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诗:忆旧说新

人与诗:忆旧说新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04
版次: 2
ISBN: 9787533637125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页数: 420页
分类: 文学
16人买过
  • 《人与诗:忆旧说新(增订本)》分三辑,第一辑作者述及师友,从朱光潜、闻一多、沈从文、梁宗岱、林徽因、叶公超、戴望舒、冯至、罗大冈、冼星海、周煦良、邵洵美、李健吾、吴世昌、师陀,到何其芳、方敬,以生年先后为序;第二辑论及诗文,从徐志摩、废名、冯至、吴兴华到古苍梧、江弱水;第三辑各篇则以写作先后为序。 卞之琳(1910-2000.12.4)我国著名诗人、翻译家、文学研究家。曾用笔名季陵,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现仍任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 ;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 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 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解放后多次下乡生活与协助 农村工作。
    卞之琳一生翻译了大量世界名著,译著包括《莎士比亚悲剧四种》、《窄门》、《浪子回家集》、《紫罗兰姑娘》、《英国诗选》等。此外,他还创作了《雕虫纪历1933—1958》、《十年诗草1930-1939》等诗作,以及《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等一批重要著作。2000年1月,卞之琳获得了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 增订自序
    第一辑
    一条界线和另一方面:郭沫若诗人百年生辰纪念
    政治美学:追忆朱光潜生平的一小段插曲
    完成与开端:纪念诗人闻一多八十生辰
    还是且讲一点他:追念沈从文
    人事固多乖:纪念梁宗岱
    窗子内外:忆林徽因
    赤子心与自我戏剧化:追念叶公超
    悼念戴望舒
    悼冯至
    又参商几度:追念罗大冈
    冼星海纪念附骥小识
    人尚性灵,诗通神韵:追忆周煦良
    追忆邵洵美和一场文学小论争
    追忆李健吾的“快马”
    罗音室主吴世昌谢世志哀
    话旧成独白:追念师陀
    突围小记胡乔木
    淡如水中识醇味:追念王尘无
    何其芳与诗派
    何其芳与《工作》
    何其芳晚年译诗
    脱帽志哀:追忆方敬

    第二辑
    徐志摩诗重读志感
    《徐志摩选集》序
    《徐志摩译诗集》序
    《冯文炳选集》序
    《戴望舒诗集》序
    诗与小说:读冯至创作《伍子胥》
    《李广田散文选》序
    《李广田诗选》序
    《孙毓棠诗集》序
    吴兴华的诗与译诗
    读宗璞《野葫芦引》第一卷《南渡记》
    莲出于火:读古苍梧诗集《铜莲》
    介绍江弱水的几首诗

    第三辑
    开讲英国诗想到的一些体验
    哼唱型节奏(吟调)和说话型节奏(诵调)
    对于新诗发展问题的几点看法
    谈诗歌的格律问题
    《雕虫纪历》自序
    分与合之间:关于西方现代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
    与周策纵谈新诗格律信
    答读者:谈“新诗”形式问题的讨论
    今日新诗面临的艺术问题
    新诗和西方诗
    译诗艺术的成年

    《英国诗选》编译序
    说“三”道“四”:读余光中《中西文学之比较》,从西诗、旧诗谈到新诗律探索
    文学翻译与语言感觉
    翻译对于中国现代诗的功过
    难忘的尘缘——序秋吉久纪夫编译日本版《卞之琳诗集》
    重探参差均衡律——汉语古今新旧体诗的声律通途
    无意义中自有意义——戏译爱德华。里亚谐趣诗随想
    重温《讲话》看现实主义问题
    相干与不相干——读秋吉久纪夫论《尺八》诗
  • 内容简介:
    《人与诗:忆旧说新(增订本)》分三辑,第一辑作者述及师友,从朱光潜、闻一多、沈从文、梁宗岱、林徽因、叶公超、戴望舒、冯至、罗大冈、冼星海、周煦良、邵洵美、李健吾、吴世昌、师陀,到何其芳、方敬,以生年先后为序;第二辑论及诗文,从徐志摩、废名、冯至、吴兴华到古苍梧、江弱水;第三辑各篇则以写作先后为序。
  • 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12.4)我国著名诗人、翻译家、文学研究家。曾用笔名季陵,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现仍任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 ;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 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 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解放后多次下乡生活与协助 农村工作。
    卞之琳一生翻译了大量世界名著,译著包括《莎士比亚悲剧四种》、《窄门》、《浪子回家集》、《紫罗兰姑娘》、《英国诗选》等。此外,他还创作了《雕虫纪历1933—1958》、《十年诗草1930-1939》等诗作,以及《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等一批重要著作。2000年1月,卞之琳获得了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
  • 目录:
    增订自序
    第一辑
    一条界线和另一方面:郭沫若诗人百年生辰纪念
    政治美学:追忆朱光潜生平的一小段插曲
    完成与开端:纪念诗人闻一多八十生辰
    还是且讲一点他:追念沈从文
    人事固多乖:纪念梁宗岱
    窗子内外:忆林徽因
    赤子心与自我戏剧化:追念叶公超
    悼念戴望舒
    悼冯至
    又参商几度:追念罗大冈
    冼星海纪念附骥小识
    人尚性灵,诗通神韵:追忆周煦良
    追忆邵洵美和一场文学小论争
    追忆李健吾的“快马”
    罗音室主吴世昌谢世志哀
    话旧成独白:追念师陀
    突围小记胡乔木
    淡如水中识醇味:追念王尘无
    何其芳与诗派
    何其芳与《工作》
    何其芳晚年译诗
    脱帽志哀:追忆方敬

    第二辑
    徐志摩诗重读志感
    《徐志摩选集》序
    《徐志摩译诗集》序
    《冯文炳选集》序
    《戴望舒诗集》序
    诗与小说:读冯至创作《伍子胥》
    《李广田散文选》序
    《李广田诗选》序
    《孙毓棠诗集》序
    吴兴华的诗与译诗
    读宗璞《野葫芦引》第一卷《南渡记》
    莲出于火:读古苍梧诗集《铜莲》
    介绍江弱水的几首诗

    第三辑
    开讲英国诗想到的一些体验
    哼唱型节奏(吟调)和说话型节奏(诵调)
    对于新诗发展问题的几点看法
    谈诗歌的格律问题
    《雕虫纪历》自序
    分与合之间:关于西方现代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
    与周策纵谈新诗格律信
    答读者:谈“新诗”形式问题的讨论
    今日新诗面临的艺术问题
    新诗和西方诗
    译诗艺术的成年

    《英国诗选》编译序
    说“三”道“四”:读余光中《中西文学之比较》,从西诗、旧诗谈到新诗律探索
    文学翻译与语言感觉
    翻译对于中国现代诗的功过
    难忘的尘缘——序秋吉久纪夫编译日本版《卞之琳诗集》
    重探参差均衡律——汉语古今新旧体诗的声律通途
    无意义中自有意义——戏译爱德华。里亚谐趣诗随想
    重温《讲话》看现实主义问题
    相干与不相干——读秋吉久纪夫论《尺八》诗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人与诗:忆旧说新
白话文学史
胡适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我与文学及其他
朱光潜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变态心理学派别
朱光潜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美学的散步
宗白华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潜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西方美术名著选译
宗白华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胡适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尝试后集
胡适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西方美学名著选译:叢書系列:宗白華著譯精品選
宗白华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大学美学
胡适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尝试集
胡适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人与诗:忆旧说新
课本里的作家-断章九年级
卞之琳
人与诗:忆旧说新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卞之琳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十年诗草:1930-1939
卞之琳
人与诗:忆旧说新
我们当时相爱而实在无知:英国诗选(英汉对照,卞之琳详注)
卞之琳
人与诗:忆旧说新
断章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拓展阅读书系
卞之琳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雕虫纪历:新文学经典43
卞之琳
人与诗:忆旧说新
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
卞之琳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莎士比亚悲剧论痕
卞之琳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散文钞
卞之琳
人与诗:忆旧说新
十年诗草
卞之琳
人与诗:忆旧说新
人淡如菊(作家卷)
卞之琳 著
人与诗:忆旧说新
漢園集
卞之琳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