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美学导论

现象学美学导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05-09
版次: 1
ISBN: 9787100045032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45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97人买过
  • 《现象学美学导论》着力从现象学美学的方法论特征入手,系统地研究了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茵加登及杜夫海纳等人的美学思想,以及他们在艺术、审美问题上的不同观点,行文流畅,思路缜密,时有新解,为一本具有一定价值的学术著作。
    《现象学美学导论》是国内目前第一部对现象学美学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全书把现象学美学在方法论方面的贡献作为全书研究的重心,并且贯穿始终。作者一方面关注各个现象学美学家在思想上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通过比较揭示他们相互之间的分歧和差异,并且对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各家学说的明确判断和独立主张,进而使全书具有了宏观的理论视野和较强的历史感。 导言现象学:一种本源性的思想追求
    第一章现象学与美学的方法论变革
    第一节二元论:传统美学的方法论特征
    第二节胡塞尔:超越自然主义
    第三节海德格尔:走向后形而上学的思想
    第四节萨特:走向现象学与辩证法的融合
    第五节梅洛—庞蒂:反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第二章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
    第一节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
    第二节胡塞尔之后意向性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胡塞尔:作为意向对象的审美对象
    第二节海德格尔:审美对象——存在真理之闪耀
    第三节萨特、茵加登和杜夫海纳在审美对象问题上的争论
    第四节讨论
    第四章审美对象与艺术作品
    第一节对于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的初步区分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结构形态
    第三节茵加登:艺术作品的具体化问题
    第四节杜夫海纳:作品、表演与公众
    第五节讨论
    第五章审美对象与其他对象
    第一节审美对象与生命对象
    第二节审美对象与自然之物
    第三节审美对象和实用对象
    第四节审美对象与能指对象
    第五节审美对象与世界
    第六节讨论
    第六章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胡塞尔:审美经验是一种直观行为
    第二节萨特:审美经验是一种想像活动
    第三节梅洛—庞蒂和杜夫海纳:审美经验是一种知觉活动
    第四节茵加登:审美经验是一种情感活动
    第五节讨论
    第七章审美经验动态过程
    第一节呈现阶段
    第二节构成阶段
    第三节评价阶段
    第四节讨论
    第八章审美经验的主体间性特征
    第一节现象学的主体间性理论
    第二节萨特:写作活动的主体间性
    第三节乔治·普莱:阅读活动的主体间性
    第四节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的主体间性
    第九章现象学与西方现代美学
    第一节现象学与解释学美学
    第二节现象学与接受美学
    第三节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第四节现象学与后现代主义美学
    结语反对形而上学与现代美学的出路
    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现象学美学导论》着力从现象学美学的方法论特征入手,系统地研究了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茵加登及杜夫海纳等人的美学思想,以及他们在艺术、审美问题上的不同观点,行文流畅,思路缜密,时有新解,为一本具有一定价值的学术著作。
    《现象学美学导论》是国内目前第一部对现象学美学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全书把现象学美学在方法论方面的贡献作为全书研究的重心,并且贯穿始终。作者一方面关注各个现象学美学家在思想上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通过比较揭示他们相互之间的分歧和差异,并且对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各家学说的明确判断和独立主张,进而使全书具有了宏观的理论视野和较强的历史感。
  • 目录:
    导言现象学:一种本源性的思想追求
    第一章现象学与美学的方法论变革
    第一节二元论:传统美学的方法论特征
    第二节胡塞尔:超越自然主义
    第三节海德格尔:走向后形而上学的思想
    第四节萨特:走向现象学与辩证法的融合
    第五节梅洛—庞蒂:反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第二章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
    第一节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
    第二节胡塞尔之后意向性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胡塞尔:作为意向对象的审美对象
    第二节海德格尔:审美对象——存在真理之闪耀
    第三节萨特、茵加登和杜夫海纳在审美对象问题上的争论
    第四节讨论
    第四章审美对象与艺术作品
    第一节对于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的初步区分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结构形态
    第三节茵加登:艺术作品的具体化问题
    第四节杜夫海纳:作品、表演与公众
    第五节讨论
    第五章审美对象与其他对象
    第一节审美对象与生命对象
    第二节审美对象与自然之物
    第三节审美对象和实用对象
    第四节审美对象与能指对象
    第五节审美对象与世界
    第六节讨论
    第六章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胡塞尔:审美经验是一种直观行为
    第二节萨特:审美经验是一种想像活动
    第三节梅洛—庞蒂和杜夫海纳:审美经验是一种知觉活动
    第四节茵加登:审美经验是一种情感活动
    第五节讨论
    第七章审美经验动态过程
    第一节呈现阶段
    第二节构成阶段
    第三节评价阶段
    第四节讨论
    第八章审美经验的主体间性特征
    第一节现象学的主体间性理论
    第二节萨特:写作活动的主体间性
    第三节乔治·普莱:阅读活动的主体间性
    第四节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的主体间性
    第九章现象学与西方现代美学
    第一节现象学与解释学美学
    第二节现象学与接受美学
    第三节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第四节现象学与后现代主义美学
    结语反对形而上学与现代美学的出路
    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现象学美学导论
工资、就业与劳动供给
郭继强 著
现象学美学导论
美的张力:科学与艺术的审美创造
陈大柔 著
现象学美学导论
中国史纲
张荫麟 著
现象学美学导论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
廖可斌 著
现象学美学导论
小说叙事学
徐岱 著
现象学美学导论
日本早期耶稣会史研究
戚印平 著
现象学美学导论
唐宋词人年谱
夏承焘 著
现象学美学导论
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与实证研究
宋玉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