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2
版次: 1
ISBN: 9787522713557
定价: 9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历史
7人买过
  • 本书以东汉政治文化与学术演变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光武帝“重儒”与“吏化”相结合的政治实践,追索“吏化”对于儒生价值取向演变和东汉学术转型的影响。“吏化”的结果是经学的“规范化”儒生的“官僚化”和律章句学的兴起。东汉的学术因之呈现出章句之学转衰、师法向家法转向的特点。光武帝提倡名节,导致士人争厉志节、浮华交会,名节观念随之发生异变。党锢后,士人由清议转为清谈,名教渐衰。从政与学的视角研究东汉学术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高海云,中国史博士,现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东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秦汉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方向的研究。2019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得中国史博士学位,师从臧知非先生。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秦汉政权合法性理论的建构与演变”(21FZSB025);省部级项目两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东汉儒生与文吏互动关系研究”(21CLSJ03)、江苏省科研与创新计划项目“光武重儒与东汉学术衍变”(KYCX17-1957),聊城大学科研平台专项一项:“东夷文化与齐、鲁学之分”(321182012)。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  有关东汉思想研究的综论性著述

        二  关于“吏化”问题的研究

        三  关于律章句学的研究

        四  关于经学章句的研究

        五  关于经学师法、家法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基本框架

    第二章  光武“重儒”的政治分析

      第一节  两汉之际士人的政治抉择

        一  西汉后期儒学与汉家政治的关系

        二  “汉运将终”与新莽代汉

        三  “人心思汉”与“光武中兴”

      第二节  光武“重儒”的历史分析

        一  刘秀“重儒”

        二  政尚“严猛”

        三  “追踪宣帝”与“吏化”儒生

      第三节  控制谶纬与儒学的工具化

        一  光武“笃信图谶”的历史考察

        二  光武对“汉运”的修补

        三  今古文并用的学术方针

        四  经学的“规范化”

      小结

    第三章  “吏化”儒生与学术变迁

      第一节  经、律兼习及其影响

        一  由经术入律令

        二  “博士倚席不讲”

      第二节  律章句学兴起

        一  经律互注

        二  律章句学

        三  “律博士”之设

      小结

    第四章  东汉学术的历史特点

      第一节  章句之学的发展变迁

        一  章句之学的兴起

        二  章句之学的减省与正定

      第二节  经学“师法”“家法”观念的演化

        一  “师法”“家法”略说

        二  “师法”观念向“家法”观念转变

      第三节  东汉前期的学术反思:“疾虚妄”而“立实诚”

        一  对学术领域内“虚妄”之风的批判

        二  定汉家现实政治合理性:“宣汉”

      小结

    第五章  东汉名节观念的演变

      第一节  名节观念的兴起

        一  光武对名节观念的提倡

        二  士人争厉志节、崇尚交游

     
  •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东汉政治文化与学术演变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光武帝“重儒”与“吏化”相结合的政治实践,追索“吏化”对于儒生价值取向演变和东汉学术转型的影响。“吏化”的结果是经学的“规范化”儒生的“官僚化”和律章句学的兴起。东汉的学术因之呈现出章句之学转衰、师法向家法转向的特点。光武帝提倡名节,导致士人争厉志节、浮华交会,名节观念随之发生异变。党锢后,士人由清议转为清谈,名教渐衰。从政与学的视角研究东汉学术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 作者简介:
    高海云,中国史博士,现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东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秦汉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方向的研究。2019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得中国史博士学位,师从臧知非先生。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秦汉政权合法性理论的建构与演变”(21FZSB025);省部级项目两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东汉儒生与文吏互动关系研究”(21CLSJ03)、江苏省科研与创新计划项目“光武重儒与东汉学术衍变”(KYCX17-1957),聊城大学科研平台专项一项:“东夷文化与齐、鲁学之分”(321182012)。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  有关东汉思想研究的综论性著述

        二  关于“吏化”问题的研究

        三  关于律章句学的研究

        四  关于经学章句的研究

        五  关于经学师法、家法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基本框架

    第二章  光武“重儒”的政治分析

      第一节  两汉之际士人的政治抉择

        一  西汉后期儒学与汉家政治的关系

        二  “汉运将终”与新莽代汉

        三  “人心思汉”与“光武中兴”

      第二节  光武“重儒”的历史分析

        一  刘秀“重儒”

        二  政尚“严猛”

        三  “追踪宣帝”与“吏化”儒生

      第三节  控制谶纬与儒学的工具化

        一  光武“笃信图谶”的历史考察

        二  光武对“汉运”的修补

        三  今古文并用的学术方针

        四  经学的“规范化”

      小结

    第三章  “吏化”儒生与学术变迁

      第一节  经、律兼习及其影响

        一  由经术入律令

        二  “博士倚席不讲”

      第二节  律章句学兴起

        一  经律互注

        二  律章句学

        三  “律博士”之设

      小结

    第四章  东汉学术的历史特点

      第一节  章句之学的发展变迁

        一  章句之学的兴起

        二  章句之学的减省与正定

      第二节  经学“师法”“家法”观念的演化

        一  “师法”“家法”略说

        二  “师法”观念向“家法”观念转变

      第三节  东汉前期的学术反思:“疾虚妄”而“立实诚”

        一  对学术领域内“虚妄”之风的批判

        二  定汉家现实政治合理性:“宣汉”

      小结

    第五章  东汉名节观念的演变

      第一节  名节观念的兴起

        一  光武对名节观念的提倡

        二  士人争厉志节、崇尚交游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东汉三国(太喜欢历史了!给孩子的简明中国史)
知中编委会 著;知中编委会 编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东汉刑徒墓砖集释与研究(全四卷)
刘涛 著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东汉佛教入华的图像学研究
朱浒 著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东汉晚期陈留文人群体研究
袁亚铮 著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东汉儒家学者丛考
谢志平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东汉清议与士人文化新变研究
孙立涛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东汉文学思想研究
夏冬梅 著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东汉演义(全本·全2册)
连丽如 整理;连阔如 口述;贾建国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东汉文学思想史
张峰屹 著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东汉三国佛教文献副词研究
唐贤清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东汉王朝(王朝风云)
李楠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东汉的豪族(120年纪念版)
杨联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