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1
版次: 1
ISBN: 9787509766859
定价: 4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044页
字数: 1297千字
分类: 历史
43人买过
  •   本书分为绪论、上编、下编。上编是关于中国古代都城的考古发现,按照历史编年顺序,分成“早期中国”(包括“夏”)、商、西周、东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的都城考古发现;下编是关于中国古代都城的考古研究,按照古代都城相关考古学内容,分成古代都城考古史,古代都城与古代社会形态,古代都城与古代文明的形成,古代都城城墙、城门、礼制建筑、苑囿、武库与市场及工商业等相关专题,以及古代都城中的个案研究。   刘庆柱,男,1943年8月生于天津市,籍贯河南南乐。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196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2年6月-1979年3月在陕西省咸阳地区文化局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1979年4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古学报》、《考古学集刊》、《中国考古学》(英文版)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考古学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国务院《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簒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古代帝王陵墓考古学和秦汉考古学。先后参加并主持秦都咸阳遗址、西汉十一陵、关中唐十八陵、秦汉栎阳城遗址、西汉杜陵陵园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秦阿房宫遗址等考古勘探、发掘。 目录
    上 册
    绪 论/1
    上 编
    一 “早期中国”都邑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43
    (一)“早期中国”都邑考古史/43
    (二)良渚城址考古发现与研究/46
    (三)陶寺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49
    (四)石峁城址考古发现与研究/54
    (五)王城岗城址、新砦城址考古发现与研究/57
    (六)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60
    二 郑州商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71
    (一)考古发现状况/71
    (二)郑州商城的内城与外城/72
    (三)郑州商城的宫殿区/73
    (四) 民居与手工业作坊/76
    (五) 给排水系统/76
    (六)郑州商城遗址的墓葬/77
    (七)郑州商城的始建年代/78
    (八)郑州商城的性质/81
    三 偃师商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83
    (一)偃师商城考古发现史/83
    (二)偃师商城考古发现/85
    (三)偃师商城的布局形制/94
    (四)关于宫城布局形制变化问题/96
    四 殷墟考古发现与研究/99
    (一)殷墟发掘简史/99
    (二)殷墟都邑布局/104
    (三)殷墟的年代与性质/134
    (四)洹北商城/139
    五 西周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148
    (一)西周都城概述/148
    (二)丰镐遗址/149
    (三)洛邑/152
    (四)西周时期都城特点/153
    六 东周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160
    (一)东周时期都城概述/160
    (二)东周洛阳王城/161
    (三)侯马晋国故城/164
    (四)郑国、韩国都城/170
    (五)赵国邯郸故城/177
    (六)魏国都城安邑故城/182
    (七)燕下都故城/184
    (八)中山国灵寿城/191
    (九)齐国都城临淄/195
    (十)曲阜鲁国故城/199
    (十一)秦国都城/204
    (十二)楚国都城/212
    (十三)东周时期都城特点/220
    七 秦咸阳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231
    (一)秦咸阳城的修建历史/231
    (二)秦咸阳城遗址考古简史/232
    (三)秦咸阳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233
    (四)秦咸阳宫遗址的勘查和发掘/235
    (五)秦咸阳城手工业遗址/243
    (六)秦咸阳城附近的墓区分布/245
    (七)“渭南”宫庙与上林苑遗址/248
    (八)秦都咸阳的布局形制研究/253
    八 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258
    (一)汉长安城营建史/258
    (二)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发现史/260
    (三)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263
    (四)建章宫遗址与甘泉宫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306
    (五)上林苑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307
    (六)京师仓遗址及凤翔、新安西汉仓储遗址/310
    (七)关于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学研究的几点认识/314
    九 东汉雒阳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320
    (一)东汉雒阳城历史沿革和形制变化/320
    (二)东汉雒阳城的布局/321
    (三)东汉雒阳城水系开发/327
    (四)东汉雒阳城的布局问题/329
    十 魏晋南北朝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332
    (一)魏晋与北魏洛阳城遗址/332
    (二)邺城遗址/344
    (三)六朝建康城/347
    (四)北魏平城遗址/348
    十一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351
    (一)隋大兴、唐长安城的兴修沿革/351
    (二)隋大兴、唐长安城的研究史/353
    (三)唐长安城的形制布局/356
    十二 隋唐洛阳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375
    (一)隋唐洛阳城的兴修沿革/377
    (二)隋唐洛阳城研究史/381
    (三)隋唐洛阳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与形制布局研究/388
    (四)研究展望/398
    十三 宋代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400
    (一)北宋东京城/400
    (二)南宋行在临安府城/422
    十四 辽金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439
    (一)辽上京城/439
    (二)辽中京城/448
    (三)辽南京城/453
    (四)金上京城/461
    (五)金中都/466
    十五 元代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484
    (一)元上都/484
    (二)元中都/494
    (三)元大都/501
    下 册
    下 编
    一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述论/529
    (一)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研究的学术意义/529
    (二)中国历史上的古代都城研究/532
    (三)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的发展/534
    (四)中国古代都城研究述略/564
    (五)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574
    二 古代都城布局形制与社会形态变化研究/586
    (一)中国古代都城遗址布局形制的考古发现概述/586
    (二)史前聚落、城、都城发展史与社会形态变化的考古学研究/600
    (三)“单城制”“双城制”“三城制”与社会形态变化的考古学研究/608
    (四)古代都城宫庙建筑遗址考古发现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形态变化的考古学研究/617
    三 古代都城与古代文明进程研究/625
    (一)关于当前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研究/625
    (二)关于中国古代都城遗址考古研究/627
    四 早期都城考古的新进展/634
    (一)二里头遗址以前早期都城或都邑的探索与考古发现/634
    (二)“三代”都城遗址的近年考古新发现/640
    (三)当前中国古代早期都城(或都邑)考古的新思考/644
    五 中国古代都城的考古学研究/647
    (一)关于中国古代都城的大城与小城/648
    (二)关于中国古代都城城门与道路/651
    (三)关于古代都城的礼制建筑/654
    (四)关于古代都城遗址田野考古的理论认知/657
    六 中国古代宫城的考古学研究/661
    (一)关于对“宫城”的认识/661
    (二)关于宫城的营建/662
    (三)关于宫城与“亚宫城”/663
    (四)宫城在都城中的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666
    (五)宫城布局结构问题/668
    (六)关于宫城与都城轴线问题/670
    (七)关于宫殿与宗庙问题/672
    (八)关于宫城的池苑问题/673
    七 中国古代宫殿遗址的考古研究/675
    (一)古代宫殿遗址概念的界定/675
    (二)中国古代宫殿遗址与中国古代文明/676
    (三)中国古代宫殿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677
    八 中国古代都城宫庙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685
    (一)宫殿与宗庙的界定/685
    (二)二里头宫城遗址中的宫殿与宗庙/686
    (三)偃师商城宫城遗址中的宫殿与宗庙/687
    (四)殷墟的宫殿与宗庙/688
    (五)周原与秦雍城的宫殿与宗庙/689
    (六)秦咸阳城遗址的宫殿与宗庙/690
    (七)汉长安城的宗庙与社稷/692
    (八)汉魏洛阳城与隋唐两京的宗庙/693
    九 中国古代都城门阙遗址的考古研究/695
    (一)考古发现的阙/696
    (二)文献记载的“城阙”/704
    (三)阙的形制/706
    (四)阙的使用/707
    十 中国古代都城门道研究/712
    (一)都城门道形制的考古发现/713
    (二)一门多道城门的考古学观察/734
    (三)一门多道城门的政治礼仪功能/737
    十一 秦封泥与秦都咸阳宫苑及都城布局研究/742
    (一) 与秦都咸阳宫苑相关秦封泥的考释/742
    (二) 秦咸阳城遗址的考古发现/748
    (三)秦都咸阳的发展史/751
    (四)秦咸阳城布局特点/753
    十二 秦都咸阳手工业和商业遗存研究/756
    (一)手工业遗址发现与研究/756
    (二)秦都咸阳的“市”/762
    十三 秦汉武库研究/764
    (一)秦代武库/765
    (二)汉代武库/776
    (三)秦汉武库的几个问题/786
    十四 秦汉上林苑遗址研究/792
    (一)历史文献记载的秦汉上林苑规模/792
    (二)秦汉上林苑遗址的考古发现/793
    (三)秦汉上林苑遗址考古研究/802
    十五 汉长安城考古的回顾与瞻望/804
    (一)汉长安城遗址田野考古工作的回顾/804
    (二)汉长安城遗址考古研究工作的回顾/810
    (三)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工作的瞻望/810
    十六 古代都城城墙夯筑技术研究——以汉长安城为例/817
    (一)汉长安城现状及研究概述/817
    (二)汉长安城城墙夯筑情况观察/818
    (三)对汉长安城夯筑技术的初步认识/823
    (四)版筑技术的发展进程/828
    (五)汉代之后连片版筑技术的应用/832
    十七 汉代长安市场研究/836
    (一)历史文献记载的汉代长安市场/836
    (二)考古发现的汉代长安的市场——东市和西市/844
    (三)从东市和西市看汉代市场形制/852
    (四)关于东市和西市关系的探讨/854
    十八 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的发展与演变/856
    (一)汉唐时期国家祀典的形成和发展/856
    (二)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的基本内涵/858
    (三)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的发展趋势/867
    (四)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的规划顺序/871
    (五)汉唐都城礼制建筑发展演变的历史背景/872
    十九 北魏洛阳城遗址考古研究/876
    (一)关于北魏洛阳城遗址的考古发现/876
    (二)北魏洛阳城的布局形制/879
    (三)北魏洛阳城与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881
    二十 唐上阳宫遗址研究/885
    (一)上阳宫的修建/887
    (二)有关上阳宫的考古资料/888
    (三) 关于上阳宫地望的考证/890
    (四)上阳宫内的宫殿建筑及其特点/891
    (五)上阳宫的使用沿革/893
    二十一 金中都考古学研究/897
    (一)女真人的金朝与都城(金上京与金中都)/897
    (二)金中都遗址考古发现/898
    (三)金中都布局形制研究/901
    (四)金中都与金上京比较研究/907
    (五)金中都与辽上京比较研究/908
    (六)金中都开创、奠定了古都北京的都城布局形制/913
    二十二 元大都布局形制研究/915
    (一)营建元大都必须制定精确城建规划的原因和主要表现/915
    (二) 元大都形制布局的特点/931
    (三) 元大都与前代都城形制布局传统的关系/939
    二十三 明清都城考古发现及其“中轴线”、“帝王庙”研究/944
    (一)明清都城考古发现/945
    (二)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研究/954
    (三)明清都城帝王庙研究/971
    二十四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深化与发展/981
    (一)关于中国古代都城史研究的学术定位问题/981
    (二)古代都城研究与古代都城田野考古/982
    (三)古代都城考古与古代都城研究层面的扩展/984
    (四)从国家“缩影”、政治“中枢”与“平台”的古代都城考古解
    析古代社会历史/987
    后 记/990
  •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绪论、上编、下编。上编是关于中国古代都城的考古发现,按照历史编年顺序,分成“早期中国”(包括“夏”)、商、西周、东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的都城考古发现;下编是关于中国古代都城的考古研究,按照古代都城相关考古学内容,分成古代都城考古史,古代都城与古代社会形态,古代都城与古代文明的形成,古代都城城墙、城门、礼制建筑、苑囿、武库与市场及工商业等相关专题,以及古代都城中的个案研究。
  • 作者简介:
      刘庆柱,男,1943年8月生于天津市,籍贯河南南乐。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196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2年6月-1979年3月在陕西省咸阳地区文化局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1979年4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古学报》、《考古学集刊》、《中国考古学》(英文版)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考古学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国务院《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簒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古代帝王陵墓考古学和秦汉考古学。先后参加并主持秦都咸阳遗址、西汉十一陵、关中唐十八陵、秦汉栎阳城遗址、西汉杜陵陵园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秦阿房宫遗址等考古勘探、发掘。
  • 目录:
    目录
    上 册
    绪 论/1
    上 编
    一 “早期中国”都邑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43
    (一)“早期中国”都邑考古史/43
    (二)良渚城址考古发现与研究/46
    (三)陶寺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49
    (四)石峁城址考古发现与研究/54
    (五)王城岗城址、新砦城址考古发现与研究/57
    (六)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60
    二 郑州商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71
    (一)考古发现状况/71
    (二)郑州商城的内城与外城/72
    (三)郑州商城的宫殿区/73
    (四) 民居与手工业作坊/76
    (五) 给排水系统/76
    (六)郑州商城遗址的墓葬/77
    (七)郑州商城的始建年代/78
    (八)郑州商城的性质/81
    三 偃师商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83
    (一)偃师商城考古发现史/83
    (二)偃师商城考古发现/85
    (三)偃师商城的布局形制/94
    (四)关于宫城布局形制变化问题/96
    四 殷墟考古发现与研究/99
    (一)殷墟发掘简史/99
    (二)殷墟都邑布局/104
    (三)殷墟的年代与性质/134
    (四)洹北商城/139
    五 西周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148
    (一)西周都城概述/148
    (二)丰镐遗址/149
    (三)洛邑/152
    (四)西周时期都城特点/153
    六 东周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160
    (一)东周时期都城概述/160
    (二)东周洛阳王城/161
    (三)侯马晋国故城/164
    (四)郑国、韩国都城/170
    (五)赵国邯郸故城/177
    (六)魏国都城安邑故城/182
    (七)燕下都故城/184
    (八)中山国灵寿城/191
    (九)齐国都城临淄/195
    (十)曲阜鲁国故城/199
    (十一)秦国都城/204
    (十二)楚国都城/212
    (十三)东周时期都城特点/220
    七 秦咸阳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231
    (一)秦咸阳城的修建历史/231
    (二)秦咸阳城遗址考古简史/232
    (三)秦咸阳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233
    (四)秦咸阳宫遗址的勘查和发掘/235
    (五)秦咸阳城手工业遗址/243
    (六)秦咸阳城附近的墓区分布/245
    (七)“渭南”宫庙与上林苑遗址/248
    (八)秦都咸阳的布局形制研究/253
    八 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258
    (一)汉长安城营建史/258
    (二)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发现史/260
    (三)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263
    (四)建章宫遗址与甘泉宫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306
    (五)上林苑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307
    (六)京师仓遗址及凤翔、新安西汉仓储遗址/310
    (七)关于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学研究的几点认识/314
    九 东汉雒阳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320
    (一)东汉雒阳城历史沿革和形制变化/320
    (二)东汉雒阳城的布局/321
    (三)东汉雒阳城水系开发/327
    (四)东汉雒阳城的布局问题/329
    十 魏晋南北朝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332
    (一)魏晋与北魏洛阳城遗址/332
    (二)邺城遗址/344
    (三)六朝建康城/347
    (四)北魏平城遗址/348
    十一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351
    (一)隋大兴、唐长安城的兴修沿革/351
    (二)隋大兴、唐长安城的研究史/353
    (三)唐长安城的形制布局/356
    十二 隋唐洛阳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375
    (一)隋唐洛阳城的兴修沿革/377
    (二)隋唐洛阳城研究史/381
    (三)隋唐洛阳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与形制布局研究/388
    (四)研究展望/398
    十三 宋代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400
    (一)北宋东京城/400
    (二)南宋行在临安府城/422
    十四 辽金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439
    (一)辽上京城/439
    (二)辽中京城/448
    (三)辽南京城/453
    (四)金上京城/461
    (五)金中都/466
    十五 元代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484
    (一)元上都/484
    (二)元中都/494
    (三)元大都/501
    下 册
    下 编
    一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述论/529
    (一)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研究的学术意义/529
    (二)中国历史上的古代都城研究/532
    (三)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的发展/534
    (四)中国古代都城研究述略/564
    (五)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574
    二 古代都城布局形制与社会形态变化研究/586
    (一)中国古代都城遗址布局形制的考古发现概述/586
    (二)史前聚落、城、都城发展史与社会形态变化的考古学研究/600
    (三)“单城制”“双城制”“三城制”与社会形态变化的考古学研究/608
    (四)古代都城宫庙建筑遗址考古发现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形态变化的考古学研究/617
    三 古代都城与古代文明进程研究/625
    (一)关于当前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研究/625
    (二)关于中国古代都城遗址考古研究/627
    四 早期都城考古的新进展/634
    (一)二里头遗址以前早期都城或都邑的探索与考古发现/634
    (二)“三代”都城遗址的近年考古新发现/640
    (三)当前中国古代早期都城(或都邑)考古的新思考/644
    五 中国古代都城的考古学研究/647
    (一)关于中国古代都城的大城与小城/648
    (二)关于中国古代都城城门与道路/651
    (三)关于古代都城的礼制建筑/654
    (四)关于古代都城遗址田野考古的理论认知/657
    六 中国古代宫城的考古学研究/661
    (一)关于对“宫城”的认识/661
    (二)关于宫城的营建/662
    (三)关于宫城与“亚宫城”/663
    (四)宫城在都城中的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666
    (五)宫城布局结构问题/668
    (六)关于宫城与都城轴线问题/670
    (七)关于宫殿与宗庙问题/672
    (八)关于宫城的池苑问题/673
    七 中国古代宫殿遗址的考古研究/675
    (一)古代宫殿遗址概念的界定/675
    (二)中国古代宫殿遗址与中国古代文明/676
    (三)中国古代宫殿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677
    八 中国古代都城宫庙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685
    (一)宫殿与宗庙的界定/685
    (二)二里头宫城遗址中的宫殿与宗庙/686
    (三)偃师商城宫城遗址中的宫殿与宗庙/687
    (四)殷墟的宫殿与宗庙/688
    (五)周原与秦雍城的宫殿与宗庙/689
    (六)秦咸阳城遗址的宫殿与宗庙/690
    (七)汉长安城的宗庙与社稷/692
    (八)汉魏洛阳城与隋唐两京的宗庙/693
    九 中国古代都城门阙遗址的考古研究/695
    (一)考古发现的阙/696
    (二)文献记载的“城阙”/704
    (三)阙的形制/706
    (四)阙的使用/707
    十 中国古代都城门道研究/712
    (一)都城门道形制的考古发现/713
    (二)一门多道城门的考古学观察/734
    (三)一门多道城门的政治礼仪功能/737
    十一 秦封泥与秦都咸阳宫苑及都城布局研究/742
    (一) 与秦都咸阳宫苑相关秦封泥的考释/742
    (二) 秦咸阳城遗址的考古发现/748
    (三)秦都咸阳的发展史/751
    (四)秦咸阳城布局特点/753
    十二 秦都咸阳手工业和商业遗存研究/756
    (一)手工业遗址发现与研究/756
    (二)秦都咸阳的“市”/762
    十三 秦汉武库研究/764
    (一)秦代武库/765
    (二)汉代武库/776
    (三)秦汉武库的几个问题/786
    十四 秦汉上林苑遗址研究/792
    (一)历史文献记载的秦汉上林苑规模/792
    (二)秦汉上林苑遗址的考古发现/793
    (三)秦汉上林苑遗址考古研究/802
    十五 汉长安城考古的回顾与瞻望/804
    (一)汉长安城遗址田野考古工作的回顾/804
    (二)汉长安城遗址考古研究工作的回顾/810
    (三)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工作的瞻望/810
    十六 古代都城城墙夯筑技术研究——以汉长安城为例/817
    (一)汉长安城现状及研究概述/817
    (二)汉长安城城墙夯筑情况观察/818
    (三)对汉长安城夯筑技术的初步认识/823
    (四)版筑技术的发展进程/828
    (五)汉代之后连片版筑技术的应用/832
    十七 汉代长安市场研究/836
    (一)历史文献记载的汉代长安市场/836
    (二)考古发现的汉代长安的市场——东市和西市/844
    (三)从东市和西市看汉代市场形制/852
    (四)关于东市和西市关系的探讨/854
    十八 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的发展与演变/856
    (一)汉唐时期国家祀典的形成和发展/856
    (二)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的基本内涵/858
    (三)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的发展趋势/867
    (四)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的规划顺序/871
    (五)汉唐都城礼制建筑发展演变的历史背景/872
    十九 北魏洛阳城遗址考古研究/876
    (一)关于北魏洛阳城遗址的考古发现/876
    (二)北魏洛阳城的布局形制/879
    (三)北魏洛阳城与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881
    二十 唐上阳宫遗址研究/885
    (一)上阳宫的修建/887
    (二)有关上阳宫的考古资料/888
    (三) 关于上阳宫地望的考证/890
    (四)上阳宫内的宫殿建筑及其特点/891
    (五)上阳宫的使用沿革/893
    二十一 金中都考古学研究/897
    (一)女真人的金朝与都城(金上京与金中都)/897
    (二)金中都遗址考古发现/898
    (三)金中都布局形制研究/901
    (四)金中都与金上京比较研究/907
    (五)金中都与辽上京比较研究/908
    (六)金中都开创、奠定了古都北京的都城布局形制/913
    二十二 元大都布局形制研究/915
    (一)营建元大都必须制定精确城建规划的原因和主要表现/915
    (二) 元大都形制布局的特点/931
    (三) 元大都与前代都城形制布局传统的关系/939
    二十三 明清都城考古发现及其“中轴线”、“帝王庙”研究/944
    (一)明清都城考古发现/945
    (二)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研究/954
    (三)明清都城帝王庙研究/971
    二十四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深化与发展/981
    (一)关于中国古代都城史研究的学术定位问题/981
    (二)古代都城研究与古代都城田野考古/982
    (三)古代都城考古与古代都城研究层面的扩展/984
    (四)从国家“缩影”、政治“中枢”与“平台”的古代都城考古解
    析古代社会历史/987
    后 记/990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蜚蠊大图鉴
王宗庆 邱鹭 车艳丽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致公党史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六堡茶大全
童团结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音乐文学
杨赛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安徽省(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戴木才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宁夏回族自治区(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低碳化发电技术创新发展报告.202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4.1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租界通史
费成康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戏剧学史稿(增订本)
叶长海 著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研究
毛振华 等著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诗的精神:诗学独立宣言暨与经院式文学哲学研究的决裂 诗歌研究 经典诗歌 说诗
孙亚君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庆芳华——刘庆柱、李毓芳考古五十年文集
刘庆柱;李毓芳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
刘庆柱 著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从考古走进历史
刘庆柱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刘庆柱坚守初心见证传世/政协委员履职风采
刘庆柱 著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元大都史话
刘庆柱 孙勐 著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从铜官到铜陵:铜陵与中国大历史
刘庆柱 著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考古学集刊
刘庆柱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蜀道(第7卷科学认知套装上下册)
刘庆柱、王子今、高大伦、吕卓民、赵宠亮 编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蜀道(7卷10册)
刘庆柱 王子金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考古学集刊16
刘庆柱 著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考古学集刊 15:纪念殷墟发掘七十周年论文专集
刘庆柱 主编;《考古》杂志社 编辑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20世纪中国考古大发现.汉英对照:考古学专刊乙种第三十三号
刘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