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记3

大城记3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11
版次: 1
ISBN: 9787112114214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20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9人买过
  • 城市发展史,《大城记3》记录的是近距离的、进行时态的历史地理变迁,它折射的是都市化大潮涌动的历史;在这一历史中,每个城市的发展正在成为全球史的一部分。居民生活史,蒸蒸日上的城市如何拖了一段并不轻松的历史?城市只是一个群居的场所,还是个体可以自由生长的公共空间?士大夫阶层所拥有的旧北京精神气质和零散的市民情操如何化作了现代都市的公民意识?
    未来备忘录,《大城记3》是北京社会生活史的全面记录、它为将来“长时段”的历史叙述提供了一份媒体资料,为更周到的当代北京生活史书写提供了一份索引。 1989
    菊儿胡同改造
    危改住宅合作社的理想尝试
    在北京拍“精神病院”题材更难
    故宫“十员大将”助阵古建工程处

    1990
    东水西调
    “后水库时代”的公里地下水渠
    昆明湖
    清淤挖出炮弹、宝石
    熊猫盼盼是雄性吉祥物

    1991
    盲道
    中国的第一条盲道落地蓝靛厂
    圆明园
    ——废墟上的艺术更生
    全球第三本首都百科全书

    1992
    二环路贯通
    老北京格局改变,从二环开始
    记录打工妹“远在北京的家”
    京城“第一当”也要为人民服务

    1993
    北京西站
    未完成的亚洲第一大站
    中国首家性用品商店开张
    北京的“末代”粮票

    1994
    阿苏卫垃圾埋场
    市容危机催生首个垃圾填埋场
    北冰洋——北京的“嗝儿”
    45周年国庆纪念章

    1995
    三里屯
    没有三里屯,就没有夜生活
    5天工作制推行始末
    希拉里在怀柔演讲

    1996
    城墙砖
    失之全城收之东隅
    京城再现振远“镖局”
    数码狂人是这样练成的

    1997
    潘家园
    跳蚤市场偶有“龙种”流传
    父女齐上
    阵报道香港回归
    王府井工地惊现史前遗迹

    1998
    经济适用房
    实现新北京人有房的梦想
    红夏利全面代替“黄面的”
    “六海清淤静悄悄”

    1999
    平安大街
    京城第二纬线分割“前朝后市”
    小旗
    手追忆周年国庆
    新中国第一次卖金条

    2000
    沙尘暴
    场尘暴吹响京城防沙号角
    中华世纪
    坛耸立在世纪之交
    昆玉河上的“意外”胜利

    2001
    北京市老年活动中心
    最早提升城市老人幸福感的空间
    三大
    男高音为北京申奥而来
    开始专业猛禽救助

    2002
    宛平城
    “北京卫城”在战火后永生
    始作俑者引
    领艺术家扎堆
    社区换届直选拐过“九道湾”

    2003
    小汤山医院二部
    临时“野战医院”抚平民间“非典”创伤
    《新京报》创刊
    厂子破产了,“王麻子”还在流传

    2004
    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
    奥运促使文物保护成为常态
    踩踏事故后
    关注市民安全
    奥运场馆下的“文物保护战”

    2005
    毛家湾瓷片
    地下”瓷器博物馆”之谜
    一个“北漂”的历
    史感
    大观楼里的光影百年

    2006
    正乙祠
    中国戏楼”活化石”屡次“换颜”
    美的农村
    在公路上播报铁路

    2007
    梅兰芳大剧院
    以大师之名盘活国粹
    《物权法》出台始末
    北京取消地铁月票

    2008
    奥运人家
    “新北京”来客直奔“老北京”胡同
    京剧进课堂
    一个人的奥运雨

    2009
    60年,我们正年轻
    后记
  • 内容简介:
    城市发展史,《大城记3》记录的是近距离的、进行时态的历史地理变迁,它折射的是都市化大潮涌动的历史;在这一历史中,每个城市的发展正在成为全球史的一部分。居民生活史,蒸蒸日上的城市如何拖了一段并不轻松的历史?城市只是一个群居的场所,还是个体可以自由生长的公共空间?士大夫阶层所拥有的旧北京精神气质和零散的市民情操如何化作了现代都市的公民意识?
    未来备忘录,《大城记3》是北京社会生活史的全面记录、它为将来“长时段”的历史叙述提供了一份媒体资料,为更周到的当代北京生活史书写提供了一份索引。
  • 目录:
    1989
    菊儿胡同改造
    危改住宅合作社的理想尝试
    在北京拍“精神病院”题材更难
    故宫“十员大将”助阵古建工程处

    1990
    东水西调
    “后水库时代”的公里地下水渠
    昆明湖
    清淤挖出炮弹、宝石
    熊猫盼盼是雄性吉祥物

    1991
    盲道
    中国的第一条盲道落地蓝靛厂
    圆明园
    ——废墟上的艺术更生
    全球第三本首都百科全书

    1992
    二环路贯通
    老北京格局改变,从二环开始
    记录打工妹“远在北京的家”
    京城“第一当”也要为人民服务

    1993
    北京西站
    未完成的亚洲第一大站
    中国首家性用品商店开张
    北京的“末代”粮票

    1994
    阿苏卫垃圾埋场
    市容危机催生首个垃圾填埋场
    北冰洋——北京的“嗝儿”
    45周年国庆纪念章

    1995
    三里屯
    没有三里屯,就没有夜生活
    5天工作制推行始末
    希拉里在怀柔演讲

    1996
    城墙砖
    失之全城收之东隅
    京城再现振远“镖局”
    数码狂人是这样练成的

    1997
    潘家园
    跳蚤市场偶有“龙种”流传
    父女齐上
    阵报道香港回归
    王府井工地惊现史前遗迹

    1998
    经济适用房
    实现新北京人有房的梦想
    红夏利全面代替“黄面的”
    “六海清淤静悄悄”

    1999
    平安大街
    京城第二纬线分割“前朝后市”
    小旗
    手追忆周年国庆
    新中国第一次卖金条

    2000
    沙尘暴
    场尘暴吹响京城防沙号角
    中华世纪
    坛耸立在世纪之交
    昆玉河上的“意外”胜利

    2001
    北京市老年活动中心
    最早提升城市老人幸福感的空间
    三大
    男高音为北京申奥而来
    开始专业猛禽救助

    2002
    宛平城
    “北京卫城”在战火后永生
    始作俑者引
    领艺术家扎堆
    社区换届直选拐过“九道湾”

    2003
    小汤山医院二部
    临时“野战医院”抚平民间“非典”创伤
    《新京报》创刊
    厂子破产了,“王麻子”还在流传

    2004
    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
    奥运促使文物保护成为常态
    踩踏事故后
    关注市民安全
    奥运场馆下的“文物保护战”

    2005
    毛家湾瓷片
    地下”瓷器博物馆”之谜
    一个“北漂”的历
    史感
    大观楼里的光影百年

    2006
    正乙祠
    中国戏楼”活化石”屡次“换颜”
    美的农村
    在公路上播报铁路

    2007
    梅兰芳大剧院
    以大师之名盘活国粹
    《物权法》出台始末
    北京取消地铁月票

    2008
    奥运人家
    “新北京”来客直奔“老北京”胡同
    京剧进课堂
    一个人的奥运雨

    2009
    60年,我们正年轻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