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修辞新论

翻译与修辞新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4
版次: 1
ISBN: 9787513529716
定价: 36.9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2人买过
  •   《翻译与修辞新论》通过引入代表修辞思想当代发展的新修辞理论,从建构性的视角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问题,改变翻译探讨中对修辞的传统观念,重新认识修辞对翻译的作用和启发价值,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翻译修辞观。   陈小慰,博士、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福建省翻译协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修辞与翻译。独立、合作及主编出版《语言?功能?翻译──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新编实用翻译教程》、《使女的故事》、《以赛亚?伯林书信集》、《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同步辅导》等近20部著译;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福建省第七届、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 绪论
    第一节本书缘起
    一、翻译为何需“修辞”
    二、本书“修辞”的工作定义
    第二节翻译与修辞的跨学科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翻译与修辞的跨学科研究概述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西方翻译研究概述
    第一节语言学前时期
    一、古典译论
    二、近代译论
    三、近现代译论
    第二节语言学时期及其超越
    一、语言学翻译理论
    二、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三、功能翻译理论
    四、文学翻译理论
    五、描写翻译理论
    六、文化一社会学翻译理论
    第三节继承、发展与创新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西方“新修辞”理论概述
    第一节“新修辞”的历史源头
    一、修辞的发端
    二、中世纪一文艺复兴时期
    三、18世纪一近现代时期
    四、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时期
    第二节新修辞——当代西方修辞学
    一、“新修辞”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二、新修辞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新修辞主要概念和关键词解读
    一、象征与象征力量
    二、受众中心
    三、说服与认同
    四、修辞情势
    五、戏剧五元模式
    六、事实与呈现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新修辞”与翻译研究的相关性
    第一节翻译与修辞的契合点
    一、目的性
    二、交际性
    三、语言性
    四、受众性
    五、语境性
    六、现实性
    七、跨学科性
    第二节“新修辞”对翻译的认识论意义
    第三节“新修辞”对翻译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在“新修辞”框架内对翻译的理论再认识
    第一节对翻译定义的再思考
    一、主要翻译定义列举分析
    二、在新修辞框架内对翻译重新定义
    第二节对翻译参加者的重新审视
    一、翻译参加者的戏剧五元模式
    二、译者与受众的互动合作关系
    第三节对翻译过程的重新认识
    一、理解——把握原作的修辞动机
    二、译语受众面临的局限
    三、再现——语境重构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在“新修辞”框架内对翻译的实践再认识
    第一节语言的象征力量
    第二节译文话语的修辞力量
    一、事实与情感的不同呈现
    二、译文话语对现实生活的正面影响
    三、译文话语对现实生活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翻译实践中的修辞意识
    一、确保译文内容真实可信
    二、得体运用诉求策略
    三、精心构建话语方式
    四、恰当运用美学手段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对当代翻译理论话语和现实问题的修辞思考
    第一节对“功能目的论”的修辞反思
    一、“功能目的论”简述
    二、“功能目的论”产生的修辞环境
    三、从当代修辞角度重新审视“功能目的论”
    第二节韦努蒂“异化”理论话语的修辞分析
    一、“异化”理论简述
    二、话语一:“存异伦理”
    三、话语二:“抵抗性翻译”
    四、话语三:“好的翻译是少数化的”
    五、话语四:“促进译语文化更新与变化”
    第三节解决外宣翻译质量问题的突破口
    一、培养和加强翻译受众意识
    二、加强对英汉修辞传统差异的了解和对比
    三、有效利用象征资源,与受众建立“认同”
    第四节《于丹心得》英译本的修辞解读
    一、《心得》译本的“修辞形势”
    二、翻译因应之策
    第五节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翻译与修辞新论》通过引入代表修辞思想当代发展的新修辞理论,从建构性的视角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问题,改变翻译探讨中对修辞的传统观念,重新认识修辞对翻译的作用和启发价值,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翻译修辞观。
  • 作者简介:
      陈小慰,博士、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福建省翻译协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修辞与翻译。独立、合作及主编出版《语言?功能?翻译──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新编实用翻译教程》、《使女的故事》、《以赛亚?伯林书信集》、《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同步辅导》等近20部著译;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福建省第七届、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
  • 目录:
    绪论
    第一节本书缘起
    一、翻译为何需“修辞”
    二、本书“修辞”的工作定义
    第二节翻译与修辞的跨学科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翻译与修辞的跨学科研究概述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西方翻译研究概述
    第一节语言学前时期
    一、古典译论
    二、近代译论
    三、近现代译论
    第二节语言学时期及其超越
    一、语言学翻译理论
    二、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三、功能翻译理论
    四、文学翻译理论
    五、描写翻译理论
    六、文化一社会学翻译理论
    第三节继承、发展与创新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西方“新修辞”理论概述
    第一节“新修辞”的历史源头
    一、修辞的发端
    二、中世纪一文艺复兴时期
    三、18世纪一近现代时期
    四、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时期
    第二节新修辞——当代西方修辞学
    一、“新修辞”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二、新修辞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新修辞主要概念和关键词解读
    一、象征与象征力量
    二、受众中心
    三、说服与认同
    四、修辞情势
    五、戏剧五元模式
    六、事实与呈现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新修辞”与翻译研究的相关性
    第一节翻译与修辞的契合点
    一、目的性
    二、交际性
    三、语言性
    四、受众性
    五、语境性
    六、现实性
    七、跨学科性
    第二节“新修辞”对翻译的认识论意义
    第三节“新修辞”对翻译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在“新修辞”框架内对翻译的理论再认识
    第一节对翻译定义的再思考
    一、主要翻译定义列举分析
    二、在新修辞框架内对翻译重新定义
    第二节对翻译参加者的重新审视
    一、翻译参加者的戏剧五元模式
    二、译者与受众的互动合作关系
    第三节对翻译过程的重新认识
    一、理解——把握原作的修辞动机
    二、译语受众面临的局限
    三、再现——语境重构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在“新修辞”框架内对翻译的实践再认识
    第一节语言的象征力量
    第二节译文话语的修辞力量
    一、事实与情感的不同呈现
    二、译文话语对现实生活的正面影响
    三、译文话语对现实生活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翻译实践中的修辞意识
    一、确保译文内容真实可信
    二、得体运用诉求策略
    三、精心构建话语方式
    四、恰当运用美学手段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对当代翻译理论话语和现实问题的修辞思考
    第一节对“功能目的论”的修辞反思
    一、“功能目的论”简述
    二、“功能目的论”产生的修辞环境
    三、从当代修辞角度重新审视“功能目的论”
    第二节韦努蒂“异化”理论话语的修辞分析
    一、“异化”理论简述
    二、话语一:“存异伦理”
    三、话语二:“抵抗性翻译”
    四、话语三:“好的翻译是少数化的”
    五、话语四:“促进译语文化更新与变化”
    第三节解决外宣翻译质量问题的突破口
    一、培养和加强翻译受众意识
    二、加强对英汉修辞传统差异的了解和对比
    三、有效利用象征资源,与受众建立“认同”
    第四节《于丹心得》英译本的修辞解读
    一、《心得》译本的“修辞形势”
    二、翻译因应之策
    第五节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目前没有书店销售此书