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12
版次: 1
ISBN: 9787565310546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7页
字数: 30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13人买过
  •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对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研究方法、范围以及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单位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处罚等内容做了论述。 第一章犯罪未完成形态概论

    第一节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由来

    第二节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特点

    一、时空性

    二、终局性

    三、不可转化性

    四、例外性

    第三节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实务价值

    一、侦查阶段的实益

    二、起诉阶段的实益

    三、审判阶段的实益

    四、执行阶段的实益

    第四节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理论价值

    一、犯罪未完成形态领域是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

    搏杀的竞技场

    二、犯罪未完成形态领域是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

    对决的大舞台

    三、犯罪未完成形态领域是法益理论大显身手的舞台

    第五节犯罪未完成形态实务问题点

    第二章犯罪未完成形态研究方法论

    第一节统一的刑法立场

    一、刑法的立场问题

    二、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对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各自解{

    三、本书所持的基本立场

    第二节法益的指导机能

    一、法益的概念

    二、法益对认定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指导机能

    三、法益被毁灭的具体认定

    第三节刑法实质解释论

    一、实质解释论的产生背景

    二、实质解释论在构成要件中的贯彻

    三、实质解释论对于认定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意义

    第四节规范评价方法论

    一、问题的引出

    二、规范评价与事实评价的区分

    三、采用规范评价的必要性

    四、规范评价对于认定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意义

    第五节要件考察顺序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界的争议

    三、本书的看法

    四、要件考察顺序论的意义

    第三章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范围

    第一节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存在范围

    一、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

    二、问接故意是否存在犯罪预备

    三、间接故意是否存在犯罪未遂、中止

    四、其他犯罪形态是否存在犯罪未遂问题

    五、犯罪中止能否存在于危险犯中

    六、余论

    第二节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可罚性范围

    一、司法实况

    二、本书的立场

    三、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具体处罚范围

    四、余论

    第四章犯罪预备

    第一节司法状况与问题所在

    一、司法状况

    二、问题所在

    第二节犯罪预备的法律特性

    一、犯罪预备的处罚根据

    二、从宽处罚的原因

    三、小结

    第三节犯罪预备案件的筛选

    一、立案侦查的筛选

    二、处罚范围的筛选

    第四节犯罪预备的成立要件

    一、犯罪预备的客观要件

    二、犯罪预备的主观要件

    第五章犯罪未遂

    第一节司法状况与问题所在

    一、犯罪未遂的处罚范围不够明确

    二、过于重视行为人的主观危险

    三、过于重视行为人的实际心理内容

    第二节犯罪未遂的法律特性

    一、具有犯罪既遂的危险

    二、非本人消灭既遂危险

    第三节犯罪未遂的成立要件

    一、犯罪未遂的客观要件

    二、犯罪未遂的主观要件

    第四节常见犯罪既未遂区分标准

    一、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金融诈骗、合同诈骗罪

    三、强奸罪

    四、绑架罪

    五、拐卖妇女、儿童罪

    六、抢劫罪

    七、盗窃罪

    八、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五节不能犯

    一、讨论不能犯的原因

    二、不能犯的种类

    三、不能犯的判断标准

    四、不能犯与其他犯罪形态的竞合问题

    第六章犯罪中止

    第一节司法实况与问题所在

    一、犯罪中止的处罚范围不够明确

    二、形式化地套用犯罪中止的成立要件

    三、偏重于主观方面认定犯罪中止

    四、对“损害”的理解较为混乱

    第二节犯罪中止的法律特性

    一、讨论中止犯法律特性必须明确的几个前提

    二、我国中止犯的法律特性

    第三节犯罪中止的成立要件

    一、客观要件:存在消灭既遂危险的中止行为

    二、主观要件:存在中止意思

    第四节犯罪中止的具体判断

    一、担心被发觉而放弃犯罪

    二、被发觉而放弃犯罪

    三、基于报警而放弃犯罪

    四、基于第三人赶到现场而放弃犯罪

    五、基于嫌弃、厌恶而放弃犯罪

    六、基于惊愕、恐惧而放弃犯罪

    七、基于目的物障碍而放弃犯罪

    八、发现对方是熟人而放弃犯罪

    九、被害人提供利益而放弃犯罪

    十、被被害人欺骗、恐吓而放弃犯罪

    十一、基于被害人反抗而放弃犯罪

    第七章单位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第一节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概论

    一、单位犯罪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

    二、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步骤

    三、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处罚

    第二节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具体认定

    一、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要点

    二、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疑难问题

    第八章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第一节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概论

    一、研究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必要性

    二、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与共犯人的未完成形态

    三、处罚范围的考虑

    第二节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基本原理

    一、共犯行为的相互补充、利用性

    二、共犯原理对认定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疑难案件

    一、强奸共同犯罪未遂犯的认定

    二、强奸共同犯罪中止犯的认定

    三、轮奸案件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

    第四节共犯的脱离

    一、共犯脱离理论的起因与价值

    二、共犯脱离的学说

    三、共犯脱离的效果

    四、共犯脱离的要件

    五、实务案件的处理

    第九章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处罚

    第一节刑法规定的基本理解

    一、“比照既遂犯处罚”的含义

    二、“应当”、“可以”的含义

    三、“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含义

    四、“损害”的含义

    第二节罪刑均衡观念下的处罚

    一、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合理处罚概说

    二、未遂犯的合理处罚

    三、中止犯的合理处罚

    四、预备犯的合理处罚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对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研究方法、范围以及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单位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处罚等内容做了论述。
  • 目录:
    第一章犯罪未完成形态概论

    第一节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由来

    第二节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特点

    一、时空性

    二、终局性

    三、不可转化性

    四、例外性

    第三节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实务价值

    一、侦查阶段的实益

    二、起诉阶段的实益

    三、审判阶段的实益

    四、执行阶段的实益

    第四节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理论价值

    一、犯罪未完成形态领域是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

    搏杀的竞技场

    二、犯罪未完成形态领域是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

    对决的大舞台

    三、犯罪未完成形态领域是法益理论大显身手的舞台

    第五节犯罪未完成形态实务问题点

    第二章犯罪未完成形态研究方法论

    第一节统一的刑法立场

    一、刑法的立场问题

    二、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对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各自解{

    三、本书所持的基本立场

    第二节法益的指导机能

    一、法益的概念

    二、法益对认定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指导机能

    三、法益被毁灭的具体认定

    第三节刑法实质解释论

    一、实质解释论的产生背景

    二、实质解释论在构成要件中的贯彻

    三、实质解释论对于认定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意义

    第四节规范评价方法论

    一、问题的引出

    二、规范评价与事实评价的区分

    三、采用规范评价的必要性

    四、规范评价对于认定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意义

    第五节要件考察顺序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界的争议

    三、本书的看法

    四、要件考察顺序论的意义

    第三章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范围

    第一节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存在范围

    一、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

    二、问接故意是否存在犯罪预备

    三、间接故意是否存在犯罪未遂、中止

    四、其他犯罪形态是否存在犯罪未遂问题

    五、犯罪中止能否存在于危险犯中

    六、余论

    第二节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可罚性范围

    一、司法实况

    二、本书的立场

    三、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具体处罚范围

    四、余论

    第四章犯罪预备

    第一节司法状况与问题所在

    一、司法状况

    二、问题所在

    第二节犯罪预备的法律特性

    一、犯罪预备的处罚根据

    二、从宽处罚的原因

    三、小结

    第三节犯罪预备案件的筛选

    一、立案侦查的筛选

    二、处罚范围的筛选

    第四节犯罪预备的成立要件

    一、犯罪预备的客观要件

    二、犯罪预备的主观要件

    第五章犯罪未遂

    第一节司法状况与问题所在

    一、犯罪未遂的处罚范围不够明确

    二、过于重视行为人的主观危险

    三、过于重视行为人的实际心理内容

    第二节犯罪未遂的法律特性

    一、具有犯罪既遂的危险

    二、非本人消灭既遂危险

    第三节犯罪未遂的成立要件

    一、犯罪未遂的客观要件

    二、犯罪未遂的主观要件

    第四节常见犯罪既未遂区分标准

    一、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金融诈骗、合同诈骗罪

    三、强奸罪

    四、绑架罪

    五、拐卖妇女、儿童罪

    六、抢劫罪

    七、盗窃罪

    八、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五节不能犯

    一、讨论不能犯的原因

    二、不能犯的种类

    三、不能犯的判断标准

    四、不能犯与其他犯罪形态的竞合问题

    第六章犯罪中止

    第一节司法实况与问题所在

    一、犯罪中止的处罚范围不够明确

    二、形式化地套用犯罪中止的成立要件

    三、偏重于主观方面认定犯罪中止

    四、对“损害”的理解较为混乱

    第二节犯罪中止的法律特性

    一、讨论中止犯法律特性必须明确的几个前提

    二、我国中止犯的法律特性

    第三节犯罪中止的成立要件

    一、客观要件:存在消灭既遂危险的中止行为

    二、主观要件:存在中止意思

    第四节犯罪中止的具体判断

    一、担心被发觉而放弃犯罪

    二、被发觉而放弃犯罪

    三、基于报警而放弃犯罪

    四、基于第三人赶到现场而放弃犯罪

    五、基于嫌弃、厌恶而放弃犯罪

    六、基于惊愕、恐惧而放弃犯罪

    七、基于目的物障碍而放弃犯罪

    八、发现对方是熟人而放弃犯罪

    九、被害人提供利益而放弃犯罪

    十、被被害人欺骗、恐吓而放弃犯罪

    十一、基于被害人反抗而放弃犯罪

    第七章单位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第一节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概论

    一、单位犯罪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

    二、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步骤

    三、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处罚

    第二节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具体认定

    一、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要点

    二、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疑难问题

    第八章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第一节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概论

    一、研究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必要性

    二、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与共犯人的未完成形态

    三、处罚范围的考虑

    第二节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基本原理

    一、共犯行为的相互补充、利用性

    二、共犯原理对认定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疑难案件

    一、强奸共同犯罪未遂犯的认定

    二、强奸共同犯罪中止犯的认定

    三、轮奸案件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

    第四节共犯的脱离

    一、共犯脱离理论的起因与价值

    二、共犯脱离的学说

    三、共犯脱离的效果

    四、共犯脱离的要件

    五、实务案件的处理

    第九章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处罚

    第一节刑法规定的基本理解

    一、“比照既遂犯处罚”的含义

    二、“应当”、“可以”的含义

    三、“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含义

    四、“损害”的含义

    第二节罪刑均衡观念下的处罚

    一、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合理处罚概说

    二、未遂犯的合理处罚

    三、中止犯的合理处罚

    四、预备犯的合理处罚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刑事法制建设丛书·刑法系列: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务
于国旦、许身健 著;陈国庆、孙茂利 编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中国刑事法制建设丛书·刑法系列:自首与立功制度及司法适用
高锋志 著;陈国庆、孙茂利 编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刑事法制建设丛书·刑事诉讼系列:刑事和解办案机制理论与实务
孙春雨 著;陈国庆、孙茂利 编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中国刑事法制建设丛书·刑法系列:累犯制度适用
舒洪水 著;陈国庆、孙茂利 编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中国刑事法制建设丛书·刑法系列:我国刑法中不作为犯罪理论与实务
孙春雨 著;陈国庆、孙茂利 编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职务犯罪案件证明规范及实例指导
李富城、郭冰 著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中国刑事法制建设丛书·刑法系列:数罪并罚适用与比较
孟庆华 著;陈国庆、孙茂利 编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中国刑事法制建设丛书·刑法系列:刑罚消灭制度适用
黄晓亮 著;陈国庆、孙茂利 编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中国刑事法制建设丛书·刑法系列:新型受贿犯罪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孟庆华 著;陈国庆、孙茂利 编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职务犯罪预防理论与实践
郴州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著;陈国庆、孙茂利 编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中国刑事法制建设丛书·刑事诉讼系列:量刑程序理论与实务
梁欣 著;陈国庆、孙茂利 编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中国刑事法制建设丛书·刑法系列:罪数的理论与实务
庄劲 著;陈国庆、孙茂利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犯罪心理
刘建清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犯罪心理学(一部逻辑缜密的专业之作,带你认识人性的幽微之处。被欧美诸多执法机构奉为犯罪侦查学教材)
[奥地利]汉斯·格罗斯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犯罪心理与行为分析
朱华军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犯罪侧写:理论与实践
劳伦.M.巴罗;罗纳德.A.鲁福;索尔.阿拉姆布拉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犯罪参与论(法律科学文库)
刘明祥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犯罪侧写师手记(韩国首位女性犯罪侧写师,办案16年的真实人性故事。)
[韩]李珍淑 著;长意 译;星文文化 出品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犯罪学(第五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刑事法系列
张小虎 主编;康树华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犯罪小说(斑斓阅读.外研社英汉双语百科书系典藏版)
理查德·布拉德福德(Richard Bradford)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犯罪心理学(第四版)
梅传强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犯罪总论的新展开
马荣春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犯罪参与:模式、形态与挑战—— 中德刑法学者的对话(五)
梁根林;[德]埃里克·希尔根多夫
犯罪未完成形态适用
犯罪小说研究(百科通识文库)
理查德·布拉德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