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10
版次: 1
ISBN: 9787532581375
定价: 15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152页
字数: 964千字
分类: 文学
41人买过
  • 《赵景深文存》为“复旦中文先哲丛书”之一,收录赵景深先生研治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的代表性论文。《赵景深文存》对中国戏曲、小说研究中的众多关节性问题,有具体入微,而有主旨鲜明地论证;对中国戏曲、小说中的主要故事素材,详加爬梳,考证故事源流、剥析情节演变。《赵景深文存》是研究中国戏曲、小说所不可越过的参考资料。 赵景深(1902—1985),浙江丽水人,1930年起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会会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名誉主席,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上海分会主席等。在元杂剧和宋元南戏的辑佚方面作了开创性工作,对昆剧等剧种的历史和声腔源流及上演剧目、表演艺术均有研究。著有《曲论初探》、《中国戏曲实考》、《中国小说丛考》等十多部专著。 追忆父亲赵景深(代序)赵易林1

    第一编戏曲研究

    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脉络3

    中国戏曲剧目的丰富性11

    我对于中国古典悲喜剧的看法14

    《王十朋荆钗记》17

    《刘智远白兔记》31

    《王瑞兰拜月亭》37

    《杀狗记》47

    《蔡伯喈琵琶记》52

    《黄孝子寻亲记》63

    《陈光蕊江流和尚》72

    《张资鸳鸯灯》83

    《崔怀宝月夜闻筝》87

    《王祥卧冰》和《十孝记》92

    《太平钱》戏文和传奇97

    《苏秦衣锦还乡》103

    《周羽教子寻亲记》110

    宣德抄本南戏《金钗记》的发现113

    明成化本南戏《白兔记》的新发现116

    宋元戏文与《黄钟赚》123

    《雍熙乐府》与南戏126

    元明南戏的新资料133

    《九宫正始》与明初南戏139

    《秋夜月》147

    过去对南戏研究的成就和缺点——《元明南戏考略》序158

    南戏研究的新途径——《南戏新证》序169

    采茶歌中的宋元南戏177

    有关马致远生平的几个问题180

    《西厢记》作者问题辨正192

    我对于王实甫《西厢记》的五点看法——蒋星煜《明刊本〈西厢记〉

    研究》序196

    辩白朴非豪放派201

    白朴的《金凤钗》203

    吴昌龄的《西游记》杂剧206

    论元曲故实211

    元剧结构的成因215

    元曲札记223

    元曲中的增句格231

    读《元剧俗语方言例释》234

    元曲时代先后考238

    元曲的二本251

    读《诚斋乐府》随笔253

    安徽曲家考略263

    《盛明杂剧初集》284

    《盛明杂剧二集》286

    《清人杂剧初集》291

    《清人杂剧二集》294

    明代的戏曲和散曲306

    读《香囊记》341

    沈受先的《三元记》343

    沈鲸的《双珠记》345

    沈采的《千金记》348

    《玉合记》的三个印象354

    屠隆的传奇356

    汤显祖的《紫钗记》365

    沈璟368

    《红梅记》与《红梅阁》380

    《狮吼记》杂采诸小说384

    许自昌的《水浒记》389

    高濂的《玉簪记》391

    《投梭记》乃徐复祚作394

    叶宪祖的《鸾记》397

    王玉峰的《焚香记》400

    王的《春芜记》403

    历史剧《玉镜台记》405

    无心子的《金雀记》407

    范文若乃吴江派传奇家409

    袁于令的《西楼记》411

    无名氏传奇四种413

    读曲随录420

    《樱桃记》与《打樱桃》424

    许自昌的《桔浦记》428

    《忠义璇图》与《虎囊弹》431

    昆曲《十五贯》的来源、剧本和整理434

    抄本《雷峰塔》436

    《织锦回文》的演变440

    茂腔《罗衫记》442

    董永卖身的演变445

    目连救母的演变453

    从《下山》到《僧尼会》468

    《思凡·下山》的来历和演变(复文力信)471

    明代的民间戏曲476

    说弋腔506

    昆山腔五论512

    魏良辅创始昆曲的商榷520

    昆曲的闭口音523

    昆曲的鱼模韵532

    关于唱曲用的曲谱537

    唱曲偶记544

    凌廷堪论曲绝句疏证551

    读曲小记562

    宣鼎和他的《粉铎图咏》573

    南曲联套述例582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597

    第二编小说研究

    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先生655

    关于《中国小说史略》658

    中国笑话提要663

    南宋说话人四家699

    重估话本的时代707

    《清平山堂话本》712

    《雨窗·欹枕集》715

    《青琐高议》的重要719

    《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723

    《七国春秋后集》与《前七国志》729

    《前汉书平话续集》与《西汉演义》735

    《残唐五代史演传》744

    《说唐传》非罗贯中作751

    《水浒传》简论756

    《水浒传》杂识775

    《英烈传》780

    《英烈传》本事考证787

    杨家将故事的演变815

    《杨家府》与《宋传续集》821

    读《四游记》823

    《四游记》杂识828

    八仙传说831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年谱853

    《三宝太监西洋记》863

    《西洋记》与《西洋朝贡》897

    谈《金瓶梅词话》902

    《金瓶梅词话》与曲子908

    谈明代短篇小说912

    《喻世明言》的来源和影响920

    《警世通言》的来源和影响928

    《醒世恒言》的来源和影响938

    《拍案惊奇》的来源和影响948

    《二刻拍案惊奇》的来源和影响957

    关于《西湖二集》973

    《豆棚闲话》979

    关于石天基的话本小说982

    《国色天香》985

    《剪灯》二种987

    《觅灯因话》996

    读《儒林外史》1000

    《野叟曝言》作者夏二铭年谱1008

    《品花宝鉴》考证1020

    《花月痕》与《青楼梦》1030

    读《海上花列传》1033

    《三侠五义》前言1036

    关于石玉昆1040

    包公传说1042

    所罗门与包拯——解答振铎兄的一个问题1061

    《施公案》考证1069

    《老残游记》及其二集1079

    曾孟朴的《孽海花》1084

    小说原理1094

    编后记江巨荣1125
  • 内容简介:
    《赵景深文存》为“复旦中文先哲丛书”之一,收录赵景深先生研治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的代表性论文。《赵景深文存》对中国戏曲、小说研究中的众多关节性问题,有具体入微,而有主旨鲜明地论证;对中国戏曲、小说中的主要故事素材,详加爬梳,考证故事源流、剥析情节演变。《赵景深文存》是研究中国戏曲、小说所不可越过的参考资料。
  • 作者简介:
    赵景深(1902—1985),浙江丽水人,1930年起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会会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名誉主席,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上海分会主席等。在元杂剧和宋元南戏的辑佚方面作了开创性工作,对昆剧等剧种的历史和声腔源流及上演剧目、表演艺术均有研究。著有《曲论初探》、《中国戏曲实考》、《中国小说丛考》等十多部专著。
  • 目录:
    追忆父亲赵景深(代序)赵易林1

    第一编戏曲研究

    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脉络3

    中国戏曲剧目的丰富性11

    我对于中国古典悲喜剧的看法14

    《王十朋荆钗记》17

    《刘智远白兔记》31

    《王瑞兰拜月亭》37

    《杀狗记》47

    《蔡伯喈琵琶记》52

    《黄孝子寻亲记》63

    《陈光蕊江流和尚》72

    《张资鸳鸯灯》83

    《崔怀宝月夜闻筝》87

    《王祥卧冰》和《十孝记》92

    《太平钱》戏文和传奇97

    《苏秦衣锦还乡》103

    《周羽教子寻亲记》110

    宣德抄本南戏《金钗记》的发现113

    明成化本南戏《白兔记》的新发现116

    宋元戏文与《黄钟赚》123

    《雍熙乐府》与南戏126

    元明南戏的新资料133

    《九宫正始》与明初南戏139

    《秋夜月》147

    过去对南戏研究的成就和缺点——《元明南戏考略》序158

    南戏研究的新途径——《南戏新证》序169

    采茶歌中的宋元南戏177

    有关马致远生平的几个问题180

    《西厢记》作者问题辨正192

    我对于王实甫《西厢记》的五点看法——蒋星煜《明刊本〈西厢记〉

    研究》序196

    辩白朴非豪放派201

    白朴的《金凤钗》203

    吴昌龄的《西游记》杂剧206

    论元曲故实211

    元剧结构的成因215

    元曲札记223

    元曲中的增句格231

    读《元剧俗语方言例释》234

    元曲时代先后考238

    元曲的二本251

    读《诚斋乐府》随笔253

    安徽曲家考略263

    《盛明杂剧初集》284

    《盛明杂剧二集》286

    《清人杂剧初集》291

    《清人杂剧二集》294

    明代的戏曲和散曲306

    读《香囊记》341

    沈受先的《三元记》343

    沈鲸的《双珠记》345

    沈采的《千金记》348

    《玉合记》的三个印象354

    屠隆的传奇356

    汤显祖的《紫钗记》365

    沈璟368

    《红梅记》与《红梅阁》380

    《狮吼记》杂采诸小说384

    许自昌的《水浒记》389

    高濂的《玉簪记》391

    《投梭记》乃徐复祚作394

    叶宪祖的《鸾记》397

    王玉峰的《焚香记》400

    王的《春芜记》403

    历史剧《玉镜台记》405

    无心子的《金雀记》407

    范文若乃吴江派传奇家409

    袁于令的《西楼记》411

    无名氏传奇四种413

    读曲随录420

    《樱桃记》与《打樱桃》424

    许自昌的《桔浦记》428

    《忠义璇图》与《虎囊弹》431

    昆曲《十五贯》的来源、剧本和整理434

    抄本《雷峰塔》436

    《织锦回文》的演变440

    茂腔《罗衫记》442

    董永卖身的演变445

    目连救母的演变453

    从《下山》到《僧尼会》468

    《思凡·下山》的来历和演变(复文力信)471

    明代的民间戏曲476

    说弋腔506

    昆山腔五论512

    魏良辅创始昆曲的商榷520

    昆曲的闭口音523

    昆曲的鱼模韵532

    关于唱曲用的曲谱537

    唱曲偶记544

    凌廷堪论曲绝句疏证551

    读曲小记562

    宣鼎和他的《粉铎图咏》573

    南曲联套述例582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597

    第二编小说研究

    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先生655

    关于《中国小说史略》658

    中国笑话提要663

    南宋说话人四家699

    重估话本的时代707

    《清平山堂话本》712

    《雨窗·欹枕集》715

    《青琐高议》的重要719

    《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723

    《七国春秋后集》与《前七国志》729

    《前汉书平话续集》与《西汉演义》735

    《残唐五代史演传》744

    《说唐传》非罗贯中作751

    《水浒传》简论756

    《水浒传》杂识775

    《英烈传》780

    《英烈传》本事考证787

    杨家将故事的演变815

    《杨家府》与《宋传续集》821

    读《四游记》823

    《四游记》杂识828

    八仙传说831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年谱853

    《三宝太监西洋记》863

    《西洋记》与《西洋朝贡》897

    谈《金瓶梅词话》902

    《金瓶梅词话》与曲子908

    谈明代短篇小说912

    《喻世明言》的来源和影响920

    《警世通言》的来源和影响928

    《醒世恒言》的来源和影响938

    《拍案惊奇》的来源和影响948

    《二刻拍案惊奇》的来源和影响957

    关于《西湖二集》973

    《豆棚闲话》979

    关于石天基的话本小说982

    《国色天香》985

    《剪灯》二种987

    《觅灯因话》996

    读《儒林外史》1000

    《野叟曝言》作者夏二铭年谱1008

    《品花宝鉴》考证1020

    《花月痕》与《青楼梦》1030

    读《海上花列传》1033

    《三侠五义》前言1036

    关于石玉昆1040

    包公传说1042

    所罗门与包拯——解答振铎兄的一个问题1061

    《施公案》考证1069

    《老残游记》及其二集1079

    曾孟朴的《孽海花》1084

    小说原理1094

    编后记江巨荣1125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赵景瑜文集(套装全6册)
赵景瑜 著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赵景深日记
赵易林 整理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赵景山书法作品选
赵景山 著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赵景深的学术道路
赵易林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复旦百年经典文库:明清曲谈 戏曲笔谈
赵景深 著;江巨荣 编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文坛忆旧
赵景深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中国文学小史
赵景深 著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文坛忆旧
赵景深 著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宋元戏文本事
赵景深 编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中国文学小史(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文学)
赵景深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古典小说闲话
赵景深 著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新文学过眼录
赵景深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读曲随笔
赵景深
赵景深文存(全二册)
童话学ABC
赵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