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7
版次: 1
ISBN: 9787112194896
定价: 3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805页
字数: 192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原版书名: 俞孔坚 等
分类: 工程技术
240人买过
  •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上下)》是俞孔坚及其团队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之集大成者。他从哲学高度,深刻反思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待雨和水的态度,反思了单一目标导向的“灰色”工程依赖所导致的各种城市病,提出了系统全面的雨和水的价值观,提出了系统解决以水为核心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方法论——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即绿色海绵系统),来系统地、综合地解决城市水及其他生态与环境问题,并将保障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而不仅仅是就事论事地实现雨水管控目标。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定义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明确了海绵城市的学理,指出,“海绵城市”既是一种城市形态(即生态型城市),也是一种关于雨、水及雨洪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哲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作者通过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实践案例,在国土、区域、城市和城区等多个尺度上,阐述了海绵城市的构建方法,并与中国现行法定的城市规划体系进行衔接,来破解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关键性难题,即如何使海绵城市的规划与现行法定规划相衔接。
      本书通过著者亲手实践的众多在国际获奖的建成案例,来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技术,阐明如何将本土性与国际性相结合,并应用古今中外丰富的海绵技术遗产,尤其是创造性地吸取中国五千年的乡土农业、城镇建设和乡土水工遗产的智慧,来进行真正绿色的海绵城市建设,而避免高投入和高维护成本的灰色“海绵工程”。
      本书强调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重要性,将当代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语言,与当代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使绿色海绵不但具有生态功能也具有经济和社会文化功能,而且是美的和可为人们日常所使用的。海绵城市的建设不应该被当作城市建设的经济负担,而应作为城市价值提升的途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
      本书的阅读对象为广大城市建设的决策者、规划设计师、海绵城市的建造商和运营商,以及相关专业人员和学生。       俞孔坚,1963年生,浙江金华人,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2016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为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央组织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和国家特聘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1997年回国后,领衔创办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并创办了具有国际声誉的土人设计(Turenscape)以开展广泛的城市和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其学术贡献主要包括针对快速的城镇化和恶化的生态环境,开创了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与应用。他把城市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定义为“生存的艺术”,认为中国的城市建设需要一场“大脚革命”,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来综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此,提出以生态基础为先导的城市和国土“反规划”理论和方法论;系统提出了构建“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用景观设计学的方法进行城市生态防洪和雨洪管理、生态水净化和工业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及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以及绿色出行和游憩系统的规划设计;他领导的北京大学和土人设计团队实验设计了一系列可复制的工程范例,在中外200多个城市推广,并在世界10多个国家实践应用。这些设计作品以生态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赢得了国际声誉,曾11度获全美景观设计奖,4次获得国际建筑展全球年度景观奖等20多项国际奖,并成为欧美主要专业教材的案例。 《上》
    序一
    序二
    序三
    导言 问题与背景
    0.1 缘起
    O.2 海绵城市的中国性
    0.2.1 复杂的水问题
    0.2.2 水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
    0.2.3 水问题形成的社会经济背景
    0.2.4 常规解决途径的困境
    0.3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一章 “海绵”与“海绵城市”的哲学
    1.1 水殇
    1.2 雨殇
    1.3 海绵的哲学
    1.4 新型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
    第二章 海绵城市遗产与综述
    2.1 中国传统农业水适应景观概况
    2.1.1 引言
    2.1.2 洪涝适应性农业景观
    2.1.3 干旱适应性农业景观
    2.1.4 结语
    2.2 国外传统农业水适应景观研究概况
    2.2.1 引言
    2.2.2 造田方式和典型农业类型研究
    2.2.3 适应性水利设施景观研究
    2.2.4 水灾害适应策略研究
    2.2.5 结语
    2.3 中国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概况
    2.3.1 引言
    2.3.2 古代城镇的水适应性景观的外部环境
    2.3.3 古代城镇的水适应性景观形态
    2.3.4 古代城镇的水适应性景观要素
    2.3.5 古代城镇水适应性景观的价值和启示
    2.4 国外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研究概况
    2.4.1 引言
    2.4.2 水适应性聚落选址
    2.4.3 水适应性水利设施
    2.4.4 水适应性城市形态
    2.4.5 结语
    2.5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
    2.5.1 引言
    2.5.2 黄泛平原城镇的洪涝灾害经验
    2.5.3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适应性景观
    2.5.4 结语
    2.6 黄泛平原“水城”景观及其保护
    2.6.1 引言
    2.6.2 黄泛平原“水城”景观及其形成……
  • 内容简介: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上下)》是俞孔坚及其团队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之集大成者。他从哲学高度,深刻反思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待雨和水的态度,反思了单一目标导向的“灰色”工程依赖所导致的各种城市病,提出了系统全面的雨和水的价值观,提出了系统解决以水为核心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方法论——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即绿色海绵系统),来系统地、综合地解决城市水及其他生态与环境问题,并将保障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而不仅仅是就事论事地实现雨水管控目标。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定义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明确了海绵城市的学理,指出,“海绵城市”既是一种城市形态(即生态型城市),也是一种关于雨、水及雨洪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哲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作者通过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实践案例,在国土、区域、城市和城区等多个尺度上,阐述了海绵城市的构建方法,并与中国现行法定的城市规划体系进行衔接,来破解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关键性难题,即如何使海绵城市的规划与现行法定规划相衔接。
      本书通过著者亲手实践的众多在国际获奖的建成案例,来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技术,阐明如何将本土性与国际性相结合,并应用古今中外丰富的海绵技术遗产,尤其是创造性地吸取中国五千年的乡土农业、城镇建设和乡土水工遗产的智慧,来进行真正绿色的海绵城市建设,而避免高投入和高维护成本的灰色“海绵工程”。
      本书强调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重要性,将当代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语言,与当代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使绿色海绵不但具有生态功能也具有经济和社会文化功能,而且是美的和可为人们日常所使用的。海绵城市的建设不应该被当作城市建设的经济负担,而应作为城市价值提升的途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
      本书的阅读对象为广大城市建设的决策者、规划设计师、海绵城市的建造商和运营商,以及相关专业人员和学生。
  • 作者简介:
          俞孔坚,1963年生,浙江金华人,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2016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为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央组织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和国家特聘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1997年回国后,领衔创办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并创办了具有国际声誉的土人设计(Turenscape)以开展广泛的城市和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其学术贡献主要包括针对快速的城镇化和恶化的生态环境,开创了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与应用。他把城市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定义为“生存的艺术”,认为中国的城市建设需要一场“大脚革命”,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来综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此,提出以生态基础为先导的城市和国土“反规划”理论和方法论;系统提出了构建“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用景观设计学的方法进行城市生态防洪和雨洪管理、生态水净化和工业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及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以及绿色出行和游憩系统的规划设计;他领导的北京大学和土人设计团队实验设计了一系列可复制的工程范例,在中外200多个城市推广,并在世界10多个国家实践应用。这些设计作品以生态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赢得了国际声誉,曾11度获全美景观设计奖,4次获得国际建筑展全球年度景观奖等20多项国际奖,并成为欧美主要专业教材的案例。
  • 目录:
    《上》
    序一
    序二
    序三
    导言 问题与背景
    0.1 缘起
    O.2 海绵城市的中国性
    0.2.1 复杂的水问题
    0.2.2 水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
    0.2.3 水问题形成的社会经济背景
    0.2.4 常规解决途径的困境
    0.3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一章 “海绵”与“海绵城市”的哲学
    1.1 水殇
    1.2 雨殇
    1.3 海绵的哲学
    1.4 新型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
    第二章 海绵城市遗产与综述
    2.1 中国传统农业水适应景观概况
    2.1.1 引言
    2.1.2 洪涝适应性农业景观
    2.1.3 干旱适应性农业景观
    2.1.4 结语
    2.2 国外传统农业水适应景观研究概况
    2.2.1 引言
    2.2.2 造田方式和典型农业类型研究
    2.2.3 适应性水利设施景观研究
    2.2.4 水灾害适应策略研究
    2.2.5 结语
    2.3 中国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概况
    2.3.1 引言
    2.3.2 古代城镇的水适应性景观的外部环境
    2.3.3 古代城镇的水适应性景观形态
    2.3.4 古代城镇的水适应性景观要素
    2.3.5 古代城镇水适应性景观的价值和启示
    2.4 国外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研究概况
    2.4.1 引言
    2.4.2 水适应性聚落选址
    2.4.3 水适应性水利设施
    2.4.4 水适应性城市形态
    2.4.5 结语
    2.5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
    2.5.1 引言
    2.5.2 黄泛平原城镇的洪涝灾害经验
    2.5.3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适应性景观
    2.5.4 结语
    2.6 黄泛平原“水城”景观及其保护
    2.6.1 引言
    2.6.2 黄泛平原“水城”景观及其形成……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17S70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 究院组织 编制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海绵城市水文响应机理研究(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与实践丛书)
潘兴瑶 著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海绵2023考研MBA MPA MPAcc199管理类与396经济类综合能力乃心写作真题库 云图
张乃心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计与施工管理
张鹏飞 著;郭天鹏;樊婷婷;冯峰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海绵城市遥感监测
邵振峰;张红萍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措施雨洪控制效应
黄国如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方法:关键指标数值模拟分析技术与应用
侯精明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海绵城市概论(第2版)
刘娜娜;张婧;王雪琴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海绵之都,生态之城--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案例集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长三角绿色建筑与韧性城市产业技术联合创新中心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海绵城市工程设计与施工实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高水平专业群工作手册式系列教材)
刘翠 著;张鹏飞、靳晓颖、张鹏飞、靳晓颖、刘翠 编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海绵城市研究与应用——上海环境适应性绿地雨水源头调蓄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于冰沁、车生泉 著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海绵阅读法:如何吸收一本书的精华
李小墨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大脚革命与新桃源
俞孔坚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棕地再生 2020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设计实践与技术应用
俞孔坚 刘向军 张媛 王书芬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俞孔坚 著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海绵城市十讲
俞孔坚口述 牛建宏 编著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北京案例
俞孔坚 著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再造秀美山川的空间战略
俞孔坚 著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2010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
俞孔坚 著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回到土地
俞孔坚 著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景观
俞孔坚 著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生存的艺术
俞孔坚 著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曼陀罗的世界
俞孔坚 著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多解规划
俞孔坚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