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视阈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双循环”视阈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5
版次: 1
ISBN: 9787520398015
定价: 8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政治
5人买过
  • 近年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断丰富,政治安全、经济、社会人文三大领域合作硕果累累,成为规模的贸易伙伴、富内涵的合作伙伴、活力的战略伙伴。对于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构想而言,东盟国家自然成为重要合作伙伴。双方以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引领,以共通的合作理念——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与东盟“东盟方式”为指引,不断创新机制对接路径,完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深化产能合作,加强物理联通和金融合作。未来,双方要努力促进政治互信,确立合作的顶层设计,积极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提升优化贸易合作层次,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抗风险能力,善用RCEP,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软环境,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多层次金融合作。 毕世鸿,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国际关系、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日本与东南亚的政治经济关系。2006~2007年和2009~2010年,曾先后担任(日本)早稻田大学外国人研究员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代表作《中国与缅甸边境贸易研究》(日文版)、《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并有多部参著或合著作品。在《东南亚研究》、《当代亚太》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导言

    章  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历程

      节  中国—东盟关系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节  “双循环”视域下的“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经济合作举措

      第三节  东盟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第二章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机制对接

      节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机制对接的基础

      第二节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机制对接的新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机制对接的特点

    第三章  中国—东盟贸易合作

      节  中国—东盟现有贸易政策与机制

      第二节  中国—东盟及其各国贸易现状

      第三节  中国—东盟贸易合作的特点

    第四章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

      节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政策

      第二节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现状

      第三节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特点

    第五章  中国—东盟国家的物理联通

      节  中国—东盟物理联通的相关政策

      第二节  交通基础设施

      第三节  跨境通信设施联通

      第四节  能源设施联通

    第六章  中国—东盟的金融合作

      节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相关政策

      第二节  中国—东盟的货币合作

      第三节  中国—东盟在金融机构及金融监管领域的合作

    第七章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

      节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所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机制对接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中国—东盟贸易合作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面临的挑战

      第五节  中国—东盟物理联通面临的挑战

      第六节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面临的挑战

    第八章  全面深化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思考

      节  努力推动中国—东盟国家的整体崛起

      第二节  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机制对接

      第三节  全面升级中国—东盟贸易发展

      第四节  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产能合作

      第五节  夯实中国—东盟物理联通

      第六节  进一步扩大中国—东盟金融合作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断丰富,政治安全、经济、社会人文三大领域合作硕果累累,成为规模的贸易伙伴、富内涵的合作伙伴、活力的战略伙伴。对于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构想而言,东盟国家自然成为重要合作伙伴。双方以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引领,以共通的合作理念——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与东盟“东盟方式”为指引,不断创新机制对接路径,完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深化产能合作,加强物理联通和金融合作。未来,双方要努力促进政治互信,确立合作的顶层设计,积极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提升优化贸易合作层次,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抗风险能力,善用RCEP,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软环境,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多层次金融合作。
  • 作者简介:
    毕世鸿,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国际关系、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日本与东南亚的政治经济关系。2006~2007年和2009~2010年,曾先后担任(日本)早稻田大学外国人研究员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代表作《中国与缅甸边境贸易研究》(日文版)、《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并有多部参著或合著作品。在《东南亚研究》、《当代亚太》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 目录:
    导言

    章  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历程

      节  中国—东盟关系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节  “双循环”视域下的“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经济合作举措

      第三节  东盟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第二章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机制对接

      节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机制对接的基础

      第二节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机制对接的新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机制对接的特点

    第三章  中国—东盟贸易合作

      节  中国—东盟现有贸易政策与机制

      第二节  中国—东盟及其各国贸易现状

      第三节  中国—东盟贸易合作的特点

    第四章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

      节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政策

      第二节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现状

      第三节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特点

    第五章  中国—东盟国家的物理联通

      节  中国—东盟物理联通的相关政策

      第二节  交通基础设施

      第三节  跨境通信设施联通

      第四节  能源设施联通

    第六章  中国—东盟的金融合作

      节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相关政策

      第二节  中国—东盟的货币合作

      第三节  中国—东盟在金融机构及金融监管领域的合作

    第七章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

      节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所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机制对接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中国—东盟贸易合作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面临的挑战

      第五节  中国—东盟物理联通面临的挑战

      第六节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面临的挑战

    第八章  全面深化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思考

      节  努力推动中国—东盟国家的整体崛起

      第二节  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机制对接

      第三节  全面升级中国—东盟贸易发展

      第四节  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产能合作

      第五节  夯实中国—东盟物理联通

      第六节  进一步扩大中国—东盟金融合作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双循环”视阈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企聚丝路:海外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调查(越南)
毕世鸿 著;林文勋 编
“双循环”视阈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区域外大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合作策略的调整
毕世鸿 著
“双循环”视阈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冷战后日本与湄公河国家关系
毕世鸿 著
“双循环”视阈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新加坡(新版)
毕世鸿 著
“双循环”视阈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柬埔寨经济社会地理
毕世鸿 著
“双循环”视阈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田野调查(第1辑)
毕世鸿 张静 高柏 主编
“双循环”视阈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新加坡概论
毕世鸿 著
“双循环”视阈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
毕世鸿 著
“双循环”视阈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GMS研究(2010)
毕世鸿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