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文精选

汉魏六朝文精选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2-01
版次: 1
ISBN: 9787806436707
定价: 12.5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4页
字数: 15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我国古代的文章选本,根据现有的记载,当以西晋杜预的《善文》为最早。但此书久已散佚,从《史记·李斯列传》《集解》说到佚名的《遗章邯书》“在《善文》中”看来,则此书所选作品,上包秦楚之际,它是否还选录了战国或更早的作品,已无从考知。现今尚存的总集,则以梁萧统的《文选》为最早。《文选》所收的作品,不但有赋、有文,而且有诗,实际上包括了当时所有的文体。就《文选》所收的作品而论,辞赋虽上采屈宋,而散文则基本上自秦李斯的《谏逐客书》开始,其中唯一的一篇先秦文章是托名于孔子弟子卜子夏的《诗大序》,其实据现代多数学者研究,大抵认为此文是汉代人的作品。因此我们至少可以说,编选汉魏六朝文的工作,实际上从杜预已开始,中经挚虞的《文章流别集》、李充的《翰林论》,至《文选》的出现已经有了二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一般地说,收入《文选》的文章,在文学成就或文章学价值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
      《文选》采录作品有它的特点,它基本上不收历史来被视为“经”、“史”、“子”三部分典籍的文章。审萧统在《文选序》中早已说明了的。关于他的选录标准,后人颇多非议。尽管这样,后来出现的选本,地大抵遵循着这个传统。例如:清人姚鼐的《古文辞类纂》,虽然对萧统提出过批评,并且从《战国策》和《汉书》等史籍中选录了不少文章。但《战国策》本是战国游说之士的文章总汇,而姚鼐所选《汉书》中文字,也是收的史书中所载的单篇文章。至于“经”、“史”、“子”三部中有关本旨的篇目,他也没有加以删芟节选。所以总集的功能在于“以防放佚,使零篇残什,并有所归”(近人骆鸿凯《文选学》语),这大约是多数人的共识。
      关于历来选本的编纂,虽然所录多为前人之作,但往往能体现出编选者的文学观,这是我们所熟知的。不过,从来的编选者都不可能任意决定他的文学观和选录标准。因为任何人的文学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吸取和改造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到总集的编选来说,编选者对前人众多的作品究竟选录哪些?不选录哪些?这虽然由他的文学观来决定,但他的文学观本身却无法完全摆脱传统的影响。早在他文学观形成之前,他已从接受传统的过程中形成了某一类作品是好的,某一类是较差的;某些作品是名篇,某些则不是的想法。这种想法,有时在并无系统的文学观,甚至并不从事文学工作的人头脑中也会不自觉地存在着。例如:当我们提到古典诗歌时就想到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为伟大的典范;提到散文时就想到左丘明、司马迁、韩愈、柳宗元为杰出的代表。这些想法从唐宋元明清一直到今天,差不多都有类似的看法。不管人们的时代、社会地位和个人经历是如何不同,却都有不少共通之处。即使某些人主观上对历史上某些作家的创作倾向不太赞同,但在他们编纂的总集中也会选录其作品,这是出于对传统看法的尊重。如清人王士祯本是标榜“神韵说”,欣赏王维、孟浩然的诗,但在他编的《古诗选》中,也同时选录了李白、杜甫之作。从现存的许多诗文选本看来,其中所录作品往往有一半以上是相同的。这种情况,姑名之曰“传统的积淀”,这是编纂者必然受到的制约条件之一。 贾谊
    过秦论
    晁错
    言兵事疏
    司马迁
    报任安书
    杨恽
    报孙会宗书
    扬雄
    解嘲
    马第伯
    封禅仪记
    赵壹
    刺世嫉邪赋
    孔融
    论盛孝章书
    祢衡
    鹦鹉赋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
    曹植
    求自试表
    与杨德祖书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
    王粲
    登楼赋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诸葛亮
    出师表
    李密
    陈情表
    张华
    鹪鹩赋
    潘岳
    马汧督诔
    陆机
    豪士赋序
    鲁褒
    钱神论
    王羲之
    与会稽王笺
    孙绰
    ……
    陶渊明
    谢惠连
    谢庄
    颜延之
    鲍照
    孔稚珪
    江淹
    丘迟
    吴均
    刘峻
    徐陵
    庾信
    祖鸿勋
    卢思道
  • 内容简介:
      我国古代的文章选本,根据现有的记载,当以西晋杜预的《善文》为最早。但此书久已散佚,从《史记·李斯列传》《集解》说到佚名的《遗章邯书》“在《善文》中”看来,则此书所选作品,上包秦楚之际,它是否还选录了战国或更早的作品,已无从考知。现今尚存的总集,则以梁萧统的《文选》为最早。《文选》所收的作品,不但有赋、有文,而且有诗,实际上包括了当时所有的文体。就《文选》所收的作品而论,辞赋虽上采屈宋,而散文则基本上自秦李斯的《谏逐客书》开始,其中唯一的一篇先秦文章是托名于孔子弟子卜子夏的《诗大序》,其实据现代多数学者研究,大抵认为此文是汉代人的作品。因此我们至少可以说,编选汉魏六朝文的工作,实际上从杜预已开始,中经挚虞的《文章流别集》、李充的《翰林论》,至《文选》的出现已经有了二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一般地说,收入《文选》的文章,在文学成就或文章学价值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
      《文选》采录作品有它的特点,它基本上不收历史来被视为“经”、“史”、“子”三部分典籍的文章。审萧统在《文选序》中早已说明了的。关于他的选录标准,后人颇多非议。尽管这样,后来出现的选本,地大抵遵循着这个传统。例如:清人姚鼐的《古文辞类纂》,虽然对萧统提出过批评,并且从《战国策》和《汉书》等史籍中选录了不少文章。但《战国策》本是战国游说之士的文章总汇,而姚鼐所选《汉书》中文字,也是收的史书中所载的单篇文章。至于“经”、“史”、“子”三部中有关本旨的篇目,他也没有加以删芟节选。所以总集的功能在于“以防放佚,使零篇残什,并有所归”(近人骆鸿凯《文选学》语),这大约是多数人的共识。
      关于历来选本的编纂,虽然所录多为前人之作,但往往能体现出编选者的文学观,这是我们所熟知的。不过,从来的编选者都不可能任意决定他的文学观和选录标准。因为任何人的文学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吸取和改造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到总集的编选来说,编选者对前人众多的作品究竟选录哪些?不选录哪些?这虽然由他的文学观来决定,但他的文学观本身却无法完全摆脱传统的影响。早在他文学观形成之前,他已从接受传统的过程中形成了某一类作品是好的,某一类是较差的;某些作品是名篇,某些则不是的想法。这种想法,有时在并无系统的文学观,甚至并不从事文学工作的人头脑中也会不自觉地存在着。例如:当我们提到古典诗歌时就想到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为伟大的典范;提到散文时就想到左丘明、司马迁、韩愈、柳宗元为杰出的代表。这些想法从唐宋元明清一直到今天,差不多都有类似的看法。不管人们的时代、社会地位和个人经历是如何不同,却都有不少共通之处。即使某些人主观上对历史上某些作家的创作倾向不太赞同,但在他们编纂的总集中也会选录其作品,这是出于对传统看法的尊重。如清人王士祯本是标榜“神韵说”,欣赏王维、孟浩然的诗,但在他编的《古诗选》中,也同时选录了李白、杜甫之作。从现存的许多诗文选本看来,其中所录作品往往有一半以上是相同的。这种情况,姑名之曰“传统的积淀”,这是编纂者必然受到的制约条件之一。
  • 目录:
    贾谊
    过秦论
    晁错
    言兵事疏
    司马迁
    报任安书
    杨恽
    报孙会宗书
    扬雄
    解嘲
    马第伯
    封禅仪记
    赵壹
    刺世嫉邪赋
    孔融
    论盛孝章书
    祢衡
    鹦鹉赋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
    曹植
    求自试表
    与杨德祖书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
    王粲
    登楼赋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诸葛亮
    出师表
    李密
    陈情表
    张华
    鹪鹩赋
    潘岳
    马汧督诔
    陆机
    豪士赋序
    鲁褒
    钱神论
    王羲之
    与会稽王笺
    孙绰
    ……
    陶渊明
    谢惠连
    谢庄
    颜延之
    鲍照
    孔稚珪
    江淹
    丘迟
    吴均
    刘峻
    徐陵
    庾信
    祖鸿勋
    卢思道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