八粥您喝对了吗? _ 154

    腊八粥,整个腊月都可以喝 _ 154

    腊八节,感恩天地、祖先、父母的节日 _ 162

    感恩腊八蒜_ 166

    想年过七十后还能健步如飞,每天早姜晚蒜 _ 166

    做美味腊八蒜的讲究 _ 167

    小寒节气的食方—糯米红豆饭_ 172

    米类中最补的就是糯米了 _ 172

    如何做出美味补人的糯米红豆饭? _ 173

    冬天最后一个月,既要进补又要排毒_ 177

    如何平安过残冬? _ 177

    残冬,我们主要防下半身的寒湿 _ 179

    专门为孩子准备的补脑、减压食方 _ 181

    孩子备考期间、考试期间的饮食如何安排? _ 181

    我家给孩子补脑的一道菜:赛蟹黄 _ 185

    备考期间,如何给孩子减压? _ 188

    第六章大寒

    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如何补? _ 194

    大寒,最后一次进补机会 _ 194

    吃消寒糯米饭需要注意什么? _ 201

    大寒节气,如何防范急性脑梗死? _ 206

    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急性脑梗死最高发的时段 _ 206

    脑梗死发作前的预兆 _ 211

    年夜饭吃什么对身体好? _ 213

    适合年夜饭的饮料:千岁饮 _ 213

    年夜饭里,不妨做一道茴香豆腐馅的“回乡饺子” _ 217

    年年有余,吃“鲤鱼跳龙门” _ 219

    年夜饭,老人和小孩的专属食方 _ 220

    年夜饭的尾声:什果银耳羹 _ 224

    过年时吃撑了怎么办? _ 225

    后记:顺天之命,顺时生活 _ 229

     
  • 内容简介:
      ★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序,家常食材便是补药

      无论您生活在哪里,若能跟随节气顺时生活,则养命有天助、身体日日新。本书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间节序,教我们怎样让身体顺应自然的节奏,利用家常食材来养生。

      ★与同系列图书的区别:

      比《吃法决定活法》更透彻

      《吃法决定活法》也是一本按照二十四节气利用家常食材来养生的书,然而《吃法决定活法》只讲了每个节气的大的饮食原则及节气食方,而本书二十四节气饮食原则更具体,还给了106个节气食方,每个食方的细节都讲得更透彻,比如过了三伏以后什么人可以继续喝姜枣茶,该如何调整等,更方便读者操作。

      比《顺时生活》日历更详细

      《顺时生活》系列日历是根据每年的气候变化来指导读者顺时生活的图书,一年365天,每天一句健康提示。本书在《顺时生活》的基础上,更加详细地讲了食材如何挑选,食方该如何吃功效更好,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应怎样配伍等。

      比《回家吃饭的智慧》更广泛

      《回家吃饭的智慧》分为三本,*本讲的是四代中医传下来的养生救急食方,第二本讲的是把蔬菜、瓜果、蛋的*营养吃出来,第三本讲的是如何善用调味品、食用油和泡菜。本书比《回家吃饭的智慧》内容更广泛,不仅讲了食方该如何吃,还讲了食物的来历及传播,讲了跟食方、药方相关的天文、地理、农业知识。让读者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理解顺时生活的智慧。

      ★全彩多媒体健康书

      专业摄影团队历时90天实景拍摄,从上万张高清图中精选500幅精品彩图。食方的原料、做法、成品,每个细节逐一真实呈现,提供详尽周到的操作指引和赏心悦目的视觉体验。

      ★精选数百万读者使用本书食方后的经验分享和允斌解惑
  • 作者简介:
      陈允斌

      出身中医世家,公共营养师,简易食疗、顺时养生的倡导践行者。

      其外曾祖父是二十世纪早期的地方名医,乐善好施。因有感于当时的穷人看不起病,更无钱抓药,以致小病延误成大病,遂潜心研究简便低廉的食疗方,数十年救人无数。

      已出版备受读者欢迎的《陈允斌抗病毒应急食方》《茶包小偏方,喝出大健康》《吃法决定活法》《顺时生活》健康日历、《回家吃饭的智慧》《外公家书》等居家必备好书。

      微博:@陈允斌

      微信公众号:允斌顺时生活(chen_yunbin)

      喜马拉雅应用:陈允斌教你24节气饮食法

      抖音应用:陈允斌

     
  • 目录:
    第一章立春

    立春:肝木先动_ 003

    春天为什么要吃春饼、春盘?_ 003

    立春:进补不宜,清味为主_ 008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_ 012

    立春开始,养生偏向于饮_ 016

    一个节气是管十五天的_ 016

    立春有三候,每一候有五天_ 018

    立春节气,宜喝“排浊抗霾茶”_ 020

    您会吃元宵和汤圆吗? _ 025

    大年初一,吃一碗团圆美满的汤圆_ 025

    如何在家做好吃又健康的汤圆?_ 028

    怎样吃汤圆不伤脾胃?_ 031

    人日(大年初七),喝碗七菜羹_ 037

    “只从元日(初一)到人日,便觉新年胜故年”_ 037

    挑选七菜羹所需要的蔬菜,有三点讲究_ 041

    元宵节里的养生密码_ 045

    元宵节,中国古代的狂欢节_ 045

    春天养生,调节情绪(气)非常重要_ 047

    第二章雨水

    雨水节气,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050

    雨水寓意着什么?_ 050

    雨水节气,吃韭菜最能减寒_ 053

    韭菜怎么吃?_ 061

    春天为什么易流行禽流感、流感等传染病? _ 065

    什么是禽流感?_ 065

    禽流感和流感、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_ 067

    如何预防春天的传染病? _ 068

    常喝防感护生汤_ 068

    春天喝防感护生汤有什么功效呢?_ 073

    如何挑选防感护生汤的原料?_ 074

    春天喝防感护生汤是否有禁忌?_ 076

    二月二为什么“龙抬头”?在哪里可以看到“龙抬头”? _ 078

    春天的时候,要多吃米、面等甘味的食物_ 078

    平时容易脱发,可以用侧柏叶加生姜调理_ 079

    “龙抬头”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民俗_ 083

    跟龙有关的中医名方:青龙汤_ 087

    祝您二月二龙抬头,鸿运当头_ 089

    在春天,不上火的活法_ 091

    春天是容易上火的季节_ 091

    不管喝什么茶,只要喝后舒服就可以继续喝_ 095

    补钙,要特别讲究方法_ 097

    最好是通过食物来补钙_ 097

    萝卜缨,边角余料有妙用_ 099

    如何找到更多的萝卜缨?_ 102

    萝卜缨小食方_ 104

    第三章惊蛰

    惊蛰,喝黄豆萝卜汤补身体_ 112

    惊蛰节气,我们的身体要动养_ 112

    惊蛰节气前后,喝黄豆萝卜汤_ 114

    惊蛰期间,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125

    惊蛰节气,喝桑菊茶可以预防外感_ 125

    感冒了,桑菊茶加减来调理_ 127

    桑菊茶里的原料各有什么神奇?_ 130

    喝桑菊茶的宜忌_ 132

    春天要少吃酸味的食物_ 133

    食物分酸、苦、甘、辛、咸五味_ 133

    酸味的食物有哪些?_ 136

    春天要多吃甘味的食物_ 138

    “春吃甘,脾平安”_ 138

    甘味的食物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_ 140

    不是纯粹甘味的食物,春天适不适合吃呢?_ 146

    第四章春分

    春分时节,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154

    春分,花香养肝_ 154

    一年有四时八节,春分是八节中的一个_ 163

    春分期间,重点养肝_ 165

    上巳节,养生要做三件事_ 168

    上巳节,有甚深的养生智慧_ 168

    吃上巳菜,祛除冬天留存在体内的陈寒_ 173

    荠菜,菜中之甘草_ 173

    上巳节,春天的雅集_ 183

    “ 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_ 188

    寒食节对我们养生有什么启示?_ 188

    寒食节,吃冷食的节日_ 193

    第五章清明

    清明时节,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200

    清明时节,纯净澄澈为清,日月照空为明_ 200

    清明时节,离不开清明菜_ 202

    春季宜养肝,但每月各有侧重_ 206

    初春、仲春、孟春的养生重点_ 206

    养生要分重点,不贪多,更不能求快_ 209

    “春去秋来心自在”:不抑郁的生活_ 210

    “一起来聊聊抑郁症”_ 210

    抑郁症如何识别、防范?_ 210

    抑郁的人,用什么来调理?_ 213

    春夏之交,警惕春困_ 221

    春困就是亚健康_ 221

    春困的不同表现,代表身体的不同问题_ 223

    春夏之交,如何过得神清气爽?_ 225

    春天,吃“陈皮牛肉”胜过黄芪_ 231

    春天不生病:第一靠清,第二要补_ 231

    自制美味的陈皮牛肉_ 233

    春天,让呼吸系统不生病的吃法_ 237

    春夏之交长期咳嗽,吃什么调?_ 237

    警惕百日咳_ 241

    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因及调理方法_ 247

    第六章谷雨

    谷雨时节,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254

    谷雨期间,有哪些风物当前?_ 254

    谷雨时节,身体容易出现哪些问题?_ 258

    病逢谷雨喜分茶_ 260

    有咽炎的朋友,要喝槐花蜜配的绿茶_ 264

    春天,香味是一种疗愈_ 268

    春天,我们要与香味为伴_ 268

    香椿怎么保存才能保证食用的时间长?_ 276

    香椿浑身都是宝_ 282

    春将去,养生勿忘查漏补缺_ 292

    夏日将临,春季养生的功课没做好怎么办?_ 292

    春去有来时,愿春长见君_ 297

    第一章立夏

    立夏到三伏,每日姜枣茶_ 002

    喝神仙姜枣茶,夏天会过得很舒服 _ 002

    为什么医圣的药方有近三分之一用到了姜、枣? _ 003

    神仙姜枣茶的三种做法 _ 005

    姜的选择 _ 006

    干姜暖胃的作用更强,鲜姜相对温和 _ 007

    哪些小孩需要喝姜枣茶? _ 007

    儿童喝姜枣茶的搭配 _ 009

    喝姜枣茶,怎样调味更好喝又增加功效? _ 010

    喝姜枣茶如果上火怎么办? _ 011

    喝神仙姜枣茶要注意什么? _ 013

    有这些情况,其他季节也可以喝姜枣茶,好处多多 _ 017

    姜枣茶加上这些食材,还可以调理妇科问题、腹泻、胃炎 _ 018

    春去夏来,活法顺时而变 _ 020

    立夏来临,好好送春 _ 020

    在夏天,我们要好好地长一长 _ 021

    立夏时节,要吃温和补气的“核桃壳煮鸡蛋” _ 023

    核桃壳神奇在哪? _ 028

    肾虚分肾气虚、肾精虚、肾阴虚、肾阳虚 _ 029

    “漂白”食品能吃吗? _ 031

    母亲节:愿持此日意,永报一春晖 _ 036

    萱草花,中国人的母亲花 _ 036

    母亲节只有一天,但对妈妈的感恩却是永远 _ 038

    第二章小满

    小满节气,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044

    万物生长到小满,正好“小得盈满” _ 044

    小满期间,正是我们长筋骨、长精力的好时候 _ 047

    为什么只有小满,没有大满? _ 048

    初夏开始,“吃梅续命” _ 050

    初夏时候,恰逢“梅子黄时雨” _ 050

    梅子应该怎么吃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_ 054

    黄梅的吃法 _ 064

    高考、中考时,怎么让孩子吃好、睡好? _ 070

    高考、中考时的配餐原则 _ 070

    考试期间的早餐应该怎么配? _ 072

    考试期间的午餐应该怎么配? _ 077

    考试期间的晚餐应该怎么配? _ 083

    高考、中考时,怎么让孩子睡好? _ 084

    给孩子考场提神的好方法 _ 091

    女生在考试的时候,遇上了生理期怎么办? _ 095

    端午节,古代的全民卫生节 _ 101

    端午期间的养生之道,整个仲夏都适合 _ 101

    第一件事:家悬艾蒲,辟邪、杀菌、防虫 _ 103

    第二件事:兰汤药浴,祛湿、解毒 _ 106

    第三件事:胸佩香包,预防流行性传染病 _ 113

    第四件事:吃新蒜煮蛋,提高身体免疫力 _ 118

    第五件事:外用雄黄酒,防治疱疹和疥、癣 _ 121

    第六件事:吃咸鸭蛋,滋养肾阴,清肺热 _ 124

    第七件事:吃糯米香粽,补益肾气,清血热 _ 125

    第三章芒种

    芒种节气,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130

    芒种也是一个节,花事了,收获开始 _ 130

    仲夏之月,正是人体生长的高峰期 _ 131

    吃麦饭有什么好处? _ 133

    仲夏长出的一切,莫不带着满满的阳气 _ 136

    浮小麦,有大用 _ 137

    “墙根新笋看成竹,青梅老尽樱桃熟” _ 139

    樱桃,心之果 _ 139

    樱桃分三类:大樱桃、小樱桃、毛樱桃 _ 141

    樱桃核有毒吗? _ 143

    樱桃里面有虫,不能吃吗? _ 146

    仲夏时节,吃樱桃可以自然调节睡眠时间 _ 147

    樱桃,春果第一枝 _ 154

    “夏打盹”好不好? _ 160

    夏天为什么爱打盹? _ 160

    中午没有时间小憩,可以静坐来养心 _ 162

    芒种,是结束也是开始 _ 163

    父亲节的礼物:二子延寿茶 _ 166

    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 _ 166

    我把二子延寿茶作为父亲节礼物的原因 _ 171

    第四章夏至

    夏至节气,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176

    夏至节气,阳气将到达顶点,阴气将开始起来 _ 176

    如何吃桑葚,才能长期发挥补肾的功效? _ 178

    夏至之美 _ 182

    夏至有三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 _ 182

    夏至:“亢龙有悔” _ 184

    夏至时节,一年中两个极端的节气之一 _ 186

    夏至时节,正是自己察病的好时机 _ 186

    夏至节气的万物特点 _ 189

    您还在坚持喝姜枣茶吗? _ 190

    夏至后,数到第三个庚日才是三伏第一天 _ 190

    从立夏到三伏的前一天,是喝姜枣茶的最佳时机 _ 191

    不同人群喝姜枣茶有什么讲究? _ 193

    怎样不靠空调清凉度夏?喝一清一补两杯茶汤 _ 196

    夏天为什么要喝酸梅汤? _ 196

    夏天,特别要防肠道病 _ 198

    为什么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_ 198

    马齿苋为什么能防治肠道病? _ 200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_ 204

    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的调理食方 _ 207

    会吃蜂蜜的人不会老 _ 209

    花的品种不同,蜂蜜的功效就有差别 _ 209

    夏天身上起红疹怎么办? _ 214

    皮肤起红疹是身体内有血毒的表现 _ 214

    自制松花蛋红苋汤 _ 216

    夏日炎炎,谨防光毒伤人 _ 220

    夏天的阳光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坏处? _ 220

    夏天如何避免光敏反应? _ 222

    第五章小暑

    小暑时节,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226

    小暑时节,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临 _ 226

    一个人健康与否,要看身体排毒通道是否畅通 _ 228

    温风至——小暑节气第一候 _ 230

    小暑时节的顺时食方:松花蛋红苋汤 _ 233

    三伏,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_ 237

    三伏是怎么算的? _ 237

    三伏天要补气、排毒 _ 239

    家庭三伏贴完整指南 _ 244

    贴三伏贴出现这些反应,是亚健康的信号,如何调理? _ 251

    贴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_ 256

    三伏期间,全家人怎么保养? _ 259

    怎样让黄芪粥的滋补效果更大? _ 264

    夏吃辛,清肺金 _ 266

    辛味包括麻味、辣味、辛香味等 _ 266

    辛味食物分辛温食物、辛凉食物两种 _ 267

    夏季如何选用辛温食物和辛凉食物? _ 269

    第六章大暑

    大暑时节,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_ 274

    暑不离湿——大暑节气,小心湿气伤人 _ 274

    暑气伤人分三个等级:冒暑、伤暑、中暑 _ 275

    有时候, 从冒暑就可以直接发展到中暑 _ 278

    伤暑的危害可以延续到秋天、冬天 _ 281

    夏打盹说明人身体有什么问题? _ 284

    大暑节气,宜饮银花甘草茶,宜食甜杏仁拌茴香 _ 287

    从夏到秋,晚上睡不好,醒得早,喝五味子凉茶 _ 297

    “服之十六年,面色如玉女”——古方的重点是什么? _ 297

    第一章立秋

    立秋:“群龙无首”,宜补精气,忌喝凉水 _ 002

    为什么立秋能见“群龙无首”? _ 002

    为什么立秋要贴秋膘? _ 003

    为什么立秋不许小孩喝凉水? _ 003

    立秋后的活法 _ 004

    立秋代表着秋天的开始,但并不意味着夏天的终止 _ 004

    立秋第一候;“凉风至” _ 005

    秋行夏令,就会拉肚子、咳嗽、发胖、秋乏等 _ 005

    立秋后,饮食上要进行三个调整 _ 007

    立秋后,为什么会经常拉肚子? _ 009

    夏天吃了过多生冷的东西,秋天就会经常拉肚子 _ 009

    要想不在秋天闹肚子,立夏就要开始喝姜枣茶 _ 012

    进入秋天之后,容易发生肠道问题 _ 013

    肠道有问题,就要好好来健脾、补脾 _ 013

    祛湿要喝黄芪粥、荷叶茶或者荷叶粥 _ 013

    立秋后最补的一道食方——十全大补酒糟鸡 _ 019

    立秋后,身体最容易出现肺气不足的症状 _ 019

    肺气不足,宜吃十全大补酒糟鸡 _ 019

    大便时干时稀,怎么调理? _ 023

    “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_ 028

    七夕:女性养颜正当时 _ 030

    “金风玉露一相逢”,用七夕节迎秋 _ 030

    秋天,柏叶洗发防脱发 _ 030

    七夕“ 女儿节”与女性生命周期的关系 _ 031

    七夕的巧果有什么养生作用? _ 034

    中元节,民俗与养生 _ 036

    中元节,与“面”有关的养生 _ 036

    中元节,与“阴”有关的养生 _ 037

    中元节,与“水”有关的养生 _ 038

    脾胃湿气重,喝荷叶扁豆粥 _ 039

    湿气——现代人亚健康的罪魁祸首 _ 044

    百病生于湿 _ 044

    造成人体湿气的原因 _ 047

    湿气对男性、女性都有哪些影响? _ 049

    女性是一个很容易产生湿气的群体 _ 049

    女性如何调理湿气? _ 050

    湿气重的男性更容易得脂肪肝、高脂血症 _ 052

    老年人如何防范湿气? _ 055

    小孩子如何避免湿气的伤害? _ 058

    第二章处暑

    处暑节气的排湿汤——出伏送暑汤 _ 062

    出伏送暑汤里的原料有何神奇? _ 065

    出伏后的养生食方 _ 067

    出伏以后,三伏期间的黄芪粥还可以喝吗? _ 067

    出伏之后,喝一碗相思长生粥 _ 068

    话说相思长生粥的原料 _ 072

    处暑期间,饮食有哪些调整? _ 080

    处暑开始,我们就会慢慢地真正感受到秋天了 _ 080

    处暑开始,饮食、起居上要做哪些调整? _ 081

    秋夜,要提前一小时睡觉 _ 085

    吃空心菜,最应夏秋时节 _ 086

    吃空心菜可以解三种毒,还能排湿 _ 086

    空心菜怎么吃最好? _ 087

    9月温差大,要防内火和外寒 _ 091

    如何防身体内的火和外部的寒? _ 091

    吃对丝瓜,祛内热的效果才好 _ 092

    痛风发作了,请用连皮带籽的老丝瓜络调理 _ 096

    初秋吃丝瓜正当时 _ 096

    老丝瓜的丝瓜络是一味非常好的药材 _ 096

    连皮带籽的老丝瓜络煮水喝,防治痛风是一绝 _ 100

    第三章白露

    秋风渐起,宜食红酒炖梨 _ 102

    白露节气的顺时食方——红酒炖梨 _ 102

    关于红酒炖梨原料的选择 _ 104

    什么样的人宜食红酒炖梨? _ 105

    如何吃梨最好? _ 107

    除了内热特别重,大多数人都不适合吃生梨 _ 107

    吃熟梨有什么好处? _ 108

    教师节;送给教师朋友们的一道食方——无花果炖梨 _ 110

    “ 葡萄美酒夜光杯”——自酿葡萄酒的好处 _ 114

    自酿葡萄酒,能更好地保留葡萄的特殊营养 _ 114

    爱和时间发酵的魅力 _ 115

    湿土之令,终于白露 _ 120

    白露时节,珍惜天降甘露 _ 120

    一到白露,早晚的温差就开始变大 _ 121

    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节,到白露节气结束 _ 122

    秋天,我们的身体最容易上燥下湿 _ 123

    秋季如何补“好水”? _ 125

    及时调理当季的问题,就不会积少成多,变成下一季的顽疾 _ 127

    第四章秋分

    说话过多的人秋天如何养肺?要分阶段 _ 132

    三伏天养肺,多用黄芪 _ 132

    仲秋(白露到秋分)吃无花果炖梨,养肺还养肾 _ 132

    秋天易出现的两种亚健康现象:秋乏和悲秋 _ 134

    秋乏和悲秋说明什么? _ 134

    仲秋补气,重点补的是肺气 _ 136

    秋分:星沉、龙潜、人安 _ 139

    春夏养得好不好,从秋分开始会逐渐反映出来 _ 139

    秋分;天下大丰收,开始进入收藏阶段 _ 140

    秋分;阴阳相争,注意换季病 _ 141

    金气秋分,一年的养生要大转弯了 _ 144

    秋分的第一个“分”;分昼夜 _ 144

    秋分的第二个“分”;分寒暑 _ 146

    秋分的第三个“分”;分年 _ 147

    中秋时节,月亮对人体的影响 _ 149

    “月乃水之精,秋乃金之气” _ 149

    仲秋之月,我们调理的重点要落在“水”上 _ 151

    中秋节,怎样健康吃月饼? _ 153

    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_ 153

    为什么秋季养生要养肺? _ 154

    中秋吃月饼,如何不升糖? _ 155

    过好中秋节,就做好了仲秋的养生功课 _ 158

    中秋节要做的五件事 _ 158

    为什么中秋节要拜月神? _ 158

    为什么要“偷冬瓜”? _ 159

    中秋时节,来煲一道送子蟹汤 _ 162

    中秋节全家团圆饭吃什么? _ 168

    秋分到立春,吃银耳的黄金一百天 _ 173

    一年四季全家都可以吃银耳 _ 173

    秋分到立春,银耳要排在每日进补的第一位 _ 174

    平民的燕窝——银耳 _ 175

    什么是上燥下湿? _ 176

    什么样的情况要多吃银耳? _ 178

    第五章寒露

    深秋,养肝血的关键期 _ 184

    一到深秋,我们为什么睡不着? _ 184

    血虚有两种;心血虚和肝血虚 _ 185

    心血虚时,身体会出现哪些报警信号? _ 186

    肝血虚时,身体会出现哪些报警信号? _ 186

    调理肝血虚,喝桂子暖香茶和桂花银耳羹 _ 187

    寒露时节,小心秋风带来的凉燥 _ 193

    深秋之风是怎么伤人的? _ 193

    深秋时节,正常人受寒会上火 _ 195

    从寒露开始的秋冬季,是保养眼睛的关键期 _ 198

    眼睛的保养第一是“保”,第二是“养” _ 198

    外养眼睛法 _ 200

    第六章霜降

    霜降时节,身体何以将息? _ 204

    “履霜,坚冰至”,从现在开始避寒就温 _ 204

    深秋肝血易亏虚,喝双莲墨鱼汤 _ 205

    重阳节,宜亲近茱萸、登高望远、饮菊花 _ 211

    重阳节,“宜于长久” _ 211

    每日亲近茱萸,可祛寒湿 _ 215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望远? _ 219

    顺时养生,遇到闰月怎么办? _ 222

    当我们跟随时节的转换来顺时生活,最准的是节气 _ 222

    为什么农历要设置闰月呢? _ 223

    未来十年的闰月对养生的影响是什么? _ 223

    您会外养吗? _ 225

    选择最简单、最容易坚持的外养方法 _ 225

    最主要的外养方法有哪些? _ 226

    第一章立冬

    立冬之后,应该这么补肾 _ 002

    立冬了,想一想这一年有没有亏待过自己的身体 _ 002

    吃羊肉补肾阳,一定要放胡椒粉 _ 002

    吃素的朋友怎么补肾阳呢?吃茴香菜,喝红香茶 _ 004

    喝白果墨鱼汤就能补肾阴,让自己舒舒服服地过冬 _ 010

    冬天如何防治感冒? _ 018

    冬天如何不得感冒? _ 018

    发热后,急于退热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_ 022

    我家几代人都在用的退高热食方—蚕沙竹茹陈皮水 _ 028

    第二章小雪

    小雪节气,阴阳不通、天地闭藏的日子开始 _ 044

    每年的11 月22 日或23 日,进入小雪节气 _ 044

    冬天闭藏,要喝补肾养藏汤 _ 045

    冬季,每天都应该吃一点红薯 _ 051

    不要把红薯变成最熟悉的陌生食物 _ 051

    红薯:粮食中的蔬菜,蔬菜中的粮食 _ 062

    吃红薯比吃蔬菜、水果好在哪? _ 067

    红薯一定要带皮吃 _ 072

    紫薯富含花青素,您可能误会了它 _ 075

    第三章大雪

    从大雪开始,身体进入最需要补养的时候_ 086

    冬天的第二个月,一定要封藏好精神和身体 _ 086

    仲冬(冬天的第二个月),一年中最适合大补 _ 086

    仲冬,五脏要同补,重点是大补心和肾_ 090

    仲冬前半个月要补肾精,后半个月要养心阳 _ 090

    针对冬天不同症状的大补养藏汤搭配法 _ 093

    大雪节气,有没有雪都要补养_ 097

    节气的补养重点、防病方法,不分南北对大部分中国人可以

    通用 _ 097

    大雪之日,鹖(hé)鸟不鸣 _ 098

    大雪不下雪,同样要按节气来养生 _ 099

    大雪时节,“风”病肆虐_ 100

    “虎始交”时,从感冒到中风频繁暴发 _ 100

    祛风祛湿的伟大古方 _ 103

    青龙汤、乌龙汤、白龙汤、伏龙汤、龙化丹、白虎汤、虎潜

    丸有什么用? _ 103

    虎潜丸,又叫健步强身丸 _ 105

    仲冬时节,喝大补养藏汤有何好处? _ 108

    喝大补养藏汤,不爱起夜了 _ 108

    家里老年人爱起夜,可以在大补养藏汤里加上糯米粉一起煮 _ 109

    脚后跟死皮多、冬天裂血口子、走路时脚后跟会痛,喝大补养

    藏汤 _ 111

    如何调配大补养藏汤的味道? _ 111

    冬天的第二月,警惕突发心肌梗死和上消化道出血_ 113

    仲冬这个月,正是心脏功能最为脆弱的时候 _ 113

    大雪节气,小心上消化道出血 _ 117

    第四章冬至

    善养生者,必养冬至_ 126

    冬至前三天,应该提前做好哪些事? _ 126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 _ 129

    冬至进补,有平时三倍的功效 _ 135

    冬至节气,我们要特别预防肺心病 _ 144

    冬至期间,出现睡眠差、腰膝酸软等情况怎么办? _ 149

    冬至后七日,一阳来复 _ 151

    第五章小寒

    腊八粥您喝对了吗? _ 154

    腊八粥,整个腊月都可以喝 _ 154

    腊八节,感恩天地、祖先、父母的节日 _ 162

    感恩腊八蒜_ 166

    想年过七十后还能健步如飞,每天早姜晚蒜 _ 166

    做美味腊八蒜的讲究 _ 167

    小寒节气的食方—糯米红豆饭_ 172

    米类中最补的就是糯米了 _ 172

    如何做出美味补人的糯米红豆饭? _ 173

    冬天最后一个月,既要进补又要排毒_ 177

    如何平安过残冬? _ 177

    残冬,我们主要防下半身的寒湿 _ 179

    专门为孩子准备的补脑、减压食方 _ 181

    孩子备考期间、考试期间的饮食如何安排? _ 181

    我家给孩子补脑的一道菜:赛蟹黄 _ 185

    备考期间,如何给孩子减压? _ 188

    第六章大寒

    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如何补? _ 194

    大寒,最后一次进补机会 _ 194

    吃消寒糯米饭需要注意什么? _ 201

    大寒节气,如何防范急性脑梗死? _ 206

    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急性脑梗死最高发的时段 _ 206

    脑梗死发作前的预兆 _ 211

    年夜饭吃什么对身体好? _ 213

    适合年夜饭的饮料:千岁饮 _ 213

    年夜饭里,不妨做一道茴香豆腐馅的“回乡饺子” _ 217

    年年有余,吃“鲤鱼跳龙门” _ 219

    年夜饭,老人和小孩的专属食方 _ 220

    年夜饭的尾声:什果银耳羹 _ 224

    过年时吃撑了怎么办? _ 225

    后记:顺天之命,顺时生活 _ 229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