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逸神飞: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翰逸神飞: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3-02
版次: 1
ISBN: 9787300030593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1页
字数: 366千字
分类: 艺术
113人买过
  • 该书系“高等学校美育教材系列”之一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博士郑晓华著。书中阐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感来源以及同其他姊妹艺术的关系,并以丰富的图例和隽永的艺术语言引导读者“千秋览胜”、“砚底寻踪”,饱览“翰苑春长”和体味那篆刻艺术的“方寸情浓”,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割不断的翰墨情缘,是一本知识系统、深刻反映中国书法艺术真谛的优秀之作。 郑晓华,1998年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教授。主要代表作有:《古典书学发展浅论》、《艺术概论》、《中国书法艺术》等。 上篇  传统艺术的现代阐释

      第1章  认识书法 

        第一节  什么是书法艺术 

        第二节  书法是不是必须“写字” 

        第三节  书法与现代社会精神 

        第四节  书法能否走向世界 

        第五节  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 

      第2章  书法艺术的构成 

        第一节  书法艺术的两种形态 

        第二节  书法艺术的“物质”构成 

        第三节  书法的基本语言及其规范 

        第四节  点画的组合 

        第五节  汉字形体的“完整性”与视觉张力 

        第六节  墨韵和章法 

      第3章  书法文化形态的生成 

        第一节  书法艺术的最初形态 

        第二节  书法艺术纯审美倾向的出现 

        第三节  书法艺术理论的诞生 

        第四节  书法造型理论的形成 

        第五节  本体意义的再升华 

      第4章  书法艺术的美感来源 

        第一节  力--形式美感的基础 

        第二节  形状、厚度、面积 

        第三节  形式组合与力感变化 

        第四节  力感与书法美的来源 

        第五节  书法与情感表现 

        第六节  书法与自然、伦理、个性表现 

    中篇  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 

      第5章 上古时代书法 

        第一节  神话时代有关文字与书法起源的传说 

        第二节  上古时代的文字与书法 

      第6章 古文字时代书法 

        第一节  古文字时代“字学”发展的主题 

        第二节  造字时代书法艺术发展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  非主流辅体书法的存在及其意义 

        第四节 古文字时代的书法名家名作 

     第7章 两汉时代的书法 

        第一节  历史任务的转移 

        第二节 渐变中的西汉书法 

        第三节 东汉书法的繁荣 

        第四节  两汉时期著名书家 

      第8章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书法

        第一节  艺术的自觉 

        第二节 魏晋书法形式的发展 

        第三节 南北朝的书法艺术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书家及传世名作 

      第9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书法艺术

        第一节  正体楷法的确立 

        第二节  行书的觉醒 

        第三节  草书的再飞跃 

        第四节  唐代的开放精神与唐代书法的全面发展 

        第五节 隋唐五代重要书家和作品 

      第10章  宋元明清的书法艺术 

        第一节 北宋书法的个性化运动 

        第二节 南宋和元代书坛的“复古”倾向 

        第三节 明代书法的低迷与重振 

        第四节 清代书法的全面繁荣 

        第五节 风格时代的重要书法学者和书家 

    下篇  中国书法艺术的创作与鉴赏 

      第11章 书法艺术的学习

        第一节 熟悉工具 

        第二节  碑帖选择 

        第三节  碑帖临摹 

        第四节  学书次第和字外功

      第12章 书法创作的基本技巧

        第一节  毛笔的使用 

        第二节 运笔的一般技巧 

      第13章 书法创作的具体技法

        第一节 具体用笔法 

        第二节 主要书体基本笔法 

        第三节 创作方法的运用 

      第14章 书法艺术的品鉴与欣赏

        第一节  书法作品的形式 

        第二节 隐含的书法“生态形式”及其结构 

        第三节 传统书学的书法品评方式 

        第四节 现代书学理论和书法品评 

        第五节 书法鉴赏的一般规律 

        第六节 书法审美的其他规律 

      第15章 篆刻艺术简介

        第一节 从实用艺术到文人艺术 

        第二节 篆刻艺术的语言 

        第三节 篆刻艺术的分类与流派 

        第四节  篆刻的学习和印章的使用

    结语 

    文献资料来源 

    后记
  • 内容简介:
    该书系“高等学校美育教材系列”之一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博士郑晓华著。书中阐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感来源以及同其他姊妹艺术的关系,并以丰富的图例和隽永的艺术语言引导读者“千秋览胜”、“砚底寻踪”,饱览“翰苑春长”和体味那篆刻艺术的“方寸情浓”,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割不断的翰墨情缘,是一本知识系统、深刻反映中国书法艺术真谛的优秀之作。
  • 作者简介:
    郑晓华,1998年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教授。主要代表作有:《古典书学发展浅论》、《艺术概论》、《中国书法艺术》等。
  • 目录:
    上篇  传统艺术的现代阐释

      第1章  认识书法 

        第一节  什么是书法艺术 

        第二节  书法是不是必须“写字” 

        第三节  书法与现代社会精神 

        第四节  书法能否走向世界 

        第五节  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 

      第2章  书法艺术的构成 

        第一节  书法艺术的两种形态 

        第二节  书法艺术的“物质”构成 

        第三节  书法的基本语言及其规范 

        第四节  点画的组合 

        第五节  汉字形体的“完整性”与视觉张力 

        第六节  墨韵和章法 

      第3章  书法文化形态的生成 

        第一节  书法艺术的最初形态 

        第二节  书法艺术纯审美倾向的出现 

        第三节  书法艺术理论的诞生 

        第四节  书法造型理论的形成 

        第五节  本体意义的再升华 

      第4章  书法艺术的美感来源 

        第一节  力--形式美感的基础 

        第二节  形状、厚度、面积 

        第三节  形式组合与力感变化 

        第四节  力感与书法美的来源 

        第五节  书法与情感表现 

        第六节  书法与自然、伦理、个性表现 

    中篇  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 

      第5章 上古时代书法 

        第一节  神话时代有关文字与书法起源的传说 

        第二节  上古时代的文字与书法 

      第6章 古文字时代书法 

        第一节  古文字时代“字学”发展的主题 

        第二节  造字时代书法艺术发展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  非主流辅体书法的存在及其意义 

        第四节 古文字时代的书法名家名作 

     第7章 两汉时代的书法 

        第一节  历史任务的转移 

        第二节 渐变中的西汉书法 

        第三节 东汉书法的繁荣 

        第四节  两汉时期著名书家 

      第8章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书法

        第一节  艺术的自觉 

        第二节 魏晋书法形式的发展 

        第三节 南北朝的书法艺术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书家及传世名作 

      第9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书法艺术

        第一节  正体楷法的确立 

        第二节  行书的觉醒 

        第三节  草书的再飞跃 

        第四节  唐代的开放精神与唐代书法的全面发展 

        第五节 隋唐五代重要书家和作品 

      第10章  宋元明清的书法艺术 

        第一节 北宋书法的个性化运动 

        第二节 南宋和元代书坛的“复古”倾向 

        第三节 明代书法的低迷与重振 

        第四节 清代书法的全面繁荣 

        第五节 风格时代的重要书法学者和书家 

    下篇  中国书法艺术的创作与鉴赏 

      第11章 书法艺术的学习

        第一节 熟悉工具 

        第二节  碑帖选择 

        第三节  碑帖临摹 

        第四节  学书次第和字外功

      第12章 书法创作的基本技巧

        第一节  毛笔的使用 

        第二节 运笔的一般技巧 

      第13章 书法创作的具体技法

        第一节 具体用笔法 

        第二节 主要书体基本笔法 

        第三节 创作方法的运用 

      第14章 书法艺术的品鉴与欣赏

        第一节  书法作品的形式 

        第二节 隐含的书法“生态形式”及其结构 

        第三节 传统书学的书法品评方式 

        第四节 现代书学理论和书法品评 

        第五节 书法鉴赏的一般规律 

        第六节 书法审美的其他规律 

      第15章 篆刻艺术简介

        第一节 从实用艺术到文人艺术 

        第二节 篆刻艺术的语言 

        第三节 篆刻艺术的分类与流派 

        第四节  篆刻的学习和印章的使用

    结语 

    文献资料来源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翰逸神飞: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翰逸神飞 : 章梫和他的书法艺术
王根法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